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3):基進、平衡與無感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人類應該積極應對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嗎?雖然科學證據強烈暗示,相較於「變遷」,「危機」一詞應該更為恰當,但依然有些人採取否定立場,甚至有些人絲毫無感。

肯定氣候危機者大體承認,地球暖化是由於過去數十年間,人類生活品質大幅上升、耗用資源與二氧化碳排放急速增加的結果。按照「享受好處者應該負擔成本」的想法,當今人類(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有義務去避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種種危機,尤其當許多人沒得到多少好處,卻可能面臨極大風險時。那包括剛剛或將會出生的人們,以及經濟落後地域的居民。

至於否定危機者,除了否定暖化現象存在以外,更多地是否定暖化現象的人為性質與嚴重程度。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暖化是地球氣候長期循環下的自然結果,因而不會有打破生態平衡的風險。據此,就算暖化真的會帶來某些壞處,那也是後代自己去處理和適應就好,我們沒義務付出太多。

在論辯上,肯定方常被批評為訴諸恐懼,總是拿些誇大數字或幻想情節來嚇人,塑造世界末日的景象;甚至被說成是精心策劃的騙局,是有人想以節能減碳為名,全面監控人類的一切生產與消費活動。而肯定方則會宣稱,否定方老愛講陰謀論,卻不看科學證據說了些什麼,根本就是不理性的反智與民粹份子。

雖然大多數文化菁英都屬於肯定方,所以才有《京都議定書》與《哥本哈根協議》的出現,但他們內部也有分歧。基進派主張減碳是種道德義務,不應太過計較成本,而該盡一切可能防止氣候危機所可能帶來的劇變;平衡派則主張減碳過度會排擠到社會福利或科技研究的資源,所以我們應該在節能減碳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並透過一系列的政策分析與實行,來將成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實務上,各國政府在制定減碳政策時,由於財力與資源有限,不得不透過成本效益分析來看怎麼做更有成效。又由於分析的大數據與計算模型,都掌握在一小群專家學者手裡,他們頓時擁有了決定哪些產業興、哪些產業衰的權力。

至少在現階段的分析裡,高排碳的燃煤發電必須被逐步汰除,而全新的能源科技必須盡快研發、測試與商用。至此問題就不再是純粹的學術爭論,而更像是激烈的權力磨擦。

譬如,聯合國的氣候變遷委員會,於2018年公開指出:最晚在2052年,全球升溫將超過攝氏1.5度(相較於工業化以前),如果要避免這一點,全球的總碳排量得在2050年以前盡可能歸零。這代表著,依靠化石燃料的產業需要擱置、轉型與廢除。

而事實上,已開發國家的大多數人都屬於無感派,除了負面影響被基礎建設與福利政策降到最低以外,一般民眾就算具備相關知識,所能做的也真的很有限。更何況是,吸引人們目光的事件實在太多,危機意識很容易就被淹沒在資訊亂流當中。

有學者說,只要全體人類達成共識,控制氣候危機並不是特別難的事。然而在無感派佔大多數,注意力亂飄且態度還可能反覆的情況下,許多政策實行大概不會順利。那麼,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方法,讓大家不用耗費額外的心力或注意力,就能自動自發地減碳?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是癡人說夢,但有些經濟學家宣稱,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

參考書目:《氣候賭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4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目前世界對「永續發展」的公認概念,其定義源於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並於聯合國第四十二屆大會公佈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永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如同外部性(externality)所定義的,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因此,當代人的
Thumbnail
目前世界對「永續發展」的公認概念,其定義源於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並於聯合國第四十二屆大會公佈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永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如同外部性(externality)所定義的,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因此,當代人的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ESG投資是浪費股東金錢的大型慈善事業」 「脫碳」、「減碳」、「ESG」正是當今最熱門的投資話題,然而我們必須思考為此一頭熱所投入的金錢與實際效益是否成正比?
Thumbnail
「ESG投資是浪費股東金錢的大型慈善事業」 「脫碳」、「減碳」、「ESG」正是當今最熱門的投資話題,然而我們必須思考為此一頭熱所投入的金錢與實際效益是否成正比?
Thumbnail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
Thumbnail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
Thumbnail
燃煤、油、氣的發電比例,佔人類整體發電量的七成以上,轉型是個艱鉅任務。
Thumbnail
燃煤、油、氣的發電比例,佔人類整體發電量的七成以上,轉型是個艱鉅任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