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寶可夢生態學L3:阿羅拉的神祕洞穴,生物要怎麼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點亮洞穴,穿山鼠岩洞的發光苔蘚

  《精靈寶可夢:太陽與月亮》第80集小智一行人走進阿羅拉地區的一處山洞,起初還以為會因為沒有光源,伸手不見五指,但其實洞穴中的苔蘚會發光,整個洞穴光明了起來,透過生物發光的機制讓洞穴內很亮這件事變得相當合理,現實世界中也有很多生物會發光,有的以吸收光發光,有的以化學反應發光,發光的功能可能是保護自己,也可能是求偶利器,就算功能不盡相同,仍然是黑暗世界中的一抹璀璨,照亮這美麗的世界,讓我們來了解有趣的生物發光吧!
太陽與月亮中的場景

點亮世界,璀璨的生物新星

冷光螢光大不同
  說到發光大家會想到手電筒的光,還是熊熊火焰熾熱的光?這兩種光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都會發燙,如果生物發光會燙的話想必用不久,畢竟太高的溫度,可能會傷到生物體,也因此生物採用了發散較低熱輻射的冷光。冷光產生的一種方式,是透過化學反應自體產生的光源,像是螢光素(luciferin)就是會發光的化學分子,而螢光也是冷光的一種,則非由化學反應,而是蛋白質經過吸收光的能量跳到激發態,接著掉回基態發出光的過程,如同水母的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會發光的生物有哪些?
  前面說到的綠色螢光蛋白在 1961 於維多利亞管水母中發現,該蛋白只需要被紫外光或藍光照射後就會發光,這屬於螢光的範疇,不過我找不到螢光能力對水母生存來說是否有益處的資料。另外,還有舉世聞名的螢火蟲,他們是以化學反應發光,其發光器由發光細胞、反射層細胞、神經與表皮等組成,功能則有求偶、溝通,甚至能警告其他動物,另外還有發光蕈、磷蝦等也都具備冷光系統,下方影片中也有相當多的深海發光生物,有興趣的人能點開來看看喔!

點亮未來,光遺傳學技術

  前面講到的綠色螢光蛋白(GFP)現在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為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採用的技術之一,因為這項劃時代的發現,下村脩、喬非與錢永健獲頒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藉由這項技術可以知道細胞中發生了什麼事,以神經細胞為例,若活化則有除了量測膜電位變化外的方法,能透過螢光的產生紀錄神經活動,隨著技術不斷精進,螢光蛋白反應時間跟電位變化時間差距越來越小,變成更好的紀錄工具,不知道冷光能不能也拿來做相關的研究,期待未來的發展,讓生物發光照亮我們的視野。
螢光蛋白讓我們能看見細胞活動

資料來源:

  1. 綠色螢光蛋白: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3717
  2. 螢火蟲: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675
  3. 發光蕈:https://pansci.asia/archives/161203
  4. Marvin, J., Borghuis, B., Tian, L. et al. An optimized fluorescent probe for visualizing glutamate neurotransmission. Nat Methods 10, 162–170 (2013). https://doi.org/10.1038/nmeth.2333
經提醒更正的部分:螢光是冷光的一種(感謝劉兆罄指證,以下為建議更正內容
雖然一般在中文裡會說螢火蟲的是「冷光」、水母照 UV 產生的是「螢光」。不過冷光 (Luminescence/Cold Light) 應該不能和生物發光 (Bioluminescence) 畫上等號。
- - - - - - - - - -
發光的分類大概是這樣:
發光

對物施加能量並產生高溫:白熾 (Incandescence)
沒有產生高溫:冷光 (Luminescence/Cold Light)
冷光
由機械性力量產生:摩擦發光 (Triboluminescence)、聲致發光 (Sonoluminescence)
由電流、電場產生:電致發光 (Electroluminescence)
晶體加溫(但不到白熾程度)所產生:熱釋光 (Thermoluminescence)
照光產生:光致發光 (Photoluminescence)
化學變化產生:化學發光 (Chemiluminescence)
光致發光
可以延遲發光:磷光 (Phosphorescence)
不能延遲發光:螢光 (Fluorescence)
化學發光
非生物產生
生物產生:生物發光 (Bioluminescence)
- - - - - - - - - -
換句話說,冷光是個大分類,而生物發光和螢光皆屬於冷光的一種。
avatar-img
2.6K會員
183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政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進行 Mega 所需條件有二個,第一是訓練家身上配備鑰石,以及寶可夢身上帶有超級石,第二是寶可夢跟訓練家之間有著深厚羈絆,條件二我想比較難達到,但條件一,各位或許只要有一根生鏽的鐵釘就能嘗試看看。
鯉魚王是一種洄游性魚類,出生後會游到海裡,並在每年的特定時段洄游並進行登瀑挑戰,只有挑戰成功的個體能進化為暴鯉龍,雖然影響水的因素相當多,像鹽分就是一個巨大的變數,但在這耐命的設定下,鯉魚王能適應各種水域似乎就沒那麼稀奇。那在自然界,鹽度影響了什麼呢?
進行 Mega 所需條件有二個,第一是訓練家身上配備鑰石,以及寶可夢身上帶有超級石,第二是寶可夢跟訓練家之間有著深厚羈絆,條件二我想比較難達到,但條件一,各位或許只要有一根生鏽的鐵釘就能嘗試看看。
鯉魚王是一種洄游性魚類,出生後會游到海裡,並在每年的特定時段洄游並進行登瀑挑戰,只有挑戰成功的個體能進化為暴鯉龍,雖然影響水的因素相當多,像鹽分就是一個巨大的變數,但在這耐命的設定下,鯉魚王能適應各種水域似乎就沒那麼稀奇。那在自然界,鹽度影響了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對光合自營生物來說,沒有比準確的看到光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植物不只是要看到有光沒光,還要看到光的強度、光的顏色,並根據這些資訊做出適當的反應。 也因此,植物有一整套的光受器來對不同波長的光作出反應。其中,對紫外光的反應,特別有趣。
Thumbnail
Cyanophora paradoxa是一種淡水藻類,有兩根鞭毛,屬於灰藻的一種。這種藻類有兩個「葉綠體」(cyanelle),負責進行光合作用。由於它的「葉綠體」還保有類似細菌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所以被認為有可能是植物的祖先。 它對賀爾蒙會有反應嗎?
Thumbnail
這裡並不是要講一個植物與吸血鬼的故事! 過去知道光線對植物的影響大抵都是關於光的亮度、光的多少、光波的組成以及光週期。 這個研究發現暮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很重要!
Thumbnail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在黑暗的夜晚,星光閃爍, 螢火蟲在草叢間跳舞。 微光如煙,照亮孤寂的小徑, 帶來了夢幻般的神奇。 它們的翅膀輕輕地飛舞, 像是小精靈在夜空中追逐。 一點一滴,如星星般閃爍, 給黑暗的世界帶來一絲光明。 在這寧靜的夜晚, 螢火蟲成為了夜空的詩人。 它們的舞蹈,是生命的樂章, 點綴著大自然的奇妙。
Thumbnail
當我們提及到長壽的動物時,可能直覺會想到的是能活一百多歲的海龜,或者能活兩三百歲以上的鯨類。與這些生物相比之下,人類平均七八十歲的壽命並不算長。自古以來不少人不斷尋求長生不老的祕方,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更長久,甚至永遠活在世上。為了瞭解生命如何老化以及為何死亡,不少科學家投入研究想找出個答案,去探詢生命
Thumbnail
前陣子透過Accupass活動通網站,參加了一個醫澤園的小活動,活動內容是幫忙除草。 那裡有一個小小的水池,也是螢火蟲的棲息地。 那裡的人告訴我,雖然螢火蟲自己會發光,但牠們其實非常害怕光線,所以其實白天根本不會出來。我聽了覺得很有趣,因為螢火蟲本身的性格(?)實在是太矛盾了。 說是除
本文描述了作者對藍光和綠寶石之光的深入感受和體驗,以及與之相關的夢境分享。通過對深層恐懼的探索和意識提升,逐漸醒悟到舊有模式的影響。深入瞭解藍光清理的效果和夢境對人性的啟發意義。
透過光的波粒二相性,佐以光速不變的違和感與大型粒子對撞機的科技,對個人形成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溝渠,彷彿時刻都能擁有兩個世界,像光一樣活著,生命既豐碩又美麗。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
Thumbnail
對光合自營生物來說,沒有比準確的看到光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植物不只是要看到有光沒光,還要看到光的強度、光的顏色,並根據這些資訊做出適當的反應。 也因此,植物有一整套的光受器來對不同波長的光作出反應。其中,對紫外光的反應,特別有趣。
Thumbnail
Cyanophora paradoxa是一種淡水藻類,有兩根鞭毛,屬於灰藻的一種。這種藻類有兩個「葉綠體」(cyanelle),負責進行光合作用。由於它的「葉綠體」還保有類似細菌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所以被認為有可能是植物的祖先。 它對賀爾蒙會有反應嗎?
Thumbnail
這裡並不是要講一個植物與吸血鬼的故事! 過去知道光線對植物的影響大抵都是關於光的亮度、光的多少、光波的組成以及光週期。 這個研究發現暮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很重要!
Thumbnail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在黑暗的夜晚,星光閃爍, 螢火蟲在草叢間跳舞。 微光如煙,照亮孤寂的小徑, 帶來了夢幻般的神奇。 它們的翅膀輕輕地飛舞, 像是小精靈在夜空中追逐。 一點一滴,如星星般閃爍, 給黑暗的世界帶來一絲光明。 在這寧靜的夜晚, 螢火蟲成為了夜空的詩人。 它們的舞蹈,是生命的樂章, 點綴著大自然的奇妙。
Thumbnail
當我們提及到長壽的動物時,可能直覺會想到的是能活一百多歲的海龜,或者能活兩三百歲以上的鯨類。與這些生物相比之下,人類平均七八十歲的壽命並不算長。自古以來不少人不斷尋求長生不老的祕方,希望自己能夠活得更長久,甚至永遠活在世上。為了瞭解生命如何老化以及為何死亡,不少科學家投入研究想找出個答案,去探詢生命
Thumbnail
前陣子透過Accupass活動通網站,參加了一個醫澤園的小活動,活動內容是幫忙除草。 那裡有一個小小的水池,也是螢火蟲的棲息地。 那裡的人告訴我,雖然螢火蟲自己會發光,但牠們其實非常害怕光線,所以其實白天根本不會出來。我聽了覺得很有趣,因為螢火蟲本身的性格(?)實在是太矛盾了。 說是除
本文描述了作者對藍光和綠寶石之光的深入感受和體驗,以及與之相關的夢境分享。通過對深層恐懼的探索和意識提升,逐漸醒悟到舊有模式的影響。深入瞭解藍光清理的效果和夢境對人性的啟發意義。
透過光的波粒二相性,佐以光速不變的違和感與大型粒子對撞機的科技,對個人形成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溝渠,彷彿時刻都能擁有兩個世界,像光一樣活著,生命既豐碩又美麗。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