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與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文:韓嵩齡(寫樂文化 總編輯)


危險本身並不危險

人事物之所以被冠上危險,並非因為他的本質,而是對全體或某些人所帶來的威脅,嚴格來說,會讓人感到危險的並非危險本身,而是因為生物本能所產生的恐懼。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危險,對於生命的發展不見得有利,科學家曾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進行一場實驗,構築出一個由鋼骨與玻璃所建構而成名為「生物圈二號」的巨型透明屋,裡面採用淨化過的空氣、水、富含養份的土壤,提供生物最佳的生存條件,但是這個舒適圈裡的樹木卻始終長不好,因為沒有大自然中一定會有的風,樹木便無法往深處紮根與強化樹皮韌度,只要長到某一個高度便面臨傾倒。

一般生物在面對恐懼的時候,直覺的反應通常是驚慌、僵直或逃跑,從本質上來看都屬於「不作為」,這點也是人類與其他物種的不同之處,因為懂得使用累積的知識作為工具,因此在面對危險所產生的恐懼時,我們可以有作為,可以克服,甚至可以駕馭。從這個角度來看,恐懼不全然是壞事,甚至是人類文明得以不斷前進的驅動力。

作為長久以來人類累積知識的載體,我們透過書來了解危險,於是當我們讀著一代又一代的作家窮盡畢生之力,寫下他們如何面對未知與克服恐懼的故事,即便身為世間渺小到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感到並不孤單。

這是為何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年後的2021年之初,我們要以《危險與書》作為書展主題的原因:你或許避不開危險、止不住恐懼,但一書傍身,除了多一份底氣,還能有更多的勇氣。


危險與書──2021台北國際書展聯合徵文

那麼對你而言,「閱讀」何以「危險」?歡迎愛好閱讀與創作的你,自由地以小說、圖文、新詩、散文、觀點評論……不限形式,分享你心中對於「危險與書」的想像。

2021台北國際書展 A112 展區 6 家聯展

2021台北國際書展,將由〈新經典文化〉、〈寫樂文化〉、〈VERSE〉、〈啟明出版〉、〈早安財經〉、〈方格子〉聯合在A112展區與你共享閱讀的危險與美好。

日期:2021/1/26~31
地點:世貿一館
交通:捷運信義線 台北101/世貿站(一號出口離A112最近)
資訊:點此加入聯展粉專,最新活動資訊不錯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寫樂文化 Souler book 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2022/11/24
請問讀者,你覺得YouTube影片和電視節目,哪一個比較長?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介紹製作電視節目時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技術。請看下面兩段文字,A、B兩句話都在說同一件事,使用的字詞也差不多,但是B加入一個重點,就變成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Thumbnail
2022/11/24
請問讀者,你覺得YouTube影片和電視節目,哪一個比較長?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介紹製作電視節目時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技術。請看下面兩段文字,A、B兩句話都在說同一件事,使用的字詞也差不多,但是B加入一個重點,就變成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Thumbnail
2022/07/19
2015年美國沖煮好手莎拉.珍.安德森(Sara Jean Anderson)破天荒捨棄藝伎,改用2倍體的尤金諾伊狄絲出戰,竟然打進高手如雲、藝伎滿天飛的世界盃沖煮賽總決賽,並贏得第四名,締造2倍體咖啡登上國際咖啡大賽揚眉吐氣的元年。
Thumbnail
2022/07/19
2015年美國沖煮好手莎拉.珍.安德森(Sara Jean Anderson)破天荒捨棄藝伎,改用2倍體的尤金諾伊狄絲出戰,竟然打進高手如雲、藝伎滿天飛的世界盃沖煮賽總決賽,並贏得第四名,締造2倍體咖啡登上國際咖啡大賽揚眉吐氣的元年。
Thumbnail
2022/07/05
我總以為成功人士和我不同,是非常特別的人,但事實並非如此。過去的我一直活在作家與講師的世界裡,在這小小的世界裡過日子也沒什麼不方便的地方。然而那天,當我偶然看到一位頻道主的YouTube收益之後,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就此開啟。
Thumbnail
2022/07/05
我總以為成功人士和我不同,是非常特別的人,但事實並非如此。過去的我一直活在作家與講師的世界裡,在這小小的世界裡過日子也沒什麼不方便的地方。然而那天,當我偶然看到一位頻道主的YouTube收益之後,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就此開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書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思維。 寫者無心讀者有意無非也是份迷離的美意,書危險嗎?當然危險,這世間任何富含力量的,都有攻擊性。 身為讀者,你如何使用它?
Thumbnail
書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思維。 寫者無心讀者有意無非也是份迷離的美意,書危險嗎?當然危險,這世間任何富含力量的,都有攻擊性。 身為讀者,你如何使用它?
Thumbnail
要寫這個主題之前,最困擾我的是要談論哪種危險,是書市現在已經在瀕臨危及關頭了?還是歷史傳說裡面那些危險的書?抑或者是閱讀很危險? 最後還是決定是來談書真實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讀書』的危險。」
Thumbnail
要寫這個主題之前,最困擾我的是要談論哪種危險,是書市現在已經在瀕臨危及關頭了?還是歷史傳說裡面那些危險的書?抑或者是閱讀很危險? 最後還是決定是來談書真實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讀書』的危險。」
Thumbnail
知識對我來說是一把雙面刃,知道得越多事情可以理解得更透徹,但知道得越多往往讓人更焦慮,這感覺很矛盾,但矛盾本身好像就是知識的特點。有人嘲笑知識焦慮是一種中產階級的自作多情,不過說來也是有趣,自作多情應該是人類本性裡的基因,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也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而能安穩地活著
Thumbnail
知識對我來說是一把雙面刃,知道得越多事情可以理解得更透徹,但知道得越多往往讓人更焦慮,這感覺很矛盾,但矛盾本身好像就是知識的特點。有人嘲笑知識焦慮是一種中產階級的自作多情,不過說來也是有趣,自作多情應該是人類本性裡的基因,相信自己是天選之人也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而能安穩地活著
Thumbnail
借用徵文裡的一句話說:「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而書不過是「知識」或「資訊」的載體,確切來說,製造知識狂亂、讓人焦慮的,正是知識(或資訊)本身。
Thumbnail
借用徵文裡的一句話說:「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而書不過是「知識」或「資訊」的載體,確切來說,製造知識狂亂、讓人焦慮的,正是知識(或資訊)本身。
Thumbnail
  以前的我看書只是為了拿成績,現在的我閱讀則是為了我自己,還到了沒有閱讀不行的地步。大概只有看書時可以讓我完全進入文字的世界。 有些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就像閱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狀態下,我們還能辦書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尤其最近國際情勢告訴我們病毒正在變化當中,將
Thumbnail
  以前的我看書只是為了拿成績,現在的我閱讀則是為了我自己,還到了沒有閱讀不行的地步。大概只有看書時可以讓我完全進入文字的世界。 有些事情開始做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停不下來,就像閱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狀態下,我們還能辦書展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尤其最近國際情勢告訴我們病毒正在變化當中,將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書的意義,是要不斷接近與他人的世界,不斷重建又破壞界線;書的危險,是為了一遍又一遍的殺死自己,無數次的重新開始人生。 閱讀和知識使人狂亂,一本書足以使世界天翻地覆。書是劈開心中冰凍三尺的海洋那把斧頭,而我們不能不拿起那把斧頭。
Thumbnail
似乎在所有時代,辦雜誌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雜誌,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應該是很多話),是有立場與態度的。然而,這個社會是否會持續需要這本雜誌傳遞的思想、理念?是這些思想理念能否擊中人心?這是危險的考驗。
Thumbnail
似乎在所有時代,辦雜誌都是一件危險的事。 雜誌,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應該是很多話),是有立場與態度的。然而,這個社會是否會持續需要這本雜誌傳遞的思想、理念?是這些思想理念能否擊中人心?這是危險的考驗。
Thumbnail
Covid-19 出現並快速擴散造成無數人染疫甚或死亡,有些人較幸運,健康沒有受到侵犯,卻也都飽受全球秩序大亂之苦,「危險」成為這一年社會的共感。2021 台北國際書展,新經典文化、早安財經、寫樂文化、啟明出版、方格子以及 VERSE 以「危險與書」為題,帶讀者從「危險」的角度認識我們。
Thumbnail
Covid-19 出現並快速擴散造成無數人染疫甚或死亡,有些人較幸運,健康沒有受到侵犯,卻也都飽受全球秩序大亂之苦,「危險」成為這一年社會的共感。2021 台北國際書展,新經典文化、早安財經、寫樂文化、啟明出版、方格子以及 VERSE 以「危險與書」為題,帶讀者從「危險」的角度認識我們。
Thumbnail
文:韓嵩齡(寫樂文化 總編輯) 危險本身並不危險。 人事物之所以被冠上危險,並非因為他的本質,而是對全體或某些人所帶來的威脅,嚴格來說,會讓人感到危險的並非危險本身,而是因為生物本能所產生的恐懼。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危險,對於生命的發展不見得有利,科學家曾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進行一場實驗,構築出一個
Thumbnail
文:韓嵩齡(寫樂文化 總編輯) 危險本身並不危險。 人事物之所以被冠上危險,並非因為他的本質,而是對全體或某些人所帶來的威脅,嚴格來說,會讓人感到危險的並非危險本身,而是因為生物本能所產生的恐懼。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危險,對於生命的發展不見得有利,科學家曾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進行一場實驗,構築出一個
Thumbnail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建構知識、傳遞知識、分享知識的過程,進而形成所謂的「文明」。 人類與動物又有一些相似,在於面對未知時會感到恐懼、困惑或憤怒。這在各種動物心理實驗上都有類似的案例。 面對未知,要如何建構知識找到真相,免於無知的狀況發生,是身為人類的基礎技能。
Thumbnail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建構知識、傳遞知識、分享知識的過程,進而形成所謂的「文明」。 人類與動物又有一些相似,在於面對未知時會感到恐懼、困惑或憤怒。這在各種動物心理實驗上都有類似的案例。 面對未知,要如何建構知識找到真相,免於無知的狀況發生,是身為人類的基礎技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