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垂楊相思樹|第五・深秋一夢 (1)

2020/09/2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寒夢樓頭更漏斷。一種離愁、兩地成聚散。
欲教音書憑過雁,寸心分付西風亂。
月曉星殘還照眼。酒醒今宵、又是楊柳岸。
醉裡繁華明或暗,搖搖欲墜流光燦。
康熙十二年三月初,康熙皇帝在太和殿前親試一百六十六名貢士,數日後太和殿金榜臚唱,御筆欽點蘇州韓菼為狀元,探花徐秉義則是順治十六年狀元徐元文、康熙九年探花徐乾學的胞弟,徐家一門進士及第,消息轟傳京師,與徐家過從甚密的明珠府也為徐秉義擺下賀筵,只是成德尚在病中,未曾與宴。
三月十八日萬壽節後,康熙換下暖帽改戴涼帽,文武百官也跟著改換夏朝服,如此轉眼過了桃李芳菲的三月,成德在家養病,病況卻是起起伏伏,康熙得知後另外下了一道恩旨,讓成德病癒後依舊在家調養,到他至乾清宮應差這一日,北京城盛夏落盡,什剎海柳浦蓮塘青翠風景轉而金黃,已是時近中秋的八月初。
因康熙早有免謝恩特旨,這日卯時過後,成德逕至乾清宮站值,他帽上是水晶頂戴、單眼孔雀花翎,身穿雲緞石青朝服,外罩五品武官熊羆補服,另套特旨賞穿侍駕明黃緞面行褂,和曹寅一左一右站在正殿偏門外,初秋晨曦當中甚是溫暖愜意,卻見遠遠有人過乾清門走來,原來是久不見面的張英奇。
張英奇自二月底捎去芙格的匣子,之後不曾再到明府,此時成德乍然見到,想起先前誤會輕慢了他,十分過意不去,正想該如何有所表示,張英奇已上了丹陛,一如往常對他和曹寅挑眉一笑,又抬手比劃了幾下。
成德已從曹寅學了御前侍衛的手勢暗號,現下看張英奇一比,並不是遞消息,卻是問「兄弟可好?」,當下莞爾,也比了兩下回應,曹寅見他比錯了,連忙代他重打手勢「別惱我」,張英奇微微一笑,揚了一下手中摺子,跨進殿去。
康熙正和明珠議事,見張英奇入殿,便問道:「滿尚書在這兒,你個漢尚書又來,莫不是有什麼要緊事?」
張英奇將手中奏摺交給總管太監梁九功,欠身答道:「回主子,平南王世子尚之信自三月接了裁撤平南藩上諭,又安心受了御賜衣裳冠帶,卻百般推託不肯起行,且將尚可喜扣留平南王府不放,廣東巡撫劉秉權數個月來屢次登門,卻催促不動,平南王麾下一兵一卒都被尚之信壓得調度不得,兩廣總督盧興祖出面,依然鎩羽而歸,如今局面複雜,如何處置,請旨聖裁。」
他看康熙面色不善,又從袖中拿出另一份摺子,也遞給梁九功,續稟道:「另外,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上摺自請歸老。」
康熙眼波一動,從梁九功手中接來摺子,展開大略一讀,又摺子交給梁九功,說道:「明珠也看看這摺子,看有何主意。」
明珠將摺子瀏覽過一遍,欠身答道:「回主子,平西王、靖南王說是心戀帝闕,仿效平南王乞歸,實則試探聖意。主子等他們這一步等了好幾個月,機不可失。只是撤藩大事,不經部議招人口實,叫大起卻嫌冗長,且眾臣的意見,商議裁撤平南藩時,已然看出端倪,還不如將摺子交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會同戶部兵部商議後呈請聖裁。」
康熙思索片刻,抬頭要召御前侍衛,一時間想不起今日誰在門口站值,便拿下頷一努,梁九功到門口探頭一看,欠身道:「成大人,皇上召您呢。」
成德連忙翻身入殿,掃下馬蹄袖在御階下跪安,口中道:「成德見駕,恭請聖安。」
康熙一見是他,便起身出了御案,下階笑道:「原來是你。將養這幾個月,身子大好了?你起來,讓朕看看。」
成德答應著起身,卻還半低著頭,康熙便笑道:「怎這樣拘謹?」
成德欠身道:「回主子,君臣分際,原當嚴守,且阿哈是御前侍衛,更不能以親疏壞了乾清宮體統。」
康熙微微一笑,點頭道:「好,明珠教得好。」
明珠為了成德首日當值,本有些操心,見他得了康熙直言稱讚,忙欠身道:「原是應當,不敢受主子稱許。」
康熙解下腰間一樣飾物,遞給成德,笑道:「這是上好火瑪瑙扳指,給你了。」
成德見那扳指色艷如火,掛在明黃掐金飾帶上,上頭打著蟠龍藻井結,連忙單膝跪地,低頭道:「這是御用禁物,阿哈不敢受賞。」
康熙想他不敢受那明黃飾帶,便對梁九功擺手道:「拿去,絞下來。」
成德連忙抬頭道:「主子,那帶子絞了豈不可惜?慢慢解下來罷。」
康熙點頭道:「好,你先去傳朕口諭,朕讓梁九功把扳指解下來,回來繳旨就賞給你。」
成德低頭請諭,康熙便道:「你帶平西王的摺子去和碩裕親王府傳朕口諭:著裕親王福全召集議政王大臣會議,會同戶部兵部商議平西王靖南王自請撤藩事。」
成德領諭起身,跟明珠拿了摺子要出殿,康熙卻道:「等會兒,還是讓張英奇去傳諭罷,成德在殿裡待著。」
成德不明究理,將吳三桂的摺子交給張英奇,看著張英奇告退出殿,便在原地等候旨意,康熙卻不理會,逕與明珠商討其他朝務,議了大半個時辰,打發了幾件事,梁九功上前稟道:「皇上,新點的翰林院修撰、編修及庶吉士前來謝恩。」
康熙點頭道:「叫進來。」
成德拿眼角一瞥,進來約有三十來人,都著六七品文官朝服,當先一人是曾與他同在國子監修業且熟識的韓菼,皇帝欽點的今科狀元,已經授了翰林院修撰,其餘人等有的相熟有的不識。
他見這群人俱都恭謹跪安,一個一個輪著自報名姓,正要收回目光,忽聽一人報道:「臣楊艷叩請聖安,謝聖上隆恩。」
他側頭望去,見一人容色端方,眉眼間不笑卻有笑意,正是半年不曾相見的楊艷,這才想起三月裡曹寅曾說,楊艷中了二甲十四名進士,原來如今已點翰林院庶吉士入館學習,再想當年兩人同窗讀書,相約同年金榜題名,今年正月以來卻風波不斷,到這一日他進士未中,已授了御前侍衛在乾清宮當值,似乎殊途同歸,卻是無限悵惘遺憾,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他目不轉睛望著楊艷,忽聽康熙問道:「成德,這裡頭可有你的熟人?」
成德連忙欠身答道:「回主子,阿哈與今科三鼎甲都相識。」
康熙笑道:「成德因病未能應試,難得你們翰林到乾清宮來,朕索性當著你們的面考他一考。曹子建七步成詩,不知成德如何?」
成德聽康熙要他臨場應制,不由手中捏著冷汗,欠身請皇帝賜題。康熙略一思索,笑道:「不用大費周章作試帖詩,絕句即可。李白詩有宅近青山同謝朓,門垂碧柳似陶潛之句,你選一句賦詩罷。」
成德心想,皇帝雖說不作試帖詩,但御前應制,還該將題目破整,思索片刻,抬頭看了楊艷一眼,念道:「五柳低垂碧,陶潛舊隱居,問誰門掩映,似此樹扶疏。」
康熙點頭微笑,又道:「綠楊花撲一溪煙。」
成德見還以楊柳為題,又看了楊艷一眼,剛好楊艷也向他望來,登時心頭一跳,連忙收心念道:「萬綠陰濃處,紛飛夾岸花,楊垂三月暮,煙撲一溪斜。」
康熙笑道:「好個才子,果然敏捷,朕再問你——想君孤棹泊溪橋。」
成德看著楊艷,想今日兩人都已入仕,卻是功名分疏,頓起感慨,便答道:「溪上人家遠,橋邊客棹孤,想君當晚泊,別我正前途。」
|| 未完待續 ||
轉折的一章開始了,有所轉圜的事情其實已經走入死巷,看來山窮水盡的局面卻可能柳暗花明。成德病癒後入宮應差,再見已經高中進士的楊艷,有了重拾舊情的可能,只是楊艷依舊沒有恢復記憶,兩人的相處還會新生枝節。下圖為入乾清宮必經的乾清門,也是成德應差之後每日站值面對的宮門,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高約十六公尺,非常壯觀。
Sohu
87會員
285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