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泰國憲法日)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焦點─台灣美麗島事件
1979年 台灣由國民黨以戒嚴白色恐怖獨裁統治進入第30年,長期累積的民怨終於爆發,台灣本土意識強烈的政治異議人士成立的美麗島雜誌社,在國際人權日於高雄市集會遊行,與鎮暴警察爆發流血衝突,影響台灣政治發展極為深遠的美麗島事件登上歷史舞台。
美麗島事件的導火線,是國民黨執政當局羅織罪名,以涉嫌「吳泰安匪諜案」逮捕前任高雄縣長余登發及其兒子余瑞言入獄,脫離國民黨在「中壢事件」中當選桃園縣長的許信良,1979年1月22日號召非國民黨的黨外人士,在高雄火車站及橋頭鄉抗議遊行示威聲援,意外的促使黨外勢力大結合,是台灣實施戒嚴以來第1次政治性群眾運動。
執政當局不以為意,繼續採取高壓手段鎮壓,24日將吳春發等5人以涉嫌叛亂在軍事法庭公開審理,台灣省政府25日跟進,宣佈許信良擅離職守送請監察院審查,黨外人士2月4日再度在桃園集結,舉行聲援許信良遊行。
監察院4月.20日通過許信良彈劾案,隨後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於6月29日通過,處分許信良休職2年處分,引起群情嘩然,在野勢力決定突破媒體管制創辦「美麗島」雜誌,為在野勢力發聲並爭取民意支持,9月8日在台北中泰賓館舉行創刋酒會,影響力快速擴散。
美麗島雜誌社在國際人權日原本只打算在高雄市舉辦單純的人權座談會,但執政當局卻反應過度,肆無忌憚繼續全力打壓,軍警在座談會前夕大舉出動,在高雄市鼓山區攔截號召民眾到場參加座談會的宣傳車,雙方發生激烈爭執,在宣傳車上的邱勝雄和姚國建被逮捕,引發群情激憤的「鼓山事件」,正好為美麗島事件火上加油。
人權座談會在高雄市中山路與大同路口的美麗島雜誌社高雄辦事處舉行,軍警如臨大敵實施局勢戒嚴,傍晚下班時間後,現場聚集大批人潮,軍警施放催淚彈驅散人群,引發雙方正面流血衝突,混戰至晚間10時後局勢逐漸緩和,但已在台灣社會引爆極為深遠的影響。
高雄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台灣呈現肅殺氛圍,各縣市議長發表聯合聲明,建議政府對目無法紀蓄意滋事徒,不再姑息依法懲處,執行戒嚴白色恐怖統治的警備總部打蛇隨棍上,跟進發表聲明決本嚴正立場,立即依法偵辦絕不寬貸,美麗島雜誌社台北總社及各地辦事處遭到查封並扣押所有出版品,同時展開逮捕行動。
具立法委員身份的美麗島雜誌社發行人黃信介等15名首要份子,被以涉嫌叛亂逮捕,並下令通緝頭號首謀份子施明德,施明德的美國籍妻子艾琳達,進入美國在台協會要求政治庇護,施明德逃亡25天後在台北市落網,許信良和家人在美國度假,事件後被列入不得入境台灣的黑名單。
警備總部認定共有37人涉及高雄美麗島事件,移送司法機關偵辦,4人獲不起訴處分,其餘33人被台北地檢處依陸海空軍刑法暴行脅迫罪、妨害公務、公共危險等罪嫌提起公訴,法院判處32人有罪陸續入獄服刑,獨裁統治台灣的總統蔣經國,長年飽受宿疾糖尿病所苦病入膏肓時,於1987年1月20日同意因高雄美麗島事件在監服刑超過1/2的26人假釋出獄,蔣經國半年後發佈命令,宣告台灣本島和澎湖地區解除實施38年的戒嚴令,再過半年蔣經國病逝,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台灣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延伸閱讀1:恐怖台灣~美麗島事件);(延伸閱讀2:恐怖台灣~台灣的戒嚴與白色恐怖Ⅰ~Ⅳ);(延伸閱讀3:恐怖台灣~台灣戒嚴時期10大代表性政治冤案);(延伸閱讀4:恐怖台灣~台灣6大政治性世紀懸案)
◆美麗島事件在台灣留下深深的傷痕(圖/王文章攝影)
關鍵字:美麗島事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2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僑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焦點─台灣的貪官污吏Ⅱ 
     今天焦點─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的夢幻與恥辱 
    今天焦點─到月球旅行 
     今天焦點─非洲惡名昭彰的獨裁者 
     今天焦點─台灣的貪官污吏Ⅱ 
     今天焦點─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的夢幻與恥辱 
    今天焦點─到月球旅行 
     今天焦點─非洲惡名昭彰的獨裁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西元 1923 年民族自決的思潮,正影響著尚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你們是與蔣渭水一同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成員,準備趁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時舉旗請願,但日本警察察覺了你們的意圖,因此實施了預防性羈押,將你們關入拘留所。 幸好,日本警察中也有支持民族自決理念的人,暗中為你們留下了一些逃出的線索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本研究比較韓國與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歷程,從人民對威權政府的抗議、政府的鎮壓過程,以及轉型正義的興起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韓國透過制定特別法對加害者進行清算,以懲治與補償的方式實踐轉型正義;而臺灣則採取賠償被害者而不追究加害者的方式。兩國須思量如何實踐轉型正義,並減緩過程中所帶來的傷害。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西元 1923 年民族自決的思潮,正影響著尚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你們是與蔣渭水一同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成員,準備趁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時舉旗請願,但日本警察察覺了你們的意圖,因此實施了預防性羈押,將你們關入拘留所。 幸好,日本警察中也有支持民族自決理念的人,暗中為你們留下了一些逃出的線索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本研究比較韓國與臺灣民主化運動的歷程,從人民對威權政府的抗議、政府的鎮壓過程,以及轉型正義的興起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發現,韓國透過制定特別法對加害者進行清算,以懲治與補償的方式實踐轉型正義;而臺灣則採取賠償被害者而不追究加害者的方式。兩國須思量如何實踐轉型正義,並減緩過程中所帶來的傷害。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