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爛品味之必要:Emily in Paris 觀後感

2020/10/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視兒童的時尚啟蒙大多類同:慾望城市、穿著Prada的惡魔、花邊教主⋯⋯這些經典作讓我們在學會辨別品牌前先認識它穿戴起來的姿態,還有與之相關的各種愛恨情仇。再高昂的帳單、再複雜的關係,影劇裡的都會男女依然舉重若輕;要說誤人子弟也沒錯,但每個世代都需要這麼一齣戲來詮釋當下流行:不只關乎衣著品味或其他精緻文化,還必須反映觀眾關心的議題,或至少是編劇企圖迎合的風向。
10月新推出的影集 〈Emily in Paris〉 儼然是眾望所歸的一部:集結堅強製作班底,戲裡戲外都強打社群行銷,再加上時尚公關、外派巴黎等永不過時的關鍵字,播映平臺更是大勢所趨的線上串流,好牌盡出果然成績不俗,連長期被韓劇盤據的台灣觀看排行都名列第一。不過事情總是一體兩面,既然有呼聲,負評來的也不客氣。先看了評論再觀影,我自認想法沒有多客觀,但某些問題確實反覆迴盪難以忽視。

30分鐘x10集的短小篇幅很快就追完,看到越後面,對整部影集的問號不減反增。普遍被詬病的刻板印象自是一大問題:時時強調那些早被消費到氾濫的法國印象,諸如美酒、酗菸、傲慢、調情⋯⋯大肆販賣浪漫氣氛,女主角父權紅利拿好拿滿,然而一轉頭又拿性別議題開刀(所以一切僅是流於形式的政治正確,或借題發揮展現美式優越?)

場景則毫不意外的充斥觀光熱點,卻又乾淨到有違常理。好吧,劇情的bug可以忍,但女主角的個性不能忍:Emily的白目行為和夢幻際遇實在太讓人不快,即便涉及社群的職場描寫確實提出一些正確概念,工作時只顧發想不管執行這點還是大大削弱了劇情的發展潛力。

當觀眾的文化經驗遠比劇情豐富,少數能引發共鳴的大概只剩時尚,偏偏女主角恪守美式花俏風格,讓滿心擁抱巴黎風情的觀眾不知所措。一字排開的精品行頭美則美矣,搭配上不協調也不符合角色的經濟能力。娛樂導向不是便宜行事的藉口,這道披著法餐外衣的速食讓我想起了〈小時代〉:金玉其外,實際上格局極端狹隘,但無所謂,反正流量至上。

話說至此,我總難忘懷第六集末向〈花邊教主〉的致意。
「我和朋友都沉迷於〈花邊教主〉,我們都想成為Serena van der Woodsen,想要她那些漂亮又昂貴的高級訂製,但我們唯一買得起的東西,只是一個過季的設計師品牌包包吊飾。」
「你覺得爛俗婊不尊重設計師,其實我們崇拜設計師到願意花光所有積蓄去買一個蠢配件,只為了讓自己感覺好像站在你的伸展台上。你可以取笑我們,但事實上你需要我們。如果沒有我這種爛俗婊,你也不能說自己是時尚。」

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他走過的櫥窗,買過的廢物,和追逐過的時尚偶像,哪怕當中多少俗爛成分,都是亦步亦趨的成長見證。這點,我和我的帳戶餘額都再同意不過。當然感懷是一回事,一齣戲如果除了熱度別無其他,至少要製造出金句可以廣被挪用、延長流量效期;從這角度而言,〈Emily in Paris〉也算徹底呼應Z世代的核心價值了。

-
推薦延伸閱讀
Esmé
Esmé
小時候夢想成為穿著Prada的惡魔,最後只變成穿著Issey Miyake的瞎妹。 [ig: esme.wu]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