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耳朵借我:專訪「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怎樣用兩個小時講三十年?這是我的任務。怎樣讓三片CD裝進三十年?這是「風潮」剛剛完成的任務。

是的,「風潮」這家唱片廠牌,一步步來到第三十年了。他們出版三片CD附高解析音檔USB碟的紀念專輯《風潮三十 / 美好年代》,由創辦人楊錦聰、音樂總監吳金黛、企劃總監于蘇英各自選出在風潮這些年,對自己最有意義的曲目,總共四十一曲,再附上他們親口談這些音樂人的「有聲故事」和圖文並茂的附冊。光從這三張選曲思維各自不同、內容幅員包山包海(這四個字不是譬喻而是事實,這些年吳金黛領銜製作的田野錄音,確實上山下海跑遍了全台灣)的精選輯,你不難感受到「風潮」這個品牌在台灣樂壇拓出的一大片原本幾乎不存在的類型音樂領土,不僅質量俱佳,更為後起的許多同行示範了音樂廠牌經營的無窮可能。

而這一切,都要從楊錦聰接手廠牌,經營不善,欠下一屁股債的故事說起,這段精采往事,得請你自己聽他講……。

總之,風潮一方面趕上九十年代唱片業景氣大好,加上他們銳意求新,企劃製作了前所未見的宗教音樂、養生音樂、心靈音樂系列作品,大受歡迎,行銷全世界,成為廠牌金雞母。他們建立了強大的直銷通路系統,在全台灣觀光景點、百貨商場、醫療院所廣設門市,收效頗佳。

若只想著衝業績,風潮大可專注做宗教、養生、心靈音樂這些最受歡迎的產品,成為類型音樂的市場霸主。但楊錦聰遠遠沒有這樣就滿足:這些年,風潮旗下的音樂類型陸續拓展到新銳創作歌手、台灣原住民歌謠、客家民謠、恆春半島民歌、世界 / 民族音樂、當代器樂演奏、自然田野錄音、影視原聲帶……,最令人咋舌的是,在這麼多品類風格路線互異的領域之中,風潮竟都能做出該類型最最高標的水準之作。

他們很少跟著別人已經開發成熟的路線走,反倒經常給自己找難題,涉入原本並不熟悉的領域,但他們總能在幕前幕後找到聲氣相通的最好的音樂人,和企劃、顧問、製作的團隊。於是儘管風潮旗下產品如此多元紛陳,你還是覺得有一種說不明白但感覺很清楚的「風潮氣質」貫串其間。

若沒有風潮,先不說他們賴以發家的宗教、心靈音樂這些根本是他們率先開拓的市場分類,光是台灣原住民音樂,我們恐怕就不會聽到吳榮順的經典《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系列,還會錯過王宏恩、以莉高露、泰武古謠傳唱、桑布伊、達卡鬧……的第一張專輯,沒機會聽到Daniel Ho和昊恩的精采合作。

不只這樣,我們還會錯過超重量級的《恆春半島民歌紀實》那陳達老人珍貴的錄音,錯過許多林生祥、好客愛吃飯、陳永淘、黃建為、王榆鈞、李欣芸、董運昌的厲害專輯……我可以一直列下去,而這才只是風潮驚人的出版目錄裡的一個角落而已。

近年唱片業翻天覆地,許多人甚至覺得唱片公司這個機構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看看風潮的企劃力和製作力,我想事情還是不宜說得太早太滿。當整個產業迅速崩盤,風潮靠之前積累的家底和know-how頂了下來,用楊錦聰的話來說,別人可能是瞬間掉下去,他們卻是緩坡下降,於是可以爭取到多一些的應變時間。這些年,風潮因應變局始終警醒,也有各種應變的戰術戰略,楊錦聰說:他覺得三十年才只是開始,他一定可以再做三十年。

兩小時節目,儘管播了不少歌,仍然只能觸及風潮故事的幾個片段,但也真夠精采了。

播出曲目:

騰格爾 / 天堂
董克均、任韻 / 戒定真香
HAYA / 雪山
彭靖 / 畫眉微光
泰武古謠傳唱 / 思念如此孤單
吳榮順錄音 / 歡樂歌
昊恩 / 馬當姑娘
以莉高露 / 迷人的眼睛
戴曉君 / 悲傷彩布
楊錦聰 / 天堂島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週六、週日 08:00–10:00(CST)重播。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Alian電台亦有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3.7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1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2024/09/11
那把胡士托吉他,始終維護在「可彈奏」狀態,他們也願意出借給身分合宜的樂手彈奏,讓神器繼續創造美麗的音樂──就像三百年前的史特拉瓦底里如今仍然經常上台演奏:「你們可以想想,台灣有誰是彈奏這把吉他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台灣的音樂圈裡,流行音樂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更將台灣的音樂才華傳遞至世界各地。從早期的金曲歌王到現代的跨界音樂製作,台灣的流行音樂始終不斷創新與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特色,並透過精心挑選的關鍵字,將這一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展現給讀者。
Thumbnail
在台灣的音樂圈裡,流行音樂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不僅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更將台灣的音樂才華傳遞至世界各地。從早期的金曲歌王到現代的跨界音樂製作,台灣的流行音樂始終不斷創新與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特色,並透過精心挑選的關鍵字,將這一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展現給讀者。
Thumbnail
不知不覺2023年就這樣過了一半了呢! 第二季的發行風編也整理好了,還沒聽過哪些歌曲,現在聆聽還不遲喲🥰
Thumbnail
不知不覺2023年就這樣過了一半了呢! 第二季的發行風編也整理好了,還沒聽過哪些歌曲,現在聆聽還不遲喲🥰
Thumbnail
引領風潮音樂三十四年的創辦人暨總經理楊錦聰,不僅發行個人專輯《陸拾‧拾陸》和《若樹》,更是開設了個人dcast節目【轉吧!創夢大叔】,邀請業界好友一起來分享各自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與樂趣。節目首集就找來名主持人曾寶儀、知名作家吳淡如、臺灣搖滾教父倪重華、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金曲歌王王宏恩......。
Thumbnail
引領風潮音樂三十四年的創辦人暨總經理楊錦聰,不僅發行個人專輯《陸拾‧拾陸》和《若樹》,更是開設了個人dcast節目【轉吧!創夢大叔】,邀請業界好友一起來分享各自在工作以外的生活與樂趣。節目首集就找來名主持人曾寶儀、知名作家吳淡如、臺灣搖滾教父倪重華、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金曲歌王王宏恩......。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