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愛選擇成為惡魔,是為了對抗其他的惡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轉變成「上帝的旨意」的,就是書名中那名為愛的力量吧?

但馬奎斯很快就打臉我們了。因為德勞拉神父愛上的那個擁有聖女名字卻被教團懷疑惡魔附身的女孩,希娃.瑪莉亞在修道院的地下囚牢裡跟他說:「我比瘟疫還邪惡。」

馬奎斯

馬奎斯

在馬奎斯的書裡,愛雖然是偉大的精神,卻永遠不會是什麼光明的想像。對他來說,愛總是在背向光明後才在巨大的陰影上顯現無法企及的精神。在《愛在瘟疫蔓延時》,馬奎斯把愛比喻成是一場讓人不得安寧、隨時懼怕未來的瘟疫、霍亂。那麼在《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裡,愛則是一個要人墮落、拋棄心智的惡魔。他要引發一股瘋狂去動搖人的根本、信念來抵抗不停壓迫他的社會。然而,這股瘋狂儘管熱烈,卻終究只能如同《百年孤寂》,成為一股永遠無法消散的孤寂。

書中被認為惡魔附身的希娃.瑪莉亞是一個侯爵的女兒。雖然出身不錯,卻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愛。一方面是因為侯爵和妻子的關係並不美好,二方面她的母親在生她的時候,遭遇到很大的苦難。加上自己又很討厭婚姻、照顧,因此非常討厭這個女兒,把她丟給家裡低下的奴隸、女僕去照顧。也因此,瑪莉亞的生活習性、宗教信仰、言行禮儀和家中階級較高信仰天主教的侯爵夫妻完全不一樣。

一天她和女僕去市場卻不小心被野狗咬到腳踝。原本女僕和家人皆不在意,直到後來有人發現那條野狗患了狂犬病,同時女兒也出現了一些抽蓄、口吐白沫的症狀,全家人才焦急了起來。但焦慮的原因卻不是擔心女兒的健康,而是街坊鄰居的議論。

「什麼死因都好,就是不能是狂犬病。」

侯爵聽了夫人的警告,「就像被一把火照亮,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意義。」

「女兒不會死⋯⋯她如果非死不可,一定要是上帝的安排。」

於是,瑪莉亞被懷疑遭到惡魔附身,送到教團的一個修道院就近觀察,接受「驅魔儀式」。

寧願是遭到附身,也不要別人知道是得到疾病。這樣的想法不由得讓人聯想到蘇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隱喻》:「把疾病妖魔化,就不可避免地發生這樣的轉變,即把錯誤歸咎於患者,而不管患者本人是否被認為是疾病的犧牲品。」

只不過更糟的是,儘管一開始在家中出現一些症狀,不過瑪莉亞後來並沒有罹患狂犬病。但這反而讓她的情況變得更糟,因為一旦她的問題不是來源於疾病,那麼人們便會進一步地把原本她所帶來的不祥,完全歸罪到是惡魔附身這一原因。並認為這惡魔相當狡猾,不輕易露出原形。因此用盡各種手段:糟糕的囚禁環境、伙食、對待去試圖逼出藏在身體的「惡魔」。從這點來看,瑪莉亞不是疾病的犧牲品,而是疾病隱喻的犧牲品。

撇開被視為異教徒的醫生亞雷魯西歐。德勞拉神父在書中是第一個沒有先入為主評判瑪莉亞的角色。他注意到瑪莉亞的精神異常還有各種被視為象徵惡魔表現、不符天主信仰的生活習性,可能一方面是修道院糟糕的待遇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童年成長環境的不同。於是他每天跑來修道院觀察、陪伴被父母拋棄而孤單的瑪莉亞,除了想要代替教會重新理解這名女子,他也想平息女孩因為殘酷遭遇,而對外界產生的敵意。進而轉變兩邊的對立關係。

弔詭的是,修道院仍然不時出現各種怪事。有人看到奇怪的意象,也有德高望重的人突然離奇死亡。這讓瑪莉亞的處境變得十分艱難。因為所有人都認為這一定是她體內的惡魔在作祟。而神父的辯護儘管有其道理、證據,也無法弭平人們的恐懼。隨後不久他被人質疑遭到惡魔的感染,失去理智,禁止再和瑪莉亞接觸。

但最糟的是,德勞拉第一次戀愛了⋯⋯在禁閉期間,他無法再好好地專研以前自己喜愛、嚮往的那些神聖的經典,更無法明白上帝的話語,只能不停提出問題,陷入困惑的喃喃自語。漸漸地他無法壓抑自己的慾望,他放棄以原本的方式去理解上帝神聖的話語,每夜偷偷潛入修道院的地下,和瑪莉亞纏綿。並在這種痛苦的纏綿中重新理解所謂的「神聖」和「殉道」。

他發現為了證明自己真的愛瑪莉亞,他幾乎什麼事都做地出來。例如當瑪莉亞開玩笑地要求他吃下蟑螂證明自己的愛時,他馬上就抓了一隻塞到嘴裡。

「這是他第一次感覺軀體不屬於自己。」

愛,彷彿從救贖變成一種墮落,因為在這之中總有某種瘋狂在試圖燃燒自己,而為了持續燃燒,什麼事情都做地出來。這或許也是為何馬奎斯總是要在作品裡不停書寫愛這一主題的原因。在愛裡,總是有一種力量想要擺脫社會、理性的束縛,並讓人重新獲得一種活力,去面對屢屢遭到壓迫的現實。

這也是為何,愛在這部作品裡被比喻為惡魔的緣故,因為如果宗教、上帝的存在是為了向人們宣揚一種穩定、和諧、美好的愛與未來,那麼馬奎斯在書中所表現的愛,就是要顛覆此種價值觀的「惡魔」。他宣揚:愛,不一定是一種光明、和諧的力量。而人們並不會因為處在充滿動盪又無奈、苦悶的時代無法相愛,反而更會因爲如此,去瘋狂地愛。並在這些墜落般的逾越、衝動中展現了另外一種愛的神聖。因為所謂的神聖和墮落雖有不同的外貌,但其實有著共通的本質。

三島由紀夫曾在一本他鮮為人知的作品《音樂》中寫到:「神聖和猥褻在不可輕易觸碰的心理上,有著相似的意涵。」神聖和猥褻乍看兩極的事物,其實在實際的經驗中有著類似且容易被忽略的性質。一個在一般人看來相當猥褻、噁心的舉止,對一個變態殺人者而言可能意味著神聖;反過來,對一般人來說相當神聖的事物,對變態殺人者而言,卻可能是猥褻、反感的。

而這之中的關鍵,即在於當事人如何認定在哪些例外狀態中,他可以代表一個例外的人去觸碰他眼中的一般人都不可輕易觸碰的事物,並儀式化,來鞏固、規範自己所認定的神聖性;以及反過來,界定另外一些不可輕易觸碰的事物真的是不可觸碰的禁忌,進而再次維持自己遵守的神聖。法國哲學家巴塔耶則在《情色論》中,將這種現象視為「禁忌的悖論」:即禁忌一方面是神聖的,因為不可違背;但另一方面,禁忌本身又得同時被視為需感到排斥、噁心(只有在一些狀況裡是例外)的事物,因為如此才能維持他不可違背的神聖性。

一般人多半是在理解什麼是神聖的事物同時,理解到什麼是卑賤的,但瑪莉亞和德勞拉剛好相反,是在感受到社會巨大的排斥中,理解了他們所嚮往的神聖(一種悖德卻真實、例外的愛)。換言之,原本被視為神聖和墮落的事物發生了劇烈的轉換。

這種神聖和墮落之間劇烈的轉喻、衝突關係,在書中表現地相當精彩。尤其當我們看到德勞拉神父從一開始慈藹、莊嚴、客觀、祀奉上帝的人物形象,到最後轉變成愛情徹底的奴隸時。那種驚詫的心情是難以平復的。並體會到為了愛兩人可以付出多麽巨大的瘋狂。

愛的瘋狂是一種冒險,甚至願意毀滅自我的力量。從這點來看,愛就像一個惡魔。

但和其他惡魔不同的是:他選擇訴說人們內心最真實、想要改變自己的情感和衝動,而不是妖魔化害怕、痛苦的效應。而愛選擇成為惡魔,是為了對抗其他的惡魔。

如今的社會,也許不會像過往民智未開的社會一樣,誤解疾病或是相信沒有來源的迷信,去壓迫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吧。然而,看完馬奎斯的書讓人想到的,除了是體制、偏見、迷信帶來的壓迫外,其實更直接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疑惑:現代社會,還有現代的愛情是否慢慢地少了那種馬奎斯作品裡一直在強調的熱情跟瘋狂呢?

「人們試著尋找可以確保一切的邂逅,期待認識的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他們有相同的品味、相同的夢想和相同的決心,我認為這有違愛情本身的定義。因為這意味著中間沒有冒險的元素,也完全沒有風險需要承擔,好像必須保證雙方都滿意有如某種商業合約,這嚴重威脅到了愛情。」

這是當代法國哲學家巴迪烏(Alain Badiou)在談論現代愛情社交媒體時說出的話。或許並不完全正確,但仍不時猶如芒刺在背。因為或許就像他所說的,如今人們對愛情的想像可能已被一些偶像劇、電影中傳達的小確幸、幸福溫暖、害怕痛苦的愛給填滿了。而如果說《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是馬奎斯在問我們,還願不願意付出百般的徒勞和經歷巨大的虛無去繼續等待一個我們想要,卻幾乎不可能來臨的未來;那麼《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以及《愛在瘟疫蔓延時》)就是在質問我們,還敢不敢在這個處處被規範的現代世界裡去瘋狂地愛吧。

(附註:未經詢問,本文不得轉載。)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

《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截自博客來。

《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截自博客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玉雍的沙龍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藍玉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4
愛情如何影響女性的獨立與自由?透過角色伊莎貝爾的探索,《一位女士的畫像》描寫了愛情作為成長的象徵,及其可能帶來的限制和困惑。小說中的細膩場景與深入對話,讓讀者反思愛情與女性身份之間的微妙關係。特別在性別平等與愛情觀念的探討上,該作品在當今社會仍有不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9/24
愛情如何影響女性的獨立與自由?透過角色伊莎貝爾的探索,《一位女士的畫像》描寫了愛情作為成長的象徵,及其可能帶來的限制和困惑。小說中的細膩場景與深入對話,讓讀者反思愛情與女性身份之間的微妙關係。特別在性別平等與愛情觀念的探討上,該作品在當今社會仍有不小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3/11/17
《夜空穿透傷》裡的許多詩作都給人一種破碎感,彷彿內心的語言不停被打斷、拆散,也經常讓詩句排列營造出懸浮、飄蕩的感受。雖詩中充滿「優美」的意象,但他與克莉絲蒂娃的想法類似的,卻是一再凸顯一種無法言說、失語的狀態,讓人面對到在真實和創傷中,意義其實往往是空無和破碎的狀態。
Thumbnail
2023/11/17
《夜空穿透傷》裡的許多詩作都給人一種破碎感,彷彿內心的語言不停被打斷、拆散,也經常讓詩句排列營造出懸浮、飄蕩的感受。雖詩中充滿「優美」的意象,但他與克莉絲蒂娃的想法類似的,卻是一再凸顯一種無法言說、失語的狀態,讓人面對到在真實和創傷中,意義其實往往是空無和破碎的狀態。
Thumbnail
2022/07/20
對於自己的生平,加拿大的詩人安.卡森很少透露,要求出版社在介紹上只能寫:「安卡森出生於加拿大,以教授古希臘語營生」。若和她詢問作品背後的創作軌跡或是解釋作品的內容,她的回應多半也十分簡短,或是曖昧難懂,讓人摸不著頭緒。基本上,她不希望人們透過她的生平來理解她的詩,而是盡量以自己方式進入詩的世界。
Thumbnail
2022/07/20
對於自己的生平,加拿大的詩人安.卡森很少透露,要求出版社在介紹上只能寫:「安卡森出生於加拿大,以教授古希臘語營生」。若和她詢問作品背後的創作軌跡或是解釋作品的內容,她的回應多半也十分簡短,或是曖昧難懂,讓人摸不著頭緒。基本上,她不希望人們透過她的生平來理解她的詩,而是盡量以自己方式進入詩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信仰是一種支持陪伴的力量,而非對立和迫害。最好的信仰我認為是「愛」,因為愛沒有隔閡,愛可以是關係中的軟化劑,連結與支持每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也能給予最大的力量。
Thumbnail
信仰是一種支持陪伴的力量,而非對立和迫害。最好的信仰我認為是「愛」,因為愛沒有隔閡,愛可以是關係中的軟化劑,連結與支持每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也能給予最大的力量。
Thumbnail
這本馬奎斯的名作,簡體版的名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繁體版的名稱是《愛在瘟疫蔓延時》。 《愛在瘟疫蔓延時》這個譯名乍聽之下會以為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愛情故事,會讓人聯想到一對情侶在瘟疫肆虐的環境中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實則不然,看完了整個故事,我覺得簡體版的名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雖然平淡,但卻道盡了一切
Thumbnail
這本馬奎斯的名作,簡體版的名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繁體版的名稱是《愛在瘟疫蔓延時》。 《愛在瘟疫蔓延時》這個譯名乍聽之下會以為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愛情故事,會讓人聯想到一對情侶在瘟疫肆虐的環境中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實則不然,看完了整個故事,我覺得簡體版的名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雖然平淡,但卻道盡了一切
Thumbnail
阿斯莫德糾結著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瑪麗娜才好,自顧自的待在房間裡翻著書本發呆,想著她與米迦勒重疊的身影,就讓他惶恐不安起來。 這時,一旁躺在床上的小艾拉突然驚醒,摀著額頭「嘶……好痛!」阿斯莫德看著她笑了笑「妳還好吧?」 小艾拉又疑惑的問著「我在做夢嗎?」 阿斯莫德定睛一看「怎麼是你?米迦勒呢?」
Thumbnail
阿斯莫德糾結著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瑪麗娜才好,自顧自的待在房間裡翻著書本發呆,想著她與米迦勒重疊的身影,就讓他惶恐不安起來。 這時,一旁躺在床上的小艾拉突然驚醒,摀著額頭「嘶……好痛!」阿斯莫德看著她笑了笑「妳還好吧?」 小艾拉又疑惑的問著「我在做夢嗎?」 阿斯莫德定睛一看「怎麼是你?米迦勒呢?」
Thumbnail
「賽緹爾公主的生日快到了,待會兒我們都必須去上禮儀課。」瑪麗娜對著小艾拉說著。 小艾拉抬起頭來看著瑪麗娜「我……我也要嗎?」瑪麗娜點點頭,一陣沉默後……「小艾拉,我的父親……」一聽到這裡,小艾拉心虛手一鬆,梳子便重重的落到地上,瑪麗娜依舊面無表情「妳還好嗎?」 「先生早安!請問需要什麼呢?」
Thumbnail
「賽緹爾公主的生日快到了,待會兒我們都必須去上禮儀課。」瑪麗娜對著小艾拉說著。 小艾拉抬起頭來看著瑪麗娜「我……我也要嗎?」瑪麗娜點點頭,一陣沉默後……「小艾拉,我的父親……」一聽到這裡,小艾拉心虛手一鬆,梳子便重重的落到地上,瑪麗娜依舊面無表情「妳還好嗎?」 「先生早安!請問需要什麼呢?」
Thumbnail
2020是動盪的一年,台灣在各方人員的努力下守住了疫情,其他國家則還處在困境中。病毒、死亡、隔離、失業、遠距,太多變化瞬間來到,使得人們重新思索該如何調整,以及,更進一步的,人的價值是什麼,人與人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這一年,讀了《愛在瘟疫蔓延時》。
Thumbnail
2020是動盪的一年,台灣在各方人員的努力下守住了疫情,其他國家則還處在困境中。病毒、死亡、隔離、失業、遠距,太多變化瞬間來到,使得人們重新思索該如何調整,以及,更進一步的,人的價值是什麼,人與人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這一年,讀了《愛在瘟疫蔓延時》。
Thumbnail
阿莫多瓦告訴我們,關於愛的最黑暗真相是,無論我們有多愛一個人,我們始終不應該去要求對方給我們同等的愛,愛並非對等,事實上有的時候正因為我們的愛過於強烈,反倒給對方形成恐怖的壓力,愛是唯一可以忍受的獨裁,我們在靜寂中祈禱對方的回音,並在幻聽中告訴自己還能繼續愛,如同奴隸愛著主人,如同人類愛著上帝
Thumbnail
阿莫多瓦告訴我們,關於愛的最黑暗真相是,無論我們有多愛一個人,我們始終不應該去要求對方給我們同等的愛,愛並非對等,事實上有的時候正因為我們的愛過於強烈,反倒給對方形成恐怖的壓力,愛是唯一可以忍受的獨裁,我們在靜寂中祈禱對方的回音,並在幻聽中告訴自己還能繼續愛,如同奴隸愛著主人,如同人類愛著上帝
Thumbnail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
Thumbnail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
Thumbnail
米蘭.昆德拉曾提過,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是一種表現群體的文學,而不僅只是表現個體的現代主義文學。《愛在瘟疫蔓延時》同樣也是。馬奎斯不要我們只注意書中阿里薩和達薩兩位主角,而是在描寫兩人的過往中,去看見那一時代愛情之於人們不同的意義。順便刻畫隱含在愛情背後,歷史命運的殘酷。
Thumbnail
米蘭.昆德拉曾提過,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是一種表現群體的文學,而不僅只是表現個體的現代主義文學。《愛在瘟疫蔓延時》同樣也是。馬奎斯不要我們只注意書中阿里薩和達薩兩位主角,而是在描寫兩人的過往中,去看見那一時代愛情之於人們不同的意義。順便刻畫隱含在愛情背後,歷史命運的殘酷。
Thumbnail
即便我們不是孤兒,但某程度來說,我們又似乎都跟女主角雅典娜一樣,覺得自己是被未知創造者丟落人間的棄兒。 雅典娜從小就醉心宗教,虔誠宛如本能,她小時曾跟養父母說,她看到穿著白衣的女子。父母總是擔憂小孩看到非現實的東西,也許是擔心根基還沒穩固在這個世界的孩子,會就此被帶走。
Thumbnail
即便我們不是孤兒,但某程度來說,我們又似乎都跟女主角雅典娜一樣,覺得自己是被未知創造者丟落人間的棄兒。 雅典娜從小就醉心宗教,虔誠宛如本能,她小時曾跟養父母說,她看到穿著白衣的女子。父母總是擔憂小孩看到非現實的東西,也許是擔心根基還沒穩固在這個世界的孩子,會就此被帶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