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邊緣人的居家防疫囤貨購物清單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2020年,防疫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身處台灣很幸運的,疫情威脅不如其他國家,應可歸功於民眾防疫的謹慎心態及確實。
這次,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家人與世界,只是不知道被這樣每天全球確診數字持續轟炸下,還能繼續把「防疫」小心翼翼的掛在心上多久。
picture originated from:freepik
老實說疫情前我除了剛好有趁打折多買衛生紙外,完全沒考慮要多囤置甚麼物資在家裡,即使我很宅。但從去年武漢封城那晚開始,發現事態嚴重而且疫情可能不會短時間就結束,便認真思考該採購甚麼必要物資,我的心態:量都不必多,只要需要時可用或可替換即可。
整理了自己自疫情爆發以來累積至今,參考新聞、ptt等社群媒體的囤貨購物心得。先簡單介紹,家裡成員,老公和我兩人,因此以下囤貨主要針對兩個成年大人生活習慣,而且是假設購物不便又難以外出的情境,並非是針對現在我們仍能過著一如往常幸福生活的日常。

㈠醫護常備品

  1. 醫療口罩:經歷過去年預購口罩、口罩跌價的日子,台灣人應該都知道囤的量不必多
  2. pvc手套:日常打掃時偶而也會使用,其實吃手扒雞手套也可以,只是個人偏好沒有西西嗖嗖聲音的手套
  3. 家庭用藥:例如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消炎藥等,個人慣用藥品也建議多準備
  4. 傷口護理:包括棉棒、透氣膠帶、紗布、優碘等
  5. 體溫計、耳溫槍或額溫槍:家裡只有準備體溫計,其實是因為前陣子耳溫槍和額溫槍都缺貨,但家人間使用已足夠
  6. 消毒用酒精:家裡放太多有風險,適當購買。沒有特別買分裝瓶,使用保養品和香水玻璃製空瓶即可
  7. 乾洗手:主要是外出時才會用到,家裡還有兩小罐,已夠老公和我兩人使用,不會再添購
另外分享,歐美諸多國家因面臨lockdown,保險套等用品進而熱銷缺貨...

㈡食物食品

  1. 油鹽糖醬油等調料:因仍有在家開伙的需求
  2. 各式醬料:若真的面臨須長期待在家,使用醬料可以增添食物風味也可以變換口味
  3. 米、麵條:適量即可,避免損壞
  4. 麵粉、酵母粉:有時會做烘焙,若真缺糧,亦可製作簡易麵點
  5. 冷凍食品:例如水餃、冷凍蔬菜、肉品等
  6. 泡麵、罐頭、即食調理包、奶粉、礦泉水
  7. 蔬菜水果:不易囤積又容易腐壞,但我也不喜愛冷凍蔬菜口感,所以目前策略是①日常採購時部分蔬菜會選擇根莖類,較易存放(當然還是會儘量在新鮮時吃完);②日常保健食品內,增加青汁、野菜錠等品項,除可存放較久外亦可補充蔬菜的營養,聊勝於無
  8. 零食飲料:雖然非必要,但假設面臨lockdown,在家適量品嘗這些小零嘴可以增加幸福感

㈢民生用品

  1. 衛生紙:寫在第一項並不是因為它是重中之重,而是提醒自己不需要過度囤積,大概確保家裡(老公和我兩人)至少有8包存量即可
  2. 輕便雨衣:可作為防護衣使用,真心希望不會有那麼一天,也可算是防災避難包內的常備物資
  3. 衛生棉、護墊:至少準備三個月存貨

㈣增加幸福感

  1. 興趣喜好:手工藝、書、dvd光碟、netflix等
  2. 消磨時光:樂高、拼圖、模型、PS5等
  3. 運動:除增加抵抗力外,也會讓長時間待在家的身心舒暢一些,可準備瑜珈墊、飛輪、有氧舞蹈教學等
  4. 綠色植物:身為一個綠色植物殺手,推薦水耕盆栽,至少它還在我手中活得好好的...另外也推薦在陽台(因為可能會有小蟲)種植蔥蒜、香菜等食用植物,除了綠色植物療癒外,也很實用
  5. 善待家人或同居人哈哈:日本因緊急事態宣言而離婚率大增,主要原因是夫婦都在家而大幅提升衝突發生率。家裡氣氛好,自己才會待得舒服,尤其在居家防疫階段,也只能乖乖在家跑不掉,好好和家人相處、避免衝突發生才是促進心靈健康的上策
picture originated from:freepik

㈤其他

  1. 適量現金:萬一信用卡、行動支付都派不上用場時可使用
  2. 工作用品:筆電、手機、平板、硬碟等,以防在家辦公需求
  3. 增加抵抗力: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細節內容因人而異
  4. 美容用品:雖減少出門,但皮膚保養仍是每天會做的事,注重形象者可準備刮鬍刀、電動剪髮器、染髮劑(確認不會過敏)等用品
  5. 空氣清淨機:家裡本來就有,並非針對疫情添購
  6. 電毯:跟防疫無直接關聯,但在前陣子瘋狂寒流時幫了我不少忙,讓我躲過感冒的風險,不用進出醫療院所
  7. 盥洗旅行組:之前旅遊出差時飯店附贈的也留了不少,即不須囤積大量洗髮精沐浴乳
  8. 抗菌洗衣精:抗菌與抗病毒是兩種不同概念,但仍不確定市面到底哪些洗衣精可抗病毒,因此目前仍以衣服清潔乾淨為原則
  9. 濾水壺、濾心:我喜歡喝水,使用濾水壺過濾後再煮沸,應該算是比較經濟實惠又可安心飲用的方案
-
居家防疫對老公和我這對宅夫婦而言,光用想像似乎沒有太高難度,只是若需長時間待在同一室內,除了確保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外,「幸福感」也會是我所在意的,心靈的健康更不能被打倒。
其實在列這些清單時,我一直在思考「囤貨」這件事的意義,台北寸土寸金,囤貨支出不只是物品本身的價格,儲放的空間也應視為一筆成本,而且家中物品過多,生活品質反而會因此下降
除了採買成本考量外,許多防疫物資都是一次性的用品,在大眾健康的前提下,環保似乎不是該在這時提出的口號,但在囤貨之餘,謹慎思考家中成員需求、收納空間,才能真正避免浪費又傷害環境的消費主義陷阱,做到有效且安心的儲備
Copyright ©2021 思嘉的閒言碎語 版權所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台北美食]大潤發自有品牌大拇指素食手工抓餅,物美價廉、高CP值,鄉民最愛的餐點選擇居家食品​ 早餐甚麼呢???來個蛋餅絕對是眾多人選擇,小編接續大潤發自有品牌大拇指鳳梨口味枝仔冰棒這一款大賣場自有品牌超值超值枝仔冰棒後,再來介紹大潤發自有品牌大拇指品牌素食手工抓餅。 大潤發大拇指品牌素食手工抓餅相關資訊:: ​ 委託製造商:大潤發流通事業公司 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一路128巷36號2樓 製造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1-07-11
台灣人的疫情日記-自煮防疫之台灣便當菜 (像嗎?) 抗疫尚未成功,地球公民仍需努力! 台灣的大家仍然繼續在家防疫,而丹麥的 Danielson 也是繼續家庭煮夫,跟大家一樣持續在家過自煮防疫的生活。 哥本哈根最近都是美好的夏日天氣,看來今年的夏天應該會是很不錯 (莫非是因為自從疫情以後,各地遊客少了,地球有機會喘息稍微修復一下)
Thumbnail
avatar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2021-06-08
【台北村落之聲】用最熟悉的社區,抵抗最未知的疫情:嘉義新港的社區防疫/專訪新港文教基金會面對未知病毒的蔓延,「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ing)成為關鍵字,中斷了人們習以為常的交流模式。在這樣的非常時刻,社區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次台北村落之聲前進嘉義,與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兩位重要人物:陳政鴻董事長與陳錦煌醫師聊聊,新港社區這段由下而上且未完待續的抗疫歷程。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1-04-30
守護台灣的個人防疫指南各位親愛的台灣人 這幾天是否感到有一點焦慮呢? 請大家深呼吸然後回憶一下 從一年前台灣開始對抗這個疫情到現在 我們一起經歷了甚麼? 我們經歷了對這個疾病的各種未知 我們經歷了學校必須延後開學 我們經歷了各種大型活動無法舉辦 我們經歷了每天持續增加的案例 我們經歷了醫院中曾發生群聚感染的狀況 但我們有
Thumbnail
avatar
連竟堯
2021-01-18
機器人與錄像藝術的六感饗宴—臺北數位藝術節專家導覽:施登騰透過臺北數位藝術節一系列國內外數位藝術作品,不只看、聽、聞,也有VR互動裝置,提供完整的六感體驗,施老師在導覽結語提及:「專家不是最後的答案,只是提供你線索,在看展時給你更多啟發。」談到機器人與藝術,一般人乍聽之下認為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走進這個展間,會帶給你不同的想像。
Thumbnail
avatar
Clair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