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原涼突然來跟他比賽跑步,最後變成了好朋友,喜愛火車的宮原涼將熱忱傳遞給了尹立森,一起追著火車練跑步。


看著看著,眼裏一陣迷矇,淚水不斷的落下擋住我的視線,卻擋不住我想一頁接著一頁的看下去。

我很喜歡書中細膩的情感,有友情、有親情,還有對自己的夢想有熱情。

這不僅是本劇情熱血、感人的漫畫,還訴說著當時的民情和鐵道的歷史,日本人和臺灣人共同努力的軌跡和情誼。

為了不爆雷,好像不能講太多內容。

作者悉心考證文化部指定為重要古物的臺鐵檔案,還有鐵道專家蘇昭旭、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專業監修。  

我想我會再去找簡嘉誠的其他作品來看。

推薦給大家。

內容總結
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0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明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有話要說 SHE SAID 昨天晚上轉到HBO,看了這部《她說》。 改編自真實「哈維溫斯坦性侵事件」,該事件多達82位受害者跳出來,後續也引發 #METOO 運動。 電影裏,多名女性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一股噁心感湧上心頭。 雖然我不是第一次看到這類性騷、性侵的電影或文章,但每每看
她有話要說 SHE SAID 昨天晚上轉到HBO,看了這部《她說》。 改編自真實「哈維溫斯坦性侵事件」,該事件多達82位受害者跳出來,後續也引發 #METOO 運動。 電影裏,多名女性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一股噁心感湧上心頭。 雖然我不是第一次看到這類性騷、性侵的電影或文章,但每每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Mike參加了最準行銷的SEO說明會,分享了從直效行銷轉向SEO的心得。Mike認為SEO是高流量部落客的祕密武器,在廣告費越來越貴的時代掌握SEO等於掌握流量命脈。SEO的核心在於創造對讀者有價值且值得信任的內容,並展現自己的風格與觀點,避免淪為內容農場。
大綱 說明我對知識體系與知識管理系統的定義,其次描述兩者的特性,包含它們相似處與差異,再者討論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分享建立知識體系對我有何意義。 內容 甚麼是知識體系,它是指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包含對知識點本身的一些自我的看法,並且這些知識點之間有明確的、清晰的脈絡與關聯性,換句話說就是這些
Thumbnail
大致上很溫馨,兩人相遇後都有所改變,也正視了一直以來心中的空缺或渴求。
Thumbnail
說起來,這本書已經是十多年前看的,動畫也是,不過前一陣子陪太太重看一次,想說來寫一點東西好了。 話說在前頭,新海誠的畫面我一向給予極高評價,但故事我真的不行…… 我是說,如果我年輕個三十歲或許會喜歡吧!但現在看來簡直到處都在無病呻吟。 當然,那種年輕人的苦悶我也不是沒有體會過,畢竟台灣的升學主
Thumbnail
@謹以此藏頭詩,感謝鳥山明大師,帶給全世界的漫畫讀者們快樂,夢想,還有回憶。
Thumbnail
今天方格子推播了一則文章給我: 關於鳥山明老師的懷念文,很多時代的人都寫了,我這時候再來寫,可能有點過時了。而看到兩個三十年前(或者更久?)就熟悉的漫畫家的名字桂正和、鳥山明。第一時間我想到的是電影少女,在那個18禁是不可說的年代,這本漫畫應該是不少人的“啟蒙”書。我不禁回憶起那
過年的第一天,我看完了這本書,我沒有特別喜歡哪個政黨,但這八年來,蔡英文總統執政做的一些事,讓我對她有點好奇。 像是她運用通過同婚,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進而提昇了民主的排名,讓世界看見台灣。 例如她提高了台灣的眼界,讓台灣脫離了只靠中國,這種便宜行事的國際觀。 還有她的行事風格,淡定、沉穩,看
習慣,是像原子一樣,一點一點地隨著時間長期累積下來的。 以前聽過重複21次,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詹姆斯‧克利爾則是運用了四個法則,來養成維持長久的好習慣;相反的,只要反轉同樣的四個法則,就可以改變不好的習慣。   去年底我為113年設定了一些新的目標,例如減重、練吉他、學英文等,也試著開始執行
上星期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看完了才知道故事原型是《柳林中的風聲》。 作者很巧妙的,把原型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抓出來,讓他去看心理師,透過這樣的諮商過程,讓大家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了解什麼是諮商,諮商過程會怎麼進行,以及心理學中的: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及成人自我狀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Mike參加了最準行銷的SEO說明會,分享了從直效行銷轉向SEO的心得。Mike認為SEO是高流量部落客的祕密武器,在廣告費越來越貴的時代掌握SEO等於掌握流量命脈。SEO的核心在於創造對讀者有價值且值得信任的內容,並展現自己的風格與觀點,避免淪為內容農場。
大綱 說明我對知識體系與知識管理系統的定義,其次描述兩者的特性,包含它們相似處與差異,再者討論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分享建立知識體系對我有何意義。 內容 甚麼是知識體系,它是指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包含對知識點本身的一些自我的看法,並且這些知識點之間有明確的、清晰的脈絡與關聯性,換句話說就是這些
Thumbnail
大致上很溫馨,兩人相遇後都有所改變,也正視了一直以來心中的空缺或渴求。
Thumbnail
說起來,這本書已經是十多年前看的,動畫也是,不過前一陣子陪太太重看一次,想說來寫一點東西好了。 話說在前頭,新海誠的畫面我一向給予極高評價,但故事我真的不行…… 我是說,如果我年輕個三十歲或許會喜歡吧!但現在看來簡直到處都在無病呻吟。 當然,那種年輕人的苦悶我也不是沒有體會過,畢竟台灣的升學主
Thumbnail
@謹以此藏頭詩,感謝鳥山明大師,帶給全世界的漫畫讀者們快樂,夢想,還有回憶。
Thumbnail
今天方格子推播了一則文章給我: 關於鳥山明老師的懷念文,很多時代的人都寫了,我這時候再來寫,可能有點過時了。而看到兩個三十年前(或者更久?)就熟悉的漫畫家的名字桂正和、鳥山明。第一時間我想到的是電影少女,在那個18禁是不可說的年代,這本漫畫應該是不少人的“啟蒙”書。我不禁回憶起那
過年的第一天,我看完了這本書,我沒有特別喜歡哪個政黨,但這八年來,蔡英文總統執政做的一些事,讓我對她有點好奇。 像是她運用通過同婚,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進而提昇了民主的排名,讓世界看見台灣。 例如她提高了台灣的眼界,讓台灣脫離了只靠中國,這種便宜行事的國際觀。 還有她的行事風格,淡定、沉穩,看
習慣,是像原子一樣,一點一點地隨著時間長期累積下來的。 以前聽過重複21次,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詹姆斯‧克利爾則是運用了四個法則,來養成維持長久的好習慣;相反的,只要反轉同樣的四個法則,就可以改變不好的習慣。   去年底我為113年設定了一些新的目標,例如減重、練吉他、學英文等,也試著開始執行
上星期看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看完了才知道故事原型是《柳林中的風聲》。 作者很巧妙的,把原型故事中的蛤蟆先生抓出來,讓他去看心理師,透過這樣的諮商過程,讓大家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了解什麼是諮商,諮商過程會怎麼進行,以及心理學中的: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及成人自我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