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昇歌情事|我喜歡私奔,但中國可以別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應該有許多人之所以喜歡陳昇的歌,是因為他歌中那些狂放不羈、自由瀟灑的形象吧,搭配戶外演唱會、沙灘啤酒、草地上的恣意舞動,構成了許多昇迷的青春記憶。在抒情歌與俊男美女當道的1990年代歌壇,陳昇這樣的形象,又是怎麼具備獨特地建立起來的呢?
從《擁擠的樂園》出發的前三張專輯,陳昇維持一種深夜獨吟的深情男子形象,儘管還有些輕快節奏的歌,但整體風格與曲調,不可諱言是灰暗色調的,甚至有些冷僻氣質,縱使那些都是他的心情告白,但唱片賣得不理想也是殘酷的現實。因此,1991年推出的第四張專輯《私奔》,採取了較為明亮的風格,以及更多隨性、從容且柔和的歌曲旋律,試圖更為靠近大眾口味(所謂的商業流行趨向?),就連專輯封面都採用了水藍色的水波紋路,走親切的意象路線。也由於這樣的轉變,人們重新認識了另一個面貌的陳昇。
1991年《私奔》專輯,封面的藍色水波紋線條,是一種潛入水底的暗示。
因此專輯的標題曲〈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就顯得相當重要而醒目。從歌名開始,到歌詞裡不按牌理出牌的安排,都是一連串擺脫既有框架的嘗試,逐漸展現出有點灑脫與從容的態度。既然是「私奔和我自己」,整首歌都在與自己對話,但並非內斂的自省,而是甩開了世俗枷鎖的自我肯定姿態,時而跳開來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這個「受夠了這世界」的「我」,用當代的話來說,就是「我決定要為我自己而活」的另類獨立宣言:
夜裡找個同伴說要去喝酒 晃忽的走在無人的街頭
並不是故意的讓自己圍困在浪漫的回憶中
你不願意活在傳統的角色裡 放任自己腳步不住的漂移
天明時卻又匆忙地搭上遲來的班車
勇敢地拒絕全世界的要求 
是否我今夜可以讓自己稍作停留
鎖上了門 也鎖上了彼此熱戀的感覺
明天還會認識一些新朋友 又要問到下一步你要做什麼
我想要說 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
我喜歡私奔 和我自己 不需要理由
我喜歡私奔 和我自己
「私奔」在世俗的定義裡,是不被祝福而相約逃離的伴侶行動,帶有一點背叛的意味。然而這位和自己私奔的歌手,卻非逃離愛情或家庭倫常,恰恰是借用了這個詞彙的叛逆性格,跟〈擁擠的樂園〉那句英文歌詞:「say goodbye to the crowded paradise」有了前後呼應的效果。因為格格不入於這世界,「不願活在傳統的角色裡」,於是便選擇了逃離。只是這種逃離,是一種暢快的背叛,因此歌曲旋律是輕快流暢的,間奏甚至「呼嗚~」地哼唱了起來,相當快活。
如果要私奔,總要有個地方前去,只是哪裡還沒有方向,只想遠離眼前的現實即可。於是,俏皮的陳昇忽然地現身了:
忘了中國 忘了台北 忘了明天要停留哪個地方
////
華航帶你到任何地方 除了中國 你可以別想
怎麼突然地,就唱出了這些敏感的詞彙呢?看官們,可別就只是一笑置之啊。
要知道,這首歌所處的1990年初期,是臺灣從威權走向民主自由的轉型階段,街頭抗議不停,萬年國代甚至還沒改選,而「兩岸」,還是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三通與直航都是許多年以後的事。
因此,陳昇在這首歌裡想要擺脫的,除了個人生活的無奈之外,相當程度也是表達對時局下紛擾不安的厭倦,統獨、左右、國族認同,那些只屬於知識份子與政客間的遊戲,升斗小民其實是無心參與的,作為一個平凡人,因此油然而生想要逃開一切煩惱的慾望。
所以〈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歌詞裡,才要接上「忘了台北忘了中國」這種歷史大敘述的代名詞,甚至用力挖苦了那家無法飛往中國的「華航/China Airline」,所有你想去的國家與地方,都可以是私奔的目的地,唯獨作為國名的「中國/CHINA」,你可以打消念頭,別癡心妄想了。豈不荒謬哉?
當然多年以後的今天,無論搭乘哪家航空公司,包括華航,都可以輕鬆飛抵中國的許多城市(在那該死的中國武漢肺炎之前)。那麼這首歌就失去價值了嗎?當然不會。相反地,他幫我們留下了一個時代印記,在喧囂沸騰且奔放的1990年代初,有這一首歌,透過包裝渺小個人的叛逆慾望,狠狠地嘲弄了國家與歷史一番。你們政客這麼瞎搞,當小老百姓的我們,也是有私奔逃逸的自由啊。
無論如何,這首〈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將陳昇的形象重新塑造,除了深夜哀傷的情調,他也可以是穿著襯衫短褲,在海風吹拂中吹奏口琴,悠揚地唱著隨性輕快的歌曲,來杯啤酒吧,敬這糟透了的人生。後來的〈SUMMER〉、〈海豚阿德〉、〈六月〉......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奔放旋律,差不多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調之上。
你想和自己私奔嗎?該要逃離到哪裡去呢?30年過去了,陳昇依舊在他的歌裡,不停的尋找著。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3內容數
生活是如此的艱難,那麼就來聽歌吧!陳昇的歌曲陪伴我們超過30年,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應該有一首昇歌,收容了不同時刻的感動、悲傷、開懷、歡樂與嬉笑怒罵。這個專題試著將陳昇的歌曲加以整理介紹,訴說每首昇歌背後深刻或不為人知的故事。斟一杯酒吧,讓我們把悲傷留給自己,讓昇歌走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青春歲月的標記之一,是1994年好友送的《魔鬼的情詩》精選輯(1994/4/26發行),其中的新歌 "不再讓你孤單" 清新的吉他配唱,令人特別感動。 曾幾何時,2024,整整30年過去了。今天才知道,去年2023陳昇(1958年10月29日出生)發生被控性騷擾事件,浪漫專情的形象,出現裂紋。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這是陳盈潔與歌迷之間音樂的共感,曾經在陳盈潔歌裡獲得慰藉和力量的,歌迷回報以真誠的愛。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昨天拍謝少年上架了他們在大港開唱表演的新歌《踅神夢》。那天看直播時就覺得這首歌真的很好聽了,現在上了字幕有了歌詞,意境體會進一步深刻許多。 很久沒為了拍謝少年寫文章了。這次會寫,是特別被幾句歌詞打動;尤其是那句被反覆唱起的「你敢會孤單」,不免把我的記憶拉回到2021年前,還沒搬離北部的時候。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又是難眠感傷的夜晚。因為得知很喜愛的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這夜便與她的歌曲一同遊走。 知道鄭華娟,是因為《往天涯盡頭單飛》這張專輯。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標題太吸引我了,有種避世獨立的感覺,雖然大部分聽的都是西洋流行歌曲,不過對國語歌曲的關注也沒少,因為專輯名稱,動了買下專輯的念頭,聽著王新蓮與鄭華娟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
Thumbnail
苦情歌,每個人的口袋名單裡是否都有幾首? 5566的我難過、李聖傑的痴心絕對、陳小春的我愛的人(個人也超愛林宥嘉版的),曾經和暗戀對象去唱KTV時唱了林宥嘉的傻子,我唱完後,他轉過頭來認真的看著我說道:「真的嗎?你覺得這樣很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青春歲月的標記之一,是1994年好友送的《魔鬼的情詩》精選輯(1994/4/26發行),其中的新歌 "不再讓你孤單" 清新的吉他配唱,令人特別感動。 曾幾何時,2024,整整30年過去了。今天才知道,去年2023陳昇(1958年10月29日出生)發生被控性騷擾事件,浪漫專情的形象,出現裂紋。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這是陳盈潔與歌迷之間音樂的共感,曾經在陳盈潔歌裡獲得慰藉和力量的,歌迷回報以真誠的愛。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昨天拍謝少年上架了他們在大港開唱表演的新歌《踅神夢》。那天看直播時就覺得這首歌真的很好聽了,現在上了字幕有了歌詞,意境體會進一步深刻許多。 很久沒為了拍謝少年寫文章了。這次會寫,是特別被幾句歌詞打動;尤其是那句被反覆唱起的「你敢會孤單」,不免把我的記憶拉回到2021年前,還沒搬離北部的時候。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又是難眠感傷的夜晚。因為得知很喜愛的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這夜便與她的歌曲一同遊走。 知道鄭華娟,是因為《往天涯盡頭單飛》這張專輯。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標題太吸引我了,有種避世獨立的感覺,雖然大部分聽的都是西洋流行歌曲,不過對國語歌曲的關注也沒少,因為專輯名稱,動了買下專輯的念頭,聽著王新蓮與鄭華娟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
Thumbnail
苦情歌,每個人的口袋名單裡是否都有幾首? 5566的我難過、李聖傑的痴心絕對、陳小春的我愛的人(個人也超愛林宥嘉版的),曾經和暗戀對象去唱KTV時唱了林宥嘉的傻子,我唱完後,他轉過頭來認真的看著我說道:「真的嗎?你覺得這樣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