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生物是利己還是利他?讓基因來解答!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生物到底是自私利己還是無私利他呢?《自私的基因》對這個亙古疑問給出了答案:是自私的,但是以基因為單位

作者理查.道金斯是著名演化生物學家,而他的這本《自私的基因》更是響噹噹的經典巨作。

這篇文會先從利他解釋的常見矛盾談起;接著說明自私基因的理論,並用三個例子,說明動物行為是如何受基因所操弄;最後則會談到能讓我們打破基因枷鎖的關鍵:迷因。

【利己利他的解釋矛盾】

動物常常展現出矛盾行為,時而自私故我,比方說帝王企鵝因為怕水中有愛吃牠們的海豹,會互相推擠對方下去「試水溫」;時而又願為他者犧牲,像許多小型鳥類在看到老鷹時,會不顧自身暴露危險,發出聲音來警告同伴。

常見解釋是利用達爾文的天擇理論。說法如下:因為物種競爭,適者生存,所以物種中的個體會隨時準備為大局犧牲,讓物種本身更能存活下來。這樣的觀點稱為群體選擇論

簡單說,自私與利他,都是為了更大的利己,生物會演化成去做對種族有利的事。

群體選擇論可以解釋企鵝相殘與鳥鳴犧牲等矛盾現象。但道金斯指出,以物種為單位的想法有其矛盾。最簡單的破解就是:如何確認哪個層次最重要

比方說,生物層級有界、門、綱、目、科、屬、種。那利他行為難道不會發生在更高層級嗎?比如獅子、羚羊和人都屬於哺乳動物綱,難道獅子會為哺乳動物的總體利益,而不去獵殺羚羊嗎?

道金斯對這矛盾提出的解方是:我們天擇以及利己主義的基本單位,既非種,也非群體,甚至並非個體,而是「基因」。怎麼說呢?讓我們看下去。

raw-image

【我們是基因的求生機器】

在談基因與利他利己的關係前,稍稍複習一下基礎生物。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身上的基因,是透過父母有性生殖而來,一半來自父親精子,另一半來自母親卵子。

而基因決定我們的身體性徵,像眼睛是黑是藍、高矮胖瘦,甚至許多行為都受到它影響。

基因會從父母遺傳到我們,我們再傳到兒女,代代複製,從一個肉身躍到另一個肉身。從這個角度來說,基因是不朽的,因為它會不斷被複製、傳遞下去。

由此,道金斯提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我們都是基因的求生機器

我們都是求生存的機器—機器人的化身,暗地裡已被輸入某些程式,用來保養這些叫做「基因」的自私分子!

簡單說,競爭的並不是物種,而是你我身上的基因。每個基因,都會努力讓自己複製繁衍到未來的世代身上。為達到這目的,基因便打造出各種生存機器來實現這野望,不論是人類、猴子或企鵝都只是它的求生機器。

也就是說,道金斯認為不論利他或是自私,都是由「基因」控制。基因試圖透過這些行為,讓它有更高的機率被複製下去。讓我們接著用三個例子,說明自私的基因是如何操縱求生機器幫它們傳宗接代。

raw-image

【基因是自私的例證】

道金斯針在此書中提到大量動物行為研究,宛若小說般好看,絕對值得細讀。這邊我就舉三個有趣的例證,說明自私基因的運作邏輯。

〔一、近親相護〕

首先,以基因為單位的思考,可以解釋我們為何會在乎親屬,勝過重視「種族」興旺。

從有性生殖我們可以知道,近親身上擁有相同基因的機率會遠高於陌生人。從基因傳遞的角度,生物自然會更照顧相近的人。這也是父母願意為孩子無悔付出的原因,因為孩子身上有他們50%的基因。

這便是為什麼我們對不能容忍被戴綠帽。不然不管小孩是誰的,都是人,不是嗎?

你可能會問,那收養呢?事實上,收養行為在動物界非常罕見,孤兒往往只有死亡一途。很多動物甚至會演化出一些機制,防止幫別人「養小孩」。比如有些鳥類會根據蛋的斑點圖案,確保孵的蛋是「親生」的。

raw-image

〔二、生養計畫〕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一些乍看與讓物種繁盛不符的行為,探討自私基因是如何運作。

先來聊聊節育。動物族群並不會無限制地增加個體數量。以鳥類來說,每一種鳥都傾向於生下一窩「特定」數量的蛋。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不相干。有本事生,不代表能養活。如果一隻鳥生太多蛋,就沒有足夠資源能,將所有幼兒養育成年來傳遞基因。如果一個基因讓它的求生機器太貪心,產下太多蛋,滅絕的機率反而會提高。

哺乳類動物斷奶也是類似邏輯。在幼體長大、穩定到一定程度後,母親便會斷奶,將資源移轉到接著出生的幼體,最大化基因傳遞。

自私基因同樣能拿來解釋停經,這個乍看降低繁衍機率的行為。因為婦女隨年紀漸長,養育孩子的能力會漸走下坡。當婦女到某個歲數,小孩長到成年的機率便會小於孫子,此時將精力投資到孫子身上便是更好的選項。因此,停經基因可說更佔據演化上的優勢。

raw-image

〔三、兩性戰爭〕

最後讓我們談談基因在兩性行為中扮演的腳色。

從表面上來說,如果個體能與更多性伴侶生孩子,牠的基因便能更廣泛繁殖。所以理論上,多情的基因不是應該很繁盛嗎?

但多數物種都沒有繁衍成這樣雜交的社會。頂多是「不忠」程度,有所差異。比如天堂鳥,雌性得自己照顧孩子,父親只會忙著播種,但三趾鷗則是忠實的一夫一妻制。

要解釋這點,我們必須回到雌雄根本的差異。

我們都知道要生成胚胎,需要精子與卵子結合,但這其實是不公平的開始,因為卵子比精子大

從食物儲存的角度,卵子貢獻遠大於精子。也就是說雌性一開始付出的犧牲就比較多。如果孩子死了,母親損失的資源會比父親來的多。因此雌性會更努力確保孩子活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動物是由雌性扶養小孩。雄性則更可能拋家棄子。如此便成了惡性循環,因為雌性一開始犧牲較多,在將來就只能別無選得繼續付出更多,以免資源白費。

書中稱這種狀況叫:誠實的卵子剝削的精子

而雌性動物為對抗這樣的剝削,發展出各種行為。最簡單的方式便是:拒絕交配。

比方說雌性動物會透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期,來剔除不可靠的花心追求者。或像某些一夫一妻制鳥類,會等到雄性築好巢後,才進行交配,確保能更大化地讓基因傳下去。

raw-image

以上例子都是自私基因的體現。這樣說來,難道我們就是基因的奴隸,只能為讓它們繁衍而活嗎?

道金斯不這麼認為。以人類來說,父母雙方在孩子身上的投資,是相對平衡的。這代表我們不單受基因影響,有其他因素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那究竟是甚麼打斷基因的鎖鏈呢?這就是下段落要談的主題:迷因。

raw-image

【打破基因的束縛:迷因

人類可以突破的關鍵,道金斯認為可總歸一個詞:文化

比如語言,就是標準文化演化的例子,與人種基因無關。另外從服裝樣式、飲食風格,乃至想法觀念,都可以看到明顯的文化演化痕跡。

人們生活方式受文化的影響,遠過於基因。

有鑑於生物演化有「基因」這個複製傳遞單位,道金斯便創造一個名詞來描述文化演化的「模仿」單位,稱之為「彌」。而它有個更為大家熟悉的翻譯:迷因

不管是旋律、觀念、宣傳語,都可以是迷因。如同基因般會從一個身體傳向另一個身體般;迷因則是從一個大腦傳遞至另一個大腦。

而道金斯認為,正是這樣的傳遞可以突破上述種種的基因束縛。

比如獨身主義,不管你從群體主義或是自私基因來解釋都說不通。因此這觀念可說是文化傳遞下的突變產物。當然這邊不是要說獨身好棒棒,而是想表達透過迷因,人類可以創造出不同於自私基因所在乎的行為。

raw-image

【總結】

來到總結時間。首先,我們提到群體論的自利觀點有根本性缺陷,而「自私」的基因可解決這樣的矛盾;在自私基因理論下,你我乃至各種生物,都是基因的生存機器,為讓它們繁衍而競爭著;近親相護、生養計畫和兩性戰爭等例子可說明自私基因的運作邏輯;最後,道金斯認為人類可以透過迷因,打破基因的枷鎖。

【後記】

對此書一直是知其名不知其祥。直到去年看《Sky Castle》時,因劇中的讀書會才一時興起入手。但購入後卻礙於其厚實,遲到今年才沉下心看。沒想到一讀就愛不釋手,是我近期讀得最享受的一本書。

道金斯在書中博引大量動物案例,並抽絲剝繭、細細敲推箇中理路,為讀者帶來豐碩的知識饗宴。工作後,這類較不「工具」的書看得較少。在讀此書時,彷彿又回到替代役時,那沉浸書海,不問利害的世界中。

我尤愛其中演化穩定策略(ESS)與各種動物行為基因運算的段落。內容之精彩,絕非這篇簡單小文可概括。相當推薦大家親自探訪書中的基因世界。

讀這本書要像讀科幻小說,因為我寫的時候就是希望它充滿想像力。

雖說乍讀會覺得有點此書有點基因決定論,但道金斯最後卻花不少篇幅,強調人有利他為善的可能。如他說的:

我們不能期待小孩子生下來就知道愛人,這是我們必須教他們才會的。

這邊放個昨天看到Billie Eilish為烏克蘭發聲的表演。

我很喜歡貝佐斯說得的: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我相信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希望這世界,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和平。

最後,願烏克蘭平安。希望將來回頭看這些文字,不會讓我失望。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6會員
275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30
你覺得自己很內向嗎?是否會羨慕那些外向、能輕鬆侃侃而談,並且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的「社交達人」呢?如果你有這些想法,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你會發現,「內向」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3/30
你覺得自己很內向嗎?是否會羨慕那些外向、能輕鬆侃侃而談,並且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的「社交達人」呢?如果你有這些想法,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你會發現,「內向」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們都是機器人的化身,暗地裡已被輸入某些程式,用來保養這些叫做「基因」的自私分子。 1.自私有什麼好處? 我們是人更是基因的載體,基因本能是要存活並傳遞下去(因為不這麼做的基因都已經消逝了),並進一步利用人類繁殖將基因不朽的複製、延續下去。 為了確保基因的存在,將我們打造成求生的機器,提供
Thumbnail
我們都是機器人的化身,暗地裡已被輸入某些程式,用來保養這些叫做「基因」的自私分子。 1.自私有什麼好處? 我們是人更是基因的載體,基因本能是要存活並傳遞下去(因為不這麼做的基因都已經消逝了),並進一步利用人類繁殖將基因不朽的複製、延續下去。 為了確保基因的存在,將我們打造成求生的機器,提供
Thumbnail
自我犧牲與自我中心都是「自私」,依照比例原則,先照顧自己同時也照顧他人,才是真正的無私。在悉地層面的能量是無我,因為,宇宙是一體;人給出什麼,也會得到什麼。
Thumbnail
自我犧牲與自我中心都是「自私」,依照比例原則,先照顧自己同時也照顧他人,才是真正的無私。在悉地層面的能量是無我,因為,宇宙是一體;人給出什麼,也會得到什麼。
Thumbnail
基因極端的自私,而動物只是基因操作的工具,動物個體中的基因會利用有條件的利他主義(Altrusim)來達成其極端自私的目的。
Thumbnail
基因極端的自私,而動物只是基因操作的工具,動物個體中的基因會利用有條件的利他主義(Altrusim)來達成其極端自私的目的。
Thumbnail
生物到底是自私利己還是無私利他呢?《自私的基因》對這個亙古疑問給出了答案:是自私的,但是以「基因」為單位。
Thumbnail
生物到底是自私利己還是無私利他呢?《自私的基因》對這個亙古疑問給出了答案:是自私的,但是以「基因」為單位。
Thumbnail
接下來進到第二部分:三~七章,作者談的是「性自主」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Thumbnail
接下來進到第二部分:三~七章,作者談的是「性自主」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