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ome·偷嗑】楊雅喆《天橋上的魔術師》靠技術克服難關 自曝最愛的角色是「他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攝影/林威
自從2017年以自編自導的《血觀音》,拿下第54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後,不少觀眾都在期待何時可以再看到楊雅喆的新作,睽違四年,他帶著全新的戲劇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回到觀眾面前,將用十個故事,呈現充滿奇蹟的魔幻時刻。
這部改編自知名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的旗艦級影集,費時五年、耗資二億,更重金打造片中主場景-「中華商場」,加上莊凱勛、孫淑媚、楊大正、朱軒洋、宋柏緯、袁富華,「金馬獎最佳攝影」陳克勤、「最佳造型設計」王佳惠、「最佳音效」杜篤之從卡司到幕後,都堪稱台劇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為「魔術師」三年不接工作 楊雅喆從取捨之間找到平衡
公視旗艦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推出後獲得非常大的迴響。
繼2017年叫好又叫座的《血觀音》後,時隔四年,楊雅喆選擇以《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返小銀幕,令許多觀眾期待他將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原著中以西門町「中華商場」為背景的十個故事。
回憶起當時,楊雅喆表示,為了專心投入在這部影集,他三年來幾乎沒有再承接其他工作,而要說好這十個故事,最先要做的,就是要有劇本:「本來已經有十集劇本,是公視先做了,我做這個案子,整整做了三年,沒有接別的工作,那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們原先的腳本順過一遍。」
《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表示,將故事定調在1980年代的台北,可以讓角色的發展更加聚焦。
當研究完由公視準備的腳本,楊雅喆發現,無論演員或故事,他們的劇情都有著過去與現在相互交錯,但在團隊討論後,認為若已經耗資打造「中華商場」,但所占篇幅卻不多,剩下的劇情還需要重新找演員、場地,這樣並不符合經濟效應。最終,他們決定將故事定調在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藉此讓這十集故事、角色們可以更加聚焦:「當把現在的故事篇幅省下來,來看過去這些人的故事,可以看得更清楚,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心理狀態、他們做決定的原因,都比較有篇幅可以寫。」
為了給觀眾在台劇上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天橋上的魔術師》從前期製作開始,便投入了大量的心力。
事實上,這次整個幕後團隊,從導演組到攝影師、美術設計,每個不同的單位,都在前期開始就已經投入許多時間與人力,為的就是希望帶給觀眾與眾不同的視覺享受,而楊雅喆也認為,這樣的投入與事前準備,對一部作品來說是件好事:「我們已經算是台劇上面,準備最充分的劇組了,但中間我們可能遇到疫情或問題,而不得不做更動,那如果我們沒有準備的這麼充分,其實我們可能死得更慘,因為沒有準備的話,就更沒有辦法改。」
對楊雅喆來說,這是電影工業上一個比較可以依賴的準則,尤其當所有製作團隊、幕前幕後的人,都能夠了解劇本時,對於這個作品的創作上,也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美術設計超強大 還原「中華商場」耗資又耗工
楊雅喆此次與《返校》的美術設計、人稱「頭哥」的王誌成合作,攜手還原80年代的中華商場。
《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所以備受矚目,除了導演的風格、故事的魅力外,以實景打造的「中華商場」,從去年開始就引起不小話題,尤其本片美術設計,還找來以《返校》拿下第56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人稱「頭哥」的王誌成,更令觀眾期待非常。
楊雅喆表示,其實整個劇組真正經歷過中華商場的年代,只有四個人,包括監製、美術、造型,跟他自己,其他人可能是印象模糊,或根本不是台北人,所以沒有看過中華商場,那要如何將原本只存在於書中、存在於文字中的場景,一一寫實化?
楊雅喆認為,並不是將所有復古元素都照搬到作品中,仍需要視現代梅雪萊進行調整。
楊雅喆認為,做一個有復古感的作品,並不難,但重點在於要如何不讓現在的觀眾,在欣賞這部作品的時候,不會感到過於突兀:「實際上,不管你在看歐美或是韓國,他們在做這些復古的東西時,並不是都一一比照,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當那個東西搬到現代來,合不合乎現代的美學。」楊雅喆表示,並非所有跟復古有關的東西都照單全收,而是該跟著作品的氛圍、當中的美學來做調整,
雖然在幕後團隊的努力下,蓋出了一部分的場景,但離歷史上真正的中華商場,在大小上,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為了給觀眾更完整的真實感,就得仰賴動畫,楊雅喆說:「美術跟特效上,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事,因為我們必須把已經消失的中華商場,一棟一棟用電腦模型蓋出來。」楊雅喆說,光是一幕看起來像是空拍的畫面,其實是用動畫所打造出來的,在技術上是非常困難的,也因此耗費不貲,但他也保證,絕對值回票價。
楊雅喆對於那些愛抓劇中BUG的觀眾,他有話要說。
另外,他也想向觀眾解釋,或許有些建築物或細節的設定上,與史實不符,包括品牌的名稱,可能對方不給用、明明不該出現在當時的地標,卻出現了等等,實際上,是因為有所考量:「為了劇的美學考量及戲劇感,有些不符合時代、不那麼精準年代的東西,我們會去刪減或增加,一切都跟觀眾的品味有關。」
楊雅喆讓配角變主角 力讚楊大正、孫淑媚
除了劇本及美術,演員也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值得關注的。(右為「小不點」李奕樵、左為「魔術師」莊凱勛)
在選角方面,楊雅喆一直都有著自己的風格與標準,從《血觀音》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他不僅能讓每個演員適得其所,更能在作品中讓老、中、青三代演員有所發揮,並相互擦出精彩的火花;此次在《天橋上的魔術師》中,除了有莊凱勛、孫淑媚、朱軒洋、宋柏緯、趙正平、溫貞菱、萬芳、王渝屏、巫建和、鄭有傑等實力派演員,甚至找來金馬最佳男配角-袁富華客串一角,光是卡司,就足以令觀眾驚嘆。
這或許就是楊雅喆在塑造角色上的獨特魅力,他不僅善於主角,就連配角,他都能讓其發光,他說:「對我來說,我的工作習慣,其實蠻喜歡寫配角的。」楊雅喆解釋,因為大部分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是別人生命裡的配角:「我們可能有一個很愛搞笑、很油條的同學,我就想寫一個這樣旁邊的人,然後他心裡面在想什麼,那可能會最接近我們一般人的心情。」
楊雅喆特別喜歡寫配角。
這個人即便不是團體中最受矚目的角色,卻也依舊有著自己的困惑與情緒,這反映出來的是,每個人都有細膩的情感,只是都深藏心中,而之所以無從表示,是因為大家都只關注那些亮眼的人,卻忽略了他們身邊其他人內心裡的感受,在這樣的反差下,角色心境的呈現,就顯得更有戲。
事實上,這次《天橋上的魔術師》出現的角色非常多,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魅力;對此,楊雅喆表示,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是由「滅火器」主唱楊大正飾演的「點爸」及飾演他太太、由孫淑媚詮釋的「點媽」。
楊雅喆透露,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是孫淑媚(右二)與楊大正(右一)飾演的點媽、點爸。(左一為「諾里」初孟軒、左二為「小不點」李奕樵)
他解釋,因為這兩位演員詮釋的父母親,是在當時那個年代、甚至是現在,都非常典型的傳統父母,一個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間小店的爸爸,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一個是嫁給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公,卻一肩擔起家庭重任的媽媽;兩個人精彩的演技,為各自的角色賦予了靈魂:「他們的角色會有很大的劇情翻轉,他們倆在最後一集,會有非常厲害的演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眾所矚目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在開拍消息公布後,已經讓許多觀眾引頸期盼,除了想一睹重金打造的「中華商場」,能夠還原到什麼樣的程度外,更多的,是老台北人的期待,因為這部影集的時空背景,乘載了許多他們的共同回憶;但楊雅喆其實有更遠的視野,他希望用十個「奇蹟的故事」,喚醒大家的勇氣。
身為金馬影后,楊貴媚最深植人心的,就是在作品中飾演各種不同個性的媽媽,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台灣「國民媽媽」的代表;最令人驚嘆的,是即便早已成為「媽媽專門戶」,但觀眾仍能從不同的角色中,看見不同個性、演技充滿層次的母親,而且每次都能因為她的表演,或哭或笑,精湛的演出,早已征服國內外觀眾。
出道多以「演員」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楊貴媚,近年來多了一個身分,就是實境節目《阮三个》的主持人;在節目上,她不僅要負責整個節目的流程,還得跟張軒睿、索艾克、范少勳等人共同經營民宿;節目播出後,除了廣受好評,更連續入圍54、55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讓觀眾看到楊貴媚不同的一面。
《迷走廣州》,是導演陸慧綿的首部劇情長片,故事以兩位「非典型」的女主角為出發點,帶出現代女性突破框架、不再被傳統觀念束縛的觀念,從劇情到演員,充滿力道又不失節奏,尤其片中兩位個性天差地遠的女主角,更是現代女性的代表,再加上台灣宗教傳統文化的議題後,讓整部作品可以說是「女力」、「台味」十足的作品。
【Come·偷嗑】這次特別邀請《迷走廣州》的兩位演員苗可麗與葉寶雯,她們倆在片中飾演一對關係疏離的母女,雖然兩人首次合作,但不僅從大銀幕上體會到她們的情感,就連訪談中,都能感受到她們因為這次合作而培養出的默契。
這次受【好·嗑電影】專訪邀請,張寗不僅分享當演員的心路歷程,早已演過兩部鬼片的她,竟表示未來還想繼續挑戰演女鬼!
眾所矚目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在開拍消息公布後,已經讓許多觀眾引頸期盼,除了想一睹重金打造的「中華商場」,能夠還原到什麼樣的程度外,更多的,是老台北人的期待,因為這部影集的時空背景,乘載了許多他們的共同回憶;但楊雅喆其實有更遠的視野,他希望用十個「奇蹟的故事」,喚醒大家的勇氣。
身為金馬影后,楊貴媚最深植人心的,就是在作品中飾演各種不同個性的媽媽,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台灣「國民媽媽」的代表;最令人驚嘆的,是即便早已成為「媽媽專門戶」,但觀眾仍能從不同的角色中,看見不同個性、演技充滿層次的母親,而且每次都能因為她的表演,或哭或笑,精湛的演出,早已征服國內外觀眾。
出道多以「演員」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楊貴媚,近年來多了一個身分,就是實境節目《阮三个》的主持人;在節目上,她不僅要負責整個節目的流程,還得跟張軒睿、索艾克、范少勳等人共同經營民宿;節目播出後,除了廣受好評,更連續入圍54、55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讓觀眾看到楊貴媚不同的一面。
《迷走廣州》,是導演陸慧綿的首部劇情長片,故事以兩位「非典型」的女主角為出發點,帶出現代女性突破框架、不再被傳統觀念束縛的觀念,從劇情到演員,充滿力道又不失節奏,尤其片中兩位個性天差地遠的女主角,更是現代女性的代表,再加上台灣宗教傳統文化的議題後,讓整部作品可以說是「女力」、「台味」十足的作品。
【Come·偷嗑】這次特別邀請《迷走廣州》的兩位演員苗可麗與葉寶雯,她們倆在片中飾演一對關係疏離的母女,雖然兩人首次合作,但不僅從大銀幕上體會到她們的情感,就連訪談中,都能感受到她們因為這次合作而培養出的默契。
這次受【好·嗑電影】專訪邀請,張寗不僅分享當演員的心路歷程,早已演過兩部鬼片的她,竟表示未來還想繼續挑戰演女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心靈遊戲》融合實拍影像、3DCG、2D的創新作品,引起話題,也獲得第8回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大獎。主角阿西在他青梅竹馬兼初戀情人小妙開的烤雞串店被討債的黑道殺死。雖然他設法讓自己復活,後來又被巨大鯨魚吞下肚……湯淺政明第一部執導的長篇動畫。
Thumbnail
江湖俠客夢三息(謝興陽飾)為了替死去的摯友洗冤正名,來到熱鬧繁華的木雲城,然而他在路上卻因被仇家追殺,意外結識了同樣欲去木雲城的機關大師岩四方(王翰聞飾)和清瀞宗弟子葉五枝(蘇夢迪飾)。 三人為了維持生計,選擇在城內開店賺錢,不過生意卻相當慘澹;而此時富有經商頭腦的紀明昭(潘玥同飾)出面收購了這家店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葉小釵霹靂布袋戲中的一個人物,深受觀眾喜愛。文章介紹了葉小釵的背景故事,從他的少年到巔峰到成為禪定修行者的過程。文章還包括了詩歌詮釋以及語言的存在價值,具有深度和文化內涵。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推薦度:★★★★☆編劇(同時也是導演)楊閔皓,於劇後座談中坦誠,《戲人》所描繪的是他本人前幾年憂鬱症時期的精神及生活狀態。
Thumbnail
前陣子無意間發現大家都在談論一部新出的神劇,再往下看,不得了,是王家衛拍的陸劇! 身為王家衛迷,能夠追他的劇簡直不要太夢幻。而我也已經開始追了,目前追到第九集,那編排、那畫面,都有王家衛的影子;劇情也非常引人入勝,演員演活了各個不同性格的角色。這部劇,我推薦給各位——《繁花》。 在追劇期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心靈遊戲》融合實拍影像、3DCG、2D的創新作品,引起話題,也獲得第8回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大獎。主角阿西在他青梅竹馬兼初戀情人小妙開的烤雞串店被討債的黑道殺死。雖然他設法讓自己復活,後來又被巨大鯨魚吞下肚……湯淺政明第一部執導的長篇動畫。
Thumbnail
江湖俠客夢三息(謝興陽飾)為了替死去的摯友洗冤正名,來到熱鬧繁華的木雲城,然而他在路上卻因被仇家追殺,意外結識了同樣欲去木雲城的機關大師岩四方(王翰聞飾)和清瀞宗弟子葉五枝(蘇夢迪飾)。 三人為了維持生計,選擇在城內開店賺錢,不過生意卻相當慘澹;而此時富有經商頭腦的紀明昭(潘玥同飾)出面收購了這家店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葉小釵霹靂布袋戲中的一個人物,深受觀眾喜愛。文章介紹了葉小釵的背景故事,從他的少年到巔峰到成為禪定修行者的過程。文章還包括了詩歌詮釋以及語言的存在價值,具有深度和文化內涵。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推薦度:★★★★☆編劇(同時也是導演)楊閔皓,於劇後座談中坦誠,《戲人》所描繪的是他本人前幾年憂鬱症時期的精神及生活狀態。
Thumbnail
前陣子無意間發現大家都在談論一部新出的神劇,再往下看,不得了,是王家衛拍的陸劇! 身為王家衛迷,能夠追他的劇簡直不要太夢幻。而我也已經開始追了,目前追到第九集,那編排、那畫面,都有王家衛的影子;劇情也非常引人入勝,演員演活了各個不同性格的角色。這部劇,我推薦給各位——《繁花》。 在追劇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