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北幾碗好乾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台北,這個了不起的城市,人有時想找一些東西來勾起他的記憶。

好比說,想找一找小時候隨處可見的小河(當然,早不見矣)。好比說,想到日本房子集聚的長牆巷弄去鑽一鑽、繞一繞(當然也很少了)。又好比說,你想看一看火車的鐵軌、聽一聽平交道柵欄噹噹噹噹放下的聲音(當然更沒有了。萬華到新店的那一線,拆掉變成了汀洲路;「淡水線」變成了捷運;「基隆線」也地下化了;地面上的「復興橋」、「復旦橋」都拆了。)

有時和遠方的朋友聊到台北,我偶會說:「下次到台北,來嘗他幾碗乾麵吧!」

因為麵條,總算還把台北維持得像一個猶頗深厚的老城市。

街巷裏的麻將聲,不多了,撐不起一個老城市。河面上的龍舟競賽,也不足撐起老城市。搞不好早上公園的太極拳,在台北還稱得上深厚。

但只有吃麵,台北真還算得上老練世故!

今天先說乾麵。

一、林家乾麵(泉州街11號)。賣的是福州乾麵,醬汁淋進去,幾乎沒增添什麼顏色,然味道腴美。這是當年台北的「城南」最風行的麵點,也是公教人員最暖胃的早點。而「林家」幾十年來最樹立成標竿。

二、延平南路福州乾麵街。台北市的「城內」(四個城門之內),昔年也有很多的「凹槽」,往往是小吃攤販雲集之處。延平南路的121巷,便是我少年、青年吃福州乾麵最多的一個凹槽。如今早已驅散。倒是「樺林」(中華路一段91巷15號)和「中原」(延平南路164號)這兩家店還能留守在這條路上,供應當年的煙汽、麵香。

其實,延平南路一直向南,過了愛國西路,再南,一直接近植物園,這仍然保有「老南城」的幽靜,不只是吃麵的好地方,也是懷舊的好區塊。

三、頂好紫琳(忠孝東路四段97號B1)。這是四十年前東區開始興起,台北人在商場的地下樓吃東西的古典版本。紫琳的炸醬麵頗受歡迎,而蒸餃牛肉捲餅等也照樣桌桌皆有。紫琳已然是大店了,但排隊的上班族照樣依序入座。

倘若以八十年代的國語流行歌曲風景來相喻,則進到「紫琳」,看到白領男女進食,可以耳中潘越雲、陳淑樺的歌曲來搭配。五、六十年代的美黛、紫薇,或是林黛的《藍與黑》《癡癡的等》這些曲風,則必須和泉州街、延平南路的街景(甚至有三輪車的穿梭)來作輝映。

四、永康街鼎泰豐(信義路二段194號)。老台北若不時進鼎泰豐,只是尋常過日子式的快快吃一碗麵,加上一碟泡菜,就這麼吃完抹抹嘴走了;這是過台北日子最世故的表現。當然,這像是吃點心,最適宜在下午三、四點鐘,排隊人潮已少了。

這一碗乾麵,要不是擔擔麵,要不也可以是炸醬麵。想吃紅油燃麵也行。

永康街也是台北的一塊老生活區。五、六十年前這裡的過日子人家就能吃到最道地的生煎包子、煎好再鉗入炭爐裏烤的蔥油餅,以及早期的牛肉麵。這是一個世故的吃區,如今至少還有鼎泰豐這樣的世界級佳店將它延續下去。

五、南村小吃店(莊敬路423巷8弄14號)。這店賣的是手擀家常麵,香港朋友來,我最愛帶他們吃這種麵,乃香港主要吃的是碱麵也。

「南村」有頗多乾麵,但我最常點「炒麵」。乃他把肉絲、青江菜絲、高麗菜絲皆炒進去外,主要還投入了蛋花,遂令麵汁中還融入了蛋的腥香氣所化出的鮮韻,這是他處嘗不到的美味。

這裏如今是「信義區」,是台北近二十年最繁華地。但五十年前台北學子上軍訓課到山坡邊打靶,離這兒並不太遠。可知此區之荒涼。

六、天母劉媽媽(天母西路3號1樓之60)。這也是台北最有特色、最偏處北隅的一家極好乾麵店。十多年前我愛吃擔擔麵,最近我愛上「酸菜碎末麵」。酸菜醃得正好,肉末一混和,拌在細麵裏,真是絕妙。他的小菜,也是每碟精心製出,他的湯也好。

天母雖偏北,又沒捷運,但這一碗麵,值得跑遠。

台北可說的事很豐富,我今天想想用一碗乾麵來把這個極有意思都市串起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國治的沙龍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舒國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18
早有一種說法:「若一個人健康,他的味覺必然很強旺,且他的胃口必然很好。所謂味覺強旺,是對食物很高的興趣,又對各類吃食皆喜歡。這是很教人羨慕的秉賦,亦往往是健康的指標。
Thumbnail
2021/08/18
早有一種說法:「若一個人健康,他的味覺必然很強旺,且他的胃口必然很好。所謂味覺強旺,是對食物很高的興趣,又對各類吃食皆喜歡。這是很教人羨慕的秉賦,亦往往是健康的指標。
Thumbnail
2021/07/24
人一想到蔥㸆鯽魚,就想到了它的黑黑的顏色,想到了它的醬油調味,甚至一些糖與醋的優美調味。 這幾道小菜常在江浙館的冷菜櫥子裏壓根就並排放著。 它們的味道確實是很好;但如果我們不想吃那麼多的醬油式之調味,怎麼辦呢?這就必須開始創新! 也就是,你要想,如果我要吃麩,但不用醬油、糖來燒,能有辦法嗎?
Thumbnail
2021/07/24
人一想到蔥㸆鯽魚,就想到了它的黑黑的顏色,想到了它的醬油調味,甚至一些糖與醋的優美調味。 這幾道小菜常在江浙館的冷菜櫥子裏壓根就並排放著。 它們的味道確實是很好;但如果我們不想吃那麼多的醬油式之調味,怎麼辦呢?這就必須開始創新! 也就是,你要想,如果我要吃麩,但不用醬油、糖來燒,能有辦法嗎?
Thumbnail
2021/07/17
豬肉要製成紅燒蹄膀或揚州獅子頭,當然精緻,當然美味;雞要製成道口燒雞或宮保雞丁,當然香膩酣暢;但什麼味也不調,只從滾水裏撈起,斬上幾刀,這麼白白的來吃,其實,何嘗不味美? 
Thumbnail
2021/07/17
豬肉要製成紅燒蹄膀或揚州獅子頭,當然精緻,當然美味;雞要製成道口燒雞或宮保雞丁,當然香膩酣暢;但什麼味也不調,只從滾水裏撈起,斬上幾刀,這麼白白的來吃,其實,何嘗不味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 吃過陳家古早麵的人都說道::這家口味上偏清爽、簡單的小吃下; 不管是湯麵、飯類、小菜 吃多了也不會有負擔的感覺, 很喜歡點個麵或飯, 再加點其他小菜。就是完美台灣小吃呈現。傳統古早味的麵食料理,所有的食物都好吃,真的不容易,非常值得推薦。 陳家古早麵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同
Thumbnail
​ 吃過陳家古早麵的人都說道::這家口味上偏清爽、簡單的小吃下; 不管是湯麵、飯類、小菜 吃多了也不會有負擔的感覺, 很喜歡點個麵或飯, 再加點其他小菜。就是完美台灣小吃呈現。傳統古早味的麵食料理,所有的食物都好吃,真的不容易,非常值得推薦。 陳家古早麵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同
Thumbnail
這家小吃店位於敦化南路小巷子內 其實是蠻好找的 這家麵店是一家眷村味十足的小吃店 藍青色木製小木屋 麵店內壁上擺滿了歷史舊照片 懷舊十足 每次來到小吃店 一定要吃他們家的滷味 切盤入味的豆干 海帶 滷蛋+大腸 豬耳朵 配碗牛肉麵 真的好吃! 又能勾起舊時年少時光 在繁華都市內 吃到濃濃
Thumbnail
這家小吃店位於敦化南路小巷子內 其實是蠻好找的 這家麵店是一家眷村味十足的小吃店 藍青色木製小木屋 麵店內壁上擺滿了歷史舊照片 懷舊十足 每次來到小吃店 一定要吃他們家的滷味 切盤入味的豆干 海帶 滷蛋+大腸 豬耳朵 配碗牛肉麵 真的好吃! 又能勾起舊時年少時光 在繁華都市內 吃到濃濃
Thumbnail
台北城市發展最早就在萬華區,大家都知道中正區是伴隨萬華區台北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這邊許多老味道也依然在中正區飄香著。福州乾麵便是其中一個老味道。因為隔條中華路對面的中正區是中央政府機關集結的所在地,因此福州乾麵廣布台北市中正區,捷運板南線西門町地區、小南門地區、古亭地區一帶。林家乾麵便是福州乾麵發展
Thumbnail
台北城市發展最早就在萬華區,大家都知道中正區是伴隨萬華區台北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這邊許多老味道也依然在中正區飄香著。福州乾麵便是其中一個老味道。因為隔條中華路對面的中正區是中央政府機關集結的所在地,因此福州乾麵廣布台北市中正區,捷運板南線西門町地區、小南門地區、古亭地區一帶。林家乾麵便是福州乾麵發展
Thumbnail
不加肉燥,以豬油、醬油來調味,麵條口感特別好的乾麵,是來基隆旅遊必點的美食小吃,這篇懶人包就為大家整理基隆中正區必吃的4間乾麵店,乾麵控趕快把這篇文章收起來。
Thumbnail
不加肉燥,以豬油、醬油來調味,麵條口感特別好的乾麵,是來基隆旅遊必點的美食小吃,這篇懶人包就為大家整理基隆中正區必吃的4間乾麵店,乾麵控趕快把這篇文章收起來。
Thumbnail
新竹老城雖然小小但也是很好散步探索的好地方呢,還有好些地方想去,就先分享這些我走跳過的嘍,菜市場小吃就是吃人情味的阿
Thumbnail
新竹老城雖然小小但也是很好散步探索的好地方呢,還有好些地方想去,就先分享這些我走跳過的嘍,菜市場小吃就是吃人情味的阿
Thumbnail
以上這些臺北市城中區老店,家家歷史悠久,陪我走過漫長的歲月,經由舌尖帶給我許多美好的滋味與回憶。將來這一張城中區美食地圖仍將帶在身邊,也希望能夠不斷增添更多讓人想一去再去的餐館,享受美味的時光,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以上這些臺北市城中區老店,家家歷史悠久,陪我走過漫長的歲月,經由舌尖帶給我許多美好的滋味與回憶。將來這一張城中區美食地圖仍將帶在身邊,也希望能夠不斷增添更多讓人想一去再去的餐館,享受美味的時光,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如果問一個出國三、五十年的人,他回到台北,最想看一眼的台北是哪裡?他一定說:城中。因為城中就是台灣近代的凝結記憶。城中的格局,仍舊保持那種古典城市的尺寸。夾著中山堂的兩條街,酉陽街、秀山街,皆只有幾十公尺,那種短,是古典的珍貴。中山堂跨過廣場,正對的是永绥街,將這個中山堂廣場包得那麼恰好...
Thumbnail
如果問一個出國三、五十年的人,他回到台北,最想看一眼的台北是哪裡?他一定說:城中。因為城中就是台灣近代的凝結記憶。城中的格局,仍舊保持那種古典城市的尺寸。夾著中山堂的兩條街,酉陽街、秀山街,皆只有幾十公尺,那種短,是古典的珍貴。中山堂跨過廣場,正對的是永绥街,將這個中山堂廣場包得那麼恰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