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讀書筆記1 “不太習慣的演化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或許是為了尋找一個新的動力,或者只是為了了解人類,還有幾本關於大腦與創傷的書,他們在我重新整理的路上一本本出現,帶著一些相同的關鍵字,好像很適合現在的我。

自私的基因 繼續看~
第一章 為什麼我們是人?

我想要讓自己有一些不同以往“上帝造人”單一的人生觀,其實有點難馬上切換

就如第一章【為什麼我們是人】— 我過去所相信的:「神為了分享愛,用他的形象造了人,為了要分享神的美好,每個人都有神美好的計畫」,就這麼簡單,然後雖然被各種人為宗教摻和了許多充滿人性的教會文化,對我來說,這個神創造的起源真的是很好用的,尤其在逆境中,以前教會對於演化論的駁斥都是很簡單粗暴(但很合理),就像自私基因(P43)中寫到,怎麼可能你若選擇正確數量的原子,並加些能量,就能搖出亞當?

但是,聖經的故事仍然也是沒有被證明的神話,古時候全世界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不同地區的文明彼此雷同的的發展出各種宗教,代表人類有這樣的心理需求,以前我曾經疑惑過:那些沒有聽過耶穌的地區的人怎麼有永生?然後教會的教導含糊不清,只是教義中要基督徒更多嚮往去用自己的信仰去征服全世界,

回到演化論的書中,有一些問題從根源來說,我也很難理解:

此事無關道德(P23)

  • 所以我們得努力“教導“如何利用利他和博愛,因為我們性本自私,同時也要了解,我們身上自私的基因在想什麼,因為這樣至少有機會去攪亂它們原始的設計,而這是其他物種永遠辦不到的。
  • 基因也許教我們要自私,但我們不必完全遵照它的吩咐。
  • 我們往往都會認為利他者一定會犧牲自己(其實很少如此)才能使受惠者生存,但通常在我們審視這些明顯的利他行為後,會發現這些行為不過是「自私」的偽裝。(P26)

2008年我在一間大企業基金會工作,負責企業的慈善跟捐助,還有2019年跟著一群號稱救台灣未來的NPO組織工作,這兩段經歷讓我看到(某些)公益背後有噁心的事情,越是誇張激進的人,越容易看出他們無我的假象中,自私的氣息,多半都是為了名聲,也有很狡猾的隱著貪念,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位道貌岸然的牧者,擅長鼓勵別人無償的付出,但是卻霸佔公家的資源,說是上帝給他的禮物;而我,慶幸那一年看見這些噁心的事情,讓我對教會屬靈世界的信任完全瓦解,不再留戀。

  • 人是很矛盾的,我們可能常常表現出自私的行為,但在某些較不切實際的狀態,又極力推崇那些為他人犧牲奉獻的人。至於我們要如何解「他人」一詞,可真有點迷糊了。群體內的利他行為,其實經常伴隨著群體間的自私行為一塊出現。(P33)

人類很難懂,所以用動物界來觀生物,動物有為群體犧牲小我的例子(通常是一群當中有一個帶頭示警)也有分批站崗的鳥類,但也有為了生殖目的殘忍的事情,在第一章中越看越糊塗,也許要看到最後才能看到作者的脈絡吧

第二章 - 複製者傳奇

簡單的做個筆記,大霹靂對我來說,就像現在的我(帶著基督教的觀念)去看通靈少女這樣的新奇感覺。雖然我還無法完全相信,起初是混沌可以生出生物,但我就是試著去了解。

  • 宇宙間充滿了穩定的事物。
  • 最早的天擇式樣,就是挑選穩定的形式和淘汰那些不穩定的。
  • 然後分子自己複製自己。
  • 複製的過程中,會發生錯誤,但這些錯誤複製,可能會在生物複製者身上改良,而且某些製造上的錯誤,正是生命漸進演化的基礎。
  • 也就是,有錯誤的複製才有演化。

所以,我個人的心得是,果然外星人的論點比較容易被相信......忘了是這本還是另一本書中也提到,西方人相信演化論的比例,世界觀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應該會有很不一樣的想法吧,對我現在就是一種衝擊。不過,雖然這是一本對我有點艱深的書,但是我能感受到作者是很溫和的在述說他的論點。

PS,聖經七十人譯本誤譯瑪麗亞希伯來文“年輕女子”誤為“處女”,這如果是個翻譯錯誤,是一個毀壞基督教基本根基的可怕事實,我找到這個文件:http://www.hebrew.idv.tw/virgin.pdf


我不能確定此刻的自己在解決“什麼問題”?

是2015年與MO失序的感情然後離開了20年來視為人生救星的基督教?
是終於回到了想念8年的台灣,卻發現跟在北京一樣孤單?
是從幾個自大幼稚的教會前輩互相攻擊中,看到的醜惡人性?
是認識了一個相處很舒服的男生,卻被拒絕的挫敗感跟10年前一樣的場景擊倒了我?
其實我不是一個害怕挫折的人,我困惑的是那種難道20年徒勞無功嗎?這樣的沮喪

然而這些日子以來,至少我發現自己很強的求生意志,不想姑息這種難受的感覺,不想放棄。繼續看不同的世界觀,繼續體驗難受的心情並試圖面對它,還有很多書想分享,對我很重要。
寫給今天的自己,加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ora是個問號的沙龍
12會員
22內容數
2022/11/08
【紀錄2019年一篇日記】漸漸走出教會的心路歷程 如果神允許亞當有犯罪的可能,祂也必須同樣允許所有人類去面對這個問題 信與不信/包含思考一切與祂有關的決定。 神如果真的創造free will for good,做為一個美好的禮物。而不是為了試探? 教會的教導,阻止/不允許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看
Thumbnail
2022/11/08
【紀錄2019年一篇日記】漸漸走出教會的心路歷程 如果神允許亞當有犯罪的可能,祂也必須同樣允許所有人類去面對這個問題 信與不信/包含思考一切與祂有關的決定。 神如果真的創造free will for good,做為一個美好的禮物。而不是為了試探? 教會的教導,阻止/不允許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看
Thumbnail
2022/11/08
2011年我來北京的時候只有認識一個人:在台灣鵬泰面試我的韓國人Jimmy Jimmy部門叫做Part3,是我在北京第一群朋友,他們帶我去吃北京菜、去三里屯的夜店跳舞、帶我去滑雪。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見到從天空落下的雪,一下雪我開心的衝下樓看雪,同事還
Thumbnail
2022/11/08
2011年我來北京的時候只有認識一個人:在台灣鵬泰面試我的韓國人Jimmy Jimmy部門叫做Part3,是我在北京第一群朋友,他們帶我去吃北京菜、去三里屯的夜店跳舞、帶我去滑雪。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見到從天空落下的雪,一下雪我開心的衝下樓看雪,同事還
Thumbnail
2022/11/04
我從小就是一個逞强愛面子的女生,而且力氣很大,可以隨手輕鬆幫其他人開很緊的瓶蓋,從來不需要請男生幫我搬東西,而且以此爲榮。 好,這就是我一直以爲的原因,搬重物造成腰痛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是開書店的,從小我跟弟弟都要在店裏幫忙,兩層樓的書店,4樓是倉庫,一本國高中參考書的大小,我可以一次拿20本,上上
Thumbnail
2022/11/04
我從小就是一個逞强愛面子的女生,而且力氣很大,可以隨手輕鬆幫其他人開很緊的瓶蓋,從來不需要請男生幫我搬東西,而且以此爲榮。 好,這就是我一直以爲的原因,搬重物造成腰痛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是開書店的,從小我跟弟弟都要在店裏幫忙,兩層樓的書店,4樓是倉庫,一本國高中參考書的大小,我可以一次拿20本,上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生物到底是自私利己還是無私利他呢?《自私的基因》對這個亙古疑問給出了答案:是自私的,但是以「基因」為單位。
Thumbnail
生物到底是自私利己還是無私利他呢?《自私的基因》對這個亙古疑問給出了答案:是自私的,但是以「基因」為單位。
Thumbnail
它不是故事,不是一種哲學。它是對存在的本質的具體映射,是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種邏輯方式。僅僅是簡單的機械原理就足以使某人的生活產生巨大的變化。
Thumbnail
它不是故事,不是一種哲學。它是對存在的本質的具體映射,是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種邏輯方式。僅僅是簡單的機械原理就足以使某人的生活產生巨大的變化。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提過,我並不是那種因為遭逢某些重大變故之後才遇到神的人,我的歷程很不一樣。 (這個經驗後來讓我負責看電視時翻譯給阿媽聽。) 對我而言那都只是奇幻故事,但也沒那麼單純。 但那也代表我對於「滅絕」很在乎,而另一個相反的興趣,則是未來學。 是的,我從頭開始關注聖經。
Thumbnail
重新編寫自探路客舊文 2021/01/19 前略, 內容依舊硬派:高舉神、做好人,你可能不會喜歡。 透過媒體看美國文化的部分 這篇是上篇的反轉哦~還沒看上篇的記得先去看~~~
Thumbnail
重新編寫自探路客舊文 2021/01/19 前略, 內容依舊硬派:高舉神、做好人,你可能不會喜歡。 透過媒體看美國文化的部分 這篇是上篇的反轉哦~還沒看上篇的記得先去看~~~
Thumbnail
我覺得當一個人類最辛苦的,是除了生存之外,還要理解這個世界
Thumbnail
我覺得當一個人類最辛苦的,是除了生存之外,還要理解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個大自然,除了人類,還有數不盡的生物,蝴蝶、鳥、狗、魚、.......等。 如果我們以創造AI的角度繼續想像,這些生物像不像是特殊功能的AI? 這些生物,各有各的特色,都有人類做不到的特別之處。 我們也感受到它們也有靈魂意識,人和這些生物也可以互動,甚至一起生活,有靈性的互動。 其他生物的腦和人
Thumbnail
這個大自然,除了人類,還有數不盡的生物,蝴蝶、鳥、狗、魚、.......等。 如果我們以創造AI的角度繼續想像,這些生物像不像是特殊功能的AI? 這些生物,各有各的特色,都有人類做不到的特別之處。 我們也感受到它們也有靈魂意識,人和這些生物也可以互動,甚至一起生活,有靈性的互動。 其他生物的腦和人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最近看到網路介紹一本書,名為自私的基因>,論點是以基因為中心的進化論觀點,書中談到基因為了持續繁衍下去,所以透過各種媒介,像是人類。 基因如何操控人類呢? 既然本書以自私為名,裡面舉的例子也就打破了我們的三觀,例如談到為何父母總是願意犧牲自己照顧、保護子女、近親?像是蜜蜂、螞蟻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最近看到網路介紹一本書,名為自私的基因>,論點是以基因為中心的進化論觀點,書中談到基因為了持續繁衍下去,所以透過各種媒介,像是人類。 基因如何操控人類呢? 既然本書以自私為名,裡面舉的例子也就打破了我們的三觀,例如談到為何父母總是願意犧牲自己照顧、保護子女、近親?像是蜜蜂、螞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