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上新冠肺炎究竟会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邊的一對小夫妻雙雙染上了新冠肺炎,夫妻两还有孩子,两人才移居美國,異郷異地,脚步都还未站穩就傳来恶耗,我妈登时「天崩地裂」的要同樣在美國的我小心,然後又花了大半小時叮嚀我在家和出門的各種安全需知。

再前一周,和一店員聊天,她告訴我她的朋友和一個長輩也染了新冠,兩人都沒住院,自行在家隔離,結果是朋友幾天後自癒,長輩卻去世了,我問她原因,她認為是因為一直有在健身的朋友身體好,免疫力較強,朋友還形容得了新冠像是:就像是得了重感冒,無需大驚小怪。

那長輩呢?

她無奈道,長輩是個老煙槍,就算沒得新冠,也可能死於肺癌,而且她們家人都認為,長輩並不是真的死於新冠,而是抽太多煙,肺功能早就垮了,新冠只能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蹈草。

由於我也是自體免疫力的擁護者,看了很多相關的書,愈看愈覺得,我們太小看自己的身體。

和她聊的熱絡,也很同意與其每天嚇自己(恐懼對免疫系統也是一種破壞),不如吃好睡好,每天運動,心情愉快,戴好口罩和勤洗手,足矣!

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我曾經染上B型肝炎,我卻渾然不覺,等我知道的時候,我早有抗體。

和大家說件「怪事」。

五六年前我曾因膽結石太多而大病一場,最後還開了刀。

發作時腹痛不在話下,經常疼到在地上打滾,還一度因為膽結石的刺激,出現了黃疸現像,整張臉如尿液般黃,十分難看,但病的最重,也就是臉色發黃猶如長年躺在塌上的鴉片鬼的那天,我卻因為一個好消息,心情開心極了,肚子也不痛了,臉好像也沒那麼黃了,整個人彷彿沒病了,這件事一直讓我很納悶,因為隔天我回台灣就醫時,直接就被仁愛醫院以肝指數爆表和出現黃疸強制住院了。

住院那幾天,除了禁食和每天打自費的保肝針外,我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只覺無聊,而且不想停太久沒健身(體能會退步,筋會變硬,還得再經歷一次全身酸疼的痛苦)又想辦法運動,醫生和護士進來時看到我在健身都嚇一跳。

這幾年懂得愛惜自己的我,收獲了健康和好身材。

❤️拍了這個視頻給大家參考,改變自己永遠也不嫌晚,別忘了我快40歲才開始健身的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rryyoko 櫻桃陽子的沙龍
128會員
172內容數
在大陸影視圈工作至今十來年了,和大家分享娛樂圈那點小事~
2024/12/21
我第一次見到陳茂賢導演時,他還是編劇,他在我朋友的影視公司寫戲,公司裡都是老朋友一起上北京發展,還住在一起,所以感情很好,我那會兒常去他們公司,所以也混熟了,經常一塊吃飯。 阿賢那時很胖,體型和現在完全一個天一個地,好像胖子的個性都隨和,他還是個會講話,會聊天的胖子,所以朋友也多。 不過公司
Thumbnail
2024/12/21
我第一次見到陳茂賢導演時,他還是編劇,他在我朋友的影視公司寫戲,公司裡都是老朋友一起上北京發展,還住在一起,所以感情很好,我那會兒常去他們公司,所以也混熟了,經常一塊吃飯。 阿賢那時很胖,體型和現在完全一個天一個地,好像胖子的個性都隨和,他還是個會講話,會聊天的胖子,所以朋友也多。 不過公司
Thumbnail
2024/11/20
2020年底,我聽了我哥的建議,到美國做淘寶直播,好度過疫情期間的經濟壓力,沒想到的是,到美國後便碰到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更沒想到的是,這許許多多的難關竟也讓我一一的擺平了,只是這一晃眼過了三年多,當初以為和狗寶們只是短暫的分開,再回首竟已三年多不見,而且仍不知何時能見到面。 一個原因是,當初來美
Thumbnail
2024/11/20
2020年底,我聽了我哥的建議,到美國做淘寶直播,好度過疫情期間的經濟壓力,沒想到的是,到美國後便碰到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更沒想到的是,這許許多多的難關竟也讓我一一的擺平了,只是這一晃眼過了三年多,當初以為和狗寶們只是短暫的分開,再回首竟已三年多不見,而且仍不知何時能見到面。 一個原因是,當初來美
Thumbnail
2024/08/04
時間回到好多年前,對政治不熱衷,對時事不關心,在中國發展編劇/作家事業的我,發現在幾次和我媽通電話時,都會冒出來一個人名:韓國瑜。 我媽對他可以說是崇拜的五體投地,每次電話裡都是韓國瑜又做了什麼,又去了哪裡,結論都是,他真的好可愛哦😂!從這些信息中,我慢慢的串連出一個人設:韓國瑜原來是一個純樸的
Thumbnail
2024/08/04
時間回到好多年前,對政治不熱衷,對時事不關心,在中國發展編劇/作家事業的我,發現在幾次和我媽通電話時,都會冒出來一個人名:韓國瑜。 我媽對他可以說是崇拜的五體投地,每次電話裡都是韓國瑜又做了什麼,又去了哪裡,結論都是,他真的好可愛哦😂!從這些信息中,我慢慢的串連出一個人設:韓國瑜原來是一個純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經過三年多的平安無事,太太早前不幸中了covid19,最初她以為是普通的感冒,但吃了藥也辛苦得要命,後來染出確診了,的確令我們大為緊張,也感到意外。這件事最奇怪之處是我跟她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竟然沒有被傳染,這幾天早晚都自我檢測,(笑稱)確保了本人“一線作者”的地位,但太太染病我也會難過,covid真
Thumbnail
經過三年多的平安無事,太太早前不幸中了covid19,最初她以為是普通的感冒,但吃了藥也辛苦得要命,後來染出確診了,的確令我們大為緊張,也感到意外。這件事最奇怪之處是我跟她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竟然沒有被傳染,這幾天早晚都自我檢測,(笑稱)確保了本人“一線作者”的地位,但太太染病我也會難過,covid真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疫情在澳門大爆發時,我一直沒受感染,五六月時迎來另一個高峰,眼看六月快過了,以為自己又可以避過一劫,怎料本周二就證實自己染病。 不要問我如何染病,我真的不知道。追遡一下,我是周一開始有感冒症狀,但周日全天沒有出門(不過有送貨員來過我家),周六全天跟丈夫同步進出,上周除了星期五跟同事吃飯外(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疫情在澳門大爆發時,我一直沒受感染,五六月時迎來另一個高峰,眼看六月快過了,以為自己又可以避過一劫,怎料本周二就證實自己染病。 不要問我如何染病,我真的不知道。追遡一下,我是周一開始有感冒症狀,但周日全天沒有出門(不過有送貨員來過我家),周六全天跟丈夫同步進出,上周除了星期五跟同事吃飯外(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了,消失了一個禮拜,拋家棄子(?)心靈神遊到另一個地方了。其實是我確診了啦,一直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想說去年老媽、老弟確診時,我和老爸防疫隔離做得非常嚴格和仔細,把老媽和老弟隔離在二樓,他們用過的餐具洗完後我全都拿去太陽下消毒殺菌,於是父女倆逃過了病毒的覬覦。 P.S:雖然前幾天(三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了,消失了一個禮拜,拋家棄子(?)心靈神遊到另一個地方了。其實是我確診了啦,一直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想說去年老媽、老弟確診時,我和老爸防疫隔離做得非常嚴格和仔細,把老媽和老弟隔離在二樓,他們用過的餐具洗完後我全都拿去太陽下消毒殺菌,於是父女倆逃過了病毒的覬覦。 P.S:雖然前幾天(三
Thumbnail
我覺得的人都吃五穀雜糧的,吸同樣pm2.5和工業廢水~XD,又不知上輩子是沒關好冰箱門還是多吃一顆士宏的包子?(他誰?) 所以有幸成為地球人,那既然我們有緣有份、有緣無份的在這顆整天轉轉轉、滾滾滾的繽紛球球上七投~ 是不是大家都會遇到差不多的事呢? 去年不幸的染疫。 讓我為健康上了一課也看透人情冷
Thumbnail
我覺得的人都吃五穀雜糧的,吸同樣pm2.5和工業廢水~XD,又不知上輩子是沒關好冰箱門還是多吃一顆士宏的包子?(他誰?) 所以有幸成為地球人,那既然我們有緣有份、有緣無份的在這顆整天轉轉轉、滾滾滾的繽紛球球上七投~ 是不是大家都會遇到差不多的事呢? 去年不幸的染疫。 讓我為健康上了一課也看透人情冷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COVID-19已經逼近每個人的身邊,網路上就有一則笑話,「如果你還沒有朋友確診,代表你沒有朋友。」 「你快篩平安嗎?」這快變成了最近朋友之間每早的問候語 雖然政府喊出「與病毒共存」,但我以眼見為憑,認為著實不能輕忽。 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身邊染病的同事、長官、朋友真的愈來愈多了。
Thumbnail
COVID-19已經逼近每個人的身邊,網路上就有一則笑話,「如果你還沒有朋友確診,代表你沒有朋友。」 「你快篩平安嗎?」這快變成了最近朋友之間每早的問候語 雖然政府喊出「與病毒共存」,但我以眼見為憑,認為著實不能輕忽。 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身邊染病的同事、長官、朋友真的愈來愈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原本想過幾天去杜拜時才寫的,因為杜拜沒封關,想去實地看了再寫,但剛剛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馬特市作者 @風翔萬里  打了疫苗後胸悶頭暈,當天就在醫院去世了。 因為這樣,也有其他準備要打疫苗的朋友表示擔心,所以想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2000年 1月底,我人在北京,朋友問我買口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原本想過幾天去杜拜時才寫的,因為杜拜沒封關,想去實地看了再寫,但剛剛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馬特市作者 @風翔萬里  打了疫苗後胸悶頭暈,當天就在醫院去世了。 因為這樣,也有其他準備要打疫苗的朋友表示擔心,所以想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2000年 1月底,我人在北京,朋友問我買口罩
Thumbnail
20210524 西元2021年,5月24日。台灣Covid-19大爆炸後的第....沒算之不曉得第多少天。從2019年底,這該死的武肺開始到現在,自己一直都謹守,出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或進入室內就消毒。隨身帶著酒精,也帶著多的口罩。自己,從來沒有鬆懈過防止病毒近身的防疫。因為深知,這病毒還在全世界
Thumbnail
20210524 西元2021年,5月24日。台灣Covid-19大爆炸後的第....沒算之不曉得第多少天。從2019年底,這該死的武肺開始到現在,自己一直都謹守,出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或進入室內就消毒。隨身帶著酒精,也帶著多的口罩。自己,從來沒有鬆懈過防止病毒近身的防疫。因為深知,這病毒還在全世界
Thumbnail
身邊的一對小夫妻雙雙染上了新冠肺炎,夫妻两还有孩子,两人才移居美國,異郷異地,脚步都还未站穩就傳来恶耗,我妈登时「天崩地裂」的要同樣在美國的我小心,然後又花了大半小時叮嚀我在家和出門的各種安全需知。 再前一周,和一店員聊天,她告訴我她的朋友和一個長輩也染了新冠,兩人都沒住院,自行在家隔離,結果是朋友
Thumbnail
身邊的一對小夫妻雙雙染上了新冠肺炎,夫妻两还有孩子,两人才移居美國,異郷異地,脚步都还未站穩就傳来恶耗,我妈登时「天崩地裂」的要同樣在美國的我小心,然後又花了大半小時叮嚀我在家和出門的各種安全需知。 再前一周,和一店員聊天,她告訴我她的朋友和一個長輩也染了新冠,兩人都沒住院,自行在家隔離,結果是朋友
Thumbnail
#我們與病毒的距離 之前寫咗篇文講行山個個都唔戴口罩, 竟然有唔少人reply「你自己揀座熱門山冇辦法架喎」,真心錯重點到黑人問號。 乜原來人人出街都應該戴好口罩呢啲常識,真係有咁難明咩? 話口未完,妹妹就喺家族whatsapp公告︰ 「我公司其他部門有同事確診咗……」 我全家︰!!!!!
Thumbnail
#我們與病毒的距離 之前寫咗篇文講行山個個都唔戴口罩, 竟然有唔少人reply「你自己揀座熱門山冇辦法架喎」,真心錯重點到黑人問號。 乜原來人人出街都應該戴好口罩呢啲常識,真係有咁難明咩? 話口未完,妹妹就喺家族whatsapp公告︰ 「我公司其他部門有同事確診咗……」 我全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