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星火的沙龍
31會員
162內容數
我在2017年開始記錄台灣政治社會現象,並陳述自己的觀點。這個專題是累積了2020之前,所有我寫過,判斷為具有參考性的文章;並且重新以符合現今(2020年6月)狀況改寫後而成。我期待這個專題的內容可以提供另一種理解台灣的脈絡。同時,贊助這個專題將會幫助我更專注於接下來的意識扭轉計劃,讓星火的光更亮。
台灣星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30
2016年後的國民黨,為了向中國討得「大一統」後的滿漢全席,爭先恐後傾中。而2019年的「台灣獨派」,則在蔡英文的帶領下,圍著國民黨離席後的「中華民國殘羹剩菜」,舔舐的津津有味。邊吃還邊不忘記為自己開脫:「我吃不是因為它香,而是為了打倒國民黨」。

2021/09/30
2016年後的國民黨,為了向中國討得「大一統」後的滿漢全席,爭先恐後傾中。而2019年的「台灣獨派」,則在蔡英文的帶領下,圍著國民黨離席後的「中華民國殘羹剩菜」,舔舐的津津有味。邊吃還邊不忘記為自己開脫:「我吃不是因為它香,而是為了打倒國民黨」。

2021/09/30
2019年11月17日,蔡英文全國暨台北競選總部成立。當時「經濟民主連合」和「地球公民基金會」兩個團體,從蔡英文競選總部附近的大樓窗口用擴音器、掛布條的方式,抗議民進黨遲遲不處理延宕多時的《礦業法》修法。

2021/09/30
2019年11月17日,蔡英文全國暨台北競選總部成立。當時「經濟民主連合」和「地球公民基金會」兩個團體,從蔡英文競選總部附近的大樓窗口用擴音器、掛布條的方式,抗議民進黨遲遲不處理延宕多時的《礦業法》修法。

2021/09/30
我個人並不覺得韓國瑜不好,他只是不適合當台灣總統,連想都不適合。又有人在留言區嗆我為何不批評韓國瑜。這質疑背後的心態對我來說很有趣。有趣在明明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為什麼很少人願意接受。我只好分享一下。這應該會是我唯一一次以韓國瑜為題。

2021/09/30
我個人並不覺得韓國瑜不好,他只是不適合當台灣總統,連想都不適合。又有人在留言區嗆我為何不批評韓國瑜。這質疑背後的心態對我來說很有趣。有趣在明明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為什麼很少人願意接受。我只好分享一下。這應該會是我唯一一次以韓國瑜為題。

你可能也想看
















2016年蔡英文以點亮台灣為口號當選總統,但2020年她要連任時說:現在是黑暗時刻。」隨著參選登記即將截止,2020總統及立委選舉正式登場。而台灣現今的政治氛圍,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趣事。

2016年蔡英文以點亮台灣為口號當選總統,但2020年她要連任時說:現在是黑暗時刻。」隨著參選登記即將截止,2020總統及立委選舉正式登場。而台灣現今的政治氛圍,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件趣事。

2020的總統大選,是一場流於形式的墮落選舉。民主制度原本是用來制衡權力者的。但在2019年的台灣人,交出了決定台灣未來的權力,不管怎麼投,你選的只能是「中華」。交出了是非判斷的能力。交出了標準一致的素養。交出了主權在民的精神。人民把自己變成了權力者牌桌上的籌碼。任由政治分贓。

2020的總統大選,是一場流於形式的墮落選舉。民主制度原本是用來制衡權力者的。但在2019年的台灣人,交出了決定台灣未來的權力,不管怎麼投,你選的只能是「中華」。交出了是非判斷的能力。交出了標準一致的素養。交出了主權在民的精神。人民把自己變成了權力者牌桌上的籌碼。任由政治分贓。

一直不斷地有網友留言要我說出一個「可以投的人」。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大部份台灣人都有這種焦慮。但很抱歉,當有人明知所有選擇都很差,還是要勉強自己找一支大腿來抱才會安心。我雖不認同,但會尊重,那是個人自由。但我會請他自己去選,不要來問我。因為我不需要。

一直不斷地有網友留言要我說出一個「可以投的人」。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大部份台灣人都有這種焦慮。但很抱歉,當有人明知所有選擇都很差,還是要勉強自己找一支大腿來抱才會安心。我雖不認同,但會尊重,那是個人自由。但我會請他自己去選,不要來問我。因為我不需要。

你有亡國感嗎?我沒有。最近常常聽到、或看到這三個字。我個人判斷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真的很多人陷入對國家未來的焦慮;第二是有人刻意想要利用、並強化這種焦慮。「亡國感」這個詞帶有一股絶望的味道,反應的是無計可施、無力回天、無可依賴的失落感。

你有亡國感嗎?我沒有。最近常常聽到、或看到這三個字。我個人判斷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真的很多人陷入對國家未來的焦慮;第二是有人刻意想要利用、並強化這種焦慮。「亡國感」這個詞帶有一股絶望的味道,反應的是無計可施、無力回天、無可依賴的失落感。

2019年4月9日蘋果日報:否認蔡英文盼「現任優先」 民進黨:媒體報導勿不實放話。不實報導...(嗎)?蔡總統昨天記者會全場所講的就在傳達:『現任優先你們應該要懂,不要我來明說。』這意思不是嗎?

2019年4月9日蘋果日報:否認蔡英文盼「現任優先」 民進黨:媒體報導勿不實放話。不實報導...(嗎)?蔡總統昨天記者會全場所講的就在傳達:『現任優先你們應該要懂,不要我來明說。』這意思不是嗎?

「不選蔡英文,那有誰可以選?」
因為一直陸續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分享一點個人看法。
答案是『沒有』。我說沒有不是真的沒有人選,而是沒有人會想表態。現在包含了問這個問題的人,都還在無所適從中,被風向帶著走。隔年初的總統大選,台灣人陷入兩難困局和亡國感的愚弄,就由此時開始佈置。

「不選蔡英文,那有誰可以選?」
因為一直陸續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分享一點個人看法。
答案是『沒有』。我說沒有不是真的沒有人選,而是沒有人會想表態。現在包含了問這個問題的人,都還在無所適從中,被風向帶著走。隔年初的總統大選,台灣人陷入兩難困局和亡國感的愚弄,就由此時開始佈置。

總統大選將近,而每到選舉前,總是看見各種選舉文章、資訊充斥版面。新聞總是告訴閱聽人候選人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在不論真實性的狀況下,這些選舉謀略的背後,所表達的意義為何?又將如何影響選民?

總統大選將近,而每到選舉前,總是看見各種選舉文章、資訊充斥版面。新聞總是告訴閱聽人候選人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在不論真實性的狀況下,這些選舉謀略的背後,所表達的意義為何?又將如何影響選民?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第15屆總統大選,同時也是第7次民選總統的日子,隨著選舉的時間越來越近,台灣社會從媒體到人民、網軍到遊行;對於三位候選人的支持與反對明顯越演越烈,生活中充斥著候選人及其政黨彼此針鋒相對、互別苗頭、明槍暗箭的資訊。
說實話,民眾很難不被影響的,尤其是30歲左右的我們,一群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第15屆總統大選,同時也是第7次民選總統的日子,隨著選舉的時間越來越近,台灣社會從媒體到人民、網軍到遊行;對於三位候選人的支持與反對明顯越演越烈,生活中充斥著候選人及其政黨彼此針鋒相對、互別苗頭、明槍暗箭的資訊。
說實話,民眾很難不被影響的,尤其是30歲左右的我們,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