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莫迪亞諾《暗店街》:記憶是一座黯淡的時光沙灘,徘徊在回憶與虛構的浪濤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第一次看《暗店街》的時候,這本書閱讀起來的感受就像它的書名給人的感覺:黯淡、神秘、有點優美。雖然是用偵探小說的方式進行一場對主角過往、歷史的調查,但到頭來,卻沒有答案、也沒有「真相」。只是不停延續、膨脹對自我、過去還有一段歷史的困惑。

這種困惑不只發生在書中的主人翁,也感染了閱讀此書的讀者。如果我們點開一些部落格或是豆瓣底下的閱讀留言,會發現不少人覺得這本小說沒頭沒尾、破碎、如墜五里霧,就像法國新浪潮某些導演拍攝的電影,不太確定要說什麼,而這本書最終要發展的方向,好像就是一直不停迷失。

筆者第一次看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感覺。特別是關於沒尾的感受,很是印象深刻。但為何結束在這,並非因為這是故事的結局,而是因為作者已經把他想說的話說完了。這本書也是在閱讀第二次後,才讓筆者真正進入了文字中的世界,明白《暗店街》的魅力。無怪乎其能夠獲得當年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並使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榮獲201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暗店街》的確讓人聯想到一部法國新浪潮的電影——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的《廣島之戀》。聯繫起來的原因,除了是因為兩個作品都談及法國二戰被德軍佔領的陰暗時期,更是因為兩部作品的主題,就是廣島之戀中女主角對男主角的詢問:為何要否定回憶的必要性?為何不願告訴我你發生的故事?

《暗店街》真正想談的,或許不是記憶是什麼,而是透過一個遺忘自己過往的人,在追尋身世的過程,深入人們不願再去回憶某段歷史的原因,特別那是關於法國一段痛苦的歲月、一段不堪的歷史。

書中講述失憶將近十年的主人翁——居依,扮演一個私家偵探尋覓自己過往的故事。在書中,他憑著稀少的線索拜訪了不少在當時就像「異鄉人」一樣的人們:住在法國卻並不是原生法國人。包括:俄國的流亡者、無國籍的難民、戰後來自美國的鋼琴師、戰時被困於法國的英國賽馬騎師等等。

這些人為了防止被政府盯上而「消失」,一方面行事低調、不留蹤跡;二方面則是得搞到不會被當局刁難的假國籍。盡快離開法國,逃到南美或美國等地。故事中提到一個後來自殺的女子,「有個國籍是她一直擺脫不掉的念頭」。她和父母原本是蘇俄的難民,但蘇聯拒絕承認他們的國籍。於是他們流亡到法國,但仍然沒有國籍,隨時都在想辦法弄到居留證。後來她遠渡大西洋,來到美國和人假結婚。但又喜歡了一個法國人,想回到法國成為法國國民,卻遇上德軍佔領法國,於是和情人逃到瑞士邊境。

就像這些人的流亡一樣,居依尋覓自己的過程也相當艱難。除了賽馬騎師,沒有人直接說出他是誰。更麻煩的是,這些人大部份都無法給出具體的線索。很多影響他們最重要的過往,他們常常說自己記不太清楚了,只能說出朦朧的印象。或者無法說出口。這使他們的對話在書中經常陷入無語的尷尬、瘖啞的沈默。書中的時間不時產生停滯,口中述說的過去、時光變得黯淡,難以從中確認意義。

偶爾這些人會談起某些自己很思念,但已經死亡或是消失的朋友、親人,但都沒辦法確認居依和這些人是什麼關係,只能猜想他是這些人的什麼朋友或親戚,或者這些人的其中之一也許正是居依,但他們已經認不出來了。

法國的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曾在《電影II:時間—影像》裡寫道:「記憶並非透過回憶而被找回,而是透過回憶被人創造。」居依在追尋自己的過程中,常常會不自覺地湧現各種「記憶」,讓他相信自己原來就是某人口中所說的誰,並產生相應的「回憶」。但每一次新的拜訪,都讓他發現這些回憶並非自己真正的過往,而是他對自己過往的想像、過往的虛構。

我想很久以前,我也在這兒玩耍過。這個寧靜的廣場的確讓我回想起一些事。我從巴黎乘火車來,祖父霍華德.德.呂茲來接我,抑或相反?夏天的夜晚我陪著婚前叫做梅布爾.唐納休的祖母到月台上等他……

這些「記憶」後來被證實是假的。他沒有一個陪他度過童年的祖父叫霍華德;也沒有擁有那棟壯麗但現在即將被拍賣的豪宅。更不是一個過去擔任明星演員約翰.吉爾伯特(John Gilbert)私人助理的美國人。隨著持續的追尋,這些美妙的幻想、「記憶」,都只讓主角回到小說中的第一句話:「我什麼也不是。」

我們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矛盾:在書中,一個沒有記憶的人,試著想成為任何一個有歷史的人物;但有歷史的人們,卻想成為失憶的人。失憶於是擁有了兩種變奏,互相交纏。一種失去了記憶,並試著找尋;一種則是不願回憶,並試著遺忘。而「記憶」一會兒像是真實、深刻的過往印象,一會兒卻像是迷惑人的幻覺。使主角對自己的認同和認知到的真實一直在變化,並在不同的人物上產生新的印象、「記憶」。

最後,透過不同人物的拼湊。居依總算找到一個極有可能就是他原本身份的人物:一個在多明尼加大使館工作的外交官或是一般公務員。在那個動亂的時代,他幫三位沒有法國國籍的朋友偽造多明尼加的假護照,並與自己擁有法國籍的妻子——德妮斯,打算一行人離開巴黎,躲避到靠近瑞士邊境的小城:默熱弗(Megève)。而他們在這邊境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居依也慢慢一點一滴地「回想」起來。

和他一起來到邊境的人們:朋友佛萊迪的妻子——蓋兒已經身亡、妻子德妮斯下落不明、賽馬騎師他則不願再去見到、最後的希望——他的摯友佛萊迪,則在當天拜訪時,在太平洋的一座島嶼遇難,徒留一艘桅杆折斷的帆船,不知蹤跡……。

古怪的人。所經之處只留下一團迅即消散的水氣。我和于特常常談起這些失去蹤跡的人們。他們某天突然從虛無中湧現,閃過幾道光後又回到虛無中去……他稱這些人為「海灘人」……因為沙子只把我們的腳印保留幾秒鐘。

這些他「回想」起來十分親近的人們,由於無法確認,在那一瞬間又慢慢消失了真實性。他們在心中的影像、「回憶」遂像是一段歷史裡的幽魂。像人們走過海灘上的足跡,疏忽即逝,彷彿不曾存在。居依自己也是一個「海灘人」,既難以找到自己過去的蹤跡,同時也得對各種心中湧現的「記憶」保持懷疑。自己真的是那個名為佩德羅的公務員嗎?

這確實是我自己的生活嗎?還是我潛入了另一個人的生活?

莫迪亞諾沒有經歷過二戰的歷史(生於1945年)。據傳他的父母在這段時期也過地十分艱難。父親為了營生,在當時進行走私的地下活動。但二戰過後,對於這段過往,他們很少描述。居依回憶自身的困難,因此也是作者追溯歷史的困難。只是書中的居依是真的失憶,但對作者來說,「失憶」卻成了一種對戰後世代的比喻,不是失去記憶,而是失去歷史。因為前人不再講述。而後人也很少再去問、再去聽。新的一代就像書中的居依面臨了「失憶」、遺忘了過去。

小說最後沒有告訴我們,居依是否憑著最後的線索:一張暗店街的地址,找到能夠確認自己身份的事物。作者選擇停滯在這個一切線索、存在的證明都隨著時間流逝而即將消聲匿跡,彷彿過往面臨崩蹋的時刻,結束這本小說。讀者可能覺得可惜,但或許在這場追尋中,重要的已不是「我」是誰,而是透過追尋「我」的過程,拼湊了原本不同族群在一時期中共同經歷的破碎生活。

我相信,在各棟樓房的入口處,仍然迴響著天天走過、然後失去蹤影的那些人的腳步聲。他們所經之處有某種東西在繼續顫動,一些越來越微弱的聲波,如果留心,仍然可以接收到。其實,我或許根本不是佩德羅.麥艾維,我什麼也不是。但這些聲波穿過我的全身,時而遙遠,時而強烈,所有這些在空氣中飄盪的分散的回聲凝結以後,變成了我。

這最後形成的「我」是居依這個書中的人,也是這本被分成47節,片段化、沒有標題的篇章所構成的記憶之書。什麼都不是的「我」,也像是和這段歷史沒有任何關係,卻感到疑惑,想要找尋真相而繼續閱讀的讀者。「這是我的生活?還是是我潛入了別人的生活?」就像人們閱讀時所經歷的錯覺。我們透過「我」進入書中但卻不是我。透過閱讀「我」產生「回憶」,但這些記憶都不屬於自己。

徘徊在回憶與虛構之中,莫迪亞諾並沒有幫主角找到真正的過往,也沒有讓讀者知道最後的結局,但卻找回了一段被人們遺忘的歷史。這是一段人們為了躲避政治動盪,而四處流亡的故事。透過作者的追尋、書寫,《暗店街》將破碎的記憶們化為一座黯淡的時光沙灘,以文字的浪濤擺盪、碰觸、尋覓不同生命的蹤跡。

(附註:本文不得轉載。)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

《暗店街》,截自博客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藍玉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這點來看,《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跳舞的熊》的某些篇章中開啟了這樣的疑
自從人類的歷史從啟蒙進入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時期,世界的發展和人們對他所產生的認知,就開始形成越來越大的差距。這種巨大的差異影響了後來的藝術發展,讓人們在十九、二十世紀間不停回頭反思長久一直影響我們的各種事物。這其中一項影響很重大的,便是語言。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二 1944~45年。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寫於1944年的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一個名為佟振保的男子,在英國留完學後,回到上海就職紡織工程師期間,與兩名女子之間發生的遭遇。 何謂愛情?是這本小說拋出的巨大疑問和省思。事實上,從一開始振保
送葬是一種移動,然而這股移動卻好像在透過移動的過程在抵抗自己。人們雖然在移動,精神卻因為習慣移動而陷入恍惚,像乘著緩緩的火車,彌留在某個不清楚自己在哪的地方。這個精神彌留的「地方」福克納認為不是一種空間,而是一種讓人迷失、「出神」的時間。
從這點來看,《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跳舞的熊》的某些篇章中開啟了這樣的疑
自從人類的歷史從啟蒙進入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時期,世界的發展和人們對他所產生的認知,就開始形成越來越大的差距。這種巨大的差異影響了後來的藝術發展,讓人們在十九、二十世紀間不停回頭反思長久一直影響我們的各種事物。這其中一項影響很重大的,便是語言。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百歲誕辰紀念版】:短篇小說集二 1944~45年。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寫於1944年的短篇小說。故事主要講述一個名為佟振保的男子,在英國留完學後,回到上海就職紡織工程師期間,與兩名女子之間發生的遭遇。 何謂愛情?是這本小說拋出的巨大疑問和省思。事實上,從一開始振保
送葬是一種移動,然而這股移動卻好像在透過移動的過程在抵抗自己。人們雖然在移動,精神卻因為習慣移動而陷入恍惚,像乘著緩緩的火車,彌留在某個不清楚自己在哪的地方。這個精神彌留的「地方」福克納認為不是一種空間,而是一種讓人迷失、「出神」的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序章 「這是個關於在虛擬網路找尋失蹤者的回憶,而我們則是尋找失蹤者的人。」 打算寫一本回憶錄的Q太,這時詞窮了,如同一名文采空洞不入流的文學家般,腦子裡只剩下最基本的開場白。 「先生女士們,感謝你們的捧場。」 然後在舞台上忘詞,缺乏專業並與雇主履約的糟糕表現,忘卻四周、遺失自我、
Thumbnail
《回憶的餘燼》是根據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風之影》是一部描寫關於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少年尋找作者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祕過程。全書充滿著詩意的雋永語句,滿滿是哥德小說的傳奇氛圍。
Thumbnail
「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著的小說《笑忘書》之中的名言。台灣皇冠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尉遲秀的中文譯本,20年來銷售熱度並未稍减。皇冠出版社在2020年還再版了四十週年紀念版。
Thumbnail
11、1993年\《惡魔預知死亡》\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一名律師被人槍殺在夜暗的紐約街頭,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終日遊晃街頭精神有問題的遊民,整個城市引起一陣恐慌,議論不斷,但是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越戰刺激的哥哥會是凶手,央求史卡徳協助緝凶。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本想跟她說這不是我的錯,但想到我已經跟老闆說過這話了,就忍住沒說。這沒什麼意義。無論如何,人總是多多少少有錯。──《異鄉人》,29 頁。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序章 「這是個關於在虛擬網路找尋失蹤者的回憶,而我們則是尋找失蹤者的人。」 打算寫一本回憶錄的Q太,這時詞窮了,如同一名文采空洞不入流的文學家般,腦子裡只剩下最基本的開場白。 「先生女士們,感謝你們的捧場。」 然後在舞台上忘詞,缺乏專業並與雇主履約的糟糕表現,忘卻四周、遺失自我、
Thumbnail
《回憶的餘燼》是根據曼布克文學獎同名得獎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透過男主角東尼的自述,拼湊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東尼這個人的故事。
Thumbnail
《風之影》是一部描寫關於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少年尋找作者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祕過程。全書充滿著詩意的雋永語句,滿滿是哥德小說的傳奇氛圍。
Thumbnail
「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著的小說《笑忘書》之中的名言。台灣皇冠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尉遲秀的中文譯本,20年來銷售熱度並未稍减。皇冠出版社在2020年還再版了四十週年紀念版。
Thumbnail
11、1993年\《惡魔預知死亡》\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一名律師被人槍殺在夜暗的紐約街頭,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終日遊晃街頭精神有問題的遊民,整個城市引起一陣恐慌,議論不斷,但是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越戰刺激的哥哥會是凶手,央求史卡徳協助緝凶。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主角默爾索在母親死後犯下一起殺人案件。作為經典文學作品,翻譯之後的文字雖然淺白,但這部作品困難的地方應該是在於我難以理解主角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