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昔年京都二三事 |2 櫻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昔年京都二三事 #2 櫻花〉
五月開學,四月提早到那邊熟悉環境——對於在日本生活的時候來說,分明的四季是常態,而春天的櫻花季也像是最理所當然的景色一樣,恰好貫穿了我一整年在京都的生活。
始於盛開,結於未放之時。
說起來,那是我第一次「賞花」。
我是個很懶惰的人,也不是一個會為了各地景致到處亂跑的人;在台灣,我是非常標準的「台北俗」,人生坐火車的次數一隻手就能數出來,也從來沒有想要和歷任女友跑來跑去的習慣。
我喜歡大自然,但沒有想要特別、專程去親近大自然,而對一個生長在南港的城市小孩來說,台灣的各種花季自然是遠離鋼筋水泥的。
但京都不同、日本不同。
這裡的櫻花多得嚇人,美得可怕,像是布滿了京都的所有幹道,像是會在每條小巷水灣盛開於淺淺的河流聲。
在哲學之道賞櫻的時候其實沒有多少情趣可言,只覺得觀光客ㄊㄇㄉ有夠多,只覺得身邊似乎都是滿滿的疏離感——我一直都不喜歡人潮洶湧的地方,而京都那種匯集了全世界的能量爆發出來實在是會讓人感到頭疼,即使走在「哲學之道」,實際上卻沒有半點謬思可言,只有觀光客們,也包括我。
但在蹴上鐵道的體驗截然不同。
在留學那一年經歷了不少難忘的景象,夏季時的祭典、夏季時的花火大會、詩仙堂的豔絕紅楓、被大雪覆蓋的京都——可第一次衝擊到我的,是在蹴上鐵道那沿途盛開的櫻花。
那是「打破次元壁」的美。
我知道蹴上鐵道或許在日本各地的賞櫻景點來說或許也排不上前十名,但那時候還是個日本菜逼八的我著實被那難以想像的景色震懾到了。
花瓣在飛舞。
櫻花怒放於鐵道沿線,給人一種綿延不絕的錯覺,視線在那瞬間被粉色徹底填滿,即使是京都的藍天也只能成為背景。
這樣的景象我在二次元的世界裡看過非常多次,拜日本人的美學和習慣所賜,在特定場景之下櫻花總是該盛開的,而花瓣總是該飛舞到鏡頭前面的;可真實目睹這個畫面的時候才知道這樣的景象竟然無須任何後製、也能夠直接提供超出想像的美。
蹴上鐵道自然也是有觀光客的,而且停下來拍照的人並不算少數,只是或許拜身高之賜、拜蹴上鐵道地勢向下之賜,那時候的我很順利地將整片景色清楚地盡收眼底。
---
白川之櫻
雖然名勝景點冠絕天下,光是京都市區就可以御朱印巡禮到死,但每個在這裡曾經生活過的人終究還是會選出屬於他自己的「京都」。
對我來說白川絕對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儘管這裡景色稱不上狀絕,儘管這裡比起花見小路也沒有那麼「京都」,但我就是喜歡這裡。
白川的靜謐幾乎是不可思議的,僅僅只是相隔一條街,甚至那條街上也不過兩三棟房的寬度,但偏偏這裡就有如另一個世界一樣,隔絕了大部分的觀光客。
這裡並沒有想要嘲弄京都觀光人數過甚之事,但我確實挺常感慨南邊的花見小路人潮鼎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不曾停歇,而白川這裡卻只有在學生畢業花季之時才會在小橋流水上有幾位前來拍照的大學生們。
想要把這樣的地方介紹給人知道,但又討厭隨之而來的人潮;這種矛盾的心理大概這輩子永遠也拿不掉吧。
喜歡白川沿岸的DOnG,喜歡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沒多少觀光客的石子路,喜歡那邊巷子裡面偶爾冒出來一間評分高到讓人只能跪著吃的老店,喜歡那裡明明是開放的卻總是能讓人心情平靜。
那裡當然是開著櫻花的。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始終還是在離開京都之前看見的、未放的那一株。
那裡有淺淺的河,有慵懶的暖陽,還有白川獨有的疏離感。

日常之櫻
首先要感謝日本人的強迫症還有對櫻花的喜愛,其次要感謝京都對於市容的很多堅持。對於日本街景的櫻花大概只能用幾個簡單暴力的詞彙來形容——目光所及,俯拾即是。
雖然我不確定日本大多數人都害怕的花粉症有多少是因為櫻花造成的,但那種非常日常性的、自然融進生活中的櫻花數量真的讓人很舒服;尤其京都本身規劃方正之故,在一橫一豎劃分出的街區怎麼走都有櫻花。
剛來時的驚艷到最後只剩下習慣,即使漂亮依舊。
說不清楚什麼時候對於這個景色感到理所當然了,但就是一種很強烈的:對,在日常生活裡面有櫻花實在是再自然不過。
或許是走在祇園街頭的時候,或許是走在從地鐵回家的路上,或許是喝了點酒在外面待到有點晚,在木屋町通隨著那緩緩的小河垂放的櫻花。
可惜最後回台太早,看不到第二年的盛開。
又可惜如今現況,不知道下次回京都又是何時,那時櫻花是否早已開放。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2會員
345內容數
記錄吃過的,記錄看過的,記錄去過的。 食記遊記雜記閱讀心得之外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異色情慾小說以及輕小說創作,雖然字數很多廢話很多但我想是個不太無聊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冷菸沒有賴打 的其他內容
讀取當年記憶之後寫出來的東西,先寫寫在日本吃便當的故事吧。
讀取當年記憶之後寫出來的東西,先寫寫在日本吃便當的故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作者在日本東京賞櫻的經歷。描述了所到的東京的櫻花景點、賞櫻時間及賞櫻的體驗。
Thumbnail
舊京春線不營運後改成了林道公園,4月份來可以看到兩排開滿櫻花,形成一片櫻花隧道。這裡觀光客很少,可以靜靜的賞花慢慢的拍。走累了兩旁的小巷子有各種特色咖啡廳,隨意挑一間進去都不會踩雷。
Thumbnail
到過幾個日本的城巿,最愛的還是京都。 幸運的我,疫情後首次回來我思思念念的京都。 五天的行程,走馬看花的重遊舊地。新的地方不夠時間去,舊的也沒能全部重遊。每次不管留在京都多待,都是有著不夠,很想很快便能再次回來。
Thumbnail
探訪金沢,雨中漫步兼六園和金沢城公園,感受不同的日式風情。它不同於京都的古色古香,是有點近代感的日式風格,每個景點的庭園造景都獨具匠心。在站內的咖啡廳稍作休息吃早餐,雨中漫步沒有想像的詩情畫意,有著莫名的親切感。今天的兩個景點,櫻花也是開得燦爛,搭上庭園的造景,真的很有日本的風情。
Thumbnail
前言 還記得幾年前,我偶然看到一張日本旅遊宣傳海報。海報的封面照片中,是一片盛開的粉紅櫻花林,一條綠色的登山纜車穿梭其中,山頂上有一尊白色的觀音雕像。這幅美不勝收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心中燃起了想要親眼一睹這景色的渴望。 於是,我開始努力找尋照片中的景點。經過一番搜尋,終於找到這照片是在宮城縣的
Thumbnail
四月的京都,春回大地,復甦的豈止是櫻花;雖然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名勝裡一時百花齊放,繽紛的像萬花筒似的,為京都憑添了無數綺麗色彩。 而京都的美,也美在層次豐饒的文化裡。 就如作家唐諾,為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 - 京都三部曲》所寫的序文中,這麼生動的描繪著: 「一千兩百年的悠悠時光,京都於
Thumbnail
傳統賞櫻名所人潮過多? 伏見地區成新賞櫻勝地 京都的櫻花季節向來是日本最受期待的時刻之一。隨著賞櫻熱潮不斷上升,傳統的賞櫻勝地已經承載過多的遊客,觀光品質已經超負荷。如果你渴望在更寧靜的環境中體驗賞櫻之美,京都還有一些新興人氣景點,它們同樣能夠提供令人難忘的櫻花體驗。伏見十石舟和相遇橋正是這樣的兩
Thumbnail
這是作者在日本岡山津山城賞櫻遊的遊記,介紹了沿途的景點和美食,以及對當地純樸風情的感受。文章中包含了對櫻花的讚美和推薦。
Thumbnail
這一趟日本的京阪賞楓之旅來到第三天,一樣是早早出門,為避免清水寺的大批人潮湧進,我們選擇包車直達清水寺。七點前就抵達清水寺,看著寺院周圍的漸層楓紅和遠方漸亮的晨曦,挺好的。 由於這回是二訪清水寺,就不對其歷史緣由多所著墨,專心當一個賞楓客。但如果是第一次前往或對日本歷史有興趣的,看這建築古蹟還是會
Thumbnail
出了車站後找遍車站周圍的店家,終於找到我想找的明信片,付錢購買完,想說來了都來了,那就順道走一圈櫻花祭吧!!放眼望過去沿著河道整排的櫻花深不見底,歡笑聲盼隨的叫賣聲此起彼落互不相讓,我想這是每一個觀光景點都一定會有的特色,只要有人潮就會有小販,販售著各式各樣的農產品與地方特色小點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作者在日本東京賞櫻的經歷。描述了所到的東京的櫻花景點、賞櫻時間及賞櫻的體驗。
Thumbnail
舊京春線不營運後改成了林道公園,4月份來可以看到兩排開滿櫻花,形成一片櫻花隧道。這裡觀光客很少,可以靜靜的賞花慢慢的拍。走累了兩旁的小巷子有各種特色咖啡廳,隨意挑一間進去都不會踩雷。
Thumbnail
到過幾個日本的城巿,最愛的還是京都。 幸運的我,疫情後首次回來我思思念念的京都。 五天的行程,走馬看花的重遊舊地。新的地方不夠時間去,舊的也沒能全部重遊。每次不管留在京都多待,都是有著不夠,很想很快便能再次回來。
Thumbnail
探訪金沢,雨中漫步兼六園和金沢城公園,感受不同的日式風情。它不同於京都的古色古香,是有點近代感的日式風格,每個景點的庭園造景都獨具匠心。在站內的咖啡廳稍作休息吃早餐,雨中漫步沒有想像的詩情畫意,有著莫名的親切感。今天的兩個景點,櫻花也是開得燦爛,搭上庭園的造景,真的很有日本的風情。
Thumbnail
前言 還記得幾年前,我偶然看到一張日本旅遊宣傳海報。海報的封面照片中,是一片盛開的粉紅櫻花林,一條綠色的登山纜車穿梭其中,山頂上有一尊白色的觀音雕像。這幅美不勝收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心中燃起了想要親眼一睹這景色的渴望。 於是,我開始努力找尋照片中的景點。經過一番搜尋,終於找到這照片是在宮城縣的
Thumbnail
四月的京都,春回大地,復甦的豈止是櫻花;雖然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名勝裡一時百花齊放,繽紛的像萬花筒似的,為京都憑添了無數綺麗色彩。 而京都的美,也美在層次豐饒的文化裡。 就如作家唐諾,為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 - 京都三部曲》所寫的序文中,這麼生動的描繪著: 「一千兩百年的悠悠時光,京都於
Thumbnail
傳統賞櫻名所人潮過多? 伏見地區成新賞櫻勝地 京都的櫻花季節向來是日本最受期待的時刻之一。隨著賞櫻熱潮不斷上升,傳統的賞櫻勝地已經承載過多的遊客,觀光品質已經超負荷。如果你渴望在更寧靜的環境中體驗賞櫻之美,京都還有一些新興人氣景點,它們同樣能夠提供令人難忘的櫻花體驗。伏見十石舟和相遇橋正是這樣的兩
Thumbnail
這是作者在日本岡山津山城賞櫻遊的遊記,介紹了沿途的景點和美食,以及對當地純樸風情的感受。文章中包含了對櫻花的讚美和推薦。
Thumbnail
這一趟日本的京阪賞楓之旅來到第三天,一樣是早早出門,為避免清水寺的大批人潮湧進,我們選擇包車直達清水寺。七點前就抵達清水寺,看著寺院周圍的漸層楓紅和遠方漸亮的晨曦,挺好的。 由於這回是二訪清水寺,就不對其歷史緣由多所著墨,專心當一個賞楓客。但如果是第一次前往或對日本歷史有興趣的,看這建築古蹟還是會
Thumbnail
出了車站後找遍車站周圍的店家,終於找到我想找的明信片,付錢購買完,想說來了都來了,那就順道走一圈櫻花祭吧!!放眼望過去沿著河道整排的櫻花深不見底,歡笑聲盼隨的叫賣聲此起彼落互不相讓,我想這是每一個觀光景點都一定會有的特色,只要有人潮就會有小販,販售著各式各樣的農產品與地方特色小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