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閱讀、思辨、表達課程專區:聊聊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和夥伴們一起開發跨領域閱讀、思辨、表達課程到現在至少三年了,這當中除了將此概念融入課內範文教學外,也以不同形式開成選修課,更試著結合彈性課程及班級經營。

很多人問我,究竟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讓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堅持繼續嘗試這類型的課程?

一直以來都覺得,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思辨及表達已經是現代人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而這些課程往往都在教室裡面完成,但我們都期許學生在走出校園之後,必須要能將所學與社會連結。

因此,我希望能嘗試拓寬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教學的界線,將此與學生生活的地方做結合。因此,不只希望學生在教室上課,更進一步希望帶學生走出教室,透過「社區議題思辨」相關課程,拓展他們對於這片土地的理解與關懷。

在「社區議題思辨」之前: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課程的幾點思考

閱讀、思辨及表達能力相關概念,其實相當模糊且空泛,我一直在思索,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教學,在教學上,到底算「幾件」事情?一般在教學上,我們總把它當成「一件事」,在課堂上發下文章讓學生閱讀,接著發下學習單,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思索,最後收學習單,或是作文來批閱。

但據過去的教學經驗,這樣幾次練習下來,發現許多學生仍然無法掌握文本,在文本掌握度不高的情況下,表達書寫自然也就不夠到位,慢慢的就會失去信心,甚至從閱讀、思辨及寫作的課堂上逃走。

有鑑於此,經過這幾年的思索與嘗試,發現閱讀、思辨及表達課程,必須建構出一個模組,且須採用點、線到面的設計,才能讓學生透過教師的引導,逐步習得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的能力。

關於點、線到面的課程設計,主要是透過一系列帶狀的課程,先從單一文本閱讀的策略、多重文本閱讀策略、思辨步驟及策略、表達邏輯訓練等方面進行,接著,才進行閱讀及表達的練習、思辨及表達的練習或是閱讀及思辨的練習,最後才設計完整的方案,結合閱讀素材、議題思辨、口語及書面表達,進行完整的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課程。

有了以上各單元的訓練後,「社區議題思辨」課程屬於較完整的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課程,在實施該單元課程之前,學生已分別對於閱讀策略、資料整理與摘要、思辨練習等課程有相當程度的能力。即便如此,在此單元課程的引導上,仍扣合這些策略,讓學生對於跨領域閱讀、思辨及表達的學習模組掌握度能更高。

從「認識地方」到「解決問題」

因為大學雙主修地理學系及國文學系畢業,雖然畢業後主要任教國文,但認為地理教育中,所要帶領學生認識家鄉、關懷土地的目標相當重要且具有價值,因此,在跨領域閱讀、思辨、表達課程模組的建構與課程實施過程中,就試著從與學生貼近,且在社會上正在發生或持續發生的議題出發,尋找相關閱讀素材,讓學生除了提升閱讀、思辨能力之外,也能藉由對生活中的議題的了解,提升獨立思考、價值判斷等重要的能力,以達成新課綱的重要目標。

此外,除了讓學生在教室裡面閱讀、思辨貼近生活情境及社會時事的議題外,我也試著結合地理學科「實察」的部分,或是結合文學的「走讀」設計。蒐集相關資料後發現,目前許多實察活動,或者走讀課程,多以讓學生「認識地方」為主。

但我認為,如果針對一個地方只有「認識與了解」實在太可惜,應該要讓學生對於這個地方相關的議題有所「思辨」及「省思」。因此才試著結合「實察」與「閱讀、思辨、表達模組」,開發出「社區議題思辨」課程,期許學生不只「了解與認識」地方,更可以思索該地方的發展歷程、試著思索未來發展方向外,再從相關資料的判讀與實察的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此更能符合課綱中所欲達成的課程目標,

跨領域的實踐:社會科探究與實作的嘗試

我認為跨領域閱讀、思辨、表達的課程設計,主要以培養學生「素養及能力」為主,也期待學生能具備這些能力,來面對未來的社會,而生活情境、社會議題基本上都是「跨領域」的議題,因此在課程設計方面,應該要以更上位的概念來思考。

閱讀、思辨,表達能力是各種學科的基礎,因此,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都可以此模組為核心架構,各自開發或透過共備,針對有趣的時事議題、生活情境,開創出不同主題的課程,讓學生能藉由體驗學習圈的實踐,習得跨領域閱讀、思辨、表達的能力。

從「蟾蜍山」到「馬崗漁村」

過去幾年的「社區議題思辨」課程曾以大安區公館蟾蜍山聚落及新北貢寮馬崗漁村為實察範圍,結合與議題相關的公務文書、學者評論、新聞報導、地方誌等相關閱讀文本,以「繁榮→衰落→危機→搶救→現況→未來」為關注脈絡,試著建構出「社區議題思辨」的教學及學習的模組。

夜深了,先記下一些關於開發「跨領域閱讀、思辨、表達課程」的起心動念及一些想法,詳細的課程內容及教學經驗,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H的沙龍
260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JL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現在的時代,教學早已不是只有學校老師才能進行的事了,凡具有相關專業,幾乎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課程或教學模式。
Thumbnail
在現在的時代,教學早已不是只有學校老師才能進行的事了,凡具有相關專業,幾乎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課程或教學模式。
Thumbnail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課綱的新措施, 老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寫」,是現場相當苦惱的課題。 本文希望透過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三大能力的區別, 幫助大家更有系統地思考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與「學」。
Thumbnail
學習歷程檔案是108課綱的新措施, 老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寫」,是現場相當苦惱的課題。 本文希望透過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三大能力的區別, 幫助大家更有系統地思考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與「學」。
Thumbnail
概念為本的課程中,親身經歷整個「概念探索、通則形成、遷移應用」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設計的引導問題會導引思考的方向,由學生自己探索概念的界線與面向,產出微觀概念(元素)或特性;再從歸納這些元素、特性的過程中,對「學習能力」這個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
Thumbnail
概念為本的課程中,親身經歷整個「概念探索、通則形成、遷移應用」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設計的引導問題會導引思考的方向,由學生自己探索概念的界線與面向,產出微觀概念(元素)或特性;再從歸納這些元素、特性的過程中,對「學習能力」這個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Thumbnail
11/03(日)到高師大參與雙閱讀素養研討會,聽了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對雙閱讀素養也有了一些啟發,在這邊記錄筆記&反思~ 【讀寫素養到新素養 陳明蕾教授】 【兩篇論文發表之反思筆記】
Thumbnail
11/03(日)到高師大參與雙閱讀素養研討會,聽了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對雙閱讀素養也有了一些啟發,在這邊記錄筆記&反思~ 【讀寫素養到新素養 陳明蕾教授】 【兩篇論文發表之反思筆記】
Thumbnail
109學年度西松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09學年度西松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新課綱的國文課一周只有四節,如果學生願意,勉強會有第五節輔導課,然而,因為輔導課是市場機制,學生自由選擇,因此,不能將其納入上正課來考量,而是要以開設選修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即便如此,或許也可以與正課相互搭配,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我常在思索,國文課堂要處理的內容相當多,究竟該如何設計才能使教師
Thumbnail
新課綱的國文課一周只有四節,如果學生願意,勉強會有第五節輔導課,然而,因為輔導課是市場機制,學生自由選擇,因此,不能將其納入上正課來考量,而是要以開設選修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即便如此,或許也可以與正課相互搭配,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我常在思索,國文課堂要處理的內容相當多,究竟該如何設計才能使教師
Thumbnail
知性書寫的重點,除了培養學生能有邏輯、清楚的把自己的觀點及理由寫出來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是讓學生對於各種議題,能有更深刻的、更廣博的思辨能力。 然而,寫作及閱讀方法可以透過步驟化的引導及教學,讓學生方便掌握。但對於思辨力的拓展,可能需要更多的媒材及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
Thumbnail
知性書寫的重點,除了培養學生能有邏輯、清楚的把自己的觀點及理由寫出來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是讓學生對於各種議題,能有更深刻的、更廣博的思辨能力。 然而,寫作及閱讀方法可以透過步驟化的引導及教學,讓學生方便掌握。但對於思辨力的拓展,可能需要更多的媒材及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
Thumbnail
 在演講之前,我並不知道台大有所謂未來大學的改革在,因此,當三位同學站在台上分享故事時,我處於對活動主題一無所知的狀態,只能嘗試吸收內容並大致上分析出這個活動的目的。 學以致用的疑問  首先讓我想到的便是關於學以致用的問題。我們所學習的事物是否能真的真正的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上,這一直都是所有學生們都在
Thumbnail
 在演講之前,我並不知道台大有所謂未來大學的改革在,因此,當三位同學站在台上分享故事時,我處於對活動主題一無所知的狀態,只能嘗試吸收內容並大致上分析出這個活動的目的。 學以致用的疑問  首先讓我想到的便是關於學以致用的問題。我們所學習的事物是否能真的真正的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上,這一直都是所有學生們都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