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吹捧人工智慧的同時,更需要知道可能帶來的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人工智慧的運作有賴於資料的搜集,而藉由資料庫的建立後,依其人工所編寫的演算法或規則,自行學習、運用,已達到節省人工有效率的目的。


但,若是被濫用,後果不堪設想!


歐盟預計在今年2021年將進行人工智慧相關法律的立法,以規範人工智慧運用的範圍(預計涵蓋醫療、能源、交通等範圍)及處理人工智慧可能延伸出來的問題。


其中關於臉部辨識的生物特徵監視工具可能造成個人隱私等基本權利的侵害,所以是最為敏感的議題之一。而歐洲的若干公民團體(如歐洲公民聯盟、歐洲數位權、國際隱私權組織等團體)也依此做出號召,希望歐盟在立法時可以重視此議題。


在去年2020年6月時,英國倫敦的一群警察設置了特製的監視器,掃描路人比對監控名單,用來找出目標罪犯,在測試日的當天就抓到了三名罪犯,看起來好像提高了辦案效率。但在國家作出為人民好,保護民眾安全、維護治安的措施同時,人民的隱私也相對地受到侵害,人民似乎沒有選擇不露臉的權利。


在英國測試監視器的期間,真實案例有男子因為不想露臉而將衣領拉高,然後他就被以「行為不檢點」被開罰90英鎊。若是把文中的英國拿掉,還真的會被誤以為是在中國的措施呢!


掌握隱私、行蹤,就可以預測行動,雖然嘴巴說是為了社會治安、為了人民安全,但實際上卻可能成為控制人民的工具。在中國,甚至發展出所謂的「步態追蹤」技術,只要以身形或舉動就能判斷身分,還不用辨識臉部,真是厲害。


原本以為只有在極權專制的國家才會極力想要監控人民,但現在在民主國家中,似乎也有為了鞏固政權,而想要加強對人民的監控,好預測、觀察人民的行動或思想!科技雖然可以造福人類,但若濫用,也可能成為囚禁人類的利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建佑律師_NoMoreLaw的沙龍
154會員
191內容數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2024/07/30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2024/07/30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散步時看見路口監視器突發奇想,原來路口監視器也能迸出新火花,這也是創作靈感來源之一
Thumbnail
散步時看見路口監視器突發奇想,原來路口監視器也能迸出新火花,這也是創作靈感來源之一
Thumbnail
隨身監視器 首先,設計一個機器(我稱之「安檢器」),可以帶在身上,他隨時都在錄影,並且傳送給警局以及您的親朋好友 (僅在個人網路系統上,參考「八門電腦安全系統」,他必須長效充電,您可以設計走動發電,手動發電等配備) 您可以放下這個監視器,但是在某些時候,您必須被教育要開啟他
Thumbnail
隨身監視器 首先,設計一個機器(我稱之「安檢器」),可以帶在身上,他隨時都在錄影,並且傳送給警局以及您的親朋好友 (僅在個人網路系統上,參考「八門電腦安全系統」,他必須長效充電,您可以設計走動發電,手動發電等配備) 您可以放下這個監視器,但是在某些時候,您必須被教育要開啟他
Thumbnail
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全美各地爆發多起因抗議對有色人種種族歧視的示威活動,有些地區甚至演變成街頭暴力事件,美國警方開始利用人臉辨識系統通過將影像連接到特定的社群媒體中進行抗議者識別逮捕行動,引發「科技為惡」之議 ...
Thumbnail
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全美各地爆發多起因抗議對有色人種種族歧視的示威活動,有些地區甚至演變成街頭暴力事件,美國警方開始利用人臉辨識系統通過將影像連接到特定的社群媒體中進行抗議者識別逮捕行動,引發「科技為惡」之議 ...
Thumbnail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Thumbnail
七月初的天下雜誌有一篇文章討論數位威權主義,提出一般人常有的三個迷思。  首先是以為數位監控很「智慧」。認為中國有很多監控攝影機都擁有準確度很高的人臉辨識功能,尤其在前年某場演唱會中,從數萬個觀眾辨識出幾位通緝犯而當場逮捕,讓人害怕「1984」小說中的老大哥已活生生地出現。  的確,單從數據來看,全
Thumbnail
前述提到個人資料,要進一步說的是,個資並非機密,與個資相關的權利通常不是智慧財產權,但這些個資的使用可能具有商業價值,規範第三方使用個資的法律,一般來說會與營業秘密法區隔。然而隨著資訊技術與網路發展,人們已可透過AIoT技術跨國界蒐集、傳輸與分享各種資訊或數據。
Thumbnail
前述提到個人資料,要進一步說的是,個資並非機密,與個資相關的權利通常不是智慧財產權,但這些個資的使用可能具有商業價值,規範第三方使用個資的法律,一般來說會與營業秘密法區隔。然而隨著資訊技術與網路發展,人們已可透過AIoT技術跨國界蒐集、傳輸與分享各種資訊或數據。
Thumbnail
「Big Brother」是否真的猶如便利店一樣,總有一個在自己左近?
Thumbnail
「Big Brother」是否真的猶如便利店一樣,總有一個在自己左近?
Thumbnail
我們已身處在「資訊經濟」時代,因網路科技造成資訊傳播迅速的發展,使「個人資料」被以不同的方式蒐集、儲存、組合,甚至用以預測個人的行為模式、政治態度或消費習慣,作為一個商品、服務或資源。 我們已身處在「大數據」時代,因ICT(資訊通信技術)發達,透過各處電子端末裝置或機器,大量蒐集「個人資料」,
Thumbnail
我們已身處在「資訊經濟」時代,因網路科技造成資訊傳播迅速的發展,使「個人資料」被以不同的方式蒐集、儲存、組合,甚至用以預測個人的行為模式、政治態度或消費習慣,作為一個商品、服務或資源。 我們已身處在「大數據」時代,因ICT(資訊通信技術)發達,透過各處電子端末裝置或機器,大量蒐集「個人資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