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許多人之所以喜歡陳昇的歌,是因為他歌中那些狂放不羈、自由瀟灑的形象吧,搭配戶外演唱會、沙灘啤酒、草地上的恣意舞動,構成了許多昇迷的青春記憶。在抒情歌與俊男美女當道的1990年代歌壇,陳昇這樣的形象,又是怎麼具備獨特地建立起來的呢?
從《擁擠的樂園》出發的前三張專輯,陳昇維持一種深夜獨吟的深情男子形象,儘管還有些輕快節奏的歌,但整體風格與曲調,不可諱言是灰暗色調的,甚至有些冷僻氣質,縱使那些都是他的心情告白,但唱片賣得不理想也是殘酷的現實。因此,1991年推出的第四張專輯《私奔》,採取了較為明亮的風格,以及更多隨性、從容且柔和的歌曲旋律,試圖更為靠近大眾口味(所謂的商業流行趨向?),就連專輯封面都採用了水藍色的水波紋路,走親切的意象路線。也由於這樣的轉變,人們重新認識了另一個面貌的陳昇。
1991年《私奔》專輯,封面的藍色水波紋線條,是一種潛入水底的暗示。
因此專輯的標題曲〈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就顯得相當重要而醒目。從歌名開始,到歌詞裡不按牌理出牌的安排,都是一連串擺脫既有框架的嘗試,逐漸展現出有點灑脫與從容的態度。既然是「私奔和我自己」,整首歌都在與自己對話,但並非內斂的自省,而是甩開了世俗枷鎖的自我肯定姿態,時而跳開來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待這個「受夠了這世界」的「我」,用當代的話來說,就是「我決定要為我自己而活」的另類獨立宣言:
夜裡找個同伴說要去喝酒 晃忽的走在無人的街頭 並不是故意的讓自己圍困在浪漫的回憶中 你不願意活在傳統的角色裡 放任自己腳步不住的漂移 天明時卻又匆忙地搭上遲來的班車 勇敢地拒絕全世界的要求 是否我今夜可以讓自己稍作停留 鎖上了門 也鎖上了彼此熱戀的感覺 明天還會認識一些新朋友 又要問到下一步你要做什麼 我想要說 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 我喜歡私奔 和我自己 不需要理由 我喜歡私奔 和我自己
VIDEO
「私奔」在世俗的定義裡,是不被祝福而相約逃離的伴侶行動,帶有一點背叛的意味。然而這位和自己私奔的歌手,卻非逃離愛情或家庭倫常,恰恰是借用了這個詞彙的叛逆性格,跟〈擁擠的樂園〉那句英文歌詞:「say goodbye to the crowded paradise」有了前後呼應的效果。因為格格不入於這世界,「不願活在傳統的角色裡」,於是便選擇了逃離。只是這種逃離,是一種暢快的背叛,因此歌曲旋律是輕快流暢的,間奏甚至「呼嗚~」地哼唱了起來,相當快活。
如果要私奔,總要有個地方前去,只是哪裡還沒有方向,只想遠離眼前的現實即可。於是,俏皮的陳昇忽然地現身了:
忘了中國 忘了台北 忘了明天要停留哪個地方 //// 華航帶你到任何地方 除了中國 你可以別想
怎麼突然地,就唱出了這些敏感的詞彙呢?看官們,可別就只是一笑置之啊。
要知道,這首歌所處的1990年初期,是臺灣從威權走向民主自由的轉型階段,街頭抗議不停,萬年國代甚至還沒改選,而「兩岸」,還是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三通與直航都是許多年以後的事。
因此,陳昇在這首歌裡想要擺脫的,除了個人生活的無奈之外,相當程度也是表達對時局下紛擾不安的厭倦,統獨、左右、國族認同,那些只屬於知識份子與政客間的遊戲,升斗小民其實是無心參與的,作為一個平凡人,因此油然而生想要逃開一切煩惱的慾望。
所以〈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歌詞裡,才要接上「忘了台北忘了中國」這種歷史大敘述的代名詞,甚至用力挖苦了那家無法飛往中國的「華航/China Airline」,所有你想去的國家與地方,都可以是私奔的目的地,唯獨作為國名的「中國/CHINA」,你可以打消念頭,別癡心妄想了。豈不荒謬哉?
當然多年以後的今天,無論搭乘哪家航空公司,包括華航,都可以輕鬆飛抵中國的許多城市(在那該死的中國武漢肺炎之前)。那麼這首歌就失去價值了嗎?當然不會。相反地,他幫我們留下了一個時代印記,在喧囂沸騰且奔放的1990年代初,有這一首歌,透過包裝渺小個人的叛逆慾望,狠狠地嘲弄了國家與歷史一番。你們政客這麼瞎搞,當小老百姓的我們,也是有私奔逃逸的自由啊。
無論如何,這首〈我喜歡私奔和我自己〉,將陳昇的形象重新塑造,除了深夜哀傷的情調,他也可以是穿著襯衫短褲,在海風吹拂中吹奏口琴,悠揚地唱著隨性輕快的歌曲,來杯啤酒吧,敬這糟透了的人生。後來的〈SUMMER〉、〈海豚阿德〉、〈六月〉......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奔放旋律,差不多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調之上。
你想和自己私奔嗎?該要逃離到哪裡去呢?30年過去了,陳昇依舊在他的歌裡,不停的尋找著。