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從農業時代到工商業時代,演進到現今的資訊數位時代,讓許多父母、小孩們面臨排山倒海不同觀點、角度的聲音,然而要怎麼在這世代有著篩選過濾的技能,卻是每位人都需要具備的。
在台灣這土地上,還是有很多充斥著高學歷、名校、本科生的刻板印象,對於非科生有著異樣眼光,在亞洲文化對於開放文化還是帶著有色眼鏡觀察他人,陷入以貌取人的心態,自身在求職時,也曾被如此的看待,甚至當場被人身攻擊。每位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應該擁有著揣測、猜忌心態去看待每位人,多去認識他人的不同,才會發現世界比你(妳)想像中來得大。
這些日子接收了許多長輩、年輕朋友們分享各種不同的議題探討,間接也觀察到世代青年們的想法,不禁回憶起求學時的自己,每位人都有他(她)需要面對的人事物,不論是自己還是與自己有利害關係人的生活、內心的煎熬,都需要擁有著活到老學到老的技能。
在幾年前進修的日子,接觸到讀雙語學校的同學,得知她每天在校至少8小時,放學後回家還要花至少1.2小時複習,母親假日還會安排著到補習班學習,看著她說著自己的一切,感受不到她臉上的喜悅,反而是話語中帶著疲累之苦,進而得知她的母親陪同她來了解海外學校的課程,並向老師詢問女兒未來的規劃,在旁的我,看著不免替她感到心累,真的是她自己的期望還是母親自身的期許呢?多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造就許多孩兒的身心健康問題,許多父母們卻不自覺,反而一昧地說「我是為你(妳)好」。
在這充斥競爭的環境下,從嬰兒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是競爭的起點,贏在起跑點並非絕對,端看此人,要給予自己的生命是何者使命,家庭與學校教育要協同,但重要的還是「人」的身心靈,沒有良好的身心靈,難有好的幸福人生。
匆忙的節奏裡,把學業、工作、生活的過程,成了為了賺錢而賺錢,彷彿「人」出生似乎除了這件事,友情、愛情、婚姻等等都可以湊合就好,這樣的心態會陷入無魂,試著平衡「快、慢」時間管理,將能讓人類減少許多身心靈的問題及社會亂象。
隨著少子化、老年化,視野要放的更遠,有些事物,早已悄悄地在你我生活之中演變著,不論是後疫情的新商業模式還是智慧醫療模式等等,已經越演越烈了。
一位人若無法獨立思考
生命並非自己會找到路
信仰源於「自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