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ird yea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年囉。

第三年裡搬了一次家,雖然沒搬很遠,郵遞區號來說也根本還在同一區,可是算是找到這個城市裡喜歡、覺得可以長住的角落。對於這個城市不算陌生,但又有不少地方其實沒有去過,比方說從來沒去過大英博物館。

找到了在這個城市裡自己喜歡的步調 — 買菜的時候喜歡去的小店、買日用品的時候有偏好的品牌、散步喜歡經過的路線、常拜訪的咖啡店、騎腳踏車舉起手轉入圓環。還記得第一年結束的時候,仍然覺得對這個城市有種相對的距離感,對存在感感到疑惑。

這個城市啊,人來來去去的。有些人很想待下來卻留不住,有些人從一開始就計畫著離開,也有人照著自己的步伐前來而又去了下一段旅程,有些人順其自然或隨波逐流,也有些人沒有多想但最後待了很久。不過對於這種流動似乎也感到習以為常。

或許是因為「六人行」還有「名揚四海」兩部很久以前的電視劇,在大學畢業搬到了台北之後,曾經會覺得如果可以很長很久的和同一群人聚在一起,應該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所以當聽到身旁的人要搬離台北的時候,總會覺得不捨,是不是以後就不會再像這樣子了。隨著時間一直往前、工作上不同階段的故事、自己也搬離原本的生活圈、還有在這個城市的第二年結束時,不少朋友相繼回台灣,也同時又認識了些新的朋友,然後才開始覺得 — 這種流水般的來來去去其實也就是常態,我們剛好在這個時空相遇、故事線有了交錯,下一刻又分岔了出去、只有自身作為主角依然留在這條主線上。

以前聽到從台北搬到台中,會覺得是不一樣的世界;現在倒覺得,就算從英國搬回台灣,好像也沒什麼。

同事也是來來去去的。有些離開了公司、有些換了不同的 team,於是就變成團隊成員裡面待的比較久的幾個。開心的和同一個主管合作了兩年半,可以和新的成員考古以前我們做過了哪些事,所以為什麼今天會長這樣子。帶了兩位實習生、幾位團隊內或公司內的新人,好像覺得自己有成熟了一點,但還是會對這樣的事感到焦慮,總是害怕誤人前途。

一轉眼也在家工作了六個月,一開始實在很難想像可以建立與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和同事的關係倒是變得有點奇妙,尤其是新的實習生和新來的人們,好像有天在螢幕上出現、和你討論著同一個事情、做著同一份產品,但又有一天可能就不會在螢幕上出現、從此消失在你的生活裡。即使是原本就認識的同事,說不定半年前在辦公室的最後一頓午餐,就是彼此實際碰面的最後一回也不一定,畢竟大家在這裡就是飄蕩著。

不過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只能好好的握緊那些交錯的時候;而對於不重要的過客其實也就是隨風逝去那樣囉。

raw-image
如果當成念大學,其實是邁入大四老屁股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en-Che Tsai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來自台灣的軟體工程師, 對於工作其實很滿意,但是一直覺得想要做些本業以外的事。 之所以叫做「雜誌社」是因為原本希望能夠什麼都寫,生活經驗、工作經驗、冷知識、拍的照片、有的沒有。 大概是一個很雜的概念(但不是在說其他雜誌都很雜的意思) 可是最後很懶。
Tien-Che 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03
對於要為過去這一年寫些什麼,一直覺得有一種卡住的感覺而寫不下去。
Thumbnail
2021/01/03
對於要為過去這一年寫些什麼,一直覺得有一種卡住的感覺而寫不下去。
Thumbnail
2020/04/13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覺得自己一個人待著、自己安排、自己感受,這樣好像可以很好。 —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在前一天會特別去計算「啊,台灣已經開始了」,在當天會特別去注意「嗯,台灣那邊已經結束了」。每次意識到的時候,總會覺得很像〔你的名字〕裡面提到的「分身之時」 ⋯⋯
Thumbnail
2020/04/13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覺得自己一個人待著、自己安排、自己感受,這樣好像可以很好。 — 一年裡總會有那麼個幾天,在前一天會特別去計算「啊,台灣已經開始了」,在當天會特別去注意「嗯,台灣那邊已經結束了」。每次意識到的時候,總會覺得很像〔你的名字〕裡面提到的「分身之時」 ⋯⋯
Thumbnail
2020/03/22
在家工作滿兩週了,第三週即將開始。 從一開始的「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到「關閉辦公室,只能在家工作」。其實回想整個因為武漢肺炎的發展,所帶來的變化之快,不要說2020才短短三個月,單看三月還沒過完就已經改變這麼多,實在耐人尋味。 打算盡可能的多寫一些東西來消磨在家宅防疫的時間~
Thumbnail
2020/03/22
在家工作滿兩週了,第三週即將開始。 從一開始的「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到「關閉辦公室,只能在家工作」。其實回想整個因為武漢肺炎的發展,所帶來的變化之快,不要說2020才短短三個月,單看三月還沒過完就已經改變這麼多,實在耐人尋味。 打算盡可能的多寫一些東西來消磨在家宅防疫的時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的有什麼剛剛好的? 還是人們自己的腦補,硬說成是命中注定呢? 我欣賞著眼前正在進化的市景,期望自己也能在繼續長大的日子裡,不忘初衷,不要忘了眼前這片風景,好好記在心裡。
Thumbnail
真的有什麼剛剛好的? 還是人們自己的腦補,硬說成是命中注定呢? 我欣賞著眼前正在進化的市景,期望自己也能在繼續長大的日子裡,不忘初衷,不要忘了眼前這片風景,好好記在心裡。
Thumbnail
正確來說,我離開台北應該是三年左右,離開新北市則是近兩年的時間,若要問我想念雙北嗎?我的答案是想念,也不想念。 回想過往從高雄仰望台北的年少時光,台北是繁華的象徵,更是亟欲展翅飛翔的自由之地,更是讓人急速成長的大好機會,當年的我沒有任何的懼怕,擁有的只是滿心的期待。
Thumbnail
正確來說,我離開台北應該是三年左右,離開新北市則是近兩年的時間,若要問我想念雙北嗎?我的答案是想念,也不想念。 回想過往從高雄仰望台北的年少時光,台北是繁華的象徵,更是亟欲展翅飛翔的自由之地,更是讓人急速成長的大好機會,當年的我沒有任何的懼怕,擁有的只是滿心的期待。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現在人在日本,也三十幾了,覺得成就了一點,得到了一些,卻失去了回家的路。這只是一篇失眠中年人的無病呻吟。
Thumbnail
【嚼廣極短篇故事單元集選】人物群像:記憶迴路的倒反紀實 06 青春的流水帳 獨立是一種孤獨的狀態 沒來由的轉學 短暫的美好生活 再一次轉學 之後我回家了|回家之後
Thumbnail
【嚼廣極短篇故事單元集選】人物群像:記憶迴路的倒反紀實 06 青春的流水帳 獨立是一種孤獨的狀態 沒來由的轉學 短暫的美好生活 再一次轉學 之後我回家了|回家之後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上台北出差,因為是下午的會議,所以我故意早點北上,想走到處走走,畢竟好一段時間沒空閒在台北銜晃了。 其實我是台北長大的,大學也在台北四年,雖然北台灣的濕冷冬天真的很討人厭,但到了我這種年紀,這些討厭的地方如果能偶而回味,卻也是滿心歡喜(要我常駐就免了,謝謝)。 不過居然是大熱天……是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上台北出差,因為是下午的會議,所以我故意早點北上,想走到處走走,畢竟好一段時間沒空閒在台北銜晃了。 其實我是台北長大的,大學也在台北四年,雖然北台灣的濕冷冬天真的很討人厭,但到了我這種年紀,這些討厭的地方如果能偶而回味,卻也是滿心歡喜(要我常駐就免了,謝謝)。 不過居然是大熱天……是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其實說到畢業,自己多少還是會心慌,但不是因為離開,而是深知無法再次經歷那些難忘的片段。轉身之後我們只剩回憶,而那些曾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會改變、扭曲,而你再也認不出他是誰。如此種種,可能是因為社會化、可能是為了生存、為了活成大多數人認同的樣子。
Thumbnail
其實說到畢業,自己多少還是會心慌,但不是因為離開,而是深知無法再次經歷那些難忘的片段。轉身之後我們只剩回憶,而那些曾一起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會改變、扭曲,而你再也認不出他是誰。如此種種,可能是因為社會化、可能是為了生存、為了活成大多數人認同的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