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子學奕》——後設認知,讓學生學得事半功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H和W都是中三學生,男孩子,讀屋邨內不錯的學校。二人互不相識,剛巧在都在升中時來找我補習。那時,他們中文基礎都很弱——H連「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也接不到;W好一點,記得學過《鄭人買履》,當然文章的字詞句式以致寓意,全已交還給小學老師了。

同一條起跑線,跑得更快的會是... ...

二人年紀相同,智力相若,起步點差不多。然而,幾年下來,H的進步卻比W更明顯。

以我觀察,W比H投入更多時間温習。但他的温習策略不得要領。例如他温習課文問答時,會記憶答案在工作紙的位置。如果把同一張工作紙塗去答案讓他做一次,他可以答得很好;但我口頭抽問重點題目的話,他就會口啞啞。同時,他會花很多時間「鞏固」已經懂得的內容,忽略了未完全掌握的部分。在考試後,他也無法說出自己會做/不會做哪些部分。

因此,我跟W上課時,要花大量時間教他温習:教他用表格整理、畫圖聯想,逐道題目拆解給分重點,甚至在考試前給他編排好詳細的温習時間表,每一天花幾多時間温習甚麼內容(因為還要就其他科目),在星期幾要達到甚麼目標… …

H雖然金魚記憶,但哪些部分未夠熟,温習時遇上不明白的地方,都懂得一一問我。我在上課時,可以就他的不足之處作重點操練解說。而每次考試後,他都能夠在應考當日告訴我有哪些部分有信心或做得不好,並在派卷後證實他的想法。二人之差距,不是中文能力,而是後設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又稱元認知)是指「對於學習知識的知識」。例如H知道自己會甚麼,又需要加強甚麼;又如W需要死記硬背以外的學習方法。參考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分析,後設認知能力可分為以下三種:

1. 「知其然」(knowing that),包括知道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特質和影響自己表現的各種因素,例如知道自己對文章的主題是否熟悉,以及知道自己對文章是否具備已有知識,會影響個人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等。例如自知組織力強,但共感能力弱的學生,往往會選議論題材來寫作;但不知其然的學生,就很容易選了一道自己都不熟悉的題目來作答。

2.「知如何」(knowing how),知道怎樣做一件事,例如在閱讀時,知道如何略讀、劃重點、摘要和找出大意等。在批改DSE試卷時,我們不難發現有畫重點(而且不是亂畫)的學生往往能抓住問題重點,得到更高分數。

3.「知何時及為何」(knowing when and why),知道在甚麼情況下運用已有的(1)和(2)知識,幫助學習者有效分配資源及應用適當的學習策略。

無論是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後設認知跟課程內容一樣重要。掌握「如何去學」,才是終身受用的知識。


《小學生五分鐘文言文學堂——寓言故事篇》現己出版,香港各大書店有售!

本書收錄二十篇經典文言文,配合教育局《中國語文課程文言經典建議篇章》,參考教科書的編排形式,附上注釋、釋義、例句、語譯及互動空間,讓孩子慢慢習慣閱讀文言文。孩子閱讀本書不止能應付學業需求,更着重啟發思考,把寓意應用到生活上。

書局定價HKD$68 作者優惠價$60包平郵!

內容試閱 http://bit.ly/OrderFabel


參考資料:彭新強、李傑〈元認知:學會學習的核心〉https://hkier.cuhk.edu.hk/tc/publications/sop4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星晴老師-教育斜棟人生
21會員
115內容數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2024/04/05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4/05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4/02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2024/04/02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Thumbnail
2024/03/31
做老師,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或者自己都有想過)——這些東西學來有什麼用?我去街市買菜又用不著。
Thumbnail
2024/03/31
做老師,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或者自己都有想過)——這些東西學來有什麼用?我去街市買菜又用不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在中年級轉高年級時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在試讀週這兩週,我觀察到分實人的高年級生與試讀的高年級生有顯著的差別,也讓我回憶起當初進入教育領域之時,難以與高年級生良好信任關係的過去。
Thumbnail
孩子在中年級轉高年級時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在試讀週這兩週,我觀察到分實人的高年級生與試讀的高年級生有顯著的差別,也讓我回憶起當初進入教育領域之時,難以與高年級生良好信任關係的過去。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砸學校?雜學校。 本週就是雜學校參展了,看見孩子們不慌不忙地與夥伴們討論如何向參訪人員介紹主題課程,就知道他們心裡有一定的底,畢竟這不是他們第一次的挑戰~ 一點也不害怕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可以真心的掏心掏肺。 遇到奧客的時候:反問他問題,將他問倒!讓他看看誰比較厲害!
Thumbnail
H和W都是中三學生,男孩子,讀屋邨內不錯的學校。二人年紀相同,智力相若,起步點差不多。然而,幾年下來,H的進步卻比W更明顯。
Thumbnail
H和W都是中三學生,男孩子,讀屋邨內不錯的學校。二人年紀相同,智力相若,起步點差不多。然而,幾年下來,H的進步卻比W更明顯。
Thumbnail
寒假結束,開學。 日子在春暖花開中持續前進, 小高一也都快變成"老高一"了! 對他們而言,在升上高二前有一件重要大事---「分組調查」! 某1同學:「小T,你成績那麼好,應該會選自然組吧?」 小T還沒回話,旁邊的某2同學立即插嘴說:「小T學霸耶,到哪組都沒問題啦~」 其實小T在寒假時
Thumbnail
寒假結束,開學。 日子在春暖花開中持續前進, 小高一也都快變成"老高一"了! 對他們而言,在升上高二前有一件重要大事---「分組調查」! 某1同學:「小T,你成績那麼好,應該會選自然組吧?」 小T還沒回話,旁邊的某2同學立即插嘴說:「小T學霸耶,到哪組都沒問題啦~」 其實小T在寒假時
Thumbnail
她國中時也是當過『學藝股長』, 而且當得還不錯~ 學藝這個詞, 聽起來很有學術文藝氣質, 很文青~ 讓她一直有一種直覺的喜歡! 所以上了高中, 她也自願擔任學藝! 但她萬萬沒想到, 高中學藝 VS 國中學藝 真是大不同! 她一天到晚被廣播叫到教務處集合, 要代校方向同學
Thumbnail
她國中時也是當過『學藝股長』, 而且當得還不錯~ 學藝這個詞, 聽起來很有學術文藝氣質, 很文青~ 讓她一直有一種直覺的喜歡! 所以上了高中, 她也自願擔任學藝! 但她萬萬沒想到, 高中學藝 VS 國中學藝 真是大不同! 她一天到晚被廣播叫到教務處集合, 要代校方向同學
Thumbnail
04/14的鯨鷹盃將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場圍棋比賽,一起為他們加油打氣吧!期待一切水到渠成開花結果,也邀請大家一同來感受黑白世界的美好😆
Thumbnail
04/14的鯨鷹盃將是他們人生中第一場圍棋比賽,一起為他們加油打氣吧!期待一切水到渠成開花結果,也邀請大家一同來感受黑白世界的美好😆
Thumbnail
人都以為自己的十八歲會與他人不同,但在課間偷覷他的少年少女明白不過,景耀是真的「不同」。 距踏出中學校園僅一步之遙,青少年各有各的理想抱負,幾經芳華灌溉下閃亮招人,獨獨景耀沒有,因為他早先坐擁了一切。即便那個年紀的孩子不會明白,真正擁有一切的人,背影不會看來如此荒涼,而沒有一個少年應當蒙受那種荒涼。
Thumbnail
人都以為自己的十八歲會與他人不同,但在課間偷覷他的少年少女明白不過,景耀是真的「不同」。 距踏出中學校園僅一步之遙,青少年各有各的理想抱負,幾經芳華灌溉下閃亮招人,獨獨景耀沒有,因為他早先坐擁了一切。即便那個年紀的孩子不會明白,真正擁有一切的人,背影不會看來如此荒涼,而沒有一個少年應當蒙受那種荒涼。
Thumbnail
新夥伴? 今天遇見三位年輕新夥伴,最年輕的是一位國三生,因為想知道阿亮老師創辦的學校跟自己學校上課的差別,特別前來一探究竟,看看實人,是不是如此真實? 議課時,三位夥伴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問題提出,等待老師回答,一如往常的,老師將問題反問回去:你看見了什麼?你覺得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新夥伴? 今天遇見三位年輕新夥伴,最年輕的是一位國三生,因為想知道阿亮老師創辦的學校跟自己學校上課的差別,特別前來一探究竟,看看實人,是不是如此真實? 議課時,三位夥伴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問題提出,等待老師回答,一如往常的,老師將問題反問回去:你看見了什麼?你覺得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報導者」閱讀到鄭宜農的文章,算是有感而發吧,而以下是我先手寫之後的文章,想以電子檔的形式保存。 記得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一個瞬間,大概是小學三年級或四年級吧,由於英文在學校怎麼都學不好,被送去補習班,一開始都還算順利,直到併班,現在回想起來,這是我第一次明顯感受到自己和群體的差距。
Thumbnail
前幾天我在「報導者」閱讀到鄭宜農的文章,算是有感而發吧,而以下是我先手寫之後的文章,想以電子檔的形式保存。 記得有一次印象很深刻的一個瞬間,大概是小學三年級或四年級吧,由於英文在學校怎麼都學不好,被送去補習班,一開始都還算順利,直到併班,現在回想起來,這是我第一次明顯感受到自己和群體的差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