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增長日記06|不斷覆盤人生,時時自我修正

思維增長日記06|不斷覆盤人生,時時自我修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零、前言

《思維增長日記》是自己額外想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導致最近的腦袋有點卡住,吸收了用不上,不吸收又有點焦慮,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可能是趨勢詞彙、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

最近在找這系列的主題花了一些時間,一方面是不想單純名詞解釋,另一方面也希望這個主題跟自己有關,且在生活或工作是用得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高大尚的名詞。


一、什麼是「覆盤」?

覆盤是圍棋的特有術語,意思是兩位棋手對弈結束,雙方或是其他棋手將對弈的過程,按照下棋順序重來一遍,探究每一步的策略,作為精進棋藝的方式。

而現在在工作或生活的「覆盤」,指的是回顧當天或上週的各種情境,重新思考如果回到當下,自己會做什麼樣的自我修正,比較多人提倡的是「睡前覆盤」,意思是在睡前思考一整天的工作內容、生活狀態,思考哪邊可以改進,期許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好。


二、覆盤對我的意義

覆盤是修正潛意識的行為,不要重複犯同樣的錯。

有時候每日的小錯誤不是故意,但往往無意間造成,像是與他人交談時的語氣,向上級匯報的流程跟說話方式、訊息傳遞時的用字,都可能造成他人不舒服。

又或是做企劃的思考方式,可能在之後又會覺得可以優化,總之生活中有許多我自己會覆盤的內容,而最多的是「溝通」。


三、覆盤什麼?修正什麼?

目前初步列出一部分我會覆盤的內容:

(一)言語表達

平常與朋友聊天,可能討論某些敏感議題,或是需要針對某事件評論,我在事後都會重新思考這樣的評論是否會過度傷害,以及有沒有更好的替代字,例如在針對別人的專案給回饋,明明很差,但我會顧及他人想法而用婉轉方式建議他改善哪些地方。

(二)肢體表達

過往在團體互動,常會有些團康活動,我也會重新回想剛剛的活動是否不恰當,或是造成他人不舒服等等,另外也會從自己的角度,看別人的哪些行為讓我產生不舒服,而避免自己去重複同樣的動作,例如刻意推人、用力拉手臂。

(三)工作項目

在與主管同事相處中,在報告工作內容時,也會根據別人的表情判斷我說的內容是否恰當,例如有些人會在你講完後皺眉,或是突然尷尬不說話,這是就會知道自己剛剛說的內容好像不太好。


四、自我修正的過程

我覺得覆盤這個習慣(或叫做 Self-Correction 自我修正),很難在一夕之間就養成,我自己也是透過 Excel 記錄每天的作息,像是學習紀錄、錯誤日誌、代辦事項等,才漸漸有基礎的覆盤認知。

因此如果想養成覆盤習慣的朋友,建議也可從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可以記錄到很瑣碎,像是花多少時間看娛樂影片或耍廢,然後漸漸把這些零碎時間拿來做更有效率的事情。

avatar-img
張家惟 Evan Chang的沙龍
103會員
181內容數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參加不少實體社群活動時,我總會好奇別人生命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克服、怎麼做重要決策、最後獲得了什麼。但最近我發現這一切的原因,是我喜歡聆聽別人的「英雄旅程」,那些痛苦的經驗、奮鬥的過程,從對方不斷分享的同時,能感受到對方生命旅途的厚度。
前陣子聽到《尹相志 — 算法工程師與數據科學家之間的距離 (DATA)》的講座,數據科學家在意什麼?如何運用數據?如何成為好的數據科學家?這篇隨筆記錄一下講座的數據思維和模型思維。
差別訂價(aka 價格歧視、差別取價)是指針對不同地區、時間、族群,銷售相同商品或服務,但收取不同的費用。差別訂價可以用在哪些場合?消費者願意為產品付多少錢?這篇想記錄這個概念。
參加不少實體社群活動時,我總會好奇別人生命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克服、怎麼做重要決策、最後獲得了什麼。但最近我發現這一切的原因,是我喜歡聆聽別人的「英雄旅程」,那些痛苦的經驗、奮鬥的過程,從對方不斷分享的同時,能感受到對方生命旅途的厚度。
前陣子聽到《尹相志 — 算法工程師與數據科學家之間的距離 (DATA)》的講座,數據科學家在意什麼?如何運用數據?如何成為好的數據科學家?這篇隨筆記錄一下講座的數據思維和模型思維。
差別訂價(aka 價格歧視、差別取價)是指針對不同地區、時間、族群,銷售相同商品或服務,但收取不同的費用。差別訂價可以用在哪些場合?消費者願意為產品付多少錢?這篇想記錄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