誰有資格說你的故事:《黃色臉孔》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很大程度上來說,《黃色臉孔》是個恐怖故事,有關身處一個激烈競爭的產業中,所感受到的孤獨。」(頁382)  


  《黃色臉孔》(Yellowface)是個恐怖故事。


  一如上述,這是作者匡靈秀(R. F. Kuang)於後記所說的第一句話。若你只讀過簡介,可能會感受到有些言過其實:這不就是篇關於剽竊出版的業界諷諭?盡管過程當中有些超現實的揶揄成份,頂多也只是荒誕鬧劇,再怎麼說都離「恐怖」很遙遠吧?但若將其看作脫胎自當前的文學映現,那些對於政治正確的追殺、取消文化的逼真描摹以至於對弱勢族群的選擇性取用,都能在現實中找到都能找到事實佐證,那確實頗令人感到膽寒。雖然背景發生於西方世界,但隨著他們的強勢文化輸出,這樣的觀點如今也並不陌生,在讀者的思考逐漸被迫「習慣」之前,或許我們可以讀看看《黃色臉孔》裡那些看不見的線會在哪裡。

《黃色臉孔》/匡靈秀(R.F. Kuang)著/臉譜出版

《黃色臉孔》/匡靈秀(R.F. Kuang)著/臉譜出版

當多元並不是種讚美  

 

  故事圍繞於雅典娜.劉(Athena Liu)和茱恩.海伍德(June Hayward)兩位大學舊友,她們並不算非常友好,僅有的交情建立在幾次寫作課堂,以及前者聲名鵲起後帶來的交際機會。雅典娜是華裔的文學新星,小說銷量驚人,也賣出了影視改編權,然除了文筆精湛、外表優雅之外,主角茱恩心中始終有道憤懣不平的聲音:她的走紅,有部分來自於她所代表的華裔多元性。相較於雅典娜,茱恩的身分正常,甚至有些平淡無奇──白人、順性別、女性,在美國東岸並不特別的標籤,她不會蒙受什麼莫名歧視,只要茱恩乖乖站在自己的領域中。    


我們再回頭看看這句話:「她的走紅,有部分來自於她所代表的華裔多元性。」 


這裡有兩個詞彙需要注意:

1. 所謂的「部分」占比到底佔多少?

2. 「多元性」為什麼成為需要強調的元素?   


  在書中,多元被劃上粗體字,顯示為需要注意的概念。對於美國人來說,可能馬上就會聯想到多元、平等、共融(Diversity,Equity,Inclusion),又被稱為DEI,原先是美國企業或高等教育為了弭平差距而採取的機制,意味著要保障那些種族、性別、年齡、性取向及各種其他身分與主流不同的人們,譬若錄取時會考慮非裔或華裔的背景而予以加分、對於女性與身障人士會有名額保障等。本來立意良善,但當DEI成為一種形式主義時,它就變成那隻不能想的白熊,想要不將焦點放在弱勢身份上,結果卻是難以平實如常的看待那些弱勢標籤。   


  批評者聲稱那些保障非裔、亞裔、拉丁裔的政策讓錄取標準不夠公允,從前以才選任的制度,變成弱勢種族加分後就能任職,而導致由不完全適任的人擔任職位,變相成為對非弱勢種族的「反向歧視」。而且,一旦有批評聲浪,支持DEI的人便可棲居於政治正確的大纛之下,聲稱那些抗議者是助長歧視的壓迫者,是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政治不正確」。當DEI的呼籲過於強烈,認為其矯枉過正的反DEI運動應運而生。他們認為保護弱勢族群的政策已經走向另一處極端,儼然另一種形式主義──當人們選才、評斷的標準都被族裔身分給影響,而不再以能力與適性為第一考量,無疑是矯枉過正。  


  茱恩質疑雅典娜的根本原因就在此處,究竟紐約文壇是需要獨一無二、充盈靈光思致的獨特個體,還是一個才華僅在水準以上,剩餘依靠華裔身分補足的多元象徵?更令人尷尬的是,這個紅利如此模糊,人們說不清楚那些名聲與讚譽有多少百分比來自於雅典娜的身份,於是她的一舉一動就給人見縫插針的機會,反正都來自『多元性』的加成,那些努力和才華便隱沒到視野之後,影綽模糊的一大片。  


  於是,原先立意良善的多元性,反過來上升為遠離底層的崇高象徵,它意外將那些少數族裔、性別認同及性傾向的人們移至台前,成為主流民意發洩不滿的眾矢之的;所謂部分,則讓人們對於DEI得利者有指手畫腳的空間,我們知道你爬上高位並不完全是因為你的專業實力,所有心照不宣的揣測與流言,亦轉變為得利者或隱或顯的壓力。


誰有資格說故事  


  雅典娜在近乎黑色幽默的噎死過後,茱恩拿走了她遺留在打字桌旁的小說初稿,主題為一戰時期華人移工的《最後的前線》。豈料原先只是半成品的初稿在茱恩修改、出版之後,竟意外走紅,茱恩終於嘗到了名聲所帶來的甜蜜多巴胺,她改了中間名為帶有華裔色彩的「宋」,讓她和寫作主題之間有更合理的連結。但眼尖讀者仍然發現當中的詭譎:為什麼這段帶有壓迫色彩的華人血淚史,會經由一個白人作家筆下誕生?她對於那段歷史是否能夠完全理解?她真的足夠理解,身為一個華人的感受是什麼嗎?更致命的猜測是,這段故事是不是從雅典娜那裡竊取的靈感?這些質疑聲浪越灼越烈,最後茱恩甚至被網路社群給取消了。


  資格論,確實是不同想法、族群、身分、階級之間對話常見的說服伎倆,「你沒有拍過電影,怎麼能相信你評論電影的觀點?」、「你沒有生過小孩,怎麼能相信你能將小孩教好?」、「你才幾歲而已,根本沒有資格發表意見。」在這種論述中,經驗被奉為最高準則,必須要有相關體驗,所宣之於口的見解才有重量。誠然,發言價值與否和經歷未必成正相關,但那也不是重點,大多數人使用資格論的潛臺詞是爭奪話語權,我不在乎你說了什麼有意義的話語,我只要你「閉嘴,乖乖聽我說話」。   


  當這種資格論無限上綱,推至那些無從更異的根本事實時,每個人所能操持的語言界域就會逐漸緊縮:我可以拍完電影之後,回來評論電影;我可以什麼事情都沒做,變老之後再回頭評斷年輕人,然我沒辦法改變自身的族裔及性別,我有權限說出亞洲男性所遭遇到的困境,而外於我的永遠懸浮於外,我沒有立場去代言我以外的事物,比方說外國人,比方說原住民,比方說女性經驗。這是一條奇妙的判準,每個人有屬於他們各自應該說的話,一旦踰越,輕則被質疑真實與可信程度,重則涉及道德立場,猶如外界對茱恩的評價──「你在所書寫故事背景中是處於優勢的族群、是曾經對華裔壓迫的族群,你怎麼能確保你的書寫是一種保護和追討,還是再一次的傷害與醜化?」  


  從中也可以觀察到某種現象:想像力猶水就下,總是從高處流淌到低谷,我們有可能見到非原住民的創作者選取原住民作為主題、生活無虞的小說家選擇底層困苦的民眾作為故事主角、男性寫作者以女性為焦點進行闡發。大部分情況下,這是條不可逆行的單行道:原住民文學不會以非原住民為核心寫作,底層階級沒有餘力去幫作家們發聲,女性主義小說裡的男性不會成為終極重點。  


  想像力猶水就下,權力亦同。  


  故事後段,茱恩也揭露了雅典娜並未如此完美的一樁往事,她挪用了一段茱恩向她訴苦的經歷,將其寫成小說投稿,最後獲得賞識。茱恩對此感到憤怒,卻無可奈何,故事、題材、靈感,此類虛無飄渺的指稱通常不被法律承認,於是,對於它們的交換取捨便難以說明,這算不算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剽竊?從中得以見得,當主流文化的題材書寫皆盡飽和,題材的選用也變得更加複雜,它是種有道德瑕疵的掠奪?是到超級市場逡巡選購那樣的日常?還是闡揚歷史傷痕的正義考古?


  到底誰有資格說一個沒有人被冒犯的故事?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一場文學鬧劇?

  

  綜觀全書,《黃色臉孔》並沒有其他小說那般壯闊波瀾,沒有巨大的國仇家恨,沒有深刻的愛與死亡,這僅是一齣吵吵鬧鬧的文學鬧劇。而它真正令人共感的部分,是那占了大部分篇幅的意識獨白──茱恩忌妒在之前成功的人、對抗那些家人們對你夢想的質疑、懼怕後起之秀會取代自己的位置、擔憂已完成的成就會一夕崩毀……,這種情緒在書中具象化為雅典娜的鬼魂,不斷在生活各處騷擾著她,茱恩始終無法得到真正的平靜。誰都渴望成功,懼怕失敗,成就焦慮委實在各個領域都不陌生,但文學場域的瘋狂逐利,可能更多了一點點無奈。


  文學,是操持文字的菁英場域,是挑戰書寫界域的實驗場,我們理應在其中允許一些放任,期待讀者得以獲得那些超乎常理的斬獲,是前所未見的體裁面世,或者書寫切入角度使人驚艷。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文學是語言的集合,累積足夠多的量變,或許會抵達思考上的質變,它成了拓展人類觀看世界的方式與可能。  


  我相信這是真的,但這同時也是個浪漫到令人生氣的說法。   


  文學畢竟是小眾,意味著要以其營生,必須付出比其他行業更多,才可換得差不多打平的收入。書中便揭示了作家如何才能賴以為生,包括簽訂經紀人、參與出版社會議、廣寄自己創作的書稿……茱恩嘗試奮力擠進產業結構下的窄門,也正因為文壇競爭如此激烈,由身分構築而成的多元性品牌才令人嚮往,那些弱勢族群的灰暗歷史才能鍍上一層金箔。比起公平正義還是堂而皇之的其他訴求,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亞裔身分的代言人可以賺錢,而且還是直挺挺站著、舉著公平正義的賺。   


  就此意義而言,《黃色臉孔》的確是恐怖故事,新自由主義收編了文學(以及其他許多事物)讓它改頭換面:我們不要理什麼思想的前沿,族群和性別的正義呼籲還是八卦的真實與否,這些都只是素材,要高尚還是世俗都可以自由調配,加一點溫暖人設、編一些偏鄉關懷、配一則憂傷歷史,名人代言或炎上行銷都可以。重點是,我要收回我的故事,這也是書中令人悚然的結尾,我要讓大家相信我的觀點是對的,而你要知道我的觀點,就要先花錢買書,理解了嗎?  


  盡管結尾如此,還是希望偶爾寫作可以回到它最純粹的定義,而非被包裝成各種產品或課程,非得要眾聲喧嘩才有價值,如同茱恩在思考未來時,回憶起寫作這件事對她而言的意義:

  「寫作是人類所擁有最接近真正魔法的東西,寫作是無中生有創造出某種事物,是打開通往其他世界的門扉,寫作賜予你力量,讓你在真實世界太痛苦時,可以塑造自己的世界。」(頁267)  

  自己的世界,聽起來,真是何其美好。寫作,原先就只是將腦海中事物形諸於文字,無關乎你的生理特徵,無關乎讀者的批評攻訐,作品、作者與讀者的三角難以完全脫鉤,但至少,在某些時刻我們能回到彼此最核心的那個點、好好認識作者、好好創作作品、好好閱讀作品,而不去煩惱過多它們的重疊之處,如此才能看清楚,哪些地方被層層覆蓋到模糊不堪,哪些地方才是你應該要盡力護存的淨粹之地。

35會員
59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給個問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班宇的《冬泳》時,腦海中總會浮現畢贛或婁燁的影像語言,那是《路邊野餐》裡綿延不斷的描述,那是一連串狀似毫無取捨的長鏡頭,人們的舉措、語言,以至於那些盤桓不定的時刻,全都被字句刻劃了,一部毫無遮掩的紀錄片。
  權力,光想像就能感受到銛利的詞彙,我們從未實際看見它,但你知道它活在哪些事物裡,不能說的控訴、不能去的場所、不能做的事件,一碰就要流血。說起來,段義孚所著的《製造寵物》並非真正前衛指出什麼秘密,畢竟房間裡的大象誰都可以見得,也誰都看不見。
  說到薛丁格,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他的貓,就像人們先說到德德,才會想起鄭運鵬是誰。那隻既生又死的貓貓如此出名,讓許多非物理專業也能隨口說上幾句疊加態或塌縮,以為能更靠近世界運作的真實樣態,但說到底,我們芸芸眾生僅是現實舞台下入迷晃頭的觀眾,那些菁英物理學者才是在臺上隨侍的工作人員。
  作者胡慕情當年寫了〈血是怎麼冷卻的〉,它聚焦於2012年12月所發生的湯姆熊隨機殺人案,拆解被媒體冠上「人魔」稱號的殺人犯曾文欽,試圖釐到底他的生命旅程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方的?
  陳浩基如果開餐廳,肯定是兩、三個月,甚或兩三周就會大幅更新菜單的那種大膽主廚,敢於組合各色食材、找出材料當中隱藏未顯的口味,然後食客會吃到碗公見底之後,才汗涔涔的詢問主廚,「請問剛剛我吃的是什麼?」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閱讀班宇的《冬泳》時,腦海中總會浮現畢贛或婁燁的影像語言,那是《路邊野餐》裡綿延不斷的描述,那是一連串狀似毫無取捨的長鏡頭,人們的舉措、語言,以至於那些盤桓不定的時刻,全都被字句刻劃了,一部毫無遮掩的紀錄片。
  權力,光想像就能感受到銛利的詞彙,我們從未實際看見它,但你知道它活在哪些事物裡,不能說的控訴、不能去的場所、不能做的事件,一碰就要流血。說起來,段義孚所著的《製造寵物》並非真正前衛指出什麼秘密,畢竟房間裡的大象誰都可以見得,也誰都看不見。
  說到薛丁格,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他的貓,就像人們先說到德德,才會想起鄭運鵬是誰。那隻既生又死的貓貓如此出名,讓許多非物理專業也能隨口說上幾句疊加態或塌縮,以為能更靠近世界運作的真實樣態,但說到底,我們芸芸眾生僅是現實舞台下入迷晃頭的觀眾,那些菁英物理學者才是在臺上隨侍的工作人員。
  作者胡慕情當年寫了〈血是怎麼冷卻的〉,它聚焦於2012年12月所發生的湯姆熊隨機殺人案,拆解被媒體冠上「人魔」稱號的殺人犯曾文欽,試圖釐到底他的生命旅程是怎麼走到這個地方的?
  陳浩基如果開餐廳,肯定是兩、三個月,甚或兩三周就會大幅更新菜單的那種大膽主廚,敢於組合各色食材、找出材料當中隱藏未顯的口味,然後食客會吃到碗公見底之後,才汗涔涔的詢問主廚,「請問剛剛我吃的是什麼?」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時間是2123年,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冷風一波接著一波颳起,碩大的雨滴一滴滴地落在金屬上。多拉格睜開了雙眼,眼前是一扇窗戶,窗外一片黑暗,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那是一個冷凍艙……
不再證明了/不再為了那些不証自明的事情/焚燒,或凋萎/房間逼仄但內心昶亮/虔恭迎接每個早上/晨光穿窗而來
前言 宇希333年 現在是第14號地球世界的火曆2309年。 病毒「無」專門吞噬「感情」、「感覺」、「愛」、「希望」,大部份被感染的人都無法呈現臉部表情,人類也越來越冷漠。 幸虧第14號地球的科技相當發達,腦細胞可以連線面具讓人可以戴著精緻的面具過活,戴面具的人只要用想的就可以呈現臉部的表情。
以為擁有的 / 其實尚未 / 以為失去的 / 或許換成了另一種獲得
時間是2123年,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冷風一波接著一波颳起,碩大的雨滴一滴滴地落在金屬上。多拉格睜開了雙眼,眼前是一扇窗戶,窗外一片黑暗,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那是一個冷凍艙……
不再證明了/不再為了那些不証自明的事情/焚燒,或凋萎/房間逼仄但內心昶亮/虔恭迎接每個早上/晨光穿窗而來
前言 宇希333年 現在是第14號地球世界的火曆2309年。 病毒「無」專門吞噬「感情」、「感覺」、「愛」、「希望」,大部份被感染的人都無法呈現臉部表情,人類也越來越冷漠。 幸虧第14號地球的科技相當發達,腦細胞可以連線面具讓人可以戴著精緻的面具過活,戴面具的人只要用想的就可以呈現臉部的表情。
以為擁有的 / 其實尚未 / 以為失去的 / 或許換成了另一種獲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偶爾都會有新聞報導 世界某個角落的素人和一個非人物體廝定終身 許下要幸福地生活下去的諾言 曾一度引起熱話的 要算是日本上班族近藤顯彦 高調迎娶風靡宅男的動漫角色初音未來 本只屬雙方的戀愛豈容得下外人指手畫脚 偏偏在日本這個社會 脫離大眾是比死更難受的惡之根源 所謂正常,又是由誰來定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不太打遊戲的,直到2000年的7月遇到了天堂… 1508416、3495263、9912189、36065092…這些數字直到幾近40歲的我都還是記得一清二楚,沒辦法,這個過程實在太過深刻。雖然是無聊的中年人幹古,但我也確實練到50等了!
小明:「小峯,你這些書蟲,你沒有資格在這裡說那麼多話!」 小峯:「是嗎?在這裡我想引用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代思想家伏爾泰說的話:『我不認同你的想法,但是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我亦不喜歡您說的笑話,但是我誓死捍衛您搞笑的權利!」 小慧:「小峯您說得好!這個世界沒有人沒有資格說話,因為人人生而平等
希望不會躺在大道上跟你招手 大家口中的:看不到希望   Dcard上有個討論串吸引我的注意,樓主是個有學習焦慮症的有為青年,深怕自己學習不夠積極,因此詢問網友們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預算在充實自己上。   筆者自己就是一路自費在外上課的人,故很熱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沒想到底下的回應令我大開眼界..
Thumbnail
在習維尼的領導下,中共駐曼徹斯特領事館的彰顯了新的“工作成果”
Thumbnail
荻上直子導演的新作《河畔小日子》,繼《海鷗食堂》和《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之後,再度成為我的人生愛片之一。同樣是簡單溫暖的敘事風格,但這次《河畔小日子》選擇直面沉重的生死議題,開啟宏大生命和微小幸福的終極辯證。其中,更加入了佛家意象,帶領觀眾重新思考生而為人的真實意義。
Thumbnail
這篇寫作靈感還是從《巴黎評論》的作家訪談而來,在甜點店一邊寫,好像還是寫的有點多。 在1950年代接受採訪的名作家們是當代流行的,其中有些人現在也成為經典,而他們喜愛閱讀的文學大多也是更早之前的經典,或者與其同年代而現在也稱為經典的著作——畢竟作家們的品味不會偏。
Thumbnail
文章的好壞,不應該是「一個」老師說了算;出了社會之後,你要面對的讀者是「無數個」,如果不知道如何針對不同讀者群,寫出能夠抓住他們眼球的文章來,那根本不算學過寫作。
Thumbnail
今天,有人說他要「靈魂拷問」王婉瑜,不是因為王委員做了什麼違反民意的事情,只因為他認為,王委員外在形象貼滿了小燈泡的標籤,他覺得這樣「沒有人性」。 我想可能是因為,沒有人性的人,不知道什麼叫人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偶爾都會有新聞報導 世界某個角落的素人和一個非人物體廝定終身 許下要幸福地生活下去的諾言 曾一度引起熱話的 要算是日本上班族近藤顯彦 高調迎娶風靡宅男的動漫角色初音未來 本只屬雙方的戀愛豈容得下外人指手畫脚 偏偏在日本這個社會 脫離大眾是比死更難受的惡之根源 所謂正常,又是由誰來定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不太打遊戲的,直到2000年的7月遇到了天堂… 1508416、3495263、9912189、36065092…這些數字直到幾近40歲的我都還是記得一清二楚,沒辦法,這個過程實在太過深刻。雖然是無聊的中年人幹古,但我也確實練到50等了!
小明:「小峯,你這些書蟲,你沒有資格在這裡說那麼多話!」 小峯:「是嗎?在這裡我想引用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代思想家伏爾泰說的話:『我不認同你的想法,但是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我亦不喜歡您說的笑話,但是我誓死捍衛您搞笑的權利!」 小慧:「小峯您說得好!這個世界沒有人沒有資格說話,因為人人生而平等
希望不會躺在大道上跟你招手 大家口中的:看不到希望   Dcard上有個討論串吸引我的注意,樓主是個有學習焦慮症的有為青年,深怕自己學習不夠積極,因此詢問網友們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預算在充實自己上。   筆者自己就是一路自費在外上課的人,故很熱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沒想到底下的回應令我大開眼界..
Thumbnail
在習維尼的領導下,中共駐曼徹斯特領事館的彰顯了新的“工作成果”
Thumbnail
荻上直子導演的新作《河畔小日子》,繼《海鷗食堂》和《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之後,再度成為我的人生愛片之一。同樣是簡單溫暖的敘事風格,但這次《河畔小日子》選擇直面沉重的生死議題,開啟宏大生命和微小幸福的終極辯證。其中,更加入了佛家意象,帶領觀眾重新思考生而為人的真實意義。
Thumbnail
這篇寫作靈感還是從《巴黎評論》的作家訪談而來,在甜點店一邊寫,好像還是寫的有點多。 在1950年代接受採訪的名作家們是當代流行的,其中有些人現在也成為經典,而他們喜愛閱讀的文學大多也是更早之前的經典,或者與其同年代而現在也稱為經典的著作——畢竟作家們的品味不會偏。
Thumbnail
文章的好壞,不應該是「一個」老師說了算;出了社會之後,你要面對的讀者是「無數個」,如果不知道如何針對不同讀者群,寫出能夠抓住他們眼球的文章來,那根本不算學過寫作。
Thumbnail
今天,有人說他要「靈魂拷問」王婉瑜,不是因為王委員做了什麼違反民意的事情,只因為他認為,王委員外在形象貼滿了小燈泡的標籤,他覺得這樣「沒有人性」。 我想可能是因為,沒有人性的人,不知道什麼叫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