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獨裁者的黃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錄影像,沒有經過認知的細節與思維,並不具任何價值,還不如經過思考寫下的感想記錄。」

「記錄影像,沒有經過認知的細節與思維,並不具任何價值,還不如經過思考寫下的感想記錄。」

跟身上背著相機的朋友談攝影,都會提起蘇珊.桑塔格《旁觀他人之痛苦》。書中總歸攝影於二個矛盾的面向:一派認為這個影像媒體的時代,有照為憑等同於眼見為憑,已經是訊息傳播的基本配備;另一派則憂心,就是因為影像過度氾濫,造成接受資訊者,對影像傳播失去敏感度。這種無感可能進一步演變成對於現實事件的冷感。

自己拿起相機的慾望,讀過桑塔格後,已不存在,因為記錄影像,沒有經過認知的細節與思維,並不具任何價值,還不如經過思考寫下的感想記錄。手機相機隨手即拍,影像似乎只有更多假性視角,缺乏溫度與理解。照片的客觀,如觀光客訪名勝,看過就算;對於被記錄事物的觀點與歷程,投入參與程度疏離陌生。

作家出席的場合,總會看到攝影家陳文發默默出現拍照,活動結束前慣例作家幫讀者簽書,他在拍下幾張實況照後,也排進等待簽名的隊伍,從包包中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書。他總是畢恭畢敬,不止對作家,還有對手上拿著的書。在他所拍攝、著寫的《作家的書房》裡,說明了這個習慣,可見對於文學與作家的敬重,並非只是現場一雙觀眾眼睛,而是出於理解而記錄下有意義的事件。

每個書封上烙下名字的作者,是這本書的獨裁者。許多作家如此說過,包括辭世的馬奎斯。他們的子民不止限於他們筆下作品,從《作家的書房》發現,作家的藏書可能是他們獨裁國度中,更難馴服的一群。陳文發書中收錄作家,大多都有因為書滿為患而起的抗爭革命,與親人因為書而反目,因為天災蟲患與過多的藏書,生活空間對外人來說,甚至荒謬。獨裁者無論如何還是會捍衛自己子民,因為一直不輟的寫,卻沒有藏書,似乎失去作品能夠一較高下的朋友與對手?包括陳文發自己,藏書、護書,是場意義明確的長期戰爭——為了求知與文學。

書中有意識攝影整理二十四位台灣作家的手、稿、書桌、藏書與書房;文字記錄則包括了他自己,二十五則藏書的故事。

一手撐起台灣推理小說世界的傅博,把拍攝難度說白:「你要求還真多,要拍人頭、要拍作家的手,還要簽名……」每篇開場的作家之手與寫作狀態,重要也許超過面容,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戰場。在藏書與作品之間,以至於影像中留下紀錄的作家,被他們逼視,我們也看進他們的眼,是否也看進他們為了寫而必須的意念?陳文發的鏡頭下,沒人停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那個叫 Che 的的沙龍
11會員
8內容數
多年下來的思考雜感,只見內容不見紙or電的出版產業可能解方。因為曾經在圖書出版打混,執行編輯、企劃編輯、創意編輯、版權、行銷、業務、發行,加上大眾傳播、藝術、設計等學院訓練,十多年下來,有些做到了,有些沒做到,有些還在想的事。
2021/12/24
這個句子也出現在羅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的刺青上。在他脖子與肩膀那一圈就是刺這個句子。 解釋: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一個蘿蔔一個坑,別強求別人跟你一樣。) 請看 (校對的抱怨:裡面外文超多,也許該叫原文版,而非英文版......) crêpe de Chine
Thumbnail
2021/12/24
這個句子也出現在羅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的刺青上。在他脖子與肩膀那一圈就是刺這個句子。 解釋: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一個蘿蔔一個坑,別強求別人跟你一樣。) 請看 (校對的抱怨:裡面外文超多,也許該叫原文版,而非英文版......) crêpe de Chine
Thumbnail
2021/07/04
二段看似毫無關係的故事,卻牽扯出近年爭議最大的文壇風潮。一名曾與知名作家傳出戀情的編輯,出版的小說與那段戀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018年出版的小說《非對稱》,由麗莎.哈利迪(Lisa Halliday)著,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2021/07/04
二段看似毫無關係的故事,卻牽扯出近年爭議最大的文壇風潮。一名曾與知名作家傳出戀情的編輯,出版的小說與那段戀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2018年出版的小說《非對稱》,由麗莎.哈利迪(Lisa Halliday)著,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2021/01/18
去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是寫作者與讀者的見面,還是產業內專業匯集流通,還是為了折扣書?台北國際書展,如何可以讓愛書人與產業專業人士,可以有更多的收穫?
Thumbnail
2021/01/18
去台北國際書展,到底是寫作者與讀者的見面,還是產業內專業匯集流通,還是為了折扣書?台北國際書展,如何可以讓愛書人與產業專業人士,可以有更多的收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如果問你台灣的小說家有誰,你能說出幾個呢?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聚焦於戒嚴時代,談談這些你可能聽過卻不甚熟悉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如果問你台灣的小說家有誰,你能說出幾個呢?這本《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聚焦於戒嚴時代,談談這些你可能聽過卻不甚熟悉的台灣作家們。
Thumbnail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Thumbnail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Thumbnail
攝影皆為peiwen.k書籍翻拍 近日反覆思考影像敘事的表現方法,並再度拜讀《另一種影像敘事》這本約翰伯格與尚摩爾合著探討影像本質的經典之作。 一本山區農民生活的攝影書,並同時探討攝影本質。本書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照片曖昧不明的本質,一張照片即是「相遇之所」 第二部分:事物外貌意義的探討
Thumbnail
攝影皆為peiwen.k書籍翻拍 近日反覆思考影像敘事的表現方法,並再度拜讀《另一種影像敘事》這本約翰伯格與尚摩爾合著探討影像本質的經典之作。 一本山區農民生活的攝影書,並同時探討攝影本質。本書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照片曖昧不明的本質,一張照片即是「相遇之所」 第二部分:事物外貌意義的探討
Thumbnail
周一周二讀了「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 ,提到「攝影與繪畫」的差異,如果你依然興致高昂,那麼你一定會喜歡這本: 朱和之 《#南光》。 雖然我對攝影很沒有底,是屬於光圈快門焦距都搞不清楚的粗陋之輩,但小說裏頭大量的專業術語並未讓人卻步,反而像是吟哦的咒語,在暗房的耳朵裡,一次次刷洗出,
Thumbnail
周一周二讀了「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 ,提到「攝影與繪畫」的差異,如果你依然興致高昂,那麼你一定會喜歡這本: 朱和之 《#南光》。 雖然我對攝影很沒有底,是屬於光圈快門焦距都搞不清楚的粗陋之輩,但小說裏頭大量的專業術語並未讓人卻步,反而像是吟哦的咒語,在暗房的耳朵裡,一次次刷洗出,
Thumbnail
記錄影像,沒有經過認知的細節與思維,並不具任何價值,還不如經過思考寫下的感想記錄。評陳文發著《作家的書房》。原載於《聯合報・副刊》。
Thumbnail
記錄影像,沒有經過認知的細節與思維,並不具任何價值,還不如經過思考寫下的感想記錄。評陳文發著《作家的書房》。原載於《聯合報・副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