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育觀察日記: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了幫助學生培養閱讀習慣,香港每所學校都會有閱讀課節,分別只在早上還是中午,每天都有15分鐘,還是每星期來一次一小時的;小學會再加上圖書課和廣泛閱讀時間。大部分學校中文科也試過以「增加學生閱讀廣度和深度」為目標,期末再按各班的借書量和回答幾題空洞的問卷,證明策略有效,完成報告,預備教育局視學時有貨可交。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我立刻放下手上工作,先說聲抱歉,然後向他們介紹我小時候最愛看的書——何紫的小說集。我說了幾個書中老香港生活的片段,談談這本書如何啟發我愛上閱讀,甚至令我日後當上語文老師。下課前,我們一起搜尋公共圖書館的網頁,發現能在學校附近的圖書館借閱何紫的書。
那天,學生少了一份改正功課;幾天後,本想刁難我的孩子,每人手上拿着一本何紫。自此,我在閱讀課也會帶一本書,跟他們一起靜靜地讀。
謝謝他們的惡作劇問題,令我得到推介好作品的機會,也有不少反思。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常常強調閱讀之重要:逢長假期必有閱讀報告家課,還要作口頭報告。結果,頭腦不是太聰明的學生會抄封底簡介;現代一點的會上網找閱讀心得,現在還流行付費代做功課。總之,我們所做的,無法讓他們愛上閱讀,歸根究底,是我們也沒有表現出如何熱愛閱讀。

老師,你在看甚麼書?

我曾任職的學校,在教師會議有「閱讀分享」環節,同事輪流介紹一本最近讀過的書。結果,介紹食譜和繪本佔多數(閱讀食譜和繪本沒有錯,但如果學生在閱讀報告中介紹多啦A夢,同工們大概會一個大交叉然後發回去重做),也有一些會介紹電影小說(而他們明顯只看過電影),幸而亦有同事會介紹文字作品。如此,我們如何透過身教,跟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我們藉詞工作繁忙,又要照顧家庭,總之就是抽不到時間來閱讀;卻忘記了現代學生要修習百般武藝,時間比起成人更不夠用,他們是否有更充分理由就此不閱讀呢?

一次科幻閱讀實驗

那一個問題之後,我開始思考如何和學生創造共同閱讀經驗。學生升上小六,一個倪匡迷同事,提議讓學生讀衛斯理。
我們選了四本衛斯理作品,只要求學生閱讀其中一本。我們放棄傳統的「內容大意」、「讀後感」功課(這些功課也有其意義,例如能提高學生的撮寫能力,只是學生大多會抄答案,那就不如算了),專注在高層次理解,如引導學生代入角色,提出解決辦法,先由分老師分享閱讀體會,再帶學生嘗試與作品對話。起初,我們還怕對小學生而言會太困難,也擔憂家長投訴我們教學生只顧看小說,不理會呈分試。
結果,不少學生一本接一本地讀完要求的小說,在上課時為「方天回到自己家鄉是否好事」討論得面紅耳赤,也有孩子開始閱讀這四本以外的衛斯理系列。最驚喜的,是有一位學生拿了另一本科學百科,跟〈大廈〉互相對照,研究乘搭升降機去了時間流逝較慢之空間的可能。亦有家長反映他少年時也愛讀衛斯理,這次閱讀計劃,讓他可以與孩子一起看書和討論,緩解因升中而長期緊張的親子關係。
原來,只要你讓孩子看到自己有多喜歡看書,「書」有甚麼好看,他們就會自然愛上閱讀。

走進學生的閱讀世界

有時候,孩子不是不讀書,而是我們實在看不慣那些書,甚麼「遜迦日記」、孤泣、middle… …總覺得自己兒時讀的書才是最有益最健康最正統。其實,每個年代有其文字潮流,在我們的父輩,讀武俠小說可是邪魔外道,哪想得到今天《射雕英雄傳》成為了高中必讀讀物,看完還要小測。
一個小四家長告訴我,她女兒每天讀網上小說讀得入迷,那些小說多半關於穿越,自然有愛情元素,也會打打殺殺,非常擔心。這個孩子平日寫作文筆很好,比同學能引用更多史例,其他科目成績也不錯;而且她沒有欺凌同學和拍拖(在幻想世界的就由他吧)。雖然這些網上小說觀感上「不太健康」,至少對這個孩子而言,不是有害的讀物。我請學生跟我分享那篇小說,果然情節曲折離奇,有些據歷史加以發揮,不太符合史實,但可以成為我們討論的切入點。讀到最後,我仍未能愛上這部小說,但我會明白為何她喜歡,也可以請家長放心。其後,這個孩子不時跟我分享她愛讀的作品,我又會請她讀讀我喜歡的,互相交流。
一種文字風格能夠流行,定會有其原因,我們不必認同,但要理解。在這個抖音時代,孩子願意讀讀文字已經值得讚賞。如果連看書都要被責難,他們以後就不會看書了。
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如果想讓學生好好看書,也請你要以身作則,愛上閱讀,可以的話,也讀讀學生喜愛的書,「遨遊於知識的海洋」才可以由老套的話變成現實。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本書起源於作者(社會學博士)的論文研究,透過就近觀察訪問和長期追蹤(2012 ~ 2019)去了解中國菁英學生(28位)在學校的地位體系,以及如何應對社會和全球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為了拓展學生的跨領域思維和視野,或許是希望學生不要太早劃地自限,也或許是基於更傳統的理性/感性、科學/人文二分的概念,期望藉由通識教育補足主修科系以外的「另一半」,通識教育因而導入。但終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學習方式、以及思維結構,因此在這個議題上有對立的見解並不意外。
Thumbnail
身為第一次辦展的菜鳥,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有非常多學習,也真的很珍貴,因此用
“解決問題,而非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如此明確的道理卻難以實行,在權力不對等的教育界,上對下的實行模式反而當作是在“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本書起源於作者(社會學博士)的論文研究,透過就近觀察訪問和長期追蹤(2012 ~ 2019)去了解中國菁英學生(28位)在學校的地位體系,以及如何應對社會和全球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為了拓展學生的跨領域思維和視野,或許是希望學生不要太早劃地自限,也或許是基於更傳統的理性/感性、科學/人文二分的概念,期望藉由通識教育補足主修科系以外的「另一半」,通識教育因而導入。但終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學習方式、以及思維結構,因此在這個議題上有對立的見解並不意外。
Thumbnail
身為第一次辦展的菜鳥,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有非常多學習,也真的很珍貴,因此用
“解決問題,而非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如此明確的道理卻難以實行,在權力不對等的教育界,上對下的實行模式反而當作是在“解決製造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