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藥

含有「毒藥」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一個人在最黑的時候獲得了一點點光,那道光會不會變成毒? 也許會。 當你太渴望它、太需要它、 當它成為你活著唯一的理由, 它就會變成毒。 哪怕只有一秒,也會成為追上去的理由。 哪怕從未來過,也會堅持守在光的邊緣。 可這樣的守候、等待,值得嗎? 值得嗎?
魏佳卿-avatar-img
1 天前
【因為他從來不為「結果」而活,他只為選擇而活。】我很喜歡,尤其是最後那一句,也代表他是為「當下」而活。
墨雪-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魏佳卿 確實... 有些人,選擇活在自己的痛裡;有些故事,註定無法得到圓滿的終章。 他不是只活在黑暗裡的失敗者,他願意等待。 誠實面對自己,為自己的過錯贖罪。沒有背叛自己的心。
  這篇短小說是參加《Ep 艾比索》內萬聖節寫作活動時所寫的靈異文,用「靈異」來形容可能有些浮誇,因為文中感受不到「靈異」特有的恐怖、詭譎氣氛,反倒是有種霸道總裁遇見灰姑娘的浪漫感覺。   這個寫作活動很有意思,主辦方列出了許多與萬聖節有關的元素像是南瓜燈、骷髏、吸血鬼、僵屍、女巫等等,接著主辦方
日子一天天過去,歲末的氣息愈濃,阮府卻不再有往昔那種準備年節的閒適與喜悅。隨著臘月更深,婚事籌備進入緊要關頭,府內的氣氛也變得格外緊繃。 灶房裡,洗菜的水聲、刀砧的敲擊聲比往常更為頻繁,廚娘們臉上的笑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眉宇間揮之不去的焦躁。
Thumbnail
在莎士比亞的戲劇《冬天的故事》和《辛白林》中,毒藥與解藥的概念被深刻地描繪出來,這反映了十六和十七世紀歐洲社會的觀念。這兩部戲不僅呈現了實際的毒害企圖,更將「毒藥」作為一種強烈的隱喻,來表達當時社會對於精神、道德和政治層面「感染」的憂慮。劇本中,宮廷被描繪成一個「有病」、充滿瘟疫的場所,這種感
Thumbnail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系列,不過因為年代有點久,所以一直沒有分享,但最近因為福星小子跟亂馬接連重出,我開始懷念這部作品起來。 最早接觸這部作品,是1993年尖端出版的時候,當年我還在念大學,偶爾會跑尖端接案子,所以可以用員工價入手漫畫,所以當年尖端出的漫畫還真是收不少,何況這部作品的印製很精良,很值得收
Thumbnail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11/20
所以有沒有考慮寫成仙俠版本?大家動不動就活個幾萬年。
momoge (毛毛牙)-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1
深邃月光 我的話還好,因為主角是殭屍……其實我寫的內容時間已經橫跨兩千年了。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有機會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兩句話節錄自萬維剛老師菁英日課6的內容[1], 啟發了我重新思考藥與毒的關係。 「我愛數學,愛得無可救藥。」是我國中高中的真實寫照。 年輕的時候很熱愛數學, 因為數學是唯一一個可
付費限定
我們人類的大腦從遠古至今都有"尋求獎勵機制" 遠古的獎勵機制都是跟捕殺動物還有生存有關,極端的環境造就對生命的渴望 而我們現在多數人遇到情緒低落就會尋找鼓舞人心的心靈能量,讓我們能繼續活下去 但近10年這麼多的心理學、心靈雞湯、鼓舞正向的書籍或網路正面文章,反而造就憂鬱症跟吃安眠藥的人
Thumbnail
抱怨是慢性毒藥,會讓一個人慢慢四肢發軟,精神無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