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時我在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一回提過了麻醉獸醫師在麻醉前做了哪些評估與計畫,這次就來聊聊開始麻醉後麻醉科又在忙哪些事情。
Airway, Breath, Circulation or Airway, Book, Chair ?
  上面是一句有點針對麻醉科的玩笑話,有些人會覺得麻醉科的工作就只是插完管開氣麻,就可以舒服坐下(而外科醫師手術時通常是全程站著的)開始看自己的書,真的是這樣嗎?
手術中出現心律不整
  
  其實麻醉的過程背負著沉重的生命壓力,狀況多變而需時時繃緊神經,在剛開始麻醉與從麻醉中甦醒時最需特別注意。老師與前輩們有一個很適合的譬喻:麻醉就像是在開飛機一樣,起飛與降落時狀況最不穩定與需要技術,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各種亂流。(而這幾年在潛水活動的逐漸流行下,我覺得潛水也很適合類比於麻醉的過程。)麻醉時是將病患帶到適合的麻醉深度去做各種手術或檢查,在各項器材的配合下,在手術的過程中麻醉醫師會密切的去監控病患的各項生理數值,並依照各項變化去調整麻醉的深度、麻醉機的設定、藥物的使用甚至緊急停止該次的手術麻醉,一切都以病患的生命安全為優先。
  到了手術結束,麻醉甦醒時,有些病患會開始出現疼痛或是狂躁譫妄的情形,也會視情形因應給予追加的藥物,使其能較舒服的休息而得到較高品質的恢復。或是某些特殊品種的短顎犬容易有呼吸道阻塞的問題,在拔除氣管插管後也需要特別注意是否能好好呼吸,在確定一切都沒問題前麻醉獸醫師都會持續在旁觀察,並在必要時介入處理。
  手術過程中不起眼、也不常在外拋頭露面,默默守護沉睡中的病患,在麻醉結束且甦醒穩定後說聲:歡迎回來,將病患送回病房休息。每一台的手術,每一次的麻醉都不斷在重複高精神壓力的作業,而每次麻醉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狀況發生,我期許自己要做到的就是再小的問題都能及早發現並排除,避免各種微小似乎可忽略的問題慢慢累積,結果造成滾雪球滾到雪崩般不可挽回的後果。這些就是麻醉獸醫師為了病患安全所持續付出的努力。
每一次麻醉都是把病患的性命背在身上,那種壓力其實讓人喘不過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11內容數
中興大學獸醫教學醫院、麻醉暨重症加護科住院醫師結訓, 至今仍然為了每個經手的犬貓麻醉安全而持續努力。 希望能在這為大家破解迷思、學習新知,以及分享一些個人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麻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與不及,都是必須避免的錯誤。
       在臨床的生活中,時常會遇到病患需要鎮靜麻醉來進行手術或檢查,但因為對麻醉的一知半解與擔心其風險而打退堂鼓,反而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雖然進行麻醉一定會有風險,但我們可以設法將風險降到最低。
       身為專門管理手術前中後各種狀況的麻醉獸醫師,在目前的職場上仍然時常遇到各種被迫要違背自身專業的情形。
1. 氣體麻醉比液體麻醉安全對嗎? 2. 氣管插管好恐怖,我不想讓我家狗狗插管可以嗎? 3. 我知道麻醉前不可以吃東西,但要禁食多久? 4. 麻醉前一定要抽血檢查嗎?預算上有點考量...
過與不及,都是必須避免的錯誤。
       在臨床的生活中,時常會遇到病患需要鎮靜麻醉來進行手術或檢查,但因為對麻醉的一知半解與擔心其風險而打退堂鼓,反而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雖然進行麻醉一定會有風險,但我們可以設法將風險降到最低。
       身為專門管理手術前中後各種狀況的麻醉獸醫師,在目前的職場上仍然時常遇到各種被迫要違背自身專業的情形。
1. 氣體麻醉比液體麻醉安全對嗎? 2. 氣管插管好恐怖,我不想讓我家狗狗插管可以嗎? 3. 我知道麻醉前不可以吃東西,但要禁食多久? 4. 麻醉前一定要抽血檢查嗎?預算上有點考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說到開刀,有一件事忘了說。 就是關於麻醉。 並不是解麻醉之後的後遺症;我好像完全沒有症狀。 算是天選之人? (附帶一題,某老師解麻醉的經驗是,狂吐……) 而是這次,我很想記得,自己到底是怎麼、什麼時候被麻昏的。 上次去開刀的時候, 年輕的醫師,拿著一個面罩,說: 「這是氧氣,
Thumbnail
每次被指派接新病人的時候,心總是慌亂的。 腦中不斷盤算著待會病人上來的時候,需要做些什麼事?要怎麼聽交班、抓重點?需要先備幾瓶點滴?需要加壓袋嗎?用氧氣面罩或是要找RT (呼吸治療師) 調呼吸器?新病人的單張準備好了嗎?床鋪好了嗎?
Thumbnail
和麻醉科醫師聊著聊著,他和我說: 「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到我心中的那個『1』,那學弟你不要放棄去追尋你心中最重要的價值。」
麻醉醫師轉頭對我説,「生命徵象良好,各種數值無異常。」 「手術很成功,」我宣布道,「送加護留觀。」 手術房裡不像電視劇裡所演的那樣,並沒有響起熱烈的掌聲。 大家就是迅速地去準備下一個工作。 不過感覺得出來,所有的人都打起了精神。
Thumbnail
緩緩從恢復室睜開眼,只見護理師拍拍我告知手術結束囉~推回病房路上依舊昏沉想睡,稍微檢視一下包紮傷口處,是開在大腿側邊位置偏低,感覺傷口可能才10公分左右,整隻左腳麻藥還在,摸起來都沒有知覺,冰袋敷著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又疲倦的睡著了。 醒來後還不能移動,先進行些微流質飲食,喝點水與茶碗蒸
Thumbnail
我們人類的大腦從遠古至今都有"尋求獎勵機制" 遠古的獎勵機制都是跟捕殺動物還有生存有關,極端的環境造就對生命的渴望 而我們現在多數人遇到情緒低落就會尋找鼓舞人心的心靈能量,讓我們能繼續活下去 但近10年這麼多的心理學、心靈雞湯、鼓舞正向的書籍或網路正面文章,反而造就憂鬱症跟吃安眠藥的人
Thumbnail
麻醉風暴第二季延續第一季的原班人馬以及人球案,而進一步加入新的人物以及牽涉更多更廣的社會醫療議題。頂盛及捷運的爆炸案炸出的是醜陋龐大的利益關係,康聯醫院院長朱權綱為了醫院評鑑,為免康聯被降級,而被迫答應立委萬大器的要求,購買高價醫療器材,以及成立創傷小組,萬大器藉此收受不正當的回扣。
Thumbnail
短短六集,劇情卻十分緊湊完整,充分揭露醫療體制的畸形以及因此導致的各種問題、弊端。 故事由一場不尋常的惡性高熱為開端,涉入其中的麻醉醫師蕭政勳,為此被迫暫時停職。看似好心的保險員葉建德幫助蕭醫師查出醫院的單挫林竟然是過期品,蕭政勳因此而獲得清白,仁欣醫院院長陳顯榮則為此下台。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說到開刀,有一件事忘了說。 就是關於麻醉。 並不是解麻醉之後的後遺症;我好像完全沒有症狀。 算是天選之人? (附帶一題,某老師解麻醉的經驗是,狂吐……) 而是這次,我很想記得,自己到底是怎麼、什麼時候被麻昏的。 上次去開刀的時候, 年輕的醫師,拿著一個面罩,說: 「這是氧氣,
Thumbnail
每次被指派接新病人的時候,心總是慌亂的。 腦中不斷盤算著待會病人上來的時候,需要做些什麼事?要怎麼聽交班、抓重點?需要先備幾瓶點滴?需要加壓袋嗎?用氧氣面罩或是要找RT (呼吸治療師) 調呼吸器?新病人的單張準備好了嗎?床鋪好了嗎?
Thumbnail
和麻醉科醫師聊著聊著,他和我說: 「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到我心中的那個『1』,那學弟你不要放棄去追尋你心中最重要的價值。」
麻醉醫師轉頭對我説,「生命徵象良好,各種數值無異常。」 「手術很成功,」我宣布道,「送加護留觀。」 手術房裡不像電視劇裡所演的那樣,並沒有響起熱烈的掌聲。 大家就是迅速地去準備下一個工作。 不過感覺得出來,所有的人都打起了精神。
Thumbnail
緩緩從恢復室睜開眼,只見護理師拍拍我告知手術結束囉~推回病房路上依舊昏沉想睡,稍微檢視一下包紮傷口處,是開在大腿側邊位置偏低,感覺傷口可能才10公分左右,整隻左腳麻藥還在,摸起來都沒有知覺,冰袋敷著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又疲倦的睡著了。 醒來後還不能移動,先進行些微流質飲食,喝點水與茶碗蒸
Thumbnail
我們人類的大腦從遠古至今都有"尋求獎勵機制" 遠古的獎勵機制都是跟捕殺動物還有生存有關,極端的環境造就對生命的渴望 而我們現在多數人遇到情緒低落就會尋找鼓舞人心的心靈能量,讓我們能繼續活下去 但近10年這麼多的心理學、心靈雞湯、鼓舞正向的書籍或網路正面文章,反而造就憂鬱症跟吃安眠藥的人
Thumbnail
麻醉風暴第二季延續第一季的原班人馬以及人球案,而進一步加入新的人物以及牽涉更多更廣的社會醫療議題。頂盛及捷運的爆炸案炸出的是醜陋龐大的利益關係,康聯醫院院長朱權綱為了醫院評鑑,為免康聯被降級,而被迫答應立委萬大器的要求,購買高價醫療器材,以及成立創傷小組,萬大器藉此收受不正當的回扣。
Thumbnail
短短六集,劇情卻十分緊湊完整,充分揭露醫療體制的畸形以及因此導致的各種問題、弊端。 故事由一場不尋常的惡性高熱為開端,涉入其中的麻醉醫師蕭政勳,為此被迫暫時停職。看似好心的保險員葉建德幫助蕭醫師查出醫院的單挫林竟然是過期品,蕭政勳因此而獲得清白,仁欣醫院院長陳顯榮則為此下台。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