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圖書館時光」系列之一: 要你管,我就是要這樣子去讀自己喜歡的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從小就用跟別人不一樣的方式閱讀:國中時去圖書館為了金庸小說,五專時去圖書館為了村上春樹,夜二技去圖書館為了遠流出的各種電影書籍……

撰文.攝影=重點就在括號裡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7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最想讀的是......)

圖書館的書跟書店裡的書是不一樣的,它們已經身經百戰,光是看書的外觀就有故事,不知道上次捧著它們的是什麼樣的人。

圖書館的書跟書店裡的書是不一樣的,它們已經身經百戰,光是看書的外觀就有故事,不知道上次捧著它們的是什麼樣的人。

身為從小就住在新莊的居民,不知是不是當時九年一貫的教育政策,我讀小學的時候,學校很流行一種叫「小秀才」的借書體制。只要在教室後頭的書櫃借書,向老師登記,滿十本就能獲得上頭印著「小秀才」的獎狀,二十本是「小舉人」,三十本是「小進士」。長大再想,這樣的借書制度,應該是因為小學生很少去學校的圖書館,才讓教室後頭的書櫃成為學生閱讀課外書的重要管道。

家長捐贈的新書、圖書館丟出來的舊書,有時還有很溫柔的老師添購國字旁邊會標示注音的童書,在各方努力之下,小學教室後頭的書櫃總是滿的。下午四點正課結束,學校讓雙薪家長的鑰匙兒童們留在學校寫作業(寫完就可以去打躲避球),直到五點半這之間的自習時間,我總會蹲在教室後頭的書櫃前,看看有沒有什麼寶可以拿來讀。

小時侯覺得很高的班級牌,如今已是舉起手機就能與它平行的高度了(《威利在哪裡?》就是在這間教室看的,記得是因為我超生氣)。

小時侯覺得很高的班級牌,如今已是舉起手機就能與它平行的高度了(《威利在哪裡?》就是在這間教室看的,記得是因為我超生氣)。

以我喜歡的方式,讀我喜歡的書

當時已經絕版、很破爛的《漢聲小百科》系列,一整套擺出來很有氣勢的《老夫子》漫畫大全集,莫名其妙被自私的同學把紅白條紋襯衫的男孩圈起來的《威利在哪裡?》(用的還是他媽的原子筆!),淡水紅樹林裡的螃蟹知識,居禮夫人偉人自傳,都是在那短短的一個半小時裡讀完的。不過老師往往已經去陪其他同學打躲避球了,所以我一本也沒有跟老師登記。

那時,看著旁邊的同學拿到小秀才、小舉人的獎狀(三十本可能太困難,從沒人當過小進士),說不在乎,一定是騙人的。太奇怪了,明明我也有做的事,為什麼他有獎賞,我卻什麼都沒有,明明我也有看啊!而且,為何非得要向大人表現出「你看你看,我超認真的在做這件事喔~」這種像是小狗咬著飛盤向主人討摸的感覺。要你管,我就是要這樣子去讀自己喜歡的書。

現在回想,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身處體制外頭──總是在跟別人做不一樣的事情。

看到當時蓋的到期章,不免有點懷念──這是你唯一可以在書身上留下的痕跡。

看到當時蓋的到期章,不免有點懷念──這是你唯一可以在書身上留下的痕跡。

閱讀帶我走入體制外頭的聖地

國中時去圖書館是為了金庸小說,五專時去圖書館是為了村上春樹,夜二技時去圖書館是為了遠流出的各種電影書籍,當兵時偶爾會去「連江縣東引鄉圖書館」,因為那裡有一套舊版《怪醫黑傑克》,這些相隔不過幾年的圖書館歷程,串起後竟成了我的圖書館回憶。

而這些回憶裡,我幾乎沒有認真讀過課業上的書(所以成績很爛),就算是考前跟同學相約去圖書館抱佛腳,我也總是半途離開那只在期中考和期末考才一位難求的閱覽室,溜去別的樓層讀課外書。

如果說,一本書是一個世界,那圖書館就存載了成千上萬個世界。不像蹲在書店角落翻書總給人一種罪惡感(畢竟你看的可是他們要賣錢的商品),進入圖書館不用花錢,不用門票,只要架上有的書,隨時都可以順手拿來讀。雖然有小小潔癖的我,心裡總是有點抵抗,會忍不住想像有什麼樣的奇人碰過這本書的糾結畫面(即使圖書館有消毒設備,還是感覺有點那個……),然而久了之後,好像也不在意了。

因為這是閱讀最划算的方式(唯一的花費就是交通費)。透過閱讀,可以在文字裡想像出影劇再怎麼努力都拍不出來的完美細節──如同《駭客任務》的母體,在圖書館裡我可以連接上回到二十一世紀美好世界的電源線,在那個世界裡,你可以不用當救世主,那裡就是體制外頭的聖地。我想,當年蹲在小學教室書櫃前的小學生,即使身子抽高了,還是想逃回那個書裡的世界。

花半年時間挑戰日本百大推理小說

退伍後大約有半年的時間,陷入不知能做什麼的狀態,我一直待在圖書館。我將日本《週刊文春》在2012 年做的「百大推理小說」的票選名單印下來,發奮要把上面的推理名著讀完。新莊有兩間較大的圖書館,一間位於靠近三重萬華的上新莊,一間位於桃園迴龍的下新莊,我兩間圖書館來回跑,如果這間沒有就去另外一間,如果兩間都沒有,就麻煩圖書館員調書,我再去拿,或者直接在那裡用很快的速度讀完。

《返回川殉情》(台灣版收錄在獨步出版的《花葬》)、非常可愛的《大誘拐》、寫法相當有趣的《11 張撲克牌》與《失控的玩具》、異常吸引人的變態故事《人間椅子》與《孤島之鬼》、刻劃日本警察悲喜《半自白》與《第三時效》,還有我個人很喜歡的敘述性詭計《櫻樹抽芽時,想你》、《死了七次的男人》與《殺戮之病》,這些小說都是在新莊那兩間圖書館裡讀完的──雖然找到第一份工作時,我還沒能把那浩大的推理書單讀完。

只是這一次,我有時必須告訴櫃台我在看什麼書,但是已經沒有人會發獎狀給我了。

文章裡沒有提到,但我覺得也很值得一讀的《活屍之死》。讀完大概會覺得《屍人莊殺人事件》真的沒什麼。

文章裡沒有提到,但我覺得也很值得一讀的《活屍之死》。讀完大概會覺得《屍人莊殺人事件》真的沒什麼。


raw-image

作者介紹:重點就在括號裡

時常對著影劇碎碎唸( 有時還有音樂),座右銘為村上春樹的「只要十個人中有一個人成為常客,生意就能做起來」,現經營Facebook 粉絲專頁「重點就在括號裡」。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 年6 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新北市文化》季刊官方網站

加入官方臉書粉絲團「讀新北 Reading Life」好文與活動訊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北市文化季刊的沙龍
91會員
111內容數
2025/02/06
汐止不僅是迅速集聚島內移民與城市化的縮影,小城歷史猶如《百年孤寂》中魔幻寫實篇章,承載政權更迭、產業變遷與家族興衰的交織記憶。一幢幢百年古厝,如同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成為歲月的見證,繁華與衰落交錯成詩,故事如煙霧般飄散,卻又透過一次次水患,深深嵌入每一寸泥土中,訴說著隱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瑰麗與夢想。
Thumbnail
2025/02/06
汐止不僅是迅速集聚島內移民與城市化的縮影,小城歷史猶如《百年孤寂》中魔幻寫實篇章,承載政權更迭、產業變遷與家族興衰的交織記憶。一幢幢百年古厝,如同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成為歲月的見證,繁華與衰落交錯成詩,故事如煙霧般飄散,卻又透過一次次水患,深深嵌入每一寸泥土中,訴說著隱藏在時間縫隙中的瑰麗與夢想。
Thumbnail
2024/11/07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社區,是臺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居住人口不到50人,近年卻因土地開發案議題,意外闖入大眾視野。憑著獨特的人文底蘊、漁港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刺激觀光人潮前來朝聖,也吸引更多文史工作者匯聚於此,帶領在地居民與外地人從日常中欣賞不一樣的漁村文化。
Thumbnail
2024/11/07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社區,是臺灣最東邊的小漁村,居住人口不到50人,近年卻因土地開發案議題,意外闖入大眾視野。憑著獨特的人文底蘊、漁港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刺激觀光人潮前來朝聖,也吸引更多文史工作者匯聚於此,帶領在地居民與外地人從日常中欣賞不一樣的漁村文化。
Thumbnail
2024/08/12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2024/08/12
在淡水,有一群二度就業的媽媽們,走出家庭,導覽「淡水女路」,講述六個時代女性在淡水發光發熱的歷程。由李琪創辦的旅學堂,將旅行和女性歷史結合,陪伴在地的二度就業婦女,建立信心並與社會重新接軌,成為在地的導覽合作夥伴,創造了美麗的人文風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1/26日在信義路整棟的金石堂書店打烊了,愛書人少了一個可以逛書店的地方,城市也少了一個美好的風景。 總覺得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會是多麼寂寞啊!在台灣,跟朋友邀約碰面總會選在書店,到國外旅行,即便看不懂那個國家的文字,也會到當地書店逛逛,一個國家出版的書,不只代表著他們的文化,更是那個民族的精神文
Thumbnail
11/26日在信義路整棟的金石堂書店打烊了,愛書人少了一個可以逛書店的地方,城市也少了一個美好的風景。 總覺得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會是多麼寂寞啊!在台灣,跟朋友邀約碰面總會選在書店,到國外旅行,即便看不懂那個國家的文字,也會到當地書店逛逛,一個國家出版的書,不只代表著他們的文化,更是那個民族的精神文
Thumbnail
 最近這些年,不管到圖書館或書店,看到滿坑滿谷印刷精美內容豐富生動,種類繁多的兒童圖物,內心總是充滿許多複雜的情緒,一方面是羨慕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多精彩的書可以看,可是另一方面又很感慨現在的孩子因為影音聲光娛樂太多,很容易失去了安安靜靜進入閱讀世界的機會。我的童年時代沒有電玩,沒有什麼才藝班補習班,也
Thumbnail
 最近這些年,不管到圖書館或書店,看到滿坑滿谷印刷精美內容豐富生動,種類繁多的兒童圖物,內心總是充滿許多複雜的情緒,一方面是羨慕現在的孩子有這麼多精彩的書可以看,可是另一方面又很感慨現在的孩子因為影音聲光娛樂太多,很容易失去了安安靜靜進入閱讀世界的機會。我的童年時代沒有電玩,沒有什麼才藝班補習班,也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一本書,叫作《屋頂上的哲學家》。那時我們家住在萬華的一間小公寓,二樓有個類似小閣樓的地方,我常常一個人待在那裡,一面看書一面望著外面,覺得自己就像屋頂上的哲學家一樣,那份滿足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天天跟同學借書看 我很小就喜歡閱讀,一方面我是家裡的老么,哥哥很皮,跟姊姊也玩不起來,
Thumbnail
摳隆,摳隆,咻⋯⋯。 就是現在! 站在櫃檯旁邊的雜誌書架前,一直心不在焉地瀏覽著的我,內心雀躍卻若無其事地走向旁邊的小推車,今天的探索開始了,細看車上剛被歸還的書籍們,試圖找到一位令我心動的對象。
Thumbnail
摳隆,摳隆,咻⋯⋯。 就是現在! 站在櫃檯旁邊的雜誌書架前,一直心不在焉地瀏覽著的我,內心雀躍卻若無其事地走向旁邊的小推車,今天的探索開始了,細看車上剛被歸還的書籍們,試圖找到一位令我心動的對象。
Thumbnail
無書可讀,難過;有書不讀,罪過。 讀書,是我的喜好,多讀書,多讀好書,更是我的愛好。 學生時期,為了買一本心儀已久的好書,省吃儉用。 若真買不起,就去圖書館,書店,二手書攤,看免費書。 在書店看一手免費書,很快樂。只是,看一手免費書,得練好腿力。因為免錢,沒椅可坐,請慢慢看,也請慢慢站。
Thumbnail
無書可讀,難過;有書不讀,罪過。 讀書,是我的喜好,多讀書,多讀好書,更是我的愛好。 學生時期,為了買一本心儀已久的好書,省吃儉用。 若真買不起,就去圖書館,書店,二手書攤,看免費書。 在書店看一手免費書,很快樂。只是,看一手免費書,得練好腿力。因為免錢,沒椅可坐,請慢慢看,也請慢慢站。
Thumbnail
只要啟程,就有發現;意料之外,才是人生       
Thumbnail
只要啟程,就有發現;意料之外,才是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