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隔離中[Day 13/14] - 煎熬(嗎?)

我在上海隔離中[Day 13/14] - 煎熬(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著寫著看到斜槓之前的數字就快要追上後面,也代表快結束這一段奇異旅程了。

身邊有幾位友人都有類似的14天經驗,三個月前尼先生為了他小朋友的小學畢業典禮,儘管差旅再有諸多不便,也是兩岸各14天。不同的是在台灣他是在家裡隔離,讓家人到親戚家裡借住兩週。當時他說家人最終都說太不方便了,下次要他自己到外面住防疫旅館。(畢竟金窩銀窩還是比不上自己的狗窩呀...)回到成都則是集中檢疫旅館14天,這就有比較大的差異了!他還算是爭取了一下,加了點費用住在套房,有個陽台且空間較寬敞。當我過了第一週時,他發了信息關心,並且分享說「第二週會更煎熬...加油呀!」

最帥的一天

另一位去年才到成都的朋友,則是一個月前同樣到上海隔離,結束後在上海、成都辦事,最終將成都辦公室打包整理,暫時撤出成都了。畢竟他們公司業務剛剛才伸出觸角,結果遇到疫情影響,每個月光光房租還是繼續燒下去也不是辦法,及早忍痛暫停也為未來先儲存好更豐沛的生命力。昨天跟他聯絡,他問到我隔離還有多久,然後分享說「第13天最帥!」

這個說法太新鮮了,他說因為隔天要出去,所以整理精神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話說這兩週的時間,每天確實是不太修邊幅,昨天出去核酸檢驗也看到鄰居們也都一樣「蓬頭垢面」的,尤其從髮型看最明顯,應該沒有人在整理自己的一頭亂髮。本來出發前還想了一下是不是要先理個髮再出發上海,後來想到要自己過14天,兩週後修的再整齊的頭髮也開始亂長了吧!幸好做了這個決定,要不然真的是枉然。

數饅頭

其他朋友們則大多都是幫忙一起數日子,其實說實在的自己心境調整後,還真的沒有在認真數天數,一方面很多書看不完,一方面很多劇也追不完,加上工作的一些事情也一直佔用腦力專注度,隔離的日子最有感的時間應該都是在寫文章標題時看到數字才有感受。

隔離的分享群裡,則是一直有很多熱心的網友們幫忙加油打氣,很像是在倒數當兵的日子,還剩下幾天要離開。此外每天每天有一批次的朋友解除隔離後離開,也很能看到一些「前輩」們分享離開時的注意事項與心境。

大家一起來自不同的地方,因為同樣的政策,聚集在同樣的城市,接受同樣的檢疫政策,最終又在同樣的日子,同樣的被發放解除隔離通知書後結束這段歷程。

這個讓無數人想直接忘掉的2020,卻反而更深刻的在許多人的人生中,刻印了深深的痕跡。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滿心期待要接受核酸檢驗(https://matters.news/@jerome/我在上海隔離中[Day 11/14] - 核酸檢驗),結果文章寫完了,餐也吃完了,雜誌又看完了一本,最後發現原來旅館服務人員搞了個烏龍。原來算錯時間了! 剛剛做完核酸檢測了。很值得來分享分享所見所聞: 烏漆墨黑
昨日下午收到母親信息問候"隔離情況",這不斷「複製、貼上」的生活也確實難有什麼新鮮事,若真的有狀況可能就是一群穿著防護衣的大白護送上救護車送去醫院負壓隔離治療了。不過收到了一則長到佔滿整個手機的信息,提示的是隔日上午要做核酸檢測,因此送餐時間需要再次提早到清晨6:30至7:00間。看到時心裡又一涼,
能擁有類似「誘導彈」的心智控制能力,對於身處任何一個環境,都是重要的心態調適訣竅! 每天這樣寫呀寫的,文章編寫一篇也就半小時時間,但是扣除睡覺時間之外,一天還有15~17個小時要活動呢。怎麼有辦法用這 1/34 的時間好好描述其他 33/34 的時光呢?畢竟也不是在書寫流水帳,所以每天可以持續找到
這幾天因為天天都足不出戶,所以自覺很幸運的是有一面大大的窗戶,儘管對著的是外面主要幹道且有高架橋,因此上下班時間的車流噪音還是不小,但窗外近景的大樹以及綠草地,以及三不五時看到的鳥類與貓咪,都帶來很多生活上的小趣味。前幾天看到貓咪在草地散步與搔癢,想說用早餐的食物吸引他靠過來一點,不過失敗了。貓咪就
來說明一下目前中國大陸的隔離政策好了,這是截至 2020年10月11日 我們所遵循的方式進入上海之管理方法。 首先,如同在「隔離人生 Start」(https://matters.news/@jerome/隔離人生-Start)一文所提到,目前無論是要到中國大陸,或者反向從中國大陸要回台灣,都自
不知不覺,過了一半。每天會看看自己帶來的耗用品,是不是有照著計劃在「消耗」中,要不然到時候還要帶著一堆戰備物資搬來搬去,也是折磨。所以這個"一半",就是很好的對照點來檢視情況:「茶葉稍微多了點,那就今天多喝一壺。」「咖啡還有多兩三天,可以留著用。」「綜合堅果嚴重不足了,可見最近貪嘴,停止食用兩天。」
昨天滿心期待要接受核酸檢驗(https://matters.news/@jerome/我在上海隔離中[Day 11/14] - 核酸檢驗),結果文章寫完了,餐也吃完了,雜誌又看完了一本,最後發現原來旅館服務人員搞了個烏龍。原來算錯時間了! 剛剛做完核酸檢測了。很值得來分享分享所見所聞: 烏漆墨黑
昨日下午收到母親信息問候"隔離情況",這不斷「複製、貼上」的生活也確實難有什麼新鮮事,若真的有狀況可能就是一群穿著防護衣的大白護送上救護車送去醫院負壓隔離治療了。不過收到了一則長到佔滿整個手機的信息,提示的是隔日上午要做核酸檢測,因此送餐時間需要再次提早到清晨6:30至7:00間。看到時心裡又一涼,
能擁有類似「誘導彈」的心智控制能力,對於身處任何一個環境,都是重要的心態調適訣竅! 每天這樣寫呀寫的,文章編寫一篇也就半小時時間,但是扣除睡覺時間之外,一天還有15~17個小時要活動呢。怎麼有辦法用這 1/34 的時間好好描述其他 33/34 的時光呢?畢竟也不是在書寫流水帳,所以每天可以持續找到
這幾天因為天天都足不出戶,所以自覺很幸運的是有一面大大的窗戶,儘管對著的是外面主要幹道且有高架橋,因此上下班時間的車流噪音還是不小,但窗外近景的大樹以及綠草地,以及三不五時看到的鳥類與貓咪,都帶來很多生活上的小趣味。前幾天看到貓咪在草地散步與搔癢,想說用早餐的食物吸引他靠過來一點,不過失敗了。貓咪就
來說明一下目前中國大陸的隔離政策好了,這是截至 2020年10月11日 我們所遵循的方式進入上海之管理方法。 首先,如同在「隔離人生 Start」(https://matters.news/@jerome/隔離人生-Start)一文所提到,目前無論是要到中國大陸,或者反向從中國大陸要回台灣,都自
不知不覺,過了一半。每天會看看自己帶來的耗用品,是不是有照著計劃在「消耗」中,要不然到時候還要帶著一堆戰備物資搬來搬去,也是折磨。所以這個"一半",就是很好的對照點來檢視情況:「茶葉稍微多了點,那就今天多喝一壺。」「咖啡還有多兩三天,可以留著用。」「綜合堅果嚴重不足了,可見最近貪嘴,停止食用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