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0年與George Floyd帶來的BLM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Black Lives Matter (BLM,黑人的命也是命)無非是今年度受到眾多矚目的運動之一,黑人男子George Floyd在被員警用膝蓋壓頸導致死亡之後,又喚起眾人對於BLM運動的重視以及改善黑人處境的呼籲。

2020是個多事之秋,年初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6月發生George Floyd事件之時,也有眾多人士認為此事與疫情直接相關,不滿情緒的堆疊透過此事件爆發。

疫情衝擊的多是少數族裔與經濟貧困的人們,對他們來說,失業率與死亡率都高於平均。

商業周刊指出,「《時代》(Time)報導,非裔美國人更容易感染COVID-19,且更容易死亡。根據美國疾管署的數據,非裔美國人僅佔美國人口12%,卻佔整體確診病例近26%、佔死亡案例近23%。」根據紐約市審計局,大多數冒著生命危險、維持經濟運轉的「必要員工」是有色人種,更有高達44%的非裔美國人表示他們在疫情間失去工作或被減薪。

疫情下,違反社交距離、沒有戴上口罩、大規模群聚⋯⋯,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運動示威受到大小不一的挑戰。上街參與一場運動需要比平常更大的決心與勇氣,而也因為疫情的緣故,有更多不同的技巧和方式出現,像是將戰場轉至線上,透過直播、媒體推播的方式向無法出門、因擔憂而不敢出門的人宣傳,或是鼓勵民眾在家中向窗外或是在街上橫掛布條。

BLM運動影響的幅度超乎預期,除了蔓延至世界各地,在各處都有相關遊行抗議、社群平臺上的聲量意見領袖與商業公司皆發有許多相關內容以外,連2020的美國總統大選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

引自遠見雜誌,「《紐約時報》指出,非裔女性是民主黨最忠實的支持者。」在BLM的運動浪潮下,拜登(Joe Biden)在8月中決定由賀錦麗(Kamala Harris)擔任他的搭檔。賀錦麗是美國史上首位的亞非裔副總統,他的父親是來自牙買加的非裔移民,而母親則為印度裔移民。

端傳媒指出,11月3日 Latino Decisions 針對拉丁裔選民的調查數據顯示,疫情、工作和醫療價格是各州居民最希望政客解決的議題,遠超過移民改革、種族正義、墮胎、環保等話題。也因此,儘管拜登在非裔與拉丁裔等族裔中支持度相對較高,部分拉丁裔的倒向仍難以避免。

在此次的運動中,風傳媒報導,從紐澤西州到密西根州,都有警長選擇加入抗議行列,與示威者並肩遊行;在加州及紐約市,更有警察向示威者鼓掌,甚至屈膝。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開始之後,香港部分警察的作為便受到大眾嚴厲指責,許多人不免將美國警察的舉動與香港警察並論比較。然而如同George Floyd案中,他受到警察壓頸、過度使用武力,也收到警察的聲援與並肩的抗議;香港的狀況中亦同,有保護民眾的警察,也有過度執法的警察,筆者認為難以用抽離時空與背景脈絡的角度評斷何者更優、何者更劣。

諸如運動組織、商業品牌,也罕見地針對BLM運動表態、聲援,這些舉動或受到讚賞、或受到質疑,筆者不禁好奇,究竟應不應該以組織身分針對重大的爭議性議題表達立場呢?好比身著制服單膝下跪為BLM運動聲援的警察,這樣的舉動是好的嗎?身為一個高中生,身著制服至社運場合進行聲援,是應該受到支持或是受到反對的呢?

基本上,大部分的人認為BLM運動呼籲的是種族平等與黑人平權,多數的民眾對此想法也抱持正面看法,然而筆者也不禁想詢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有留意到、真正努力落實平等呢?

身處在也有多元種族文化交織的臺灣社會,我們會看到膚色相異的外國人、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外籍配偶等等,也許有時會聽到他人不友善的語言,或甚至自己做出不友善的舉動,此時,也該回過頭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能如何從己身開始,努力改善這些舉止?

透過瞭解、爬梳George Floyd事件,筆者認為我們都有更深刻的啟發。

責任編輯: 卓芸亦   核稿編輯: 周永秦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圖片來源 Black Lives Matter (BLM,黑人的命也是命)無非是今年度受到眾多矚目的運動之一,黑人男子George Floyd在被員警用膝蓋壓頸導致死亡之後,又喚起眾人對於BLM運動的重視以及改善黑人處境的呼籲。 2020是個多事之秋,年初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6月發生George
Thumbnail
圖片來源 Black Lives Matter (BLM,黑人的命也是命)無非是今年度受到眾多矚目的運動之一,黑人男子George Floyd在被員警用膝蓋壓頸導致死亡之後,又喚起眾人對於BLM運動的重視以及改善黑人處境的呼籲。 2020是個多事之秋,年初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6月發生George
Thumbnail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疫情的爆發與黑人之亂背後都是中共在搞鬼,川普只要一直這樣講,美國人會信,就穩當選了。疫情的爆發大家比較熟悉,我來補充一下黑人之亂。黑人佛洛伊德確實因為警察的過度執法而死,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四大因素值得觀察。
Thumbnail
疫情的爆發與黑人之亂背後都是中共在搞鬼,川普只要一直這樣講,美國人會信,就穩當選了。疫情的爆發大家比較熟悉,我來補充一下黑人之亂。黑人佛洛伊德確實因為警察的過度執法而死,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四大因素值得觀察。
Thumbnail
疫情的爆發與黑人之亂背後都是中共在搞鬼,川普只要一直這樣講,美國人會信,就穩當選了。疫情的爆發大家比較熟悉,我來補充一下黑人之亂。黑人佛洛伊德確實因為警察的過度執法而死,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四大因素值得觀察⋯⋯
Thumbnail
疫情的爆發與黑人之亂背後都是中共在搞鬼,川普只要一直這樣講,美國人會信,就穩當選了。疫情的爆發大家比較熟悉,我來補充一下黑人之亂。黑人佛洛伊德確實因為警察的過度執法而死,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四大因素值得觀察⋯⋯
Thumbnail
這兩個月美國最大條的新聞,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外就是這個白人警察膝蓋壓制非裔黑人頸部長達5分鐘致死的事件。我不忍看這影片,只聽聲音也覺得實在太殘忍,警察活生生謀殺一個手無寸鐵的人,即使旁邊有人在拍攝、有人在求情,這名警察仍然無動於衷。 影片曝光後迅速引起許多和平抗議遊行,部分地區傳出暴動及失序的情況,
Thumbnail
這兩個月美國最大條的新聞,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外就是這個白人警察膝蓋壓制非裔黑人頸部長達5分鐘致死的事件。我不忍看這影片,只聽聲音也覺得實在太殘忍,警察活生生謀殺一個手無寸鐵的人,即使旁邊有人在拍攝、有人在求情,這名警察仍然無動於衷。 影片曝光後迅速引起許多和平抗議遊行,部分地區傳出暴動及失序的情況,
Thumbnail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喬治·佛洛伊 (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導致長年的種族分歧問題,再次浮出檯面。全國超過140個城市發起抗議,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暴戾分子趁亂搶砸燒,導致各地方政府實施宵禁,有21個州調派了國民兵以防止騷動再度發生。
Thumbnail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喬治·佛洛伊 (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導致長年的種族分歧問題,再次浮出檯面。全國超過140個城市發起抗議,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暴戾分子趁亂搶砸燒,導致各地方政府實施宵禁,有21個州調派了國民兵以防止騷動再度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