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舊金山。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年輕男男女女們混雜的躺在海灘邊,相互依偎在彼此懷中,哼唱著〈San Francisco〉。思緒與髮中的鮮花被迷幻藥帶往遠方。那個夏日是他們口中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他們厭惡戰爭,他們渴望和平,他們頭別鮮花向對準他們的槍口微笑。硝煙與威權並沒有擊垮他們,是迷幻藥、是鈔票、是那雙曾手握鮮花的雙手親手掩埋了自己,激情叛逆最終讓他們自取滅亡。「嬉皮」是人們對他們的稱呼,當然,他們更樂意被喚作「花之子」。
嬉皮的雛形:憤怒的一代
1945年,美國以兩顆原子彈終結了對全世界而言夢魘般的二戰,彼時的美國人民厭倦了戰爭,享受於戰爭所帶來的和平中,美國迎來了「戰後嬰兒潮」。後來,那些從二戰中倖存的人們成了中產階級與一群「過度憂慮的家長」。他們明白戰爭的威力,他們為孩子們打點好一切,卻也在生活中處處限制孩子,但這群孩子彷彿生來與父母作對般,他們心想:你們愈是禁止我就愈要做。你要我十點前回家,我就偏偏要十點再出門。這群自小生活在安逸平穩中的孩子們早已厭倦無趣的教條主義,他們想要大聲怒吼,適逢反越戰風潮,這群中產階級眼中叛逆、不聽話的壞孩子們被稱為「憤怒的一代」。「嬉皮」是憤怒的一代的一條分支,也是當中最激進、最為人知卻也是最早消亡的。他們彷彿隕石般在美國社會中砸出了個巨坑,嚇壞了所有人、打破了該有的平靜,卻又在最受矚目、最火熱之時停止在地表上,從此一動也不動。
嬉皮:反戰、愛與和平
嬉皮最初形成的年代是在1955年,死傷無數的二戰甫過十年,尚未從傷痛中痊癒的美國便一腳踏入另一個戰場,一個即將帶走上萬條性命的叢林────越南。越戰無疑是美國史上最慘痛的一場失利,當軍人已無法對付在叢林中穿梭自如的越南共產黨,大批大學生開始被徵召、送往戰場。戰死或斷手斷腳是大多數參與越戰軍人的下場,此時的大學生們有兩個選擇:赴死或是抗爭。但別忘了,他們可是憤怒的一代耶,說什麼也不願白白去赴死,後來學生們想出了另一種方式:有一種人無須也不被允許上戰場────罪犯或是有犯罪前科的人。吸食大麻或是不合法的迷幻藥成為當時不想上戰場的學生們的常態,反戰精神與反教條主義的氛圍逐漸在社會中醞釀。這時的他們尚未擁有姓名,直至後來一位記者在《舊金山紀事報》將他們稱為「嬉皮」(hippie)。在當時,帶領這群嬉皮的有二:迷幻藥與音樂。其中音樂與嬉皮的關係又更緊密一些,細看當時的音樂進程,其似乎也隨著嬉皮的演變在不同時間點發展出不同的特色。接下來的文章,將以嬉皮音樂的進程帶領讀者進入迷幻搖滾的嬉皮年代。
1963-1964始於舊金山:巴布狄倫〈Blow in the Wind〉
1963年,最先的一批戰後嬰兒潮如今已成長茁壯、年滿十八。青年們的叛逆開始了。他們隨手打包了一袋子行囊便隻身前往陌生的城市,一開始他們毫無目標,他們只是想逃離父母還有要被送上戰場的恐懼,後來青年們開始聚集到舊金山,舊金山漸漸成為大多數青年嚮往的遠方,之後的青年幾乎都是懷抱著夢想來到舊金山的。此時,後來的嬉皮年代的靈魂人物之一Janis Joplin自德州搬至舊金山、著名反戰民謠歌手巴布狄倫發布了反戰時期最經典的一曲〈Blow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n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Bob Dylan 〈Blow in the Wind〉
1964年,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位於舊金山)禁止反戰言論,引起學生不滿,並發起「反戰運動」與「言論自由運動」,舊金山成為政府眼中的頭痛地區,卻也成了嬉皮們的聖地,青年們開始建構自己的主體性。
1965-1967高潮與消亡:披頭四〈All You Need is Love〉
1965年,一位記者在《舊金山紀事報》將這群青年們喚作「嬉皮」。自此嬉皮的時代開啟了。他們留了一頭及肩甚至及腰長髮,偶爾用頭巾固定髮型又或者放任他們在風中飄逸,他們穿著鮮豔走在大街上,彷彿硝煙中的一朵鮮花,他們不畏懼政府的鎮壓,他們在還發燙的槍口上插上鮮花。有時在路邊的一隅或是公園的綠地上發現他們的身影。一開始他們只是躺在那裏,後來他們發現了一個將完全改變嬉皮年代的東西:迷幻藥。他們熱愛迷幻藥帶來的虛無感。此時適逢搖滾樂崛起,迷幻藥為強烈的搖滾增添了一分飄飄然的迷幻感,還有後來被加入的藍調與鄉村等風格,嬉皮的搖滾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音樂領域:迷幻搖滾。迷幻搖滾與嬉皮的高潮是在1967年,一個被稱為愛之夏的時期。當披頭四發布了最新專輯「Sgt. Pepper Lonely Heart Club’s Band」(派伯中士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裏頭的一些歌曲被形容為像是剛服用完迷幻藥後的感受。披頭四的熱門單曲〈All You Need is Love〉更被譽為嬉皮青年的國歌。
There's nothing you can do that can't be done.
Nothing you can sing that can't be sung.
Nothing you can say but you can learn how to play the game.
It's easy.
All you need is love.
All you need is love.
All you need is love, love.
Love is all you need.
The Beatles〈All You Need is Love〉
也是在1967年嬉皮與迷幻搖滾開始「分家」,原因是當年度在舊金山舉行的蒙特利流行音樂節(Monterey Pop Festival)過度商業化,讓嬉皮開始脫離越發商業化的搖滾明星們。結果是:分家後的嬉皮開始衰弱,而後甚至牽涉了暴力與毒品交易等醜聞,搖滾歌手們離開了舊金山搬往大城市、飛黃騰達。1967年,是愛之夏、迷幻搖滾的元年,卻也是嬉皮開始殞落的一年。
1969-1970葬禮:Janis Joplin〈Cry Baby〉
正式宣告「嬉皮已死」的是1969年舉辦的伍茲塔克音樂藝術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三天三夜的音樂會是嬉皮最後的一聲哀鳴,響亮卻又哀戚。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許多嬉皮年代的代表人物前後上台表演,一同最初在舊金山的各個角落,伍茲塔克音樂藝術節中的男男女女們躺在草地上,高喊愛與和平,與此同時在現場卻也發生了海洛因過量的致死案件甚至牽涉幾起兇殺案,和平與死亡共存的藝術節,更像是嬉皮時代預示離去的一場告別式。1970年, Janis Joplin死於海洛因過量,令他無法親眼見證他最受好評的專輯「Pearl」發行,嬉皮,終究是充滿了遺憾;嬉皮時代另一標誌性人物Jimi Hendrix在旅館中死於藥物窒息。嬉皮終究迎來了自己的葬禮,而墓碑卻是嬉皮親手立下的。
Cry baby, cry baby, cry baby,
Honey, welcome back home
And if you ever feel a little lonely, dear,
I want you to come on, come on to your mama now,
And if you ever want a little love of a woman
Come on and baby baby baby babe babe baby now
Cry baby yeah.
Janis Joplin〈Cry Baby〉
某一天:Scott McKenzie〈San Francisco〉
嬉皮已死,這是1967年嬉皮們為嬉皮舉辦的葬禮的名稱,確實1960年代的嬉皮早已死去、蛻變為他們最初憎惡的中產階級,瘋狂過後誰不想回歸安穩?但誰又能保證十年後抑或是明天,街頭巷尾不會再響起當年那首〈San Francisco〉呢?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
For those who come to San Francisco
Summertime will be a love-in there
In 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
Gentle people with flowers in their hair
Scott McKenzie〈San Francisco〉
參考資料
責任編輯:陳姵穎 核稿編輯:陳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