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現代詩課開始前,陳義芝老師總會先分享近日種種的文學念想:對新出版詩集的看法、參與文學獎評審時遇見的優秀作品、哪位詩人舉辦的活動……每週的課堂儼然是小型的詩壇快報。教室裡強烈的「師徒」之感,讓我至今仍不時懷念在師大國文這段「建構詩學觀念」的美好時光。
雖然沒有深交,但席間老師總會不時談及當時仍就讀博班的知臻學長。身為同樣研究、創作雙棲的寫作者,在各種交流中都能感受到學長對詩、對文學的熱忱。本書以我曾活動數年的「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為研究主題,有幸受學長之邀而忝為作序,還請海涵。
▍「書刊」外的詩社
「臺灣詩學季刊雜誌社」雖名為「雜誌社」,但實際上的活動不僅止於書刊的發行,是個不折不扣的「詩社」。雖然「詩社」不等同於「詩刊」的觀念早在20世紀就有許多討論,但遍覽過往臺灣詩社群的研究,大多都還是以「書刊」(含選集與詩刊)作為觀測「詩社」的取徑。
於此,知臻學長的《「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研究:詩人群體、網路傳播與企劃編輯》採取了不同於以往的新路,在刊物編纂之外選擇「網路論壇」、「詩人系譜」、「文學運動」等為研究重點,切入的視角令人耳目一新。就我的觀察,這本書的最大貢獻,在於「打破當代詩社群的刻板印象」。
▍揀選關鍵史料
第一個「打破刻板印象」的方式,是「揀選關鍵史料」。
網路時代訊息龐雜,任何資料都可能轉瞬即逝,要進行與其相關的研究可說是一件困難的大工程。如何獨具慧眼地「揀選關鍵史料」來論述?一切端看研究者的能耐。以目前並未關站、但實際功能也已和「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同樣變為資料庫的「喜菡文學網」(1998-)來說,林思彤在其碩士論文內對於典律建構、詩人作品乃至於筆戰,都有詳細的分析。
相對照之下,雖然《「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研究:詩人群體、網路傳播與企劃編輯》也選擇典律建構與筆戰來探討,但延伸論及了SNS網路社群平臺的「facebook詩論壇」與「吹鼓吹詩論壇Instagram版」,其間統整的「刊物編選流程」圖表以當代的視野揭示了詩刊在投稿方式上的轉變。
▍點畫詩人系譜
全書另一個重要貢獻,在於「點畫詩人系譜」。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研究:詩人群體、網路傳播與企劃編輯》從範疇較廣的「班底」而不從狹義的「同仁」切入,擴大了臺灣當代詩社群的研究可能。過往這些詩人們在「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的發表,除了呈現出「書刊」以外文學活動在當代的重要性,同時也為詩論壇在文學史定位──儘管網站關閉了,但其已然是活躍於2000至2010年代詩人們的集體記憶、臺灣文學的共同資產。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更多的觀測方式
在前述的觀察之外,全書也有許多創見,比如將「吹鼓吹詩雅集」與詩社的「鼓動小詩風潮」連結,拓展了「文學運動」的可能。另外,書中眾多表格的統整也清楚呈現了各類資訊;加入個人生命經驗、不見慣常學術語言的書寫方式,讀來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繁重。
當然,「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的研究遠遠不只有書中的這些,還有「吹鼓吹詩人叢書」、每年度的徵稿與詩社聚會、「facebook詩論壇」與其他臉書詩社團的關係等,都是留待往後研究的領域。在文學活動愈加倚賴網路的當代,喜見學長的專書出版,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出現,共同發掘當代詩社群的可能。
本文為蔡知臻《「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研究:詩人群體、網路傳播與企劃編輯》推薦序,頁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