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的好快,竟然又開學了,緊張與壓力就這樣突然出現,但幸運的是我終於有一點找到做研究的樂趣,開始逐漸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審題與論文相差很多,審題似乎只是找到一個想要研究的大範圍而已,看起來好像有點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沒確定。論文就像是在這個大範圍中找出一個點,然後以這個點為中心,盡可能找出與其相關的其他點,同時也要在原有的這個中心點上用盡全力的深挖。目前大量閱讀的都是文史研究類型的論文,個人覺得這類論文看起來是很客觀的論述,因為每一句話都有理有據,都有前因後果;但其實又是很主觀的東西,他完全被作者的價值觀、眼界學識、理解或表達能力等個人的因素限制著。因為我也是寫這一類型的論文,總感覺自己其實是對最後所要闡述的結論已經有了方向或是想法,於是總是朝這個方向尋找參考資料,或者單純的為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找出一個理論支持,所以有時候就在想是否有點太投機取巧,擔心會錯過其他更全面的資料。
當然我知道我在上一段表達的觀點,應該有部分原因是源於我的知識儲備的不足。在上學期審題之後,其實我自己逃避了很久,因為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呃呃呃,年輕人總是年輕氣盛比較衝動,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想得很簡單,也沒有全局的考慮只想著衝衝衝、做做做、測繪測繪測繪,似乎只要有建築圖紙什麼都能寫出來了。還好老師有把我攔下來。好吧於是我又開始寫寫寫,結果是當我興沖沖得寫完心中所想,回頭查看的時候就知道剛寫的東西沒辦法用了,沒有論文該有的嚴謹性,沒有寫作倫理,甚至連最基本的格式都不對。這種狀況持續了挺久的,於是我基本就進入到半停工的狀態了,也可能是我想偷懶休息了。
於是我為了減輕心中的罪惡感,找了一個看起來最輕鬆的活計——看書。接下來才是我要分享的重點:
一·閱讀很重要。
雖然閱讀看起來似乎對「論文寫作」這個事件的進度沒有什麼太大幫助,但真正開始下筆寫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多幫助的:除了參考前輩們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研究結論外;也會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對事物的看法會相對全面一些;可能會產生新的想法;找引用或參考資料的時候速度會更快等等。寒假的我幾乎沒有什麼進度,一直到最近才開始有想要開始寫的衝動,雖然寫的過程很煎熬,產量不高,但總算是自己想要主動去寫了。現在看來論文寫作的過程就像是在看小說,我很喜歡看小說中的故事情節,也很努力的釐清各種人物情節關係。比較幸運的是我在寫的題目是我感興趣的,而且是越來越有興趣,很想快點知道其中的奧秘。
二·建立自己的圖書館。
現在數位化的時代,很多書籍資料都在網絡上可以找到電子檔案,很方便進行無紙化的學習,當然也很方便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像是endnote,onenote之類的軟件,都可以很方便建立自己的圖書館,不僅閱讀的文獻可以匯入書目資料,PDF檔案和照片圖片都可以匯入存檔,這樣可以更方便的查找筆記和資料,也不會忘記自己看過什麼書,整理完之後也是頗有成就感的。這個真的可以隨時開始,不一定是要研究所才開始做,平時看的建築設計的案例也可以加進去,分類整理,用學校的gmail帳號登陸,很多軟件都可以免費雲端同步。把自己看過的書和案例都紀錄下來,以後工作或是老了之後的某天突然打開自己的個人圖書館,想想年輕的時候竟然看了這麼多書,應該會感到不可思議和一些些的小小的驕傲吧。
以上只是我突然心血來潮想要抒發一下心中情感,雖然平時想法很多,但都沒有好好紀錄很多都忘了。不過以上都只代表我個人的觀點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目前正在尋找快速進入書寫狀態的方法,希望能快快寫完,快快畢業,且寫且珍惜。雖然偶爾有時也會想要休學或者放棄,但真正開始進入狀態的時候還是很快樂的,甚至寫作的時候似乎有一些些體驗到「下筆如有神」的爽感了。加油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