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設計大獎 LiveDesign Awards 的華人之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隨著音樂產業的不斷與時俱進,觀眾為音樂買單的方式也不斷在調整。過去的年代,你需要一台播放設備,可能是黑膠唱片機,可能是卡帶播放器,可能是 CD/MD Player,然後把從唱片行裡精挑細選找到的音樂介質,可能是黑膠唱片,可能是磁帶,可能是 CD/MD 付費購買回家後,打開一層層的包裝,看著製作精美的封面、內頁、歌詞頁...等,聽著音響或耳機流淌出的美妙旋律。這一系列的「儀式感」,創造了音樂產業盛極一時的榮華盛世,也讓許多人依然懷念著那個場景。時至近20年來拜科技發展與網路普及之所賜,獲取音樂的方式已經從過去的「真實擁有」轉變成「按需獲取」式的 Live-streaming 般的虛無飄渺。而就商業面而言則是天翻地覆般的改變。

但其實音樂的本質,還是在創作源。

音樂創作者透過作詞作曲編曲...等一系列的靈感實現過程,將音樂「作品」創造出來,有了最源頭的作品,這個產業才開始會有接下來一系列的製作、包裝、發行、宣傳...等動作,讓音樂被更多人聽見。至於商業收益,也逐步轉移到非音樂作品產生之直接收入,例如:週邊商品、商業代言以及近年來最重要的 - 現場演出

當我們說演唱會或演出,是去看,還是聽?

這也是中文有趣的地方。當然沒有最正確的官方說法,但當你我與朋友一起相約去演唱會或演出現場時,會怎麼說呢?

「今晚一起去Hebe演唱會?」

還是:

「今晚一起去Hebe演唱會?」

大多數人普遍的習慣應該是屬於演奏類型或是藝術性質的節目,在類似演奏廳、音樂廳、歌劇院...等一類場地舉辦,對進場服裝或許有些基本要求的演出,那麼會用「聽」這個詞。因為基本上會有個概念是全場聚焦在舞台上所呈現的聲音表演,可能是男女高音的悠揚聲線與技巧,也可能是交響樂團氣勢恢宏的曲目展現。

至於屬於更普羅大眾化的演唱會,可能是流行音樂歌手的節目內容,除了看表演者個人的表演之外,還會有著一定程度的舞台美術設計、燈光規劃設計、影像視覺設計...等,另外也可能會有諸如全場聯動式的螢光棒,或是灑落的紙條...等節目橋段,讓在演出現場成為五感的全覆蓋綜合體驗。於是說到此類型的表演,我們大多會用「看」來形容。

畢竟別忘了,「視覺」依然是我們最容易被刺激的感官,也是最直覺的感受!

Live Design Award

1988年成立,LIVE DESIGN 主要聚焦在現場演出的設計、科技與製作...等領域,基本上每年會有展覽交易會與論壇,並且成立了 Live Design Awards,享譽現場演出製作屆,被部分媒體譬喻為舞台設計燈光音響界的奧斯卡獎。

具體可參見其官網:https://www.livedesignonline.com/about

Live Design Awards 下面有許多不同的獎項設計,針對的是不一樣領域而有不同的規則。其中一項 Design Achievement Awards 很值得被大家關注一下!

Design Achievement Awards honor design excellence in the fields of lighting design, projection/video design and event production design in the areas of Theatre (including dance and opera), Live For Broadcast and Concerts and Events.

以上擷取自官網的介紹,可約略了解其設定。

今年在入圍者中,來自臺灣的燈光設計師沈佳穎(沈花花)透過其作品 - Tizzy Bac 20週年演唱會「鐵之貝克 XX」獲得在 Stage Lighting 獎項的提名。

在 Live Design 的官方頁面介紹中,可以看到對此提名的簡介。

https://www.livedesignonline.com/concerts/tizzy-bac-s-20th-anniversary-concert

圖片源自 Live Design 官網

在連結中,還能見到一段很難得的演出現場精華剪輯,可以看到為了呈現20週年的「雙十」概念,用了兩個 X 作為呈現形象,X 為羅馬數字的十,因此兩個 X 亦即為 二十!利用這個借位主軸,可以在影片中看到精采紛呈的燈光與視覺設計體現。很值得一看!

官網連接中的 Vote here! 可以點擊進去投票,在另兩場也同樣值得讚嘆的強敵環伺下,一起為華人之光集氣吧~

這裡也可以去投票:

https://www.surveymonkey.com/r/2020DesignAchievementAwards

下次,去「」演唱會時,會不會更關注整體的視覺效果呈現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Jer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知道演唱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不管是在live house或是體育館,在那兩個小時當中表演者跟觀眾,可以很明顯地產生一種情緒上的共鳴,就像是一個互相安慰的小群體,在這個世界裡面尋找一些溫暖,在那一個空間當中互相肯定大家存在的價值。 對我來說演場會的意義,就像是去見一位在自己耳機中不斷循環播放的歌聲
Thumbnail
你知道演唱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不管是在live house或是體育館,在那兩個小時當中表演者跟觀眾,可以很明顯地產生一種情緒上的共鳴,就像是一個互相安慰的小群體,在這個世界裡面尋找一些溫暖,在那一個空間當中互相肯定大家存在的價值。 對我來說演場會的意義,就像是去見一位在自己耳機中不斷循環播放的歌聲
Thumbnail
蕭青陽,華人史上第一人入圍7次葛萊美獎的設計師。「不能為了獎項而活」青陽更相信入圍是老天的眷顧,是被神聖的殿堂所召喚著。每當走訪美國參與典禮,他都說像是「家族團聚」,並且享受當下......。
Thumbnail
蕭青陽,華人史上第一人入圍7次葛萊美獎的設計師。「不能為了獎項而活」青陽更相信入圍是老天的眷顧,是被神聖的殿堂所召喚著。每當走訪美國參與典禮,他都說像是「家族團聚」,並且享受當下......。
Thumbnail
音樂連繫人群和社會,尤其樂團在對音樂的追求和其魅力總是不褪色。 大型音樂節帶來的是希望和更深刻的感受和凝聚。
Thumbnail
音樂連繫人群和社會,尤其樂團在對音樂的追求和其魅力總是不褪色。 大型音樂節帶來的是希望和更深刻的感受和凝聚。
Thumbnail
【歡迎光臨,第一天上班嗎?】—展場音樂設計 【展場音樂設計團隊介紹】 《QinQinQin》—展場音樂設計 以電子低音的概念結合民族律動與在地聲響,低音舞曲的形式融入各類調式、複合節奏,深入淺出在多種曲風之間的情緒轉換,從迷幻派對到島嶼神話,穿梭自如的現場演出。 「體驗即是生活;生活即是體驗」
Thumbnail
【歡迎光臨,第一天上班嗎?】—展場音樂設計 【展場音樂設計團隊介紹】 《QinQinQin》—展場音樂設計 以電子低音的概念結合民族律動與在地聲響,低音舞曲的形式融入各類調式、複合節奏,深入淺出在多種曲風之間的情緒轉換,從迷幻派對到島嶼神話,穿梭自如的現場演出。 「體驗即是生活;生活即是體驗」
Thumbnail
最後一天訂票日,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最後一天訂票日,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平日午後,特意請半天假,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參觀「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Thumbnail
平日午後,特意請半天假,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參觀「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三金的頒獎典禮,沒有給予典禮的氛圍。可能是宣傳的太像廣告,或許是舞台呈現就只是攝影棚錄影規格,大概是因為視覺跟動畫都像綜藝節目的風格,即是如此我還是看了好多年。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金馬50與金曲25成為三金設計轉捩點,我在看金曲25時,才真的有在觀看典禮的情緒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三金的頒獎典禮,沒有給予典禮的氛圍。可能是宣傳的太像廣告,或許是舞台呈現就只是攝影棚錄影規格,大概是因為視覺跟動畫都像綜藝節目的風格,即是如此我還是看了好多年。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金馬50與金曲25成為三金設計轉捩點,我在看金曲25時,才真的有在觀看典禮的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