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影】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 我想結束這一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書名 :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我想結束這一切
作者 : Iain Reid
出版年 : 2016
類型 : 驚悚、懸疑、超現實

非常聰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本驚悚小說,結局讓我腦袋整個爆炸,我很想馬上再重讀一次。


簡介

這是一本我覺得可以不用看簡介就去讀的書哈哈,我不想透露太多,我覺得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去讀會有最好的感受XD,基本上故事就是Jake和他的女朋友開車到一個郊外農場去看Jake的父母,就這樣。如果你看過電影預告那就很夠了。


心得

以下是我個人非常主觀的想法與感受,尤其對這部作品我覺得每個人的理解會有滿大的不同,我也不能說究竟我理解的,是否就是導演或作者的意圖,也沒辦法代表其他人,只是單純分享我自己的想法。

先講我的過程,我兩周前就讀完了小說,我非常喜歡小說,甚至聽有聲書聽了兩次,小說中營造了一個有些詭譎、令人毛骨悚然的氛圍環境,讀者跟著Jake女朋友的視角及內心想法直到最後結局揭曉,我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結局很厲害、也超乎我的預料,第二次重聽更能夠看到作者埋藏的線索與伏筆,讓我更喜歡。

我很喜歡書中主角的口吻,給我一種詭譎chill的感覺,很多小地方也都讓人毛毛的,前面很多點可能會讓人產生疑惑不懂,但我認為作者寫的方式不會讓人想放棄讀不下去,而是會很好奇地繼續跟著主角走,直到最後結局揭曉,然後被mind f*cked。

理所當然,我今天抱持著頗高的期待去看了電影(XD),我覺得我淺意識裡認為電影會像我聽小說時腦中設想的畫面那樣,會十分貼近原著,但我真的不該這麼預設。事實上我個人認為兩部作品給我的感覺十分不同。(不過這也是,電影畢竟是加上編導的改編,在很多地方都與小說有所出入),總之我建議如果讀過原著的人,還是抱持著看一部新作品的感覺開始。我仍然滿喜歡電影的,只是如果我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去看,或許會有更不同的感受,也許會更喜歡。

raw-image

以下我會對電影原著兩者做討論比較,注意有電影+原著的雷!!!

整體而言,原著其實前面大部分都像類似一般的驚悚小說,我們讀著一個無名的女朋友的內心變化隨著一趟旅程前進,只不過在細節裡會有一些詭異、突出的地方,像是從自己號碼打來的騷擾電話、怪異的照片、矛盾的說詞,當然還有另一條時間軸,保持讀者在一個有點害怕的氛圍,但大致上而言,它還是給我一個這是貼近真實的故事,而不是虛構。小說很大一部份都是依賴於兩人之間的對話,這些對話與女朋友的內心OS讓我對他們(Jake)有更多的連結,對他們產生attachment,這讓我在最後結局揭曉時更為驚訝/佩服。

電影的部分則是給我不一樣的感覺,(或許我的看法有些偏頗基於我對劇情的認知),我覺得它把書中那些out of place的詭異點放大,像是女朋友名字背景的矛盾、對話的節奏、角色年齡的變化,都十分明顯地在暗示觀眾這並非事實,所以我在看的時候會覺得跟劇情角色有些脫離,但當然同時也會有一種詭異、不舒服(?)的超現實感。電影同時卻又把一些原先明顯的懸疑點縮小,像是書中詭異電話是一個滿大的重點,我會覺得原著的確是給我驚悚懸疑小說的感覺,但電影並沒有辦法被如此歸類。

兩者有一個不同的點在於第二條時間軸。書中的第二時間軸穿插在章節之中,一小段有兩個未知的角色在討論一件悲劇,後面讀者才會知道是Jake的自殺,但在小說前面這個時間軸算是引起讀者的好奇,想要去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又如何跟Jake的故事產生連結,在一些驚悚小說會看到的寫法。而電影中並沒有這一段,而是會穿插著Jake年老時在高中做工友的生活,等於拿掉了一個維持懸疑的元素。

我並沒有說那一種感覺比較好,我記得有看到一些小說的書評在說覺得突然從一本驚悚懸疑小說接到一個十分轉折的結尾很錯愕,因為他們預想會看到一個明確的兇手(打電話的人、工友的身分等等),我覺得作者的確有刻意將故事包裝成一般驚悚懸疑的感覺,而電影則是拿掉這一塊的感覺,整體比較接近最後詭異的結局風格。

另一個我想提的點是對話,如我所說,Jake及女朋友間的對話是小說及電影的重點之一,但其實電影中的車上對話並不是出自書中,而他們給我的感覺也不太一樣。小說中許多對話都是兩人講關於自己的故事,以前的故事、現在的學業、對特定事物的感受。而電影很多時候在討論具體的東西,像是電影、詩、書籍等等,針對它們的討論,我覺得這讓我對他們倆個角色的感覺會有差異,小說讓我覺得他們更像是真實的情侶(人),我更投入他們的感受想法,而電影則是讓我有些抽離,看著兩人討論著我不知道的電影讓我很難產生連結。

最後當然就是結局的差異,小說是一路上埋了伏筆最後揭曉時是一個大轉折,也比較明確的點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理解是基本上女朋友是Jake的想像,想像自己與她的對話討論自己是否應該ending things,整趟旅程都是Jake在dealing自己的孤單、與自殺的想法,最終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電影相較之下隱晦許多,儘管前面有許多明顯的暗示,結局沒有明確的點出女朋友與旅程,或是Jake的下場。(我仍在試著理解最後的舞蹈與領獎的意義,但我也覺得或許它是刻意模糊讓觀眾有理解想像的空間)

我還想說,雖然對故事的呈現,我自己更喜歡小說一點,但我也得說電影真的拍得很不錯,我很喜歡裡面很多畫面構圖,當然更不能不說四位主角的表現也非常精采,尤其是Jessie Buckley,很多表情都很剛好,為電影加了許多分。

不過可能也得先打個預防針,這本書目前評價十分兩極(現在GR大概3.5),要不是很愛就是十分厭惡,看起來主要都是針對結局,我自己非常喜歡,但我也滿能理解為什麼會那麼多人不喜歡,要有自己不一定能接受的心理準備XD。

我推薦看完電影的人可以去讀讀原著小說,我個人也很推薦有聲書🎧,小說中氛圍營造得很棒,那種creepy緊張的感覺,用聽的特別能感受,有些橋段更是跟讀文字的體驗非常不一樣,我非常喜歡。


關於我

噗浪 : https://www.plurk.com/noon6279
Goodreads : 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7413614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ah的沙龍
38會員
30內容數
紀錄英文書籍的讀後感 希望能為大家介紹一些好書 也抒發自己對故事的愛
Noa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14
用第二人稱所寫,Open Water講述一段季節更迭下的愛情,那種深埋心中逐漸發芽的感情,以及愛情中彼此的信任,忘掉自己沉重的不安,讓對方在開闊海水裡抱著你。同時講述身為年輕黑人的恐懼與脆弱,在不平等的世界裡被壓抑的存在、被無視的內在。
Thumbnail
2021/02/14
用第二人稱所寫,Open Water講述一段季節更迭下的愛情,那種深埋心中逐漸發芽的感情,以及愛情中彼此的信任,忘掉自己沉重的不安,讓對方在開闊海水裡抱著你。同時講述身為年輕黑人的恐懼與脆弱,在不平等的世界裡被壓抑的存在、被無視的內在。
Thumbnail
2021/02/05
我很喜歡聽有聲書,不僅是因為聽書對我而言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有許多的作品,透過朗讀者的呈現,能夠將文字從頁面上昇華,讓讀者擁有一個更不同的體驗;以下跟大家分享5+1本有聲書,都是我認為透過有聲書會帶給你更好的閱讀感受,更能夠完全沉浸於故事的氛圍當中。
Thumbnail
2021/02/05
我很喜歡聽有聲書,不僅是因為聽書對我而言比較方便,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有許多的作品,透過朗讀者的呈現,能夠將文字從頁面上昇華,讓讀者擁有一個更不同的體驗;以下跟大家分享5+1本有聲書,都是我認為透過有聲書會帶給你更好的閱讀感受,更能夠完全沉浸於故事的氛圍當中。
Thumbnail
2021/02/03
Wayfarers系列中的第三本小說,這是一套我非常喜愛的科幻太空歌劇小說,這一系列之所以讓鮮少閱讀科幻小說的我如此著迷,可以說是因為它們與大多的傳統Sci-fi給人很不同的感受,作者的文字裡,寫的卻是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們,努力地生存在一個廣闊複雜的多元宇宙中,找到自己在無垠太空中的位置。
Thumbnail
2021/02/03
Wayfarers系列中的第三本小說,這是一套我非常喜愛的科幻太空歌劇小說,這一系列之所以讓鮮少閱讀科幻小說的我如此著迷,可以說是因為它們與大多的傳統Sci-fi給人很不同的感受,作者的文字裡,寫的卻是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們,努力地生存在一個廣闊複雜的多元宇宙中,找到自己在無垠太空中的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說是讀後感,老實說應該是聽後感,因為我雖然有買實體的小說,但是這本書一直放在兒子的書房,印象中我也只看了一小段,還沒有到劇情精彩的轉折處,否則我應該也會被那科幻的劇情吸引,想快點看完了解結局。前天發現微信讀書中的清單有這本書,立刻安排AI唸給我聽
Thumbnail
說是讀後感,老實說應該是聽後感,因為我雖然有買實體的小說,但是這本書一直放在兒子的書房,印象中我也只看了一小段,還沒有到劇情精彩的轉折處,否則我應該也會被那科幻的劇情吸引,想快點看完了解結局。前天發現微信讀書中的清單有這本書,立刻安排AI唸給我聽
Thumbnail
《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是部詭譎到讓人胃部痙攣的怪片。當初在Netflix挑這部片進片單時,看到草莓賊的壁紙覺得很唯美就放入我的片單了,對劇情沒有任何概念。(以下有雷,但這部電影有沒有雷好像都沒差...)
Thumbnail
《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是部詭譎到讓人胃部痙攣的怪片。當初在Netflix挑這部片進片單時,看到草莓賊的壁紙覺得很唯美就放入我的片單了,對劇情沒有任何概念。(以下有雷,但這部電影有沒有雷好像都沒差...)
Thumbnail
每一次看到介紹說一齣電影或一本小說有個意想不到的結局,我一定想找來看。好想知道結局有沒有可能令我感到驚訝,其實好想被痛痛快快地被騙倒,然後高呼好棒。 《愛的成人式》開宗明義就是最後五分鐘的逆轉,海報大字寫明結局驚人,令人拍案叫絕,電影開場前也有字幕請求觀眾保守最後五分鐘的秘密,於是,抱著即管看你的
Thumbnail
每一次看到介紹說一齣電影或一本小說有個意想不到的結局,我一定想找來看。好想知道結局有沒有可能令我感到驚訝,其實好想被痛痛快快地被騙倒,然後高呼好棒。 《愛的成人式》開宗明義就是最後五分鐘的逆轉,海報大字寫明結局驚人,令人拍案叫絕,電影開場前也有字幕請求觀眾保守最後五分鐘的秘密,於是,抱著即管看你的
Thumbnail
致那位終將使我們成長的人 推薦指數:★★★☆(佳) 作者:乾胡桃 這次的書比較特別,本書身為推理小說,劇情反轉的預告早在書背後的簡介就已經寫出來了。 單就劇情而言,我個人覺得有點老套,而且有點後半部有點毀我三觀,我頂多給到及格,多出來的半顆星是看在反轉的份上額外加的。
Thumbnail
致那位終將使我們成長的人 推薦指數:★★★☆(佳) 作者:乾胡桃 這次的書比較特別,本書身為推理小說,劇情反轉的預告早在書背後的簡介就已經寫出來了。 單就劇情而言,我個人覺得有點老套,而且有點後半部有點毀我三觀,我頂多給到及格,多出來的半顆星是看在反轉的份上額外加的。
Thumbnail
太多時候我們以為明白了道理或是背後的原因會讓自己比較好過,或是沒那麼不安,但是卻忘記很多事情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們只能選擇我們想相信的,或是好好的坐下來,欣賞眼前的風景,感受自己的感受,不是放棄掙扎,而是領悟了沒有必要掙扎。所以,我想結束這一切。
Thumbnail
太多時候我們以為明白了道理或是背後的原因會讓自己比較好過,或是沒那麼不安,但是卻忘記很多事情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們只能選擇我們想相信的,或是好好的坐下來,欣賞眼前的風景,感受自己的感受,不是放棄掙扎,而是領悟了沒有必要掙扎。所以,我想結束這一切。
Thumbnail
Netflix九月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由《王牌冤家》編劇 Charlie Kaufman 編導製作,改編自加拿大作家 Iain Reid 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以心理驚悚、懸疑詭譎為名(或者是說,以此為宣傳),同步地為電影帶來「燒腦」一詞的評論。
Thumbnail
Netflix九月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由《王牌冤家》編劇 Charlie Kaufman 編導製作,改編自加拿大作家 Iain Reid 的同名小說,這本小說以心理驚悚、懸疑詭譎為名(或者是說,以此為宣傳),同步地為電影帶來「燒腦」一詞的評論。
Thumbnail
非常聰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本驚悚小說,結局讓我腦袋整個爆炸,我很想馬上再重讀一次。
Thumbnail
非常聰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本驚悚小說,結局讓我腦袋整個爆炸,我很想馬上再重讀一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