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甚麼要上學?

陳星晴
發佈於教育觀察日記 個房間
2024/04/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類為甚麼要上學?我們為甚麼要花十幾年時間,朝八晚七,白天困在學校,晚上困在功課默書測驗考試?

為了自我實現

學習,是為了擴闊眼界,知道天外有天。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馬斯洛層次需求中,「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人生需要。在春秋戰國時代,君子學習主要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了施展抱負,實現理想。從個人品德修養出發,再像風一樣教化國民,使國富民強,人人安居樂業。

雖說先秦時期,戰爭令貴族流落民間,讀書識字畢竟不會是平民的玩意。君子衣食充足,才可以讀書來探求人生意義。

變質的科舉八股

隋唐開始的科舉制改變了士族把持官位的局面,令更多「普通人」都有機會透過讀書識字上流。這個制度的原意雖好,可是長久執行下去,或多或少改變了人民對「讀書」的看法,不少人由修德變成想中舉,光宗耀祖。

《鐵杵磨針》的故事告訴李白都曾經逃學,可見當時讀書並不有趣。即使做官可以二次投胎,也不是人人受得了沉悶的學校生活。

而且,讀書多寡與個人修養,一點關係也沒有。在〈范進中舉〉裏,范進毫無求生技能,中了舉,丈人和村民才看得起他。讀了五十幾年書不算少了吧?可是文中主角半點才氣都沒有,聖賢書都是白讀了。

是誰「逼」你每天朝八晚四上學?

即使教育愈來愈普及,識字仍然不是主流權利。從哪時開始,我們要接受強迫教育呢?

21世紀的教育牢籠,始於1763

1763年,普魯士王國頒佈了《普通學校法》。

法例規定家長、雇主有義務送五歲兒童入學,違抗者罰款。如果孩子入學會影響家庭生計,政府甚至會派員協助!

學童的上課時間是:週一至週六8:00-11:00;13:00-17:00,週三、六下午不上課。此外亦有規定學校假期。

孩子主要學習讀寫聖經,直至十三、十四歲左右,由牧師、老師認可成績,然後才可以畢業

這個法規奠定了歐洲義務教育的基礎,後來透過維新、殖民等媒介傳播至亞洲。

香港人,要感謝麥理浩

在香港,義務教育的年紀可能比你想像中年輕得多。

港督戴麟趾於1971年制定《入學令》,而接任的總督麥理浩於1978年確立九年免費教育,並取消中學入學試。自此,香港人才能不論貧富,完成初中。

而到2008年,《種族歧視條例》生效,規定學校不能因為種族而拒收學生,自此,少數族裔人士才全面得到平等上學的權利。

教育,對很多人仍然遙遠

即使我們覺得香港的教育制度充滿缺點,校規無緣無故地嚴格,我仍覺得有機會受教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阿富汗塔利班奪得政權後,在2022年12月宣布禁止女性讀大學;又在23年被BBC揭發阻止女性出國留學,至少60名女學生獲得海外獎學金後無法出境。還有我們說不出名字的中東與非洲地區,女性發展大大受限,終其一生被逼困在家庭中「相夫教子」。

我在英國的政府部門工作,接觸大量基層人士及難民。 有難民聲請人士因為英語能力欠佳,來英二十年都未能獲批難民身分。 有嫁來英國的女士因家暴而決定離婚,獨力照顧孩子,卻因教育程度低下而找不到工作。 有中年英國人在武肺時失業,因為文盲,又不懂上網,連清潔工作都找不到。

常識與大量研究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與經濟發展有明顯正相關。

你可以不喜歡之乎者也,不妥協扭曲的教育制度,但不要輕看「學歷」給你選擇的機會。

歡迎追蹤:

陳星晴Facebook

陳星晴Instagram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