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花多少時間凝視一張照片?閱讀攝影經典約翰柏格《另一種影像敘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影皆為peiwen.k書籍翻拍
近日反覆思考影像敘事的表現方法,並再度拜讀《另一種影像敘事》這本約翰伯格尚摩爾合著探討影像本質的經典之作。
一本山區農民生活的攝影書,並同時探討攝影本質。本書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照片曖昧不明的本質,一張照片即是「相遇之所」
第二部分:事物外貌意義的探討
第三部分:150張沒有任何文字只有照片的影像敘事課題,一種想像力下的成果。
第四部分:理論上的意圖和意涵
你會花多少時間凝視一張照片?

一張曖昧不明的影像,觀看時間越久,越能有更多解讀的空間。

而大多數拍攝當下與觀看當下產生時空的差距,往往導致同張影像有相異的解讀方式。
如同作者所提:
「人生在世,各種意義並非在瞬間片刻產生。意義是在各種聯繫與關聯中出現 ,並且總處於一種不斷衍生發展的狀態下。當我們認為一張照片具有意義時,我們通常是賦予了他一段過去與未來。」
照片的意義,作者與影像編輯表達意圖已不重要,而更重要的觀者如你如何詮釋。是否與你的生命歷程有所連結?是否曾經喚起你的感受?
某次與朋友聊,看書的時候擷取的記憶只是自己想摘錄的,同本書的不同人選錄的書摘及感受皆不同,有時看書評都會疑惑讀的是同一本嗎?書最後都變成自己想看的樣子。
閱讀文學或是觀賞電影就猶如解讀照片的意義,讀著讀著就變成自己的模樣。

何謂真實?

我以第一部分 Beyond my camera by Jean Mohr:照片曖昧不明的本質,此章節為例子。
馬緒爾,或自由選擇的權利
擁有五十頭牛的馬緒爾。攝影師使用相片表現他的生活,放牧工作,牛隻,狗。自然寫真。而在拍攝肖像照的那天,馬緒爾穿著一件剛燙好的襯衫,頭髮鬍子皆修剪梳理過。並指定拍攝視框,工作褲與牛屎的靴子則被撇除在視框外。
「現在我的曾孫,總算有辦法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人了。」
精心設計,反而不是攝影師拍攝的生活原貌。鏡頭前的形象是被製造修飾並呈現被攝者想呈現的樣子,已非原貌。
影像與現場是真實的,卻是刻意製造的真實性,十分弔詭。
———
我看見了什麼
攝影師邀請參與者解釋照片,而觀看者在解讀照片時往往加入自己的投射。不同職業身份的觀看者的角度也不同,而很有趣的真實照片下的故事則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因此在某些時刻,追求照片的真實性,也失去意義。
———
沒有獨家
作者將共產主義者拍攝太有人味,不符合媒體立場表達共產主義的首腦應該陰沉皺眉,面容險惡的模樣。因此攝影照片被拒絕刊登。
照片過於真實性,反而讓媒體無法改變立場訴說,又給予攝影具有真實意義的佐證。
———
我主張所有種類的真實,你的真實和所有人的真實都存在的,但在所有真實的背後,卻只有一個真實,那就是根本沒有真實。

- Mary Flannery O’Conner

文字搭配時,往往隱蔽的影像的意涵。

而文字與影像之搭配運用方式,作者認為:
「通常而言,與大眾密切相關的攝影照片,其曖昧不明的本質,常被或多或少偏離事件樣貌的文字解說所隱蔽掩蓋。」
這論點我則是部分認同。
認同的原因,則是當下政治公關性需求運用情緒煽動的影像,搭配文字解說,可能與拍攝事實不相符,卻可明確闡述其單位立場。
影像的真實性也再也不重要,文字將影像的真實性掩蓋。影像搭配文字像是個雙面刃,可以真實傳達正面意義,也能錯誤挪用當作負面攻擊的催化劑。
部分不認同的原因則是,即使人類的集體淺意識使得辨識影像的原型較為容易,但許多記實性影像,有歷史脈絡解讀會更具意義深度,而這些是必須被理解的。
接下來將分享純粹的攝影序列能否敘事?倘若不是藝術家,但為什麼我們仍需要攝影?以及作者閱讀完此書對攝影的反思。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昨日與友至故宮看展,宋朝詩人蘇軾認為畫是『無聲詩』,詩是『無形畫』,文字與影像互相結合的概念,東方與西方皆有相同在意的藝術議題。能感受到萬事萬物共通性,心裡十分滿足。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avatar-img
849會員
101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wen 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是孩子的教學景點的台中科博館,長大後重遊,以成人的視角觀看展覽,許多的介紹語富有深意。 生老病死,人生的結局,就是死亡,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長大後遊歷台中科博館,以哲學角度觀看展覽,年紀不一樣,觀看的角度也不同了。
我與J,單車行進間的兩人,就像維持著一個神秘感的距離。你不能過於靠近,但也無法遠離太遠。在適當的吸引力下,兩個人才能維持關係。
在一個海邊永晝的美術館 展示各種與海邊生活的人的藝術作品。 拿著地圖像是尋寶,鼓起勇氣打開一間小店的門。 每扇門後都是一個小世界。 可能是有海景的咖啡店,可能是有洞穴的餐廳,可能是充滿香氣的甜點店。 描述討海生活工作的藝術作品融入於此。
有一次在靠北登山,看到有大大引用別人資料圖,不補出處。於是正義的網友提點了一下,大大馬上補上出處。 當然大大也不是故意的,他沒有惡意,只是純粹沒意識到這件事。 只是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嗜讀那些會啃咬激盪心靈的書,郭強生《尋琴者》。寫遺憾,寫音樂,寫情感。寫高峰後的失去。 留下的又會是什麼?
曾是孩子的教學景點的台中科博館,長大後重遊,以成人的視角觀看展覽,許多的介紹語富有深意。 生老病死,人生的結局,就是死亡,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長大後遊歷台中科博館,以哲學角度觀看展覽,年紀不一樣,觀看的角度也不同了。
我與J,單車行進間的兩人,就像維持著一個神秘感的距離。你不能過於靠近,但也無法遠離太遠。在適當的吸引力下,兩個人才能維持關係。
在一個海邊永晝的美術館 展示各種與海邊生活的人的藝術作品。 拿著地圖像是尋寶,鼓起勇氣打開一間小店的門。 每扇門後都是一個小世界。 可能是有海景的咖啡店,可能是有洞穴的餐廳,可能是充滿香氣的甜點店。 描述討海生活工作的藝術作品融入於此。
有一次在靠北登山,看到有大大引用別人資料圖,不補出處。於是正義的網友提點了一下,大大馬上補上出處。 當然大大也不是故意的,他沒有惡意,只是純粹沒意識到這件事。 只是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嗜讀那些會啃咬激盪心靈的書,郭強生《尋琴者》。寫遺憾,寫音樂,寫情感。寫高峰後的失去。 留下的又會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以新的思維方式來決定是否花錢。傳統的理財建議往往讓人感到焦慮與罪惡感,而書中提出的兩個實用訣竅:兩倍規則和滿足感最大化,讓我們在面對金錢決策時,能夠更輕鬆地做出選擇。最重要的是,透過變換心智框架,讓金錢成為創造理想生活的工具。
Thumbnail
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但總是無法好好定下心來了解這一塊;明明想變有錢、也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但總是提不起動力。 初期 TING &LIZA 也常有這些心情,越是研究才發現,身心與財富是脫離不了關係的。 這篇分享 9 個方法與心態,協助你找出心中的癥結,找到與金錢的健康關係!
Thumbnail
乍看是部有緣千里的愛情故事,實為一則警世寓言。賈斯汀巴爾多尼的顏值及身材,難怪網路上號稱最帥導演...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在繁忙的城市心臟地帶,珍發現了一份被遺忘、已泛黃且脆弱的舊報紙,這些頁面在昨日世界的殘骸中被揉成一團。作為一名攝影師和故事的守護者,她被那些模糊的文字線條所吸引,並注意到背景中隱約露出的一張臉——這個男人的眼神似乎承載著百年的故事。
Thumbnail
在模糊的照片色調中,自然景觀或抽象畫的輪廓逐漸顯現。在這種含糊的景象中,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刻由珍所捕捉的,她的攝影常探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細微之處。珍站在小鎮的邊緣,手持相機,凝視著眼前跳動的豐富色彩。
專業價值多少,這真的是一個千古難題,舉例來說,現在這個時代,自行接案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些SOHO族提供的服務內容、品質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差,而對於業主來說,希望以最低預算(甚至免費)得到高品質內容的期待是不變的,因此造成雙方的認知落差。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分享進研究所前的一次飯局,對攝影的理解與創作的尋找。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以新的思維方式來決定是否花錢。傳統的理財建議往往讓人感到焦慮與罪惡感,而書中提出的兩個實用訣竅:兩倍規則和滿足感最大化,讓我們在面對金錢決策時,能夠更輕鬆地做出選擇。最重要的是,透過變換心智框架,讓金錢成為創造理想生活的工具。
Thumbnail
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但總是無法好好定下心來了解這一塊;明明想變有錢、也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但總是提不起動力。 初期 TING &LIZA 也常有這些心情,越是研究才發現,身心與財富是脫離不了關係的。 這篇分享 9 個方法與心態,協助你找出心中的癥結,找到與金錢的健康關係!
Thumbnail
乍看是部有緣千里的愛情故事,實為一則警世寓言。賈斯汀巴爾多尼的顏值及身材,難怪網路上號稱最帥導演...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在繁忙的城市心臟地帶,珍發現了一份被遺忘、已泛黃且脆弱的舊報紙,這些頁面在昨日世界的殘骸中被揉成一團。作為一名攝影師和故事的守護者,她被那些模糊的文字線條所吸引,並注意到背景中隱約露出的一張臉——這個男人的眼神似乎承載著百年的故事。
Thumbnail
在模糊的照片色調中,自然景觀或抽象畫的輪廓逐漸顯現。在這種含糊的景象中,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刻由珍所捕捉的,她的攝影常探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細微之處。珍站在小鎮的邊緣,手持相機,凝視著眼前跳動的豐富色彩。
專業價值多少,這真的是一個千古難題,舉例來說,現在這個時代,自行接案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些SOHO族提供的服務內容、品質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差,而對於業主來說,希望以最低預算(甚至免費)得到高品質內容的期待是不變的,因此造成雙方的認知落差。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分享進研究所前的一次飯局,對攝影的理解與創作的尋找。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