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諸多行為上都帶著需求性,閱讀亦同。
有人為求浸淫悲傷、渴望揪心而閱讀,愛情裡的虐心、親情壓抑的剝離,在真空純粹空間裡,他恣意敞流感性的眼淚。
有人享受閱讀就像隻身旅行,文案是啟程的唯一提示,展開這頁,不知道會被作者帶往哪裡,但我帶著希望前去。
有人心上是縫不完的洞,他好想知道好想知道,求知慾如蟲蟻囓咬,無法被滿足的知識與經驗是攀長的藤蔓,爬呀爬地;他必須不斷吸收,猶如飢餓的獸。
書與人能擦擊出各種可能,人們熱愛感性作品、卻又譏笑淺薄,爾後又防衛拜讀所謂精深書籍之人。以前說吶,真是個書呆!腦袋除了讀書什麼都裝不下去、難溝通!現在怎麼著了,說是腹黑、驕傲了,然而你如何解釋,若閱讀不能讓人思考轉動,成一塊俎上肉,那何苦花上珍貴時間拜訪某人的濃縮歲月,又怎有人花上畢生鞭策一本時間之花?書呆或許不呆,只是沒被打動。
我們年少讀性廣泛,是為得到更多機會,在各類理論中遇見碰撞,危機感能讓大腦活躍,到底誰才是對的呢?進入選擇題了,又來了!生活每個環節都是選擇,但你不得不。
民主社會能傳達的事情太多了,我們珍惜這刻。
感謝時代系統讓創作者將思想完冊,而寫者無心讀者有意,無論你成為哪本書上人,願你深思熟慮、謹慎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