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佑
145
位追蹤者
追蹤
大家好我是政佑,目前在美國念博班、sky in the wall 菜編,日常進行神經科學研究,喜歡分享所學,也希望能透過文字,讓大家覺得科學家的生活很有趣。目前持續推出科學相關文章、個人觀點,以及旅遊記事,若有意願合作歡迎私訊臉書。
陳政佑的沙龍
2.6K
會員
188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陳政佑的沙龍
2025/07/03
斑馬魚的虛擬實境,我當研究助理時期的研究發表啦!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與開發斑馬魚社交行為虛擬實境研究工具的經驗,以及該工具如何應用於研究斑馬魚的社交行為和動態視差的影響。研究發現,虛擬斑馬魚可以吸引真斑馬魚,並且視角的非預期改變會導致斑馬魚更劇烈的社交反應。該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作者也分享了參與研究的過程和心得。
#
實驗室
#
虛擬實境
#
中研院
3
留言
陳政佑的沙龍
2025/06/04
Sky 讀書會: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最多關注度與資源的子領域
大家好,我是菜編。Sky 讀書會再度登場,以《Science Communication | An Introduction》為參考書籍,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環境議題的科學傳播」。上一篇文章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我們討論了健康相關的科學傳播,今天我們要討論佔
#
科學
#
環境
#
永續發展
2
留言
陳政佑的沙龍
2025/05/10
Sky 讀書會:健康方面的科學傳播,理論結束來實戰吧!
本文探討健康議題的科學溝通,從健康教育和廣告兩個面向分析其影響。作者指出,有效的健康溝通需考量長期/短期效果、影響範圍、實施方向和資源限制等因素,並強調單向的科普形式不足以改變民眾行為,影響民眾對健康的認知至關重要。
#
科學傳播
#
傳播
#
教育
1
1
陳政佑的沙龍
2025/04/21
Sky 讀書會:風險評估先做好,科學傳播才有效
本文討論科學傳播中風險溝通的重要性,強調情緒、信任和媒體報導等因素對公眾風險認知的影響,並提倡回應性溝通模式,透過風險評估和管理,針對公眾的擔憂進行有效溝通。
#
風險
#
科學
#
科學傳播
喜歡
1
陳政佑的沙龍
2025/03/29
《第六十三則大哉問 上不停更,感謝你們讓我知道長大後還是可以很有趣?》
前陣子YouTube頻道《上班不要看》(上不)宣布停更,消息來得很突然,追蹤了好幾年,有很多喜歡的系列,也很喜歡團隊成員,所以在這發生巨大改變的時刻,我想趕緊寫下自己的觀看心得,關於為什麼花在YouTube時數逐漸減少,卻有陣子只要要上不更新還是會馬上看的原因。
#
上班不要看
#
停更
#
走鐘獎
1
留言
陳政佑的沙龍
2025/01/25
美國滑雪客日本教新手滑雪:苗場滑雪場教學、交通、住宿、神樂滑雪場體驗與運動相機推薦
新手滑雪教練在日本苗場滑雪場指導學員滑雪的經驗分享,包含交通、住宿、教學及器材使用心得,並推薦苗場滑雪場、神樂滑雪場及Insta360運動相機租賃服務。
#
滑雪場
#
滑雪
#
體驗
3
留言
陳政佑的沙龍
2024/11/10
Sky 讀書會:什麼是科學新聞?科學記者重要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科學新聞的定義及其重要性,特別是科學記者在傳播科學知識中的角色。隨著自媒體的興起,科學家能直接與公眾溝通,削弱了科學記者的傳播獨特性。然而,科學記者除了傳遞新知,還能進行深入報導、檢視科學的可靠性。文章還強調科學新聞的批判性質,及其在面對假訊息的挑戰中所需的全新思考。
#
科學
#
科學家
#
文章
29
2
黃鼎詒
2024/11/10
喜歡
第一次聽到有科學記者的存在,好奇台灣有沒有專門的培訓或推廣單位~
喜歡
陳政佑
發文者
2024/11/10
1
黃鼎詒 有的,像是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和 Sky in the wall都是喔!
1
陳政佑的沙龍
2024/10/03
帶狀皰疹的痛苦經歷:我的皮蛇故事
這篇文章講述了我在22歲的生日時,意外患上帶狀皰疹的經歷。文章描述了從耳痛和麻痺到就醫的過程,揭示了這種疾病的痛苦和影響,並分享了我如何在持續療程後逐步恢復健康的故事。讀者也能瞭解帶狀皰疹的風險、疫苗的重要性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帶狀皰疹
#
神經
#
身體
33
留言
陳政佑的沙龍
2024/07/04
杜鵑鳥跟宿主的軍備競賽:蛋超像沒關係,等著看你的雛鳥!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
杜鵑
#
劍橋
#
教授
12
留言
陳政佑的沙龍
2024/06/17
怎麼聯絡指導教授?我竟然差點就沒有實驗室了!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
教授
#
錄取
#
實驗室
23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