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走走》來過這裡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電影開頭很快讓我們看到艾德華和葛瑞絲這對夫妻對彼此期望的落差,這份落差在兒子傑米拜訪後更加明顯。葛瑞絲是家庭規矩的制定者,擅於發號施令,也擅於為大家指明何謂好的、幸福的生活樣板,她總是在說服(近乎強迫)他人,從不給人辯駁的空間。表面上葛瑞絲要艾德華多表明想法,別一直避不吭聲,但這不過是葛瑞絲渴望丈夫更符合她內心期待的表現,只是為了將對方塑造成心目中的理想伴侶。既然目的不是真心了解對方,當艾德華真的說出內心想法時,葛瑞絲的無法接受就很好理解。
事實上傑米的回家,出自艾德華的計畫,是父親為了讓自己離家時,還有人能留在葛瑞絲身邊陪著她。艾德華本人,則喃喃自語著「我不能(I can't)」——這句他在片中不斷重覆說的話——道別結婚29年他無能再繼續相處的妻子,跟他的新女友安琪拉同居,留下葛瑞絲守著他們原本的家。
母親的悲劇
葛瑞絲的悲劇來自於無法預期的傷害,她從未想過艾德華有絲毫離開她的機會,這信念如此堅定,是艾德華都預料不到的。對葛瑞絲來說,她能夠想像得到的所有未來,身旁都有一位名為艾德華的丈夫,甚至在艾德華離開她之後更是如此,這是她將先生的離開稱為謀殺的原因,因為失去未來等同死亡。
電影用了許多方式呈現葛瑞絲的悲傷:坐在樓梯盯著家門口期待丈夫歸來、在家裡每個角落寫下我愛你、打無聲電話給丈夫;激烈一點的有將飼養的狗取跟丈夫同名,並確保這隻狗很聽主人的話,充分展現葛瑞絲的控制慾性格。但最厲害(可怕)的當屬她將自己的處境跟寡婦相比,寧可丈夫死去而非外遇。
有趣的是,葛瑞絲越痛苦,悲劇性越強,表面上似乎值得更多同情,觀眾卻不會因此更認同她。這是電影厲害的設計,葛瑞絲越放不下,她越激烈地捍衛婚姻,反而更加強了艾德華想離開她的合理性。她的情緒表達越猛烈惡毒,觀眾就越知道艾德華這些年來想要逃離的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離開的是艾德華,但兒子傑米反而是勸葛瑞絲不要予取予求。
悲傷有許多種,葛瑞絲的悲傷使她成為一隻兇猛的獸。
父親的罪惡
傷患被棄置在路面上就會凍死,一般人會視之為意外,沒人回頭看。拋棄弱者,強者才能生存,或許看似殘酷,但大家一起死有何意義?
但葛瑞絲越痛苦,艾德華的罪惡感就越深。關於罪惡感這個重要題旨,在電影開頭艾德華上課時就點出過了。艾德華描述戰爭撤退時,軍隊困於嚴寒之中,想要更多人保命,就必須扯下注定死去的人們的衣服,給倖存機率高的人保暖。我們到底該不該脫下那些人的衣服?
這個敘述其實就在比喻艾德華的處境,當他明知離開葛瑞絲會對她造成巨大傷害,他該不該為了自己的利益離開她?但如果他留下來,2人的婚姻恐怕也只剩下桎梏。
電影最後透過艾德華女友安琪拉之口給了答案:一個人不快樂總比三個人都不快樂好。這意味著,葛瑞絲的犧牲是值得的,而且不需要她的同意。這句台詞的威力之強,來自一個僅僅在電影中出現一場戲的女人,在此之前,我們對安琪拉的認識全來自艾德華之口。於是我們明白,即便葛瑞絲再怎麼予取予求,她都無法得到她想要的了,因為實質上,她已經被拋棄。當然艾德華並非無情,否則他也不必改變主意不再要求葛瑞絲簽下離婚協議書。
作為橋樑的兒子
葛瑞絲和艾德華的兒子傑米,則作為2人的溝通橋樑,替雙方傳話,兼任安撫及陪伴母親走過傷痛的角色。傑米這個角色之所以重要,在於他不只扮演父母的橋樑,也同時是父母的縮影或翻版。傑米的性格、處世態度相似於父親,正在經歷的風暴卻類似母親——電影中不曾現身的傑米女友,正在遠離他。
這讓傑米處在一個最適當的位置,觀察進而同理2人,雖然在夫妻關係中傑米較認同父親,但他更希望母親能走出傷痛。當傑米跟母親談起自殺,因為明白母親的苦有多巨大,他不制止而是要求母親自殺前必須告知他,但他接著說,如果母親能撐過這一關,對他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因為他將看見並明白,就在他前方,有人已示範如何克服這無邊際的痛苦。
如果葛瑞絲扮演了傑米的燈塔,那麼葛瑞絲自己的燈塔是什麼?有任何人在她之前代替她經歷她的痛苦嗎?有的,葛瑞絲在詩中找到了。
並非創作詩,而是閱讀過去的人寫下的詩,數百年來,人們早已在詩歌中寫下所有你想像得到人類可能經歷的情感。有數萬篇關於愛情的詩在葛瑞絲之前誕生了,對於閱詩無數的葛瑞絲來說,只要翻開詩篇,便是在預習及演練這些情感,這是讓葛瑞絲跟凍死路邊的士兵不同的關鍵——在經歷之前,她早已見識過這種景況。
這便是葛瑞絲詩選網站的名稱由來:我曾來過這裡。在當代,人們總是經由回望前人,預先抵達了可能的未來,那也是希望的所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片中大反派「過氣歌手」為了重返歌壇發燒榜,遂與魔鬼進行交易,只要將處女獻祭給魔鬼,魔鬼就會幫他完成心願。於是歌手拿著可以辨識處女的陽具手杖出發尋找,終於得一「處女」。
在1954年11月3日首映的《哥吉拉》中,哥吉拉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試爆氫彈破壞了哥吉拉的巢穴(雖沒指名試爆氫彈是由何方所為),使哥吉拉不得不離開居住地。哥吉拉登陸東京大肆破壞後,男主角尾形是這麼形容哥吉拉的:「哥吉拉就像擺在日本人頭上的氫彈。」明顯指涉了同一年發生的第五福龍丸事件。
    同樣關於愛情、愛人的死亡,同樣有一個儀式需要完成。《85年的夏天》有勇氣告訴我們愛人可能只是你幻想出來的,他們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腿》卻滿足於停留在幻想。
    《廢棄之城》延續編導易智言一貫的青少年探索主題,用3句話清楚交代了16歲主角小樹的處境——我不喜歡家裡、我不喜歡學校、我不喜歡街頭——於是他無處可去。
電影中最令我震驚的一句話,是當大軍得知貝貝遭遇性侵去找校長,校長反對將事件公開的說詞——難道你要讓她背負被性侵的罪名嗎?在這裡,校長把「罪」跟「污名」混淆了,兩者指涉不同的概念,罪行常常會附帶污名,這有時讓人覺得,污名本身就是一種罪。
遺失的就是錯過了,「錯過」這個概念,被編導陳玉勳轉換為快與慢的錯拍,很是精采。因為曉淇太「快」了,事物總是被她遺落在後;就像「慢」一拍的公車司機阿泰總是追不上他要的。
    片中大反派「過氣歌手」為了重返歌壇發燒榜,遂與魔鬼進行交易,只要將處女獻祭給魔鬼,魔鬼就會幫他完成心願。於是歌手拿著可以辨識處女的陽具手杖出發尋找,終於得一「處女」。
在1954年11月3日首映的《哥吉拉》中,哥吉拉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試爆氫彈破壞了哥吉拉的巢穴(雖沒指名試爆氫彈是由何方所為),使哥吉拉不得不離開居住地。哥吉拉登陸東京大肆破壞後,男主角尾形是這麼形容哥吉拉的:「哥吉拉就像擺在日本人頭上的氫彈。」明顯指涉了同一年發生的第五福龍丸事件。
    同樣關於愛情、愛人的死亡,同樣有一個儀式需要完成。《85年的夏天》有勇氣告訴我們愛人可能只是你幻想出來的,他們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腿》卻滿足於停留在幻想。
    《廢棄之城》延續編導易智言一貫的青少年探索主題,用3句話清楚交代了16歲主角小樹的處境——我不喜歡家裡、我不喜歡學校、我不喜歡街頭——於是他無處可去。
電影中最令我震驚的一句話,是當大軍得知貝貝遭遇性侵去找校長,校長反對將事件公開的說詞——難道你要讓她背負被性侵的罪名嗎?在這裡,校長把「罪」跟「污名」混淆了,兩者指涉不同的概念,罪行常常會附帶污名,這有時讓人覺得,污名本身就是一種罪。
遺失的就是錯過了,「錯過」這個概念,被編導陳玉勳轉換為快與慢的錯拍,很是精采。因為曉淇太「快」了,事物總是被她遺落在後;就像「慢」一拍的公車司機阿泰總是追不上他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我……我也……不想離開妳——!」戴恩在說不想離開妳這句話語時瞬間抬首堅定說。
Thumbnail
  伊瑟爾沈默片刻,終究還是嘆了一口氣,將他之所以不喜歡女性的原因娓娓道來。「因為……,我有個愛慕虛榮的母親……。她在剛生下我不久,便迫不及待地拋棄了父親和我,改嫁給更有權勢的男人。」
Thumbnail
《似曾相弒》敘述了一位心理學家葛蕾琴面對一件冷血殺人案件的故事。薇奧拉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被控弒母但卻毫無悔意。當這位心理學家收到她的朋友留下的謎樣留言後,發現朋友已經服藥過量身亡。她必須在面對警方不信任的情況下,揭開這一切的真相。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五集影評,在這集的尾聲,美貞說,她不討厭也不喜歡父母,但她討厭哥哥跟姊姊。因為覺得媽媽總是因為子女而不幸福,所以如果自己遇到不好的事,絕對不能讓媽媽知道。看到這裡,不禁想起媽媽的那段自言自語,如果他們都能互相說出口,那美貞會不會不感到這麼孤單,媽媽會不會不被孩子們誤解。
Thumbnail
美麗又調皮的小女孩葛蕾絲,總是跟著母親喬伊在每位雇主的家偷偷借宿,她們沒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家。諷刺的是,其中一名雇主說著自己走遍了東南亞各地,在她印象中菲律賓人總是特別親切,那悠閒的態度對比喬伊的女兒葛蕾絲,因著「特殊身分」只能當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小移民罪犯,小女孩出生至今從未回到母國菲律賓,這讓母
伯川將艾佛絲摟入懷裡,柔聲說道「克比我早一步找到妳」艾佛絲發現,麥克不見了,她抽泣著,伯川抱起來,就往天空中飛翔,艾佛絲雙眼無神地,看著前方,也不知道飛了多久,他們降落在沙灘上,一艘海盜船佇立於岸邊,艾佛絲忍俊不住,嘴唇微張,伯川注意到艾佛絲的情緒似乎有些平穩下來,說道「這才是我今晚為妳準備的」艾佛
Thumbnail
雅各不斷地忽略妻子莫妮卡的需求,進而侵蝕家庭的和諧性。文章述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糾葛,父親雅各的過度執著如利刃一樣刺破家庭和諧的畫面。他的夢想和固執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受損,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Thumbnail
我以為他至少會變回人,或者就離開家然後展開後面的生活,結果是就那麼回到房裡,死了。
Thumbnail
極短篇小說:曾被女兒視為「淫蕩」母親的「艾薇」,隨著命運之手的推送,遇到欣賞她的餐館老闆「羅力」,命定的姻緣又成全了他們的愛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我……我也……不想離開妳——!」戴恩在說不想離開妳這句話語時瞬間抬首堅定說。
Thumbnail
  伊瑟爾沈默片刻,終究還是嘆了一口氣,將他之所以不喜歡女性的原因娓娓道來。「因為……,我有個愛慕虛榮的母親……。她在剛生下我不久,便迫不及待地拋棄了父親和我,改嫁給更有權勢的男人。」
Thumbnail
《似曾相弒》敘述了一位心理學家葛蕾琴面對一件冷血殺人案件的故事。薇奧拉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被控弒母但卻毫無悔意。當這位心理學家收到她的朋友留下的謎樣留言後,發現朋友已經服藥過量身亡。她必須在面對警方不信任的情況下,揭開這一切的真相。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第五集影評,在這集的尾聲,美貞說,她不討厭也不喜歡父母,但她討厭哥哥跟姊姊。因為覺得媽媽總是因為子女而不幸福,所以如果自己遇到不好的事,絕對不能讓媽媽知道。看到這裡,不禁想起媽媽的那段自言自語,如果他們都能互相說出口,那美貞會不會不感到這麼孤單,媽媽會不會不被孩子們誤解。
Thumbnail
美麗又調皮的小女孩葛蕾絲,總是跟著母親喬伊在每位雇主的家偷偷借宿,她們沒有一個能夠安身立命的家。諷刺的是,其中一名雇主說著自己走遍了東南亞各地,在她印象中菲律賓人總是特別親切,那悠閒的態度對比喬伊的女兒葛蕾絲,因著「特殊身分」只能當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小移民罪犯,小女孩出生至今從未回到母國菲律賓,這讓母
伯川將艾佛絲摟入懷裡,柔聲說道「克比我早一步找到妳」艾佛絲發現,麥克不見了,她抽泣著,伯川抱起來,就往天空中飛翔,艾佛絲雙眼無神地,看著前方,也不知道飛了多久,他們降落在沙灘上,一艘海盜船佇立於岸邊,艾佛絲忍俊不住,嘴唇微張,伯川注意到艾佛絲的情緒似乎有些平穩下來,說道「這才是我今晚為妳準備的」艾佛
Thumbnail
雅各不斷地忽略妻子莫妮卡的需求,進而侵蝕家庭的和諧性。文章述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糾葛,父親雅各的過度執著如利刃一樣刺破家庭和諧的畫面。他的夢想和固執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信任受損,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Thumbnail
我以為他至少會變回人,或者就離開家然後展開後面的生活,結果是就那麼回到房裡,死了。
Thumbnail
極短篇小說:曾被女兒視為「淫蕩」母親的「艾薇」,隨著命運之手的推送,遇到欣賞她的餐館老闆「羅力」,命定的姻緣又成全了他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