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還深》—即便比海還深,也無法抵擋生命的無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難以適應的作品,但《比海還深》卻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劇情同樣是平淡的,但是這次卻讓我很清晰地感覺到這個劇本所要傳達的內容,並綜合著自己的主觀經歷而產生出意義。其實,內容上不過是作為父親的良多曾經是個小說家,後來走向頹廢,開始貪賭,即便離婚後連贍養費都付不出,但是前妻響子已經向前走了,卻只有自己留在原地。


.




印象深刻的是,良多與良多的父親過往,或是與兒子真悟,一同在颱風的日子拿著手電筒前往公園的溜滑梯內,說著話、吃著零食,這就是幸福與安全感。一直喜歡著下雨在室內的感覺,外頭狂躁著,而我卻安逸地與這世界隔開,好似整個世界的騷亂都與我無關,就這麼靜謐著,我在這。


.




而奶奶哭著對父親的前妻說,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實際上,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他們兩人依然相愛著,但是現實上就是不可能,就是必須結束,縱然是彼此知曉著隱含在表面冷峻回絕底下的感情。在溜滑梯中,良多與真悟看著被風吹起的塑膠袋,響子也找到這裡來了,這時他們三人短暫地相聚,「家」暫時地再次重新成形,但過去的無法重來這老調總是需要被重彈,響子也必須說出:「我們已經說好了,就放手讓我前進吧。」家於是只再存在於須臾,倏忽就被這場大雨給沖散。


.




這當然刺痛,但刺痛的不只是良多,也包括響子自己,尤其這是響子對自己心上扎下的針。這也無關任何現實考量,不是新對象更有經濟能力,也不是良多太過不成材,是的,他是貪賭,他是不上進,但這些都不是無法成就愛情的原因。因為這就跟死亡一樣,沒有原因,也跟我們被拋擲到這個世界上一樣,沒有原因。也跟我們突然出現在世界上一般,沒有原因。


.




一段感情關係的結束,有人會先往前,另一個並不是被留在原地,因為有時候感情的結束是協議的,是雙方都同意的,卻是這個留在原地的人不願意前進。他無法放棄這個必須要放棄的現實,不想讓過去成為過去,所以否認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當下,活在過去、活在懷念,因為所有的愛都還留在那裡,而當自己理智清楚地說:「懂了。」決定前進的一刻,也就是確切知道愛將被永遠留在那個時光中的時候。偏偏並不是這個決定困難,只是,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愛都是絕無僅有,去了將不復返。


.




良多對響子的愛,我們從片名就可以知道的是這是比海還要深,是還要更深更深的情感,所以他從兒子那探聽響子的近況,以自己頹廢從事假偵探真徵信的時間去窺探前妻響子的生活好或不好,想要讓孩子開心與其說是對真悟的父愛,倒不如說是把他當作與響子親近的媒介。這當然是自私的,但是愛本來就是自私的,我要獨佔妳,因為你是我的唯一,但這可不是把妳當作客體的霸佔,卻是把妳奉為超越萬事萬物的客觀絕對存有。


.




只不過比海還深的愛又如何?兩個人依然相愛著又如何?生命的無意義將會沖垮比海還深的事物,因為沒有人能夠解答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因為事情就會是這樣,也已經是這樣,這是沒有理由的。生命是無理的。我們作為人只能去接受它,接受生命的荒謬。那在這樣的無力與無意義中,我們如何在其中浮沈與掙扎,就只能留由蕩徊在人世的存在,選擇是否去選擇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5會員
390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3/26
說到底,善、惡又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但我們所具有的價值框架所設想出的善人、惡人就是一個理型的完人。《道》所留下的模糊空間及其所演示出角色所具有的道德瑕疵,都是在二元化的世界中讓我們看見二元化限制的線索。
Thumbnail
2025/03/26
說到底,善、惡又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但我們所具有的價值框架所設想出的善人、惡人就是一個理型的完人。《道》所留下的模糊空間及其所演示出角色所具有的道德瑕疵,都是在二元化的世界中讓我們看見二元化限制的線索。
Thumbnail
2025/01/24
若真論及其所能予觀者的,將非媚俗的感動,而是欲求(感動)者,必先服從(設定)。 那麼,觀影、理解、詮釋作品,是否依然自由?感動究竟是太過廉價,抑或是太過奢侈(而需以自由交換)?
Thumbnail
2025/01/24
若真論及其所能予觀者的,將非媚俗的感動,而是欲求(感動)者,必先服從(設定)。 那麼,觀影、理解、詮釋作品,是否依然自由?感動究竟是太過廉價,抑或是太過奢侈(而需以自由交換)?
Thumbnail
2024/12/09
攝影的行為無論在中文或是英文都是十分相似的,攝—射—shoot。子彈與影像都是暴力的,二者都能決定現實(reality),具有絕對的權力(power)。隨行於士兵旁的戰地記者(或是任何記者),按下的快門就如同槍枝的板機,後者決定了另一個他人生命存否的現實,前者則決定了世界景象的現實。
Thumbnail
2024/12/09
攝影的行為無論在中文或是英文都是十分相似的,攝—射—shoot。子彈與影像都是暴力的,二者都能決定現實(reality),具有絕對的權力(power)。隨行於士兵旁的戰地記者(或是任何記者),按下的快門就如同槍枝的板機,後者決定了另一個他人生命存否的現實,前者則決定了世界景象的現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的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直譯《一直走 一直走》,筆者認為原版的片名,才符合導演是枝裕和想透過鏡頭傳達的訊息。好似人生步履不停,不論是喜或悲,皆無須駐足,但人是不可能一直負傷前行。苦楚只會慢慢積攢成溪流,往往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等待一場情緒的潰堤。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的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直譯《一直走 一直走》,筆者認為原版的片名,才符合導演是枝裕和想透過鏡頭傳達的訊息。好似人生步履不停,不論是喜或悲,皆無須駐足,但人是不可能一直負傷前行。苦楚只會慢慢積攢成溪流,往往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等待一場情緒的潰堤。
Thumbnail
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劇長片,片名取自歌手鄧麗君1987年發表的單曲《別離的預感》中(别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整部戲以是枝裕和擅長的日常節奏拍出的畫面,充斥著日本集合住宅等樣貌,並沒有如同大都會般繁雜喧騰,而是以靜謐為背影淡淡的透出返鄉般的悲傷與懷情感。故事的主角篠田良多時隔了一年返鄉回到清瀨市
Thumbnail
由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劇長片,片名取自歌手鄧麗君1987年發表的單曲《別離的預感》中(别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整部戲以是枝裕和擅長的日常節奏拍出的畫面,充斥著日本集合住宅等樣貌,並沒有如同大都會般繁雜喧騰,而是以靜謐為背影淡淡的透出返鄉般的悲傷與懷情感。故事的主角篠田良多時隔了一年返鄉回到清瀨市
Thumbnail
但是台風是短暫的,一到早上就沒有了。 然後我們忽然知道,是枝裕和想說甚麼。
Thumbnail
但是台風是短暫的,一到早上就沒有了。 然後我們忽然知道,是枝裕和想說甚麼。
Thumbnail
「在哪裡出錯了呢?我的人生」良多不只一次這樣捫心自問,但他卻始終在出軌的生活中日復一日。年少輕狂,總是夢的很大。認為世上的一切,都僅是唾手可得一蹴可幾。然而這樣的執著,卻讓我們一無所有,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從指縫間流逝。學著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是所有人的必修課題。
Thumbnail
「在哪裡出錯了呢?我的人生」良多不只一次這樣捫心自問,但他卻始終在出軌的生活中日復一日。年少輕狂,總是夢的很大。認為世上的一切,都僅是唾手可得一蹴可幾。然而這樣的執著,卻讓我們一無所有,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從指縫間流逝。學著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是所有人的必修課題。
Thumbnail
  電影《比海還深》After the Storm(海よりもまだ深く),由導演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電影。《比海還深》片名取自1987年華語女歌手鄧麗君發表的日語單曲《別離的預感》(别れの予感)中的歌詞。  
Thumbnail
  電影《比海還深》After the Storm(海よりもまだ深く),由導演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電影。《比海還深》片名取自1987年華語女歌手鄧麗君發表的日語單曲《別離的預感》(别れの予感)中的歌詞。  
Thumbnail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
Thumbnail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
Thumbnail
刊於2016年8月1日誠品提案,是我寫作生涯最珍貴的一篇文章,感謝劉揚銘。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葉縣的海水浴場玩。玩完去淋浴間沖澡。沖完澡出來原本應該要往右邊的巴士停車場集合,但我出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搞不清楚方向,就往左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
Thumbnail
刊於2016年8月1日誠品提案,是我寫作生涯最珍貴的一篇文章,感謝劉揚銘。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葉縣的海水浴場玩。玩完去淋浴間沖澡。沖完澡出來原本應該要往右邊的巴士停車場集合,但我出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搞不清楚方向,就往左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