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那麼大還在看漫畫!005】
黃贊倫出生在宜蘭南方澳漁港,住家隔壁就是漫畫出租店,在沒有網路更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裡,漫畫就是船員打發漫漫出海時間的重要精神食糧。從小在漫畫出租店瞎混的黃贊倫,在連漫畫是什麼都還沒有搞懂的年紀就開始看起漫畫了。後來家裡訂報紙,報社老闆也經營漫畫出租店,老闆所贈送的《微星小超人》是黃贊倫擁有的第一套漫畫,至今也仍然珍藏著。
以前人們總覺得漫畫不入流,但黃贊倫認為漫畫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重要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細數準備要當作傳家寶的幾部經典漫畫的內涵:《浪人劍客》的哲學觀,《海賊王》談轉型正義,《攻殼機動隊》和《銃夢》關注人與無機體——「《銃夢》1~9集限定!」黃贊倫強調——漫畫說是創作的「課本」也不為過。
科技和人類之間該如何相處,是人類逃不了的業,也是黃贊倫一直試圖探究的議題。成長於80年代的黃贊倫剛好碰上486[註]轉Windows,科技的快速演變儘管帶來便利,同時卻也失去許多,例如面對面的對話,例如手寫的情書,例如紙本漫畫。這些曾經擁有過而逐漸消失的東西,如今便成為了刺點。
這年頭誰還在買紙本漫畫?黃贊倫年輕時也曾不滿每週一次為了4頁《JoJo的奇妙冒險》連載而必須買下一整本《寶島少年》,匆匆看完4頁之後又要再等一個禮拜;可是現在卻很珍惜這種等待的感受,等待成為很美麗、很浪漫的一件事。
今年五月黃贊倫發行個人作品集《黃贊倫設定集》,這本重達1.3公斤的書不僅是一本集結藝術創作歷程的畫冊,書籍本身亦是一件新的作品。儘管被藝術家同行調侃都什麼年代了還出版實體作品集,但是對黃贊倫而言,這個可以捧在手上的重量,反映出一種文化底蘊。他也特別指出實體書獨有的書縫代表的意義:書縫是過去與未來的交界,每一次翻頁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種身體經驗終究是使用電子產品無法獲得的。
從小父母對於看漫畫這件事持開放態度,只要不荒廢學業便從不禁止。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黃贊倫幾乎不曾被問及本專欄的大哉問:怎麼長這麼大還在看漫畫,笑稱「現在只剩下柯文哲會這樣講吧?!」並且立刻反問那麼為何長那麼大還在吃飯?長那麼大還在看電視?都是同樣的道理嘛。「與其看新聞或八點檔連續劇,我還寧可看銃夢的凱麗或海賊王的蛇姬!」
[註]:指Intel公司於1989年發行的處理器 80486,當時電腦操作介面仍為文字模式,尚未進入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的作業系統。
文字整理 / Clytie Chuang
─═─══─═─
黃贊倫
1979 年出生於臺灣宜蘭,現工作生活於宜蘭與臺北。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台北國際藝術村等舉行多次個展,並獲邀參與如德國維特拉設計 博物館五年國際巡迴展、義大利阿索洛國際藝術影展等國際大展。創作聚焦於透過生 物與機械合體/混種的議題,展開自我認知與外在環境的多重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