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無肥料怎麼會長大(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廚餘能用嗎?

有人說這些東西進焚化爐會如何如何,所以應該要做堆肥放回田裏。

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面來談:

一、廚餘的量

我們現在所產生的廚餘,實在是多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回想一下,以前長輩是怎麼說的?

  • 參加宴會剩菜要打包
  • 飯粒不可以掉地上會被雷公打
  • 別說堆肥了,連養豬雞都不夠,還要去割草來餵
  • 剩下的請自行補充

也就是說,現在過剩的廚餘,是我們從世界各地搜刮過來的,這樣的量一點都不自然。這也是我上一篇提到的,先不要談可不可以用,要先看過度收集這個問題。以前這些東西可以丟回田裏,因為少到可憐啊。

現代文明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很多人會很習慣地就想要往田裏丟,到底是把農田當什麼?以前人類也以為垃圾倒進海裏沒關係啊,後來呢?

豐衣足食,在人類文明史上一直是依存於地球氣候穩定的太平盛世。今年桃竹苗限水停灌、宜蘭雨水太多,我們就知道高產量並不是光靠農藥肥料就能達成的。當地球氣候翻轉,緊接而來的往往就是饑荒與戰亂。

我們絕對不要幻想糧食會一直過剩下去,台灣根本沒辦法餵飽自己啊。

還有第二集也要看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雙無栽培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武龍的沙龍
41會員
22內容數
無農藥、無肥料,不論化學的、有機的或天然的都不使用。 植物原本就有獨立的能力,這個能力來自於陽光、空氣、水和土,還有土裡的微生物。 在植物與微生物合作好幾億年,將原始地球從岩石轉化為沃土之後,其他生物才能賴以為生、而讓世界生機盎然。 孰料最後一位進場的客人竟然開著推土機進來說,這一切都是我的...
詹武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25
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觀察土地和作物 之前曾經去幫一位學生看他的果園,田裏舖了雜草抑制蓆,但上面還是長了很多草。我拉開了草,看見雜草抑制蓆上堆了很多落葉和腐植土。我跟他說,你這些有機質跟土地分開的話,你的樹怎麼會健康呢?
Thumbnail
2021/01/25
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觀察土地和作物 之前曾經去幫一位學生看他的果園,田裏舖了雜草抑制蓆,但上面還是長了很多草。我拉開了草,看見雜草抑制蓆上堆了很多落葉和腐植土。我跟他說,你這些有機質跟土地分開的話,你的樹怎麼會健康呢?
Thumbnail
2020/12/24
很多自然農法的原創者是以現地利用循環的概念去運用資材,我相信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餵養作物,這樣的精神我都是認同的。然而傳來台灣之後,很多人就會把"可以用"當作是"盡量用",而大量收集材料來餵養作物。 這種態度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餵了作物還說我也是無肥料。
Thumbnail
2020/12/24
很多自然農法的原創者是以現地利用循環的概念去運用資材,我相信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餵養作物,這樣的精神我都是認同的。然而傳來台灣之後,很多人就會把"可以用"當作是"盡量用",而大量收集材料來餵養作物。 這種態度才是問題 重點是,不要餵了作物還說我也是無肥料。
Thumbnail
2020/12/19
無農藥、無肥料,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求。 就像是主張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小孩,就會被誤以為是不管教小孩。 不做這些事,就不知道怎麼跟對方互動了嗎?
Thumbnail
2020/12/19
無農藥、無肥料,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求。 就像是主張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小孩,就會被誤以為是不管教小孩。 不做這些事,就不知道怎麼跟對方互動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最近被問到一個問題:「我有一個果園,可以養雞除草嗎?」 當然可以!不過你需要對雞有一些了解,才能達到你的目標。 雞不能只吃草 首先,你必須了解:雞不能只吃草,因為雞是雜食性動物,食性跟人類比較接近,只吃雜草是很難健康的。因此還是需要補充其他飼料或廚餘,不然雞會很瘦,也會很容易生病。 堅固的圍籬 在
Thumbnail
最近被問到一個問題:「我有一個果園,可以養雞除草嗎?」 當然可以!不過你需要對雞有一些了解,才能達到你的目標。 雞不能只吃草 首先,你必須了解:雞不能只吃草,因為雞是雜食性動物,食性跟人類比較接近,只吃雜草是很難健康的。因此還是需要補充其他飼料或廚餘,不然雞會很瘦,也會很容易生病。 堅固的圍籬 在
Thumbnail
與大地一起工作的孩子不會怕一般人所謂的“髒”,孩子們知道不管是生廚餘、泥土、堆肥還是蟲子,它們全是菜園裡重要的角色呢!
Thumbnail
與大地一起工作的孩子不會怕一般人所謂的“髒”,孩子們知道不管是生廚餘、泥土、堆肥還是蟲子,它們全是菜園裡重要的角色呢!
Thumbnail
三年前在一条看到台中零廢棄教會呂加零影片,實在太驚人,二話不說申請加入零廢棄教會社群。入教後陸續有教友分享自備容器購買食物,於是便從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與自備容器開始,也尋找其他方法取代保鮮膜、夾鏈袋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Thumbnail
三年前在一条看到台中零廢棄教會呂加零影片,實在太驚人,二話不說申請加入零廢棄教會社群。入教後陸續有教友分享自備容器購買食物,於是便從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與自備容器開始,也尋找其他方法取代保鮮膜、夾鏈袋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Thumbnail
植物越生長土壤會越肥沃 土變不好是人管理不當造成的
Thumbnail
植物越生長土壤會越肥沃 土變不好是人管理不當造成的
Thumbnail
學習雙無栽培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的教育方式習慣給標準答案,卻不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和實驗(不是操作)。
Thumbnail
學習雙無栽培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的教育方式習慣給標準答案,卻不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和實驗(不是操作)。
Thumbnail
在那個世界裡,媽媽會多生非常多小孩,大部分都會被吃掉。大自然就是這樣互相分享,看似殘酷,但他們吃與被吃都是一體的。只有我們人不一樣,我們是地球上的他者。
Thumbnail
在那個世界裡,媽媽會多生非常多小孩,大部分都會被吃掉。大自然就是這樣互相分享,看似殘酷,但他們吃與被吃都是一體的。只有我們人不一樣,我們是地球上的他者。
Thumbnail
在談改良土壤之前, 先想想怎麼不傷害土壤。 有健康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作物, 健康的作物才有能力對抗病蟲害。
Thumbnail
在談改良土壤之前, 先想想怎麼不傷害土壤。 有健康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作物, 健康的作物才有能力對抗病蟲害。
Thumbnail
病蟲害是很多問題累積的結果,無農藥重視的是處理因、而不是解決果。因沒有改善,果會一波接一波的來。而人們處理果的方式,很可能會帶來其他副作用,最後就只能使出越來越強烈的手段,讓農場變成戰場。 植物為什麼會被蟲吃光? 造成病蟲害的原因有三個:
Thumbnail
病蟲害是很多問題累積的結果,無農藥重視的是處理因、而不是解決果。因沒有改善,果會一波接一波的來。而人們處理果的方式,很可能會帶來其他副作用,最後就只能使出越來越強烈的手段,讓農場變成戰場。 植物為什麼會被蟲吃光? 造成病蟲害的原因有三個:
Thumbnail
每次倒廚餘都必須做好大災難即將來臨的心理準備嗎?如何讓「廚餘」從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到滿心期待遇見它呢?食物的浪費也一直是社會長久以來所忽略的問題,這問題又有什麼解方呢?
Thumbnail
每次倒廚餘都必須做好大災難即將來臨的心理準備嗎?如何讓「廚餘」從讓人避之唯恐不及到滿心期待遇見它呢?食物的浪費也一直是社會長久以來所忽略的問題,這問題又有什麼解方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