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漫漫返家路:《比海還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電影《比海還深》After the Storm(海よりもまだ深く),由導演是枝裕和自編自導的家庭電影。《比海還深》片名取自1987年華語女歌手鄧麗君發表的日語單曲《別離的預感》(别れの予感)中的歌詞。
《比海還深》以颱風為敘事的時間軸,附著家庭的日常細節與個人的成長經歷,在無可抵禦的時間風暴下,愛與怨的情緒永遠只能是當下,無從規劃也無法重來。
阿部寬飾演的父親,在社會價值的觀感上,是一無所成的失敗者,離婚之後在徵信社工作。父親過世之後,他回家想要拿值錢的畫軸典當,當鋪老闆卻說那只是印刷品。他一再說要幫兒子買棒球手套,最終還是把錢拿去賭馬。當生命的機會不斷流逝,他只能用更卑劣的方式謀生。於是,當被勒索的學生對他惡言相向時,他也只能微弱地反擊:「你給我聽着,如果你覺得很容易就能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是枝裕和在生活的日常細節中,撥開那些被掩蓋或忽略的情緒。家人之間無以言說的話語,在颱風夜裡格外清晰。兒子在風雨中尋找彩券,是在殘酷的現實裡,尋找爸媽再次生活的契機。
樹木希林守著國宅公寓,燉煮入味的蒟蒻,用鐵湯匙挖冰凍的可爾必思,用老人年金過著小確幸的晚年。「所謂幸福啊,就是放手了也就得到了 。我啊,到這個歲數了,還沒有比大海還要深的愛過誰 。」母親悠然地說。
而比海還深的幸福是什麼呢?勇敢成為他人的過去,是不是就能於時間的風暴下,成為孤獨的倖存者?
風暴過後,是枝裕和以長鏡頭,帶我們沿著曲折的巷弄走回家的路。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
〆〆〆〆
第29屆日刊體育電影大獎 最佳電影提名
第69屆坎城影展 一種注目提名
芝加哥影展金雨果獎提名
2017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提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6會員
379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漫漫長路,我只陪你一段所有的物品,對我來講都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尤其是各式各樣具有紀念價值的東西,常常不知道該拿它們怎麼辦。留下的,或許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而留不住的,常常令人惋惜與愁悵。
Thumbnail
avatar
爆栗鹹鹹姊
2021-07-04
《游牧人生》── 向著那漫漫人生路,猛踩油門前進吧!    生活在忙碌的城市,一輩子都在為不可能的人生目標而努力,有多少人曾經想甚麼都不顧,就這樣浪跡天涯呢?被都市生活捆綁的你,有沒有想過另一種生活方式呢?以下筆者為大家介紹一部討論度非常高的一部電影──《游牧人生》。《游牧人生》的故事根據2017年傑西卡·布勞德的報導文學《游牧人生》改編,於2020
Thumbnail
avatar
沒有名字的桃子
2021-06-19
漫漫長路。 對了,你有看見角落裡,磁磚縫隙中剛發芽的那朵花嗎? 那朵花,你覺得是什麼顏色呢?
Thumbnail
avatar
小球(莊鵑瑛)
2021-04-08
《Elug》兒路概念音樂專輯─走回那條太魯閣的道路|用聲音留下道路痕跡|原住民當代音樂如果問你「什麼是原住民音樂?」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喔嗨央」嗎?抑或是「那魯灣」? 如果是這樣,《Elug》這張由太魯閣青年協力錄製的專輯將會打破你對原住民音樂的固有印象。
Thumbnail
avatar
Panay阿甄
2020-12-06
【番外】像拍偵探片那樣拍家庭片:《漫長的告別》電影手記玉子燒,土豆,曲奇餅乾,藍盒柚子軟糖,傘,生日帽,樹葉書簽,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一個家的符號集群。它們沿著情節若隱若現,似斷還連,串起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剖面,銜續成難分難解的血緣脈絡與親情糾葛。而符號的重複利用以及“從一到多”的映射關係,實際上正是既為偵探小說,也為所有藝術所尊崇的金科玉律:簡潔。
Thumbnail
avatar
沉舟
2020-10-28
E國疫情觀察筆記 番外篇:回家路漫漫我回來了。如果是我的忠實讀者或是身邊的朋友,可能還記得三月的時候我一副沒有要走的樣子。那到底在這16周裡發生了什麼,讓我最後還是決定在簽證到期前回來呢?本篇文章為你剖析要走?要留?的矛盾心情
Thumbnail
avatar
SC
2020-07-05
【創作】我看著那無盡的遠方:漫漫長路。致:每個深陷病痛的你。 時鐘滴答作響。 聲音在耳裡被放大,全世界瞬間變得好安靜,好安靜。 只剩下這些聲音陪著我搖搖晃晃地、走著。 走在回家的路上。   輕輕拍打著耳朵,不知道聲音從哪裡傳來卻,試圖摀住耳朵,依然存在。
Thumbnail
avatar
Thea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