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昇第三次來「耳朵借我」,開播一年以來,他是第一位來過三次的嘉賓。聽說新專輯(是的,一年半之內的第四張)又已經開工,年底前發片,想來他很快就要上第四次「耳朵借我」了。我到底在電台訪過幾次陳昇?應該差不多二十次吧,算不清了。總之,他是我訪過最多次的來賓。
每在電台放起他剛做的專輯,他常常發牢騷:這首我都聽幾百遍了,不想再聽到它了,而且最痛苦的是,還被迫要解釋自己的歌!陳昇和我知道的許多厲害創作者一樣,最興奮的高峰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剎那,然後他就轉頭去做下一件作品了,從來不留時間給自己孤芳自賞。
去年七月的《歸鄉》、十二月的《南機場人》,都是陳昇多年來最厲害的力作,後者還獲音樂人交流協會選為2017年度十大專輯。誰知道他真氣亂竄,今年七月又發了「流浪日記」系列第四集《華人公寓》。一年連發三張,這肯定是剛滿六十歲的陳昇出道以來創作力爆噴的最高潮了。歌迷繪聲繪影傳說昇哥打算一口氣把腦中想說的話、想唱的歌都唱掉錄掉,在2018年發了下一張專輯之後就要暫停唱片事業,轉行當導演去圓他的電影夢。我以此相詢,他老神在在地說:電影是他一直都想做的事,但是音樂也是他的工作,而且現在難得做得這麼順手,樂團狀態也很好,他要把握機會多做一點,不會放下的。好的,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流浪日記」前三部曲:《麗江的春天》、《延安的秋天》、《家在北極村》都有具體地點作引,《華人公寓》則不然,貫串了整個東北亞到東南亞的島鏈。陳昇說:他想把這幾年北至北海道、南至柬埔寨的旅行記憶整理在這張專輯。楔子《華人公寓》的畫面來自他某年秋天楓紅時,在北海道函館後山見到的一大片華人公墓。想到每個墓碑上一兩百年前的名字,都有飄洋過海客死異鄉的故事。他想,以前覺得客死異鄉是很慘的,但要是能死在這樣美麗的地方,似乎也不錯,於是把「公墓」改成「公寓」,有了這首歌。
說真的,這張專輯放在「流浪日記」系列,怎麼和陳昇其他的專輯區隔,我也不是很確定。不過這種瑣碎問題就不必拿出來講了,昇哥覺得合理,就是合理的。這張專輯仍是和范君豪、芬達與恨情歌的老團員一起,大家音樂已經玩得很有默契了,生活狀態也很融合了,一切水到渠成。陳昇的創作依舊是照這樣的次序來:先把歌名寫在工作室白板上,把每首歌的故事大概定下來,然後和范君豪趁跑步的時候一起討論編曲方向,跟樂團把和弦架構定下來,陳昇會在這時候和大家解釋歌的故事,但歌詞通常在這時候還沒定稿。等樂器差不多了,進去配唱,才會有確定的歌詞和旋律。
這樣的工作次序根本是和流行音樂工業的慣行工法背道而馳,團隊必須有極熟練的默契和精湛的技術,纔能成全最後的作品。當然,陳昇在這方面是很有把握的,交出的成色,也確實不含糊。《華人公寓》作為一年內連續出版的第三張專輯,並沒有強弩之末的勉強,量體仍然夠大,主題仍然紛陳多元,音樂仍然豐富好聽。看來陳昇的這段「豐水期」,仍有許多值得期待。
今年是陳昇出道三十年(不是才剛唱了「黃粱一夢二十年」嗎?怎麼一眨眼就三十年啦),他辦了形式很不一樣的小巡演,唱了高雄的觀光飯店和台東鐵花村,接下來要去日本沖繩、札幌和東京開唱,都是一百人左右的小小場地。老實說,辦這樣的演出註定虧錢,想來昇哥也是想藉機和團員去玩一玩、看一看吧。
訪問陳昇,我從來不準備,只會先把專輯聽一聽。反正,他也不知道會聊到哪兒去。一集錄完,結算下來,我放了專輯十首歌之中的八首,除了不知伊於胡底的閒聊,也探討了幾首歌的創作緣起,聽他說了幾則生動的故事,交換了對於年老與死亡的心得(年歲愈大,愈覺得終點正在加速度逼近眼前),偷聽了下一張專輯的主題,以及,相約下回一起喝酒。好的,昇哥,雖然和你喝酒是令人望而生怯的任務,若您有空,我還是願意一起喝幾杯的,不能喝太晚就是了……。
播出曲目:
愚人之詩
華人公寓
心情好的每一天
紫月亮
逃離柬埔寨
切諾比星空
薯條兒
短歌三葉草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週六、週日 08:00–10:00(CST)重播。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
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Alian電台亦有
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