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公路電影式的書寫 男人與遠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曾有朋友問起,每年春節不能缺少的年菜是什麼?我的答案是烏魚子和蘿蔔糕;不知怎麼的,想起2020年底停辦演唱會的陳昇,好像漸漸變成了一道長年菜;年尾例行的演唱會是他吆喝掌廚的澎湃尾牙,更是跨年不可缺少的存在。
重新翻出他談旅行寫作的專訪,好希望2021,我們依然有陳昇的跨年演唱會,也都能自由的去遠方。


陳昇說,寫作是很孤獨的,不同於做音樂是熱鬧的。

陳昇說,寫作是很孤獨的,不同於做音樂是熱鬧的。

口述=陳昇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作家,老是做音樂也挺煩的,這些年去新疆、青海、大理洱海……旅行和騎單車,手上拍了些東西,老是說:「你看看這個,你看看那個」,不如就寫出來。一首歌的空間只有五、六分鐘,兩、三百字的歌詞講不完,有時還附帶些照片希望你更理解一些,都到這程度了,不然我乾脆寫給你看。

像公路電影的感覺,小說書寫的語法是無厘頭式,沒有界定開始與結束,也沒有特定的企圖。朋友問我書裡面那個誰後來怎麼樣,這不是有結論的小說,就像旅行時,恍神時突然恍神,專注時專注。總是大喇喇的開始,莫名其妙的結束,每一次的寫作和旅程一樣,是未完、待續,就像演唱會唱到何時結束我也不知,都是當下的分享。

但演出是Get high,寫作是內省,是精密的推敲,縱列型思考,所以唱歌時喝酒,寫作時喝茶,保持清醒。

我傷到腦後,變成左撇子,寫歌詞還可以,寫稿就不行了。很多志願軍願意來幫忙打字,但寫作終究還是要回歸於個人專注的狀態,最後求助於平版電腦。總算寫順了,我通常在早上10點到12點間寫一點,和老婆吃過中飯後去游泳,之後進辦公室,當天沒有演出就再寫個兩、三百個字,如果一天能坐定下來,都能寫個上千字。半年下來算算有兩萬字可以交代了,一篇大約3000字說完一個故事,挑挑照片,就交給編輯。

我挑了一些與文章有些情愫的音樂,有發表過的,也有沒發表的,再把編輯們叫到錄音室,選定後,最後一本書加CD,結結實實丟在書架上感覺還挺好的。

但寫小說太苦了,做音樂是吉他、貝斯、鼓加一群人一起敲敲打打,寫作卻是一個個字的肝腸寸斷,冷不妨想到故人又掉進了愁緒,寫到高興笑兩下又沒人陪。

看完最好不要來罵我,也不要太認真。我最怕人家太認真,我沒有拿得出手的學經歷,都是自己瞎掰,推敲出來的。就像我寫進歌詞裡的全都是懷疑,都是沒有問號的問句,連Bob Dylan都說了:「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答案都在風中;一看見歌迷含情脈脈的眼神,我就想逃,我這裡沒有答案。

別叫我陳老師,我不當評審、不走星光、不領獎也不頒獎,三不一沒有,因為我坐不住,覺得自己還是球員,只要有一支麥克風,沒有不能唱的舞臺。

「你的聲線還可以再加強,某個高音再高個三度……」這樣的話我說不出來,幹嘛呢?唱歌是快樂的事吧。

為何我的歌裡常常寫著遠方?旅行是重要的。我們不是活在《未央歌》、《滾滾遼河》、《巨流河》的時代裡,鹿橋、齊邦媛老師,還需要旅行嗎?他們都是被時代催逼著走的人。

我覺得創作是一種心境落差之間微妙感覺與情愫的具體化,沒有大時代來逼自己時,就用旅行產生心境上的變化,在臺北什麼都熟悉了,也沒什麼七情六欲。但一上飛機,就聞到空廚的味道,看空姐忙進忙出的,聽引擎的聲音,來到一個新地方。

去日本旅行時,發現當地烏鴉都「嘎嘎嘎」地叫得很大聲。上周去宜蘭騎車,沿著安農溪騎上去,突然聽到類似的叫聲,河岸整治得非常漂亮,十幾公里的房子都是日式建築,騎著騎著,一種乾淨明亮的氛圍,我的吉他手突然喊:「我戀愛了……」

製造這種心境上的落差,將貢獻給音樂與和絃。我想好了下一張專輯去函館錄音,住在公寓式酒店,把腳踏車直接打包上飛機,大家從機場一路騎過去,沿途會經過小築地市場、外國人公墓,有高緯度的陽光。

北緯25度以上的光線,會讓人產生創作欲望,所以我喜歡往北走,有一天,我想去北韓看看。


攝影 by 駱亭伶

攝影 by 駱亭伶

資深音樂人,彰化人,歌迷暱稱為昇哥,平常以單車代步,從小想當畫家,出道前當了五年的唱片助理,對於音樂、文字、攝影,都有獨特想法,1994年開始連續26年舉辦跨年演唱會,黃子佼稱為台灣的桑田佳祐。2021因開刀停辦,目前已復原

#寫給小日子 https://pse.is/3asayx

#陳昇《烏蘭巴托在遠方》小說與音樂創作 圓神出版 https://pse.is/3csapj
#路口,晃動的MV大多是在臥鋪火車拍的,很好聽 http://yt1.piee.pw/3cdueb
#風箏,兒子婚禮上的感人演唱 http://yt1.piee.pw/3c57e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駱亭伶 今日採訪工事的沙龍
1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聽歌的過程,如果羅大佑教我對土地、時代、國族的情感,李宗盛教了我瞭解女人的樣貌與心思的百轉千迴,那陳昇應該就是教會我如何當一個男人的概念。
Thumbnail
我聽歌的過程,如果羅大佑教我對土地、時代、國族的情感,李宗盛教了我瞭解女人的樣貌與心思的百轉千迴,那陳昇應該就是教會我如何當一個男人的概念。
Thumbnail
陳昇的情歌代表作不少,但為什麼大家都說陳昇的情歌總是特別動人?今天介紹這首歌,或許就足以讓人理解,所謂的「昇式情歌」獨特之處。這首歌光從歌名就可以猜想得到,絕對適合在深夜裡一個人聆聽,一個人領受那份孤獨與心慌,這首歌就是〈子夜二時,你做什麼?〉
Thumbnail
陳昇的情歌代表作不少,但為什麼大家都說陳昇的情歌總是特別動人?今天介紹這首歌,或許就足以讓人理解,所謂的「昇式情歌」獨特之處。這首歌光從歌名就可以猜想得到,絕對適合在深夜裡一個人聆聽,一個人領受那份孤獨與心慌,這首歌就是〈子夜二時,你做什麼?〉
Thumbnail
得知即將封城,我們急急忙忙去買點零食。兩個成人爲了零食特地出門,看似可笑,但我寫東西時需要以零食啟動,少了零食不大方便。還沒寫時,吃一點鼓勵自己。辛辛苦苦寫完了,不妨吃一大口慰勞一下。零食對我來說,是寫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得知即將封城,我們急急忙忙去買點零食。兩個成人爲了零食特地出門,看似可笑,但我寫東西時需要以零食啟動,少了零食不大方便。還沒寫時,吃一點鼓勵自己。辛辛苦苦寫完了,不妨吃一大口慰勞一下。零食對我來說,是寫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Thumbnail
要說描寫平凡小人物的身影,陳昇確實是這方面的能手,他曾自詡是為底層人們發聲的創作者,將眼光放在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社會角落。除了深刻的社會批判與敏銳的人性刻畫,在許多首歌裡,陳昇也以慣用的詼諧或自嘲口吻,將不高不低、沈浮人世的一般人寫入歌中,唱出屬於平凡小人物的小無奈與小滿足,有時還帶點自我吶喊。
Thumbnail
要說描寫平凡小人物的身影,陳昇確實是這方面的能手,他曾自詡是為底層人們發聲的創作者,將眼光放在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社會角落。除了深刻的社會批判與敏銳的人性刻畫,在許多首歌裡,陳昇也以慣用的詼諧或自嘲口吻,將不高不低、沈浮人世的一般人寫入歌中,唱出屬於平凡小人物的小無奈與小滿足,有時還帶點自我吶喊。
Thumbnail
我不禁想著,這些都是華語寫作、演唱情的歌,難道就沒有台語的男子情歌嗎?台式的男人浪漫,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今天,我想介紹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第狗集》裡的最後一首歌〈路途〉,堪稱老派男人的台式浪漫代表作:
Thumbnail
我不禁想著,這些都是華語寫作、演唱情的歌,難道就沒有台語的男子情歌嗎?台式的男人浪漫,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今天,我想介紹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第狗集》裡的最後一首歌〈路途〉,堪稱老派男人的台式浪漫代表作:
Thumbnail
這話說來滿矛盾的,既然要寫一個專欄來談昇歌裡的情事,卻又要拿起情歌來恨,怎麼說都有點冒失。古往今來,只要有人的世界,就有情愛糾葛,情歌自然而然就哼唱著,訴說愛戀與悲歡離合。既然人人都需要情歌,那為什麼要恨情歌呢?
Thumbnail
這話說來滿矛盾的,既然要寫一個專欄來談昇歌裡的情事,卻又要拿起情歌來恨,怎麼說都有點冒失。古往今來,只要有人的世界,就有情愛糾葛,情歌自然而然就哼唱著,訴說愛戀與悲歡離合。既然人人都需要情歌,那為什麼要恨情歌呢?
Thumbnail
以「音樂頑童」姿態走唱江湖的陳昇,在跨越60歲關卡的這一年,發行了專輯《華人公寓》,向世人宣告他不服老的精神,繼續暢遊/唱遊這世界。這是一張定義在「流浪日記四部曲之四」的專輯,從北海道出發,一路寫到東南亞柬埔寨的旅行音樂專輯。
Thumbnail
以「音樂頑童」姿態走唱江湖的陳昇,在跨越60歲關卡的這一年,發行了專輯《華人公寓》,向世人宣告他不服老的精神,繼續暢遊/唱遊這世界。這是一張定義在「流浪日記四部曲之四」的專輯,從北海道出發,一路寫到東南亞柬埔寨的旅行音樂專輯。
Thumbnail
應該有許多人之所以喜歡陳昇的歌,是因為他歌中那些狂放不羈、自由瀟灑的形象吧,搭配戶外演唱會、沙灘啤酒、草地上的恣意舞動,構成了許多昇迷的青春記憶。在抒情歌與俊男美女當道的1990年代歌壇,陳昇這樣的形象,又是怎麼具備獨特地建立起來的呢?
Thumbnail
應該有許多人之所以喜歡陳昇的歌,是因為他歌中那些狂放不羈、自由瀟灑的形象吧,搭配戶外演唱會、沙灘啤酒、草地上的恣意舞動,構成了許多昇迷的青春記憶。在抒情歌與俊男美女當道的1990年代歌壇,陳昇這樣的形象,又是怎麼具備獨特地建立起來的呢?
Thumbnail
最近曾有朋友問起,每年春節不能缺少的年菜是什麼?我的答案是烏魚子和蘿蔔糕;不知怎麼的,想起2020年底停辦跨年演唱會的陳昇,漸漸變成了一道長年菜,演唱會是他掌廚的澎湃尾牙,是跨年不可缺少的存在。 重新翻出他談旅行寫作的專訪,好希望2021,我們依然有陳昇的跨年演唱會,也能夠自由的去遠方。
Thumbnail
最近曾有朋友問起,每年春節不能缺少的年菜是什麼?我的答案是烏魚子和蘿蔔糕;不知怎麼的,想起2020年底停辦跨年演唱會的陳昇,漸漸變成了一道長年菜,演唱會是他掌廚的澎湃尾牙,是跨年不可缺少的存在。 重新翻出他談旅行寫作的專訪,好希望2021,我們依然有陳昇的跨年演唱會,也能夠自由的去遠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