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療傷:平路談「故事的療癒力」(2022南湖文藝季:故事 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還記得,我在17歲的時候,曾坐在成大中文系的講堂聽林文月的演講,雖然已經記不得當時聽到的內容,只記得那是一個涼爽的三月天,那時的台南比今天的台北熱一些,當時的我,從沒想過這場演講竟然是我在大一遇到人生瓶頸、對未來感到絕望時,心中浮現的一道光,從沒想過念中文系的我,就因為當時那一幕難以忘懷的聽演講畫面,讓我想著:「去國文系看看吧,也許會看見什麼。」
就這樣,我就一路念到中文所畢業,當一位國文老師。
我總覺得對17、18歲的青少年來說,當年的一場演講,可能都有機會成為轉變的契機,在重重的歧路中,看見遠方的光,找到方向。
就如同今天平路說的:「很多事有時候長大後看起來是忘記了,但其實並沒有忘記,只是連線的軌跡斷了。而能夠把這折斷的百合花修復的,唯獨我們自己。」每一段破碎的記憶,其實都深深埋在心裡,當我們願意面對時,透過書寫的滌洗,逐漸地,可以看見自己願意袒露的心。
聽著平路說著故事,以及關於「故事」的一切,心裡想著是一路以來的「自己」究竟曾經受過什麼傷,而又是如何療傷。
或許是因為曾經的經驗,才覺得能夠持續不斷的創造南湖文藝季,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
謝謝文娟邀請平路,謝謝平路願意到南湖,也謝謝成就文藝季的每一位夥伴,更謝謝每一位走進跨域寫∞手展演中心的你們。
2022南湖文藝季:故事,正式展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3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L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先說結論,我認為需要寫。 雖然我們都知道學測考過的文本跟題目會避免重複出題,但寫歷屆題可以更熟悉考試的方向及趨勢,對於題目中的語句敘述模式,也可以更加習慣,更可以此作為自我檢核的方式。 1.有層次且仔細的分析文章 2.練習推敲古文的字詞句意
得了教學卓越獎,然後呢? 我想,對我們來說,這個「然後」應該是帶給我們更多嘗試的力量及勇氣。 這幾年來,許多的課程持續在創新,也舉辦了一系列的文藝季活動,學生的成果越來越多,似乎又到了要來辦個展覽的時候了。 然而,在疫情影響我們的生活下,讓「辦展覽」及「看展覽」,甚至是「聽講座」都變成相當奢侈的事。
我總覺得,其實並非所有學生一到了高三,就會馬上轉變成積極配合老師的樣子,這幾年帶高三的經驗發現,其實高三好不好帶,有很大的關鍵取決於從高二開始,老師的整體規劃、師生默契的培養與能力的奠基。 高二、高三一年半整體規劃之必要 簡單來說,通常若以高二上、下,高三上三學期來思考及規畫,高二上屬於基本閱讀寫作
開學了,又有一批新的實習老師進入校園,每年這時候都想起恩師郭老師跟我說的話:「當你哪天有能力及影響力的時候,要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你的使命。」現在,我也這樣跟考上正式老師的徒弟們說。 從前幾年到現在,一路都有實習老師相伴,最近因為有一些朋友詢問關於帶實習老師的想法及方法,正好這兩年都有到全國實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先說結論,我認為需要寫。 雖然我們都知道學測考過的文本跟題目會避免重複出題,但寫歷屆題可以更熟悉考試的方向及趨勢,對於題目中的語句敘述模式,也可以更加習慣,更可以此作為自我檢核的方式。 1.有層次且仔細的分析文章 2.練習推敲古文的字詞句意
得了教學卓越獎,然後呢? 我想,對我們來說,這個「然後」應該是帶給我們更多嘗試的力量及勇氣。 這幾年來,許多的課程持續在創新,也舉辦了一系列的文藝季活動,學生的成果越來越多,似乎又到了要來辦個展覽的時候了。 然而,在疫情影響我們的生活下,讓「辦展覽」及「看展覽」,甚至是「聽講座」都變成相當奢侈的事。
我總覺得,其實並非所有學生一到了高三,就會馬上轉變成積極配合老師的樣子,這幾年帶高三的經驗發現,其實高三好不好帶,有很大的關鍵取決於從高二開始,老師的整體規劃、師生默契的培養與能力的奠基。 高二、高三一年半整體規劃之必要 簡單來說,通常若以高二上、下,高三上三學期來思考及規畫,高二上屬於基本閱讀寫作
開學了,又有一批新的實習老師進入校園,每年這時候都想起恩師郭老師跟我說的話:「當你哪天有能力及影響力的時候,要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你的使命。」現在,我也這樣跟考上正式老師的徒弟們說。 從前幾年到現在,一路都有實習老師相伴,最近因為有一些朋友詢問關於帶實習老師的想法及方法,正好這兩年都有到全國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fumi老師:❤️❤️❤️ 🥰🥰🥰閱讀學生傳來的靈氣報告時,想起了一句話,愛瑪·斯通曾說:『過去的是歷史,未來是謎團,但今天是一份禮物。』過去的種種可能像紋絲不動的枷鎖,綑綁著此刻你的心靈,請珍惜當下湧現的課題,勇敢地釋放過去的包袱,迎接新的生命禮物🎁。 🎑🎑🎑有時候,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時寫的一些文章,而這篇散文,是我十幾年前在嘉義大林鎮讀大學時寫的,我忘記我這篇散文拿給老師當報告交時,得到幾分。我只知道當時教我們的散文老師,是希望我們大一新生,可以認識一下自己大學附近的鄰居和鎮上的生活圈。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和不熟的系上同學被約去鎮上逛逛的,那種
Thumbnail
辦了場《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新書分享會,當天來的人聽我說書,我也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重新介紹一遍,像從以前的筆名「洛琳」到「梅洛琳」,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都一樣,但在我的寫作生涯上是有差異的。  已經習慣出
Thumbnail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Thumbnail
同學會裡,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大學生活,和過去曾有的時光,大家都是剛上一年級的大學新生,免不了聊聊校園生活,日常點滴,但這些已經吸引不了齊悅,齊悅的心,還留在夏以潞的車上,那種莫名的感覺。 大家聊得起勁,齊悅,在大家眼裡,永遠是個聽眾,都認為齊悅在聽著他們說著校園故事。 直到有人起鬨,說
Thumbnail
這是我與小萍的故事,從一個為期六週的情緒諮商團體開始,認識到她在外表下的真實。我們的相似過往經歷讓我們彼此信任,並成為彼此的精神支柱。這篇文章講述著小萍外在的自信和內心的脆弱,以及她在我生命中的角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fumi老師:❤️❤️❤️ 🥰🥰🥰閱讀學生傳來的靈氣報告時,想起了一句話,愛瑪·斯通曾說:『過去的是歷史,未來是謎團,但今天是一份禮物。』過去的種種可能像紋絲不動的枷鎖,綑綁著此刻你的心靈,請珍惜當下湧現的課題,勇敢地釋放過去的包袱,迎接新的生命禮物🎁。 🎑🎑🎑有時候,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最近在整理以前大學時寫的一些文章,而這篇散文,是我十幾年前在嘉義大林鎮讀大學時寫的,我忘記我這篇散文拿給老師當報告交時,得到幾分。我只知道當時教我們的散文老師,是希望我們大一新生,可以認識一下自己大學附近的鄰居和鎮上的生活圈。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當時和不熟的系上同學被約去鎮上逛逛的,那種
Thumbnail
辦了場《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新書分享會,當天來的人聽我說書,我也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重新介紹一遍,像從以前的筆名「洛琳」到「梅洛琳」,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都一樣,但在我的寫作生涯上是有差異的。  已經習慣出
Thumbnail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Thumbnail
同學會裡,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大學生活,和過去曾有的時光,大家都是剛上一年級的大學新生,免不了聊聊校園生活,日常點滴,但這些已經吸引不了齊悅,齊悅的心,還留在夏以潞的車上,那種莫名的感覺。 大家聊得起勁,齊悅,在大家眼裡,永遠是個聽眾,都認為齊悅在聽著他們說著校園故事。 直到有人起鬨,說
Thumbnail
這是我與小萍的故事,從一個為期六週的情緒諮商團體開始,認識到她在外表下的真實。我們的相似過往經歷讓我們彼此信任,並成為彼此的精神支柱。這篇文章講述著小萍外在的自信和內心的脆弱,以及她在我生命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